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才知他多高明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才知他多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14 更新时间:2023/12/8 22:54:27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大将军霍去病多次大败匈奴,汉武帝为表彰其功劳赐了他一座大宅子。霍去病并未接受,说出了这样一句豪言壮语,既体现了他的铮铮铁骨,又令汉武帝更加欣慰。

然而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少年将军却因病早逝,只活了短短二十四年,徒留一生戎马传奇,令人追忆。霍去病虽为一介武夫却有着大智慧,他将皇帝送到军营的10车肉闲置在一旁,任其臭掉,26年之后才发现他当初的做法真的非常高明。

出生卑微却非池中之物

历史上霍去病是有名的抗击匈奴的将军,他和舅舅卫青为西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名垂千秋。然而他和舅舅一样,出身并不光彩。霍去病的母亲是西汉皇后卫子夫的姐姐,名叫卫少儿,他的父亲则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吏霍仲孺。

年幼的霍去病从未见过父亲,因为他是一个私生子。霍仲孺与卫少儿生下他不久就离开了平阳公主府,却阴差阳错地与母子两人断了联系。后来卫子夫得到了皇帝的青睐成为宫中贵人,卫少儿水涨船高嫁给了曾经有私情的陈掌,就此霍去病也入了陈家。

自己的姨母是宫中皇帝最宠爱的女人,舅舅卫青也在朝中有了功名,这让霍去病的身份变得非常高贵。然而霍去病从小却没少吃苦,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份荣耀更持久。

他少年时期就有很高的军事天赋,这样的好苗子让汉武帝刘彻非常喜欢,想要亲自教他兵法。不过霍去病直接拒绝了,他说打仗随机应变就行,根本不用学古兵法。虽然这句话很狂妄但是他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本事。

元朔六年,17岁的霍去病跟随卫青上了战场发起了与匈奴主力的决战,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定襄北之战。在交战的过程中,霍去病脱离大军数百里,趁敌军不备斩首两千多匈奴,俘虏了匈奴的相国以及其他官员,这让匈奴内部大乱。

汉武帝得知消息之后大悦,封年少的霍去病为冠军侯。汉武帝并不满足于击退匈奴,所以一直想要将其主力部队歼灭,这一点和卫青、霍去病等大将不谋而合。霍去病21岁的时候和卫青分别带领五万骑兵、十多万步兵,远赴漠北于匈奴展开了对决。

此战中霍去病和卫青对匈奴主力的打击非常大,不仅俘虏了许多匈奴权贵,还将战线推进到贝加尔湖畔,让他们再无还手之力。此次战争之后,无比强大的匈奴彻底伤了元气,只好离开漠南,远遁漠北。

在攻打匈奴的战役中,卫青和霍去病的功劳最高,汉武帝已经没有官职可以嘉奖,于是专门为他们设立了大司马的头衔。卫青封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则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而且下令霍去病和卫青平起平坐。

将皇帝送来的10车肉放坏

霍去病有这样高的身份地位,都是凭借自己的军工挣来的。但是《史记》中对他的评价并不友好,说他“贵,不省士”。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司马迁认为霍去病虽然身份尊贵,但是不会体恤士兵。司马迁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件事情的起因还是汉武帝的一份赏赐。

有一次霍去病出征之时,汉武帝为了激励霍去病,便派专人为霍去病送去了十车肉。这件事情让很多士兵非常高兴,毕竟将军一个人肯定吃不完,最后还是会分给他们的,很多将军得到皇帝这样的赏赐都是这样做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霍去病依然我行我素,也不管自己的将士们能不能吃饱肚子。他将汉武帝赏赐的十车肉一直放着,置之不理,任其发臭也没有分给士兵们一口。这件事情不仅让将士们对他不满,也给他留下了盛气凌人、不体恤下属的污点。

我们再来看霍去病的出生与成长环境,他并非从小就享受着荣华富贵,也是在穷苦的环境中长大的,不可能不懂人间疾苦。那么他为何会放坏十车肉,担一个浪费粮食的罪名呢?26年以后再回头看,才发现他真的非常有先见之明!

26年之后,西汉爆发了著名的巫蛊之乱。汉武帝不顾反对灭了卫氏族人,卫子夫被逼上吊自杀。卫青由于早就病故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切,霍去病也英年早逝没有受到牵连。然而卫青族人和霍氏一脉关系匪浅,为何霍家无恙呢?

其实这就是霍去病的精明之处,他将十车肉置之不理,就是向汉武帝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虽然是将领但只愿领兵打仗,将士们的伙食问题自然由朝廷来解决。换句话说大汉朝的士兵是皇帝的士兵,不是他霍去病的私兵。

我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自古帝王之心都是最难猜测的。那些皇帝身边的近臣虽然光鲜亮丽,但是稍有不慎便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文武百官中,最让皇帝忌惮的就是功高盖主之人。霍去病大战匈奴并收复了河西地区,早就不是汉武帝心中的少年人了。

而霍去病未建功立业之前本就时常伴随在汉武帝左右,能够精准的猜透他的心思,也知道如何做才能够保全自己。他的行为虽然给自己留下了污名却换来了一族的荣华,所以说霍去病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并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一介武夫。

总结

霍去病年少成名,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军,智勇双全却年纪轻轻就病逝了,让人无比遗憾。不过他一个人也为自己的家族换来了无上的荣耀,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作为皇帝身边的宠臣,千万不能恃宠而骄,只有始终牢记君臣之别才能安然无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嬴政灭亡魏国后却拿不下其属地安陵,真是因为唐雎的布衣之怒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纷争不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已经初现倪端。战国是奴隶社会开始土崩瓦解的时代,这中间涌现出了太多的能人志士,布衣将相也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管理国家也不再是旧贵族的专利。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六国开创秦朝,短短200多年的历史,却处处充斥着历史的迷雾,关

  • 话说的卢马妨主,谁骑谁死,为什么刘备就没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骑的卢马为什么没死,卢马妨主是真实的吗,刘备骑的卢马飞跃檀溪是哪集

    伯乐在《相马经》中写道:“的卢,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所谓的的卢马就是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古人认为的卢马是凶马,妨主,不能骑此马。然而,三国的刘备就有这样一匹的卢马,不仅没有妨主,还在关键时刻救了刘备一命。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当年,还是屌丝的刘备在被

  • 让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恶少年,最后结局怎样?远超我们的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为什么能忍受胯下之辱,韩信当初受过胯下之辱后怎么对待,韩信是怎么样受胯下之辱的

    说到“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人们都会想到“胯下之辱”一词!话说当时人们都流行佩剑,虽然当时韩信非常贫穷,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不过为人却很孤傲,不知从哪得到一把剑,时常将其挂在身上在街上溜达,和其身份格格不入!长期如此,就遭到了人们的讥讽!一天韩信挎着剑在大街上走着,一位恶少年却拦住了韩信的去路,一脸

  • 董卓的残暴令人发指,此人却毫不畏惧,临终前还开起了玩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卓凶狠残暴他犯下多少滔天大罪,董卓临终喊话视频,董卓死因大揭秘

    却说董卓在长安,闻孙坚已死,乃曰:“吾除却一心腹之患也!”问:“其子年几岁矣?”或答曰十七岁,卓遂不以为意。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封弟董晃为左将军、鄠侯,侄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别筑郿坞,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

  • 能将异人扶上王位,辅佐嬴政的吕不韦,为什么不自立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另一个人就是吕不韦,吕不韦与范蠡不同的地方在于,范蠡是先从政,在从商;吕不韦是先从商再从政。以战国时期“士农工商”的登基秩序来看,由政入商易,无非舍弃的是脸面,而由商入政难,想要改变出身是一件很苦难的事情。战国时期虽然重农抑商,但是商业经济还是很发达,很多商人即使家富万贯也不去从政就是这个道理,然而

  • 三国有两个“李异”:一个是刘璋部下,另一个是东吴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李异,司马王甫是刘璋的部下吗,刘璋东吴

    同时,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李异”,也出现了重名的情况。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两位名为“李异”的历史人物,一位是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另一位则是东吴的武将。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两位名为“李异”的历史人物。一、李异(刘璋部下)一方面,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李异是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当然,对于李异来说,当

  • 空城计是诸葛亮骗司马懿还是司马懿放过了诸葛亮?看司马昭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看破了吗,诸葛亮为什么设空城计骗司马懿,空城计司马懿的唱词

    空城计这个故事一只流传至今,都赞赏诸葛亮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勇是勇气,面对司马懿的十万大军,居然还敢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谋是谋略,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还相处这样的办法真不是一般人啊,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因为城里的兵力全部被诸葛亮调去搬运粮草了,留下来的官兵没有几个,城里全部都只剩下百姓了,突然之间收到

  • 汉献帝得知刘备称帝后,为何先是沉默不语,然后又哈哈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本来刘辩当上皇帝也就没有留下什么事了,但是这时候却出现了一个董卓,董卓在朝堂之中,可以说是专权乱政,并且手中握有非常重要的权力,而董卓一直都非常看不惯刘辩,所以直接就把刘辩给废除了,并且另立刘协来当皇帝。这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可以是天降意外之喜了。这是的刘协可以说是十分高兴的,自己终于可以当上皇帝了

  • 汉宣帝是霍光所立的傀儡皇帝,为何他能夺回权力,消灭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场巫蛊大祸,让一位宽厚的太子背负谋逆恶名,全家被诛杀的同时,也令汉王朝陷入动荡不安中。当雄才大略的武帝溘然而逝,将皇位传给年仅8岁的幼子时,想必朝中所有大臣在脸上露出悲伤神色的同时,内心也暗暗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全家终于熬过去了。但是,这和刘病已,似乎没什么关系——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皇位想都不用想

  • 此女是汉武帝念念不忘的人,两人有一个孙子,是后世闻名的海昏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最爱的四个女人,汉武帝念念不忘的女人是谁,汉武帝的一生最爱的女人是谁

    ???汉武帝最早的皇后,也是他的表姐,作为第一任皇后,最终还是被废,并且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居住在长门宫内。而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人可真的是一家忠良啊,但是,在卫青霍去病接连去世后,汉武帝年迈,不也是因为自己的一时之气,废掉了卫子夫,并且害得卫子夫结束了自己的性命。钩弋夫人,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