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因为蠢,而是他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

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因为蠢,而是他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2 更新时间:2024/1/16 13:11:24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唐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出自宋王安石《叠题乌江亭》。这两首诗歌出自不同时代的杰出诗人,诗词的主人公都是“西楚霸王”项羽,表达了诗人对项羽自刎乌江的不同态度。

曾有人也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或许项羽宁可自刎也不愿渡过江东,并不是因为世人所认为的蠢笨,而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也正是这个秘密,让项羽意识到自己大势已去。

出身世家,英勇果敢

公元前232年项羽出生于会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司马迁《史记》曾记载:“项氏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羽从小跟着叔父项梁学习书剑,却没有恒心,学了一段时间就厌倦。还说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我项羽要学的东西只能是万人敌。

虽然项羽不善好学,但他十分的有野心。曾经项羽和叔叔看到秦始皇在会稽游玩,张口便说“他是可以被替代的”。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项羽杀掉当时的会稽郡守殷通,发动吴中之兵起事,尊项梁为会稽郡守,开始了自己的征战霸业。

项羽十分的勇猛,在杀殷通的时候,以一敌百,连杀数百人。与秦军交战,总是冲锋在前,给人一种所向披靡之感。看到领帅如此,项羽所在部下也被感染,气势如虹,打的秦军节节败退。

起兵反秦,声名大噪

为了让自己的起义事业更加名正言顺,项羽叔父项梁听从范增的建议,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楚怀王。公元前208年,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任命宋义为主帅,起兵营救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赵国。

军队行至安阳,宋义下令在此安营扎寨,不再行军,整天在军中寻欢作乐。项羽找到宋义,建议此时引兵渡河,与在巨鹿的赵军内外夹攻,一定可以一举将秦军拿下。宋义仗着自己是这次军队的主帅,并不把项羽放在眼里。此时的天气十分寒冷,天上还下着雨,将士们又累又饿。项羽见状,直接冲到宋义的面前将其斩杀。

之后他率领两万士卒渡河,先是进攻敌军的粮草通道,但是收获不大。眼看着粮草就要用尽,将士们的精力也快要消耗殆尽,项羽破釜沉舟,率领全部的士兵渡河与秦军大战。

只见当时的楚军在河中央向着秦军而去,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视死如归的神色,他们喊着口号,唱着楚歌,这一时刻,没有将军与士兵之分,每一个人都是为国而战的英雄。楚军以一当十,大破秦军。

项羽因为巨鹿一战的胜利,自身的威严得到了诸侯以及部下的敬佩,声名大噪。

争霸失败,自刎乌江

攻破秦军的主力部队之后,项羽率领部下向着关中挺近,准备进攻秦皇宫。到了函谷关,发现有其他军队把守,又听说刘邦的军队已经攻破咸阳。项羽顿时勃然大怒,自己与秦军的主力殊死搏斗,刘邦竟然坐收渔翁之利。

当时刘邦手下曹无伤给项羽通风报信,说刘邦想要趁项羽不在咸阳,先一步称王。项羽的得力手下范增也对项羽说,要趁早了结刘邦,这个人很有心计。与刘邦手下张良要好的项伯,担心自己的故友受到牵连,于是劝告项羽,此时杀了刘邦是不义之举,毕竟他攻破咸阳有功。

因为项羽本身骄傲自满,再加上听了叔父项伯的建议后,认为秦军尚不敌他,区区一个刘邦算什么,于是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后来,项羽顺利进入咸阳,火烧秦王宫,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此时的项羽满面春风,觉得这天下就要在他的手里了。

孰不知敛了锋芒的刘邦,在暗地里编织一盘更大的棋局,只待项羽入局。刘邦凭着能言善辩的才能,笼络了许多人才例如“萧何、陈平、纪信”等,在他们的辅佐下,刘邦与项羽展开了多场对抗,最终二人达成“鸿沟和议”,各安一隅。

可就在项羽引兵东归之时,刘邦却撕毁盟约,追击项羽,企图将其彻底剿灭。刘邦善于笼络人心,身边有许多例如“韩信”这样的良将。而项羽因为多疑自大,从前的谋士例如范增都离他而去。如今面对刘邦的围攻,项羽力不从心。

刘邦拥有几十万大军,项羽不仅兵少而且粮草也不足,于是被刘邦围于垓下,两军胶着。当时刘邦心生一计,让士兵们都学唱楚歌。项羽与虞姬在营帐之中,听到楚歌四起,以为刘邦已经夺去了楚地,内心十分悲痛。

项羽让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虞姬舞剑,自己则吟唱。歌声声声泣血,场面凄惨动人,在场的人无不掩面而泣。

当夜,项羽率领八百精兵突围,受到刘邦的追击。被堵在了乌江边上。当时乌江亭长让项羽坐船逃走,还有一线生机,可谁知如此关头,项羽却拒绝了求生的机会,如今我们再次回忆这段历史,就能明白项羽的所思所想了。

项羽之所以不愿意逃走,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固执蠢笨,而是因为在那一瞬间,项羽发现了自己的一个秘密,那就是自己的天命已经离他而去,就像他曾经唱的那样“时不利兮骓不逝”。

失了天命的项羽,他的路已走到了尽头,就算回到江东,也不可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况且他带出来那么多江东子弟,如今只剩下不到百人,自己实在愧对江东父老。

于是项羽孤身一人一口气斩杀汉兵几百人,当时江边疾风一阵一阵,发出呼呼的响声,仿佛在给项羽助阵。

只见他的脸上全都是血迹,分不清是自己的还是敌军的。他将自己杀的人摆成一个小山丘,踩着尸体登上了最高处,像一个王者一样俯视着自己的脚下。

他仰天长啸,发出凄厉的喊声“天亡我,非战之罪”。汉兵们见状,都不敢上前,但在丰厚奖赏的引诱下,一些不怕死的纷纷上前,最终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被乱剑砍死。尸体也被分成好几份,被汉兵拿回去邀功。

结语

对于失败,我们要用一种正确的姿态去看待它。项羽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天命,却从来没有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要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才知他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麒麟阁十一功臣和霍去病关系,皇帝赏赐霍去病10斤肉,皇帝给霍去病吃肉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大将军霍去病多次大败匈奴,汉武帝为表彰其功劳赐了他一座大宅子。霍去病并未接受,说出了这样一句豪言壮语,既体现了他的铮铮铁骨,又令汉武帝更加欣慰。然而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少年将军却因病早逝,只活了短短二十四年,徒留一生戎马传奇,令人追忆。霍去病虽为一介武夫却有着

  • 嬴政灭亡魏国后却拿不下其属地安陵,真是因为唐雎的布衣之怒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纷争不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已经初现倪端。战国是奴隶社会开始土崩瓦解的时代,这中间涌现出了太多的能人志士,布衣将相也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管理国家也不再是旧贵族的专利。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六国开创秦朝,短短200多年的历史,却处处充斥着历史的迷雾,关

  • 话说的卢马妨主,谁骑谁死,为什么刘备就没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骑的卢马为什么没死,卢马妨主是真实的吗,刘备骑的卢马飞跃檀溪是哪集

    伯乐在《相马经》中写道:“的卢,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所谓的的卢马就是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古人认为的卢马是凶马,妨主,不能骑此马。然而,三国的刘备就有这样一匹的卢马,不仅没有妨主,还在关键时刻救了刘备一命。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当年,还是屌丝的刘备在被

  • 让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恶少年,最后结局怎样?远超我们的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为什么能忍受胯下之辱,韩信当初受过胯下之辱后怎么对待,韩信是怎么样受胯下之辱的

    说到“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人们都会想到“胯下之辱”一词!话说当时人们都流行佩剑,虽然当时韩信非常贫穷,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不过为人却很孤傲,不知从哪得到一把剑,时常将其挂在身上在街上溜达,和其身份格格不入!长期如此,就遭到了人们的讥讽!一天韩信挎着剑在大街上走着,一位恶少年却拦住了韩信的去路,一脸

  • 董卓的残暴令人发指,此人却毫不畏惧,临终前还开起了玩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卓凶狠残暴他犯下多少滔天大罪,董卓临终喊话视频,董卓死因大揭秘

    却说董卓在长安,闻孙坚已死,乃曰:“吾除却一心腹之患也!”问:“其子年几岁矣?”或答曰十七岁,卓遂不以为意。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封弟董晃为左将军、鄠侯,侄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别筑郿坞,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

  • 能将异人扶上王位,辅佐嬴政的吕不韦,为什么不自立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另一个人就是吕不韦,吕不韦与范蠡不同的地方在于,范蠡是先从政,在从商;吕不韦是先从商再从政。以战国时期“士农工商”的登基秩序来看,由政入商易,无非舍弃的是脸面,而由商入政难,想要改变出身是一件很苦难的事情。战国时期虽然重农抑商,但是商业经济还是很发达,很多商人即使家富万贯也不去从政就是这个道理,然而

  • 三国有两个“李异”:一个是刘璋部下,另一个是东吴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李异,司马王甫是刘璋的部下吗,刘璋东吴

    同时,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李异”,也出现了重名的情况。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两位名为“李异”的历史人物,一位是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另一位则是东吴的武将。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两位名为“李异”的历史人物。一、李异(刘璋部下)一方面,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李异是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当然,对于李异来说,当

  • 空城计是诸葛亮骗司马懿还是司马懿放过了诸葛亮?看司马昭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看破了吗,诸葛亮为什么设空城计骗司马懿,空城计司马懿的唱词

    空城计这个故事一只流传至今,都赞赏诸葛亮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勇是勇气,面对司马懿的十万大军,居然还敢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谋是谋略,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还相处这样的办法真不是一般人啊,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因为城里的兵力全部被诸葛亮调去搬运粮草了,留下来的官兵没有几个,城里全部都只剩下百姓了,突然之间收到

  • 汉献帝得知刘备称帝后,为何先是沉默不语,然后又哈哈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本来刘辩当上皇帝也就没有留下什么事了,但是这时候却出现了一个董卓,董卓在朝堂之中,可以说是专权乱政,并且手中握有非常重要的权力,而董卓一直都非常看不惯刘辩,所以直接就把刘辩给废除了,并且另立刘协来当皇帝。这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可以是天降意外之喜了。这是的刘协可以说是十分高兴的,自己终于可以当上皇帝了

  • 汉宣帝是霍光所立的傀儡皇帝,为何他能夺回权力,消灭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场巫蛊大祸,让一位宽厚的太子背负谋逆恶名,全家被诛杀的同时,也令汉王朝陷入动荡不安中。当雄才大略的武帝溘然而逝,将皇位传给年仅8岁的幼子时,想必朝中所有大臣在脸上露出悲伤神色的同时,内心也暗暗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全家终于熬过去了。但是,这和刘病已,似乎没什么关系——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皇位想都不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