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启病死后魏忠贤请崇祯入宫, 崇祯做了三件事, 熬过了那漫长一夜

天启病死后魏忠贤请崇祯入宫, 崇祯做了三件事, 熬过了那漫长一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95 更新时间:2024/1/13 17:42:29

崇祯皇帝

崇祯虽是亡国之君,但是民间对其评价却与一般的亡国之君不同,民间普遍认为崇祯皇帝勤政爱民,为了挽救不断衰败的大明朝倾尽全力,但是无奈他的爷爷和哥哥两个人给他留下了一个被折腾和掏空的烂摊子,崇祯皇帝想挽救大明朝但是无能为力。

明末农民战争图

这个评价有一点的道理,但是却也并不完全,明朝的败亡崇祯肯定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是他肯定不是一个无道之君,他是一位有手段的皇帝,从他登基时的几个小故事就可以看出来他的手段。

七年,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突然病重,到了这年的八月十八日已经病得十分严重了,年仅23岁的天启皇帝已经到了开始考虑后事的地步了。在大臣们的坚持之下,魏忠贤提出的垂帘听政的建议被否决,而明熹宗没有子嗣,所以只能兄终弟及,而信王朱由检则成了最佳人选。天启皇帝父亲光宗皇帝只有两个儿子成人,天启死后,只剩下信王朱由检了,而且朱由检还在京城,并没有到外地去就藩。

明熹宗朱由校

而魏忠贤则为了抢占先机,在天启皇帝驾崩之后,不等其他大臣行动,就率先通过信王府的内应邀请信王进宫,而得知皇帝哥哥去世的信王朱由检知道此去必然十分凶险,因为他也摸不清楚魏忠贤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是真心实意拥戴自己继位呢?还是想趁机置自己于死地,好继续把持朝政呢?

魏忠贤

摸不清楚情况的朱由检只得孤身进宫,但是他并非毫无准备,在进宫之前,他准备了一些干粮藏在袖子之中(王心危甚,袖食物以入),因为信王在宫内毫无根基,而魏忠贤则一手遮天,如果魏忠贤想要谋害信王,在饭菜茶水里面下点毒,那将是易如反掌,所以聪明的信王自己带了一点干粮,不吃不喝,你总不敢把我砍死勒死吧。

当然,即使如此,信王还不敢完全放心,比较魏忠贤是个太监,谁知道他是不是变态呢,如果他不计后果的杀掉自己,没做成皇帝倒无所谓,命只有一条。所以,信王一个人在宫中枯坐,等待天亮的时候,他又做了一件事情。他看到有一个太监带着一把剑路过,信王就叫住这个太监,并假装要看他的剑,于是将剑留在自己手中,太监也不敢向信王索要,所以崇祯就有了这把剑作为防身武器。

宝剑

但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毕竟宫内都是魏公公的人,就算崇祯是武林高手,恐怕一个人一把剑也抵挡不住这么多人,所以崇祯又生一计,他命人赏赐宫中的太监,以慰劳他们如此辛苦的巡逻宫中。侍卫们被集中到一起吃喝赏赐,这样崇祯就有人作伴了,毕竟没有人敢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将皇位继承人杀害吧。

明朝侍卫

就这样,崇祯皇帝度过了这个最危险的一个晚上,并且在第二天早上(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正式即位,改第二年为崇祯元年,朱由检就从信王正式成为了崇祯皇帝。

更多文章

  • 张献忠年轻时得一人爱护, 后来挽救一座城, 造就四川一个文化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末张献忠称帝,张献忠湖广填四川,打败张献忠的女将

    湖北麻城移民文化公园关于1643年张献忠进攻麻城的故事,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有相关的详细记载,现简单叙述该故事的始末。麻城的官员梅之翰是明朝万历间的进士。天启年间,梅之翰升任阳和总督,建造阳和堡,隶属于大明九边之地的大同,是明朝边境线上重要的一座防守城池。那时候,张献忠在梅之翰麾下任游击,梅之翰见张

  • 赵构22岁便是太上皇,却被大臣挟持,巧用4字让叛逆属下认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构为何56岁就退位,赵构是哪年登上皇位,赵构历史简评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南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是古代忠义的象征,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然而北宋不知有岳飞,还有很多历史人物一起构筑了绚烂的中华文明。其实不仅是封建社会,而今中国何不是人才辈出,风流人物无数呢?北宋靖康二年四月,让抗金名将岳飞义愤填膺的“靖康之耻”发生。金军

  • 宋江又号称“宋押司”,武松听到也要行礼,押司究竟是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江在哪个县做押司,宋江为什么被称为押司,宋江的押司是几品

    “宋押司”的这个名头有多大呢?哪怕是从小就非常自负的武松,在听到他的名号以后也要行礼,而且是“纳头便拜”的大礼,另外李俊与李逵等久走江湖,随手就沾染人命的江湖强人,在听到以后也基本上先是“大惊”,在反复确认过后便是“大喜”,随后也是“纳头便拜”。宋江的这个“宋押司”称号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押司究竟是

  • 张献忠抗清战死, 其皇后接手统治, 却因一事和丞相被张养子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末张献忠称帝,打败张献忠的女将,张献忠湖广填四川

    张献忠坐像此后,张献忠多次与清军交战,但是败多胜少,而且很多将士还投降了清军,张献忠的形势越发艰难。1647年初,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县与清军交战,在战斗中“献忠喉中一箭,坠马死”。张献忠战死之后,由谁来率领这支大军,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关系到整支部队的前途,李自成的大顺军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李自成

  • 名臣施邦曜敢于忤逆魏忠贤, 崇祯亲自任命官职, 李自成破城后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是魏忠贤的亲生儿子,李自成和魏忠贤关系,明末藩王有多少位被李自成杀

    施邦曜魏忠贤为自己修建府邸,耗费了大量民力财力。府邸落成之后,官员们都到魏忠贤府上去祝贺,唯独施邦曜没有去,这让魏忠贤很生气,便想办法刁难他,让其在限定期限内拆毁北堂建筑。按照魏忠贤的算盘,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他就可以趁机落井下石,对施邦曜实施打击报复。然而没想到施邦曜却在限期内完成了任务

  • 靖康之耻后,宋徽宗在金国生活很惨?真实生活比你想象中还舒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靖康之变宋徽宗的年龄,宋徽宗是靖康之变被俘的吗,靖康之耻宋钦宗的后代

    在北宋,是一个重文而不重武的年代,当金国大举南下的时候,当时的北宋已经完全失去了还手之力,像一只小羔羊任金国宰割。而当时的皇帝宋徽宗为了不留下千古骂名,就把皇位匆匆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当时的宋钦宗为了满足金国,不让百姓受难,把整个国库都给金国搬空了。而金国还是得不到满足,于是开始打劫百姓,在开封

  • 马谡并没有被诸葛亮斩杀,逃逸改名换姓,再次回到蜀中为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马谡真正的死因,马谡如果不死对三国影响大吗,历史上真实马谡

    这也是诸葛亮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失误之一。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马谡虽然丢失了街亭,但却并没有被诸葛亮斩杀。这其中又包含着什么隐情呢?据《三国志》记载,马谡是“马氏五常”之一,马家五兄弟都很有名气和才华,尤其以马良和马谡最为有名。马谡深谙兵法韬略,视诸葛亮为师,诸葛亮也对马谡非常器重。于是在诸葛亮二次北

  • 韩信为了刘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却难逃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为什么几次按兵不动去救刘邦,做人学韩信做事学刘邦,刘邦项羽韩信的故事

    韩信这个人其实年轻的时候名声不好,而且被很多人厌恶,因为韩信这个人啊,放荡不羁,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他太招摇了,所以并不想让他当官,那么这个样子他怎么吃饭呢?只能去别人家蹭饭,而且每次一到饭点就去了别人家去吃饭,这样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但是他也没有一点羞愧,可以说脸皮很厚了。我们应该都了解秦朝末年群雄

  • 韩信根本没怎么打过仗,萧何是怎么知道他有将帅之才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何怎么看出韩信的军事才能的,韩信萧何完整视频,韩信对萧何的最高评价

    韩信自幼家贫,双亲早逝,靠着大哥大嫂来生活,韩信自己也不劳作,经常饿肚子,曾受到漂母的一饭之恩,但韩信从小爱读书,喜欢研究兵法。后来立志从军,先投靠项梁,项梁被章邯击败身亡后,归于项羽。可以说在项羽在接掌项家军的大权后,项羽对秦朝的每一次战斗,最著名的巨鹿之战,韩信是参与的,项羽的破釜沉舟,以一当百

  • 韩信之死,刘邦并不想杀他,想要韩信死的人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死的时候刘邦在不在世,做人学韩信做事学刘邦,刘邦项羽韩信的故事

    当时还以为韩信出色的战功,还被后世称之为国士无双的“兵神”,然而韩信却并没有逃脱“兔死狗烹”的命运。居史料记载韩信是被吕后和萧何联手害死的,当时刘邦并不知情。但是谁也不傻,韩信好歹也是一个将军,如果没有刘邦的点头授意,任谁敢杀?就算是韩信确有反叛的意图,也需要先收押再审。萧何和吕后给韩信定的罪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