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献忠年轻时得一人爱护, 后来挽救一座城, 造就四川一个文化现象

张献忠年轻时得一人爱护, 后来挽救一座城, 造就四川一个文化现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21 更新时间:2024/2/22 10:22:32

湖北麻城移民化公园

关于1643年献忠进攻麻城的故事,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有相关的详细记载,现简单叙述该故事的始末。

麻城的官员梅之翰是明朝万历间的进士。天年间,梅之翰升任阳和总督,建造阳和堡,隶属于大明九边之地的大同,是明朝边境线上重要的一座防守城池。那时候,张献忠在梅之翰麾下任游击,梅之翰见张献忠勇猛过人,因此对张献忠十分优待。等到崇祯年间,梅之翰早已经去世,而后来张献忠率领部队经过梅之翰故里时,还专门设立祭坛祭拜梅之翰,并保证坚决不袭扰麻城百姓。

张献忠

1643年四月,麻城一位官员的仆人人会聚众造反,一时间麻城局势大乱,李人会率领万人占据城池,并限制麻城内外出入。而乡野之间也出现了数万起义的农民军以及土匪,他们看中了麻城,于是开始围攻麻城,但是长达半个月都没有攻克。而土匪的数量越来越多,城里的粮食却越来越少,李人会见此情况特别害怕,担心抵挡不住。他听说张献忠此时正驻兵在附近的蕲州,于是便派遣特使趁半夜从城池上缒绳而出,从小道上偷偷来到张献忠军营,请求支援。

城池

而当时恰逢张献忠正准备去抢掠,但还没有定下来要去抢劫哪个城池,听说麻城派出的特使来到兵营,张献忠很高兴,于是立刻确定好日期,准备去攻取麻城。围困麻城的土匪听说张献忠部队要来抢掠麻城,便各自撤掉包围逃走了。随后张献忠率兵进入麻城,麻城中投降张献忠的有五万七千多人,恰逢之前张献忠在作战中损兵折将,于是张献忠决定重新建立一支新军,号称“新营”。张献忠特地挑选了优秀的将军带领这支新军,很快军事实力就得到了恢复,士气大为作。后来,张献忠攻破武昌,就是他手下这支麻城部队的功劳。

张献忠坐像

张献忠对于梅之翰的感恩,使得他对麻城百姓比较爱护,而正是如此张献忠才能够在麻城东山再起,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军力,如果没有这支生力军,张献忠恐怕也很难转战四川,也就没有后来的大西政权了。而留在四川的麻城后代,也造就了后来四川特殊的“麻城孝感”文化。

参考文献:《明季北略》

更多文章

  • 赵构22岁便是太上皇,却被大臣挟持,巧用4字让叛逆属下认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构为何56岁就退位,赵构是哪年登上皇位,赵构历史简评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南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是古代忠义的象征,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然而北宋不知有岳飞,还有很多历史人物一起构筑了绚烂的中华文明。其实不仅是封建社会,而今中国何不是人才辈出,风流人物无数呢?北宋靖康二年四月,让抗金名将岳飞义愤填膺的“靖康之耻”发生。金军

  • 宋江又号称“宋押司”,武松听到也要行礼,押司究竟是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江在哪个县做押司,宋江为什么被称为押司,宋江的押司是几品

    “宋押司”的这个名头有多大呢?哪怕是从小就非常自负的武松,在听到他的名号以后也要行礼,而且是“纳头便拜”的大礼,另外李俊与李逵等久走江湖,随手就沾染人命的江湖强人,在听到以后也基本上先是“大惊”,在反复确认过后便是“大喜”,随后也是“纳头便拜”。宋江的这个“宋押司”称号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押司究竟是

  • 张献忠抗清战死, 其皇后接手统治, 却因一事和丞相被张养子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末张献忠称帝,打败张献忠的女将,张献忠湖广填四川

    张献忠坐像此后,张献忠多次与清军交战,但是败多胜少,而且很多将士还投降了清军,张献忠的形势越发艰难。1647年初,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县与清军交战,在战斗中“献忠喉中一箭,坠马死”。张献忠战死之后,由谁来率领这支大军,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关系到整支部队的前途,李自成的大顺军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李自成

  • 名臣施邦曜敢于忤逆魏忠贤, 崇祯亲自任命官职, 李自成破城后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是魏忠贤的亲生儿子,李自成和魏忠贤关系,明末藩王有多少位被李自成杀

    施邦曜魏忠贤为自己修建府邸,耗费了大量民力财力。府邸落成之后,官员们都到魏忠贤府上去祝贺,唯独施邦曜没有去,这让魏忠贤很生气,便想办法刁难他,让其在限定期限内拆毁北堂建筑。按照魏忠贤的算盘,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他就可以趁机落井下石,对施邦曜实施打击报复。然而没想到施邦曜却在限期内完成了任务

  • 靖康之耻后,宋徽宗在金国生活很惨?真实生活比你想象中还舒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靖康之变宋徽宗的年龄,宋徽宗是靖康之变被俘的吗,靖康之耻宋钦宗的后代

    在北宋,是一个重文而不重武的年代,当金国大举南下的时候,当时的北宋已经完全失去了还手之力,像一只小羔羊任金国宰割。而当时的皇帝宋徽宗为了不留下千古骂名,就把皇位匆匆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当时的宋钦宗为了满足金国,不让百姓受难,把整个国库都给金国搬空了。而金国还是得不到满足,于是开始打劫百姓,在开封

  • 马谡并没有被诸葛亮斩杀,逃逸改名换姓,再次回到蜀中为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马谡真正的死因,马谡如果不死对三国影响大吗,历史上真实马谡

    这也是诸葛亮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失误之一。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马谡虽然丢失了街亭,但却并没有被诸葛亮斩杀。这其中又包含着什么隐情呢?据《三国志》记载,马谡是“马氏五常”之一,马家五兄弟都很有名气和才华,尤其以马良和马谡最为有名。马谡深谙兵法韬略,视诸葛亮为师,诸葛亮也对马谡非常器重。于是在诸葛亮二次北

  • 韩信为了刘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却难逃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为什么几次按兵不动去救刘邦,做人学韩信做事学刘邦,刘邦项羽韩信的故事

    韩信这个人其实年轻的时候名声不好,而且被很多人厌恶,因为韩信这个人啊,放荡不羁,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他太招摇了,所以并不想让他当官,那么这个样子他怎么吃饭呢?只能去别人家蹭饭,而且每次一到饭点就去了别人家去吃饭,这样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但是他也没有一点羞愧,可以说脸皮很厚了。我们应该都了解秦朝末年群雄

  • 韩信根本没怎么打过仗,萧何是怎么知道他有将帅之才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何怎么看出韩信的军事才能的,韩信萧何完整视频,韩信对萧何的最高评价

    韩信自幼家贫,双亲早逝,靠着大哥大嫂来生活,韩信自己也不劳作,经常饿肚子,曾受到漂母的一饭之恩,但韩信从小爱读书,喜欢研究兵法。后来立志从军,先投靠项梁,项梁被章邯击败身亡后,归于项羽。可以说在项羽在接掌项家军的大权后,项羽对秦朝的每一次战斗,最著名的巨鹿之战,韩信是参与的,项羽的破釜沉舟,以一当百

  • 韩信之死,刘邦并不想杀他,想要韩信死的人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死的时候刘邦在不在世,做人学韩信做事学刘邦,刘邦项羽韩信的故事

    当时还以为韩信出色的战功,还被后世称之为国士无双的“兵神”,然而韩信却并没有逃脱“兔死狗烹”的命运。居史料记载韩信是被吕后和萧何联手害死的,当时刘邦并不知情。但是谁也不傻,韩信好歹也是一个将军,如果没有刘邦的点头授意,任谁敢杀?就算是韩信确有反叛的意图,也需要先收押再审。萧何和吕后给韩信定的罪名就是

  • 孙权生有七子,前两子早逝算善终,后五子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早期的三个故事,孙权临死前为什么立最小的儿子,孙权的五子分别是谁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末句还引用了曹操的这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建立者,孙权能获得曹操如此夸赞,这在当时可是没几个人呀,当然,刘备也算一个。孙权自己也生了七个儿子,可是,他的这些儿子们可没像其父那样被人称赞,甚至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