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秦始皇死后短短三年,秦朝就灭亡了?

为什么秦始皇死后短短三年,秦朝就灭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33 更新时间:2023/12/16 14:24:09

为什么秦朝中央政府失灵就会导致秦朝的灭亡呢?

这就要从秦朝的体制,以法家思想建立起来的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体系说起了。商鞅时期,秦国经过了一次变法,通过商鞅的变法,将秦国变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战争机器。

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的战争中有两个关键性的要素,一是兵源,二是后勤,两者缺一不可。没有兵源你没有士兵去打仗,没有后勤,军队就打不了仗。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商鞅将所有的秦国人基本变成了两个职业,战士和农民,再配以少量的官吏对民众进行管理。

平时国家奖励农耕,谁生产的粮食多谁的功劳就大,鼓励了农民的积极性;作战的时候战士上战场,谁杀的敌人多谁的功劳就大,鼓励了士兵作战的积极性。

在国家的管理上,用秦王任命的官员代替了原先的贵族,因为官员是秦王任命的,所以他们必须听命于秦王。再通过严苛的法令,保障了秦王各项命令的畅通。

秦朝的法令,简单地说就是只要是秦王的命令下面就必须遵照执行,执行的好的有奖励,执行的不好的就会受到处罚。

当然,商鞅的变法还加强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这种思想的控制简单地说就是下面的人不能有任何的想法,也不能对秦王的言行有任何的质疑,如果要质疑就刑罚伺候了。

商鞅变法的效果就是秦国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作战和生产积极性,同时国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的资源用于战争,在这样一套高效运转的体系下,秦国最终灭亡了六国,完成了统一。

▲秦始皇本身就是政治强人,在他的治理下秦国能够高效运转

不过这套体系却有一个致命的BUG,那就是必须要有一个明智的君王,因为整个国家都必须听命于君王一人,君王不发号施令,下级不敢有任何作为,君王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下级也只能遵照执行。

如果君王是秦始皇这样的强人的时候,国家机器自然能高效运转,但是君王换成了胡亥这样整天花天酒地的人的时候,国家机器会停摆了。

而造成秦朝中央政府失灵的关键性人物就是赵高,很多时候我都怀疑赵高不是秦国的宦官,而是别国派到秦国的奸细,专门搞乱秦国的。

赵高搞乱秦国,是秦始皇死后的事情,先是通过沙丘阴谋,扶持了秦始皇的小儿子,没什么能力的胡亥登上了皇位。接着以胡亥的名义逼死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和秦国大将蒙恬。在通过政治斗争,弄死了丞相李斯

▲秦朝其实就是亡在了赵高的手上

而胡亥在成为秦皇后,成天生活在花天酒地的世界之中,完全不理朝政,赵高则利用了胡亥不理朝政所形成的权力真空,逐步控制了政局,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秦国有能力的官僚被赵高陷害致死,剩下的都是对赵高马首是瞻,唯唯诺诺之辈,通过这样一通骚操作,秦国的中央政府就成了一个失灵的中央政府了。

其实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他们的势力并不大,实力也不强,即便初具规模的时候,也只是几万流民组成的乌合之众而已。后来周文带着几十万起义军进攻关中地区,被章邯的骊山囚徒军团击败,也证明了当时陈胜吴广起义军的战斗力之弱。

如果是秦始皇在位,他在第一时间就会知道起义的事情,也会在第一时间调集军队前去镇压,将起义扼杀在萌芽状态。

而胡亥则完全不同,他只会花天酒地,即便有人报告说出事了,这样的消息也传不到胡亥哪里,因为消息在传递的途中被赵高给拦下了。

赵高就希望胡亥能一直醉死在温柔乡里,自己继续把控朝政,一旦让胡亥知道出了大事,胡亥必然会抓回权力,自己就不能大权独揽了。所以直到周文的几十万大军打到函谷关进逼首都咸阳的时候,胡亥才知道出了大事,才想到要找一员大将组织军队去镇压起义军。

▲当时秦军的规模十分庞大,但大部分主力都没有参与到战争中来

一支战斗力并不强悍的起义军能够在没有遭到多少抵抗的情况下就直接打到了首都附近,这一路上其实并没有遭到多少有效的抵抗,难道是因为当时秦朝没有军队吗?

恰恰相反,当时秦朝的军队非常庞大,其主力有两支,一支是北部的长城军团,一支是南下进攻百越地区的南部军团。其中北部长城军团大约有30万人,南部军团大约有50万人。

直到秦朝灭亡的那一年,王离才带领部分长城军团参与了巨鹿之战,而更大的主力南部军团,直到秦朝灭亡也没有参战。

根据许多历史学家的估计,从大泽乡起义到秦朝灭亡,北部长城军团恐怕也只是部分军队参与了秦末农民战争,可以说秦军主力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参与到秦末农民战争中来。

如果当时起义军面对的是总数大约80万的秦军主力的话,那么即便是项羽和刘邦,恐怕也没什么机会了。

▲胡亥到死的时候,才知道真的出大事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是秦始皇时期,遇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是能够将80万的秦国大军来回调动的。

而胡亥时期,由于朝政被赵高把持,胡亥又不理朝政,导致秦国虽有80万的大军,但基本等于摆设,没有派上什么用场。讽刺的是,在对战各地起义大军的时候,绝大多数时期秦朝所依靠的,竟然是章邯的骊山囚徒军团。

这就好比一场大火,一开始的时候屋子里只是有了小火苗,烧得并不大,后来小火苗越烧越大,但屋子的主人却视而不见,直到烧到了整间屋子的时候,主人才回过神来要去灭火,但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秦朝就是这个屋子的主人的话,那么秦朝的中央政府就是这个屋子主人的大脑,当大脑宕机的时候,整个人就如同中了邪一样,痴痴地站在原地动都不动,任凭火势的壮大,最后把自己烧死了。

▲胡亥在大部分时间的不作为,导致了项羽和刘邦的崛起

说白了,就是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秦朝中央政府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作为,任凭起义势力发展壮大,才导致了秦朝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便走向了灭亡。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手足相残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昭和司马师为什么不反目,司马懿和司马昭两人谁死得早,历史上司马师与司马昭

    在三国故事中,亲兄弟为了权利而互相争斗的事情可以说层出不穷。著名的就是河北袁家了,袁绍、袁术兄弟二人是出了名的不合,而袁绍自己家里三个儿子袁谭、袁尚、袁熙也为了争权夺利打的头破血流,白白便宜了曹操;而曹操虽然雄才大略,但是自己的儿子曹丕、曹植、曹彰等人也为了权利争斗的厉害,民间传说中曹丕毒死曹彰,还

  • 冠军侯霍去病英勇无敌,体质自然是绝佳,为什么二十几岁辞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霍去病最牛逼的战绩,马踏飞燕和霍去病

    他在十八岁便率八百部下深入匈奴腹地大胜而归,汉武帝不吝以“冠军侯”封之,其后更是数次出征,创造了六天横扫匈奴五国的骄人战绩,“漠北之战”歼敌七万,以“封狼居胥”之举青史留名,也使之成为后世兵家至高的梦想和追求。可惜的是,这位不世出的天才将领,年仅二十三岁便因病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灿烂的一生,成为一个

  • 刘邦究竟有多流氓?逃亡时为了自己逃命,连女儿和儿子都能踢下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沛郡丰邑人。原名刘季,布衣出身,草莽起家。三年亡秦,四年灭项,七年得治天下,成为大汉帝国的开国之君。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战略家。他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着巨大的贡献,就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都评价刘邦是中国古代最厉害的一位皇帝。那么刘邦为什么在历史上一直

  • 子婴继位时,赵高已经大权在握,为何赵高还会被子婴轻易除掉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子婴为什么能杀掉赵高,赵高和子婴有多厉害,子婴杀赵高后为啥控不住

    赵高之所以被子婴轻易除掉,也是因为他大权在握,心态越发膨胀,有了轻视心理,对子婴也是如此,所以最终被经过准备的子婴轻易除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赵高是如何掌握大权,再到最后被秦王子婴诛杀。 赵高发动沙丘政变,逐渐掌握秦朝大权 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最后一次东巡途中染病,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秦始

  • 诸葛亮最不光彩的一次胜利,为生擒此勇猛女将,派出蜀汉五位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生擒姜维,诸葛亮最惨烈的一败,诸葛亮比较出名的战役

    可能很多人对于祝融夫人不是很熟悉,不过对她的丈夫应该非常熟悉,那就是孟获。由于被诸葛亮七擒七放,所以孟获已经成为了诸葛亮确实具有高超智慧的实力人证,因此还成就了一个成语“七擒孟获”,在孟获第五次被擒拿又被放回以后,由于实在无法可施,难以应对诸葛亮的智慧,于是独自回家长吁短叹。此时他的妻子祝融夫人听到

  • 吕后残杀韩信时,他临死前撂下一句狠话,为何让刘邦脊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被刘邦的妻子吕后,将他装于布袋中,然后悬于梁上让宫女用竹签活活刺死的!不过,吕后残杀韩信时,他临死前撂下一句狠话,刘邦听后却脊背发凉,这是为何呢?要论韩信的战功,整个大汉,可以说已经没有人比他更多了!汉朝的天下几乎绝大部分都是韩信打下的。就连历史上有名的楚霸王项羽,也在“四面楚歌”声中被韩信砍下

  • 曹操“糊里糊涂”收下一养子,多年后成司马懿与诸葛亮共同的克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被诸葛亮算计曹操会说些什么,曹操司马懿诸葛亮的关系,司马懿曹操典韦能组盾吗

    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养子显然就是吕布,他本来认董卓为养父,但是最后却又亲手杀掉了董卓,因此而为世人所不耻。而那一个时代最为著名的养父,则显然是曹操,因为曹操比较喜欢那一些已经有过生育的女子,所以他也莫名其妙地就有了很多的养子,最出名的是是秦朗、何晏、还有曹真。 曹真的出身在不同的史料中有不同的记载

  • 中国古代的五大智者:诸葛亮仅居第四,他才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古代历史名人诸葛亮,中国最著名的聪明人诸葛亮,历史上名人评价诸葛亮

    第五刘伯温刘伯温出身于一个小地主家庭,在追随朱元璋之前,他更加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一个读书人,事实上所有的智者都是读书人。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是一个能够呼风唤雨,寻找龙脉,镇压妖邪,知道过去五百年未来五百年的“半仙”般的人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真实的功绩应该在于帮助朱元璋,制定了完整详细的灭元战略,并

  • 刘备靠摆地摊卖草鞋来养家糊口?并非如此,他的真实职业很是威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对于刘备来说,他尽管没有实现自己年少时候的理想,但是却也绝对称得上是不负此生。刘备出生于161年,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刘胜是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兄长,凭借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成名。等传到刘备这一代的时候,刘备家乡姓刘的人,基本都是刘胜的后人,可见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含金量也不是很高。不过含金量再

  • 借刀杀人:曹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之前连斩大将,是周瑜的功劳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赤壁一战后谁被派去劝降周瑜,曹操中了周瑜之计斩了谁,小乔周瑜赤壁吻戏视频

    “太快了,真如同白驹过隙啊”,曹操只是盯着酒杯里闪烁的灯火出神了一下。一想起当年手握七星宝刀发抖的自己还真是让人不由得发笑啊。这么多年来好像是一直在马背上来回奔波,从青州到幽州,最后还连乌桓、西域这么远的边塞之地都一同去了,一想起来真是怅然如同一场大梦啊。▲老版三国曹操剧照这么多年多少英雄豪杰如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