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李渊、朱元璋军事集团,三者对比,哪个综合实力更强一些?

刘邦、李渊、朱元璋军事集团,三者对比,哪个综合实力更强一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349 更新时间:2023/12/8 23:36:17

第一、我们现在看看这三个王朝的创立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刘邦是一个亭长,身份地位和李渊是没有办法比的,但是和朱元璋却是高出不少。在他们三人中,就朱元璋算得上是白手起家了吧。

刘邦剧照

刘邦这个人很会用人,很会驾驭人。在秦末天下大乱的情况下,刘邦也揭竿而起造起反来。逐渐有了自己的队伍,但是其实力却是不值一提,特别是在楚汉之争前期,总是胜少败多,被项羽压制着。

但是项羽却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谁都得服从他,因此有很多人都不被他重用,这其中就有一个叫韩信的,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因为当时项羽的实力最强,韩信就想在项羽的军中效力,想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被项羽赏识,从而得到重用,但是在几次的献计未被采纳之后,韩信心灰意冷就离开了项羽。

韩信投靠了刘邦,但是此时的刘邦看不出韩信有什么能力,也没有重用他,直到萧何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刘邦才开始重用韩信,而且给予的是重任,这在刚到军中,未建立军功的韩信来说,是让人很震惊的,特别是不认识韩信或者瞧不起韩信的人,但是刘邦就敢这么用,足见刘邦知人善任豁达。

韩信剧照

还有陈平也是如此,陈平初到军中,就能授予重任。在和项羽的数次战斗中,刘邦都是小心谨慎,鸿门宴差点做了鬼,彭城之战要不是夏侯婴估计也是命不久矣。但是就是在这几次的生死存亡之际,刘邦总能死里逃生,这正是刘邦知人善任的结果。

和朱元璋相比,刘邦确实不如朱元璋那样像一个统帅一样,但是刘邦却是一个驾驭统帅的人。

李渊剧照

与李渊相比,刘邦更是不简单,因为在李渊起兵和征战天下时,大都是李世民冲在前面,李渊又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不是他的儿子李世民和李建成等,或许大唐王朝不会出现在历史上。

第二、从三个军事集团的统帅去对比,或许也能看出一点端倪来。

刘邦军事集团的统帅跟其他两个相比,或许就稍有逊色了。除了韩信,能够统领千军万马的就只有彭越英布了。但是刘邦却在建立大汉以后却要御驾亲征,原因就是这些统帅跟刘邦不是一条心,心不齐这实力就大打折扣了。

李渊军事集团除了李世民以外,能够统领千军万马的也就李靖了,其他的将领虽然也能够任统帅,但是都有缺点,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在攻打突厥只是,还要孤身犯险,而不是坐享其成。

朱元璋剧照

反观朱元璋军事集团就完全不一样了,朱元璋在对战陈友谅之时,也是身先士卒,而且是一个人统领着众将,此时也是众将领齐心协力,不惜生死的作战的时候。在朱元璋做上吴王之后,朱元璋就已经从一个统帅升级为领导者了,有什么大战,都是交给徐达,常遇春,冯胜,蓝玉等大将去单独完成,从来没有像刘邦一样面对着这些不断做大的异姓王无计可施的地步,只能是御驾亲征,而朱元璋和两者相比,完全能够坐享其成,是因为朱元璋手下统帅较多的缘故,且大都是相对来说要忠心的人。

张良剧照

第三、从运筹帷幄之中,到决胜千里之外的谋臣中看实力。

你们可能会认为是刘邦的两位谋士张良和陈平更胜一筹,但是我却想说的是,李世民的房谋杜断和李世民自己的谋士之名要高出他们一截。

张良与陈平之间的谋略,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是在当时秦末和楚汉之争的情况来看,秦末大都是农民起义,重新被项羽分封的诸侯,也不过是秋后的蚂蚱,得不到民心,也是不能长久的。

李世民如果不做皇帝做谋士的话,肯定会是一个更古有名的谋士,一战击败王世充,窦建德,这两人都是当时之奸雄,李世民能一战定乾坤,可见其谋略能力之强。而在稳固唐朝政权的途中,还有强大的突厥在,按照当时的能力如果不是李世民运筹帷幄,那唐朝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李世民剧照

朱元璋的谋士就只有刘伯温和李善长了,说到底也就只有刘伯温,还经常被朱元璋给盖过风头。朱元璋时代又是和汉唐不一样的情况,被元朝统治的百姓,对元朝痛恨到了极点,有穷苦百姓作为后盾,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可谓是轻松多了。面对一个陈友谅和一个张士诚,朱元璋一个人就搞定了,刘伯温甚至做了陪衬。

第四、当时的军队数量上和装备上也可看出不一样的实力。

这里面实力最强的要数李世民的大军了,隋唐时人口的数量要比汉朝高出不少,而且在李世民的时候,开始实行府兵和募兵制相结合的招兵方式了,其中的玄甲军就是李世民的特种部队。

在和窦建德和王世充的决战中,李世民充分发挥了玄甲军的威力,以少胜多,一战击溃两大奸雄,而且是靠着三千五百人的玄甲军胜了十万大军,你能想象这个比例吗?这在三个军事集团中可是首屈一指的。

历史不能作为想象,因为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的现实,历史更不能说谁比谁就一定强,我们只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比较,分析,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剖析而已,说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

); }

五万年中国简史(全二册)

¥94

购买

更多文章

  • 世人皆知“大唐盛世”,那唐朝到底有多开放?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最鼎盛时的皇帝电视剧,唐朝繁华盛世景象,描写大唐盛世的电视剧

    唐朝618年建立,真正将唐朝推向盛世的不是开国皇帝李渊,而是他的儿子李世民,李世民626年7月2日通过玄武门之变当上皇上,在任期重用贤才,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重大成绩,开创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李世民开创的盛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是听说过唐朝的外国人都想来这

  • 一匹战马让王世充失去一员猛将,让罗士信投靠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罗士信传奇,罗士信四猛都有谁,王世充归顺大唐

    罗士信是隋末唐初人。大业九年,罗士信14岁,是刚参军的一个小鬼。这一年,长白山有人做乱,隋朝名将张须陀奉命率军平叛,14岁的罗士信要求随军出征。张须陀看了看他,有些不屑地说,你个小鬼,连盔甲都穿不起来,还能打仗?主帅这么小瞧人,罗士信很不服气,转身回去,身上穿了两副铠甲,腰间挂上两壶箭,然后飞身上马

  • 一个种菜的农民,杀了李世民2员先锋大将,还拿下唐朝半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一生错杀三人,李世民为什么要杀两个得力干将,李世民杀了哪位功臣他犯了什么罪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唯独中华文明一直绵延至今,而创造历史的不仅仅有那些伟人,同样也有普通老百姓,是他们推着历史的车轮一直向前进,而在2000年的封建历史当中,中国出现了24个朝代,其中最强盛的就是唐朝,在唐朝统治期间,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了顶峰

  • 武则天在宫中修建一密室,深夜她才会去,死后才曝光密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发展的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在几任皇帝经手之后,国家的发展是越来越兴荣,而且还出现了唯一一位被后人认可的女皇帝,在她的治理下,一切也朝着更好的方向行驶。都说女子干政会导致国家走向衰弱,但武则天的出现非但没有害国,反而是利国,虽说她也是杀了反对她上位的大臣,但是她却对百姓十分的宽容

  • 长安克复,儿子要唐玄宗回京复位,玄宗却恐惧道:若回京,我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玄宗死后可以复位吗,唐玄宗为什么不守长安,唐玄宗逃出长安是哪一年

    至德二年,唐军大破安史叛军,夺回了长安和洛阳,而唐肃宗则率先返回了长安。不久后,唐肃宗向太上皇唐玄宗寄出一封信,希望他能回到长安,重新登基以执掌国事,而自己则将退居其后。但是接到书信后,唐玄宗却大为惊恐,百般推脱。因为他知道,如果就这样回到长安,迎接他的,或许只有死亡。从才能上来说,唐玄宗是个文武全

  • 武则天寿命很长,退位后一年就猝死,原因史书不好意思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当时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再加上两任老公的提携有加,当然最主要还是她本人能力突出,最终也是如愿以偿地登了上皇帝的宝座。尽管她当皇帝时,朝堂上有很多的反对之声,但事实上仅以治理国政能力而论,她不仅比李治要强,而且比自己那些儿子更是强上百倍。这从后代对她的历史评价就能看出,毕竟无论是在老百姓生活改善,

  • 武则天用一招让李治离不开她,慈禧效仿,效果同样显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帮助李治夺回朝政,武则天帮助李治,武则天为何能抓住李治的心

    武则天初入宫廷武则天是以才人身份进入唐朝宫廷的。当时她父亲过世,母亲不堪忍受武家子弟的欺凌,便带着她搬回了长安居住。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贵族出身,过惯了富裕日子,自然不想再成为社会底层。为了能翻身,杨氏便四处寻找接触贵族的机会。恰巧当时李世民驾幸洛阳宫,杨氏便将女儿送入了宫中。一切正如杨氏预料的那样,

  • 李贤被母后武则天逼死,遂留一首绝命诗,揭露母亲干过的禽兽之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杀李贤后悔吗,李贤是被武则天逼死吗,武则天为啥派人杀李贤

    古语有云:“虎毒不食子”。但在充满着勾心斗角与尔虞吾诈的皇族,这条古语似乎并不成立。公元684年3月13日,唐高宗李治和天后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在绝望和孤独中,凄凄惨惨地死在了他的流放地——巴州。在自杀前,李贤饱蘸着悲哀与血泪,写下了一首历史上知名的绝命诗,名曰《黄瓜台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

  •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为何古代王朝难跨300年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仿佛像是一个无休止的轮回,就像一个人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然后迎接事业巅峰的中年,最后变成风烛残年的老人,最后死亡。这就像太阳的东升西落一样,永远不会更改。“300年国运”的魔咒自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往后看几乎没有一个朝代可以超过300年,秦朝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就灭亡了,汉朝虽然曾

  • 汉奸被突厥遣返,武则天怒令百官持弓箭在刑场集合:将他万箭穿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武则天杀披头散发者,武则天突厥展开死战,狄仁杰武则天谈突厥

    读《通鉴》,说《通鉴》,用《通鉴》,大家好,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资治通鉴》的故事。自古以来,当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总少不了懦弱无能、贪生怕死的软骨头。即使是强盛的唐朝,也丝毫不例外。然而天道有常,背叛国家的汉奸不仅受同胞憎恨,更被敌人鄙视,其下场自然是凄惨无比。而唐朝汉奸阎知微,便是其中典型。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