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有什么技能,能让三个男人倾倒?

历史上的“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有什么技能,能让三个男人倾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0 更新时间:2023/12/9 22:51:33

上官婉儿的身世其实是很凄惨的,从小就被祖父上官仪连累成为了宫中的奴隶,但就算是这样,上官婉儿依然在母亲以及自己坚强的毅力下成为了一个颇具才情的才女。

麟德元年,唐高宗治世之时,皇后武则天也在开始形成自己的势力,做事飞扬跋扈,把自己的魔爪伸向了朝廷中的大臣,以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势力。正是在危机关头,宰相上官仪准备弹劾武则天,希望高宗皇帝能够废后,毕竟当初太宗朝的流言还在,而唐高宗也觉得武则天确实做的有点过分了,正准备废后,但不成想武则天的实力不容小觑,这件事情竟然被她提前得知,于是就先下手为强。

用自己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办法,跑到唐高宗那里诉苦,成功地为自己辩解,最后废后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但是此时的上官仪却已经站在了武则天的对立面,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上官仪的。经过武则天的指挥,听话的许敬宗在朝堂上弹劾上官仪,准备和废太子谋反的事情,结果被唐高宗李治处以极刑,只有女眷被没入宫中为奴,其余男子全部被杀。其实在上官婉儿出生的时候就显得很不一样。

自带主角光环

上官婉儿出生之前,他的母亲对于这个孩子就有很好的“胎教了”,因为她在做梦的时候梦到了一个神仙送给她一杆大秤,告诉她,自己的这个女儿日后必定大富大贵,可以治理天下。等到上官婉儿出生后,她的母亲还真的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问她:“上仙给了我一杆称,说你日后能够大富大贵,而且还能治理天下。”上官婉儿听到这句话,毫不犹豫地答道:“是的”。

书香门第出生的孩子或许真的是自带主角光环,上官婉儿从小就能吃苦,即使在后宫为奴的时间里,丝毫没有放松自己对学习的渴望,各种书籍对她来说似乎就是小菜一碟,因此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上官婉儿变得满腹才华,很快她的才情就展露了出来。

步入仕途

武则天就是杀死上官婉儿一家人的凶手,两人心知肚明,但是面对上官婉儿的才情,武则天丝毫没有觉察的这是一颗定时炸弹,很放心的把上官婉儿放在了自己的身边,而面对灭门的仇人,上官婉儿也丝毫不觉得尴尬,毫无芥蒂的成为了武则天的贴身女官。

而此时上官婉儿也才不过十四岁,或许这个年纪和当时武则天做才人的年纪差不多,因此武则天对于这样一个和自己年轻时相似的人如此的喜欢,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把上官婉儿留在自己的身边。虽然她成功地在武则天的身边安稳了下来,并不代表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就能够过得风生水起,其实她也是过得十分艰难。

艰难仕途

即使上官婉儿再像武则天,那也只是像,武则天也是人,不可能上官婉儿犯了什么错都不处罚,况且她才十几岁。在《酉阳杂俎》中曾经记载了有一次上官婉儿惹怒了武则天,就被武则天给上了黥刑。这种刑罚其实就是在脸上刺字,作为一个女孩子,在脸上刺字比杀了她们还要狠吧,但是面对武则天的愤怒,她只能接受,后来为了遮丑就把自己刻字的额头刺了一朵梅花,不曾想这朵梅花竟然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各个女子都争相效仿。

淫乱后宫

武则天做皇帝时期,作为武则天身边的女官的上官婉儿,内心其实也知道自己只不过是武则天身边的一条狗,当她知道武则天有意立自己的侄子武三思为太子的时候,上官婉儿也就开始和武三思勾搭上了,面对这两人的事情,所有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人都知道这件事自己说了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因此也就没有人把这件事告诉武则天。

这不过是一个女孩子想要自己的爱情吧!其实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身在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是没有什么选择的,武三思是他为数不多中的最佳,她做到了,确实没有人敢把这件事宣扬到武则天那里。于是在和武三思玩腻了的时候,上官婉儿最终把手伸向了美男子崔湜。如果说武三思是上官婉儿为了解相思苦,那么崔湜就是她内心的期盼吧!毕竟也是有几分姿色的。而崔湜也是为了自己能够上位,牺牲一下自己的容颜,也是心甘情愿,只不过后来的崔湜看到了这其中有利可图的不止她一个人,还去勾搭了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只可惜最后在依附太平公主的时候被李隆基给逼得四处逃窜,自刎谢罪了。

面对自己选择的人,都离自己而去,上官婉儿深知这些人都不是能给自己幸福的人,知道想要站稳脚跟,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才是她应该付出真心的,于是就把目光放在了唐中宗的的身上,因中宗深爱婉儿,就把婉儿从五品的才人一下子升为了三品的昭容,成为了中宗的嫔妃。

所有人都认为上官婉儿这是找了好的靠山,可是安乐公主为了自己能够当女帝,竟然合计毒死了唐中宗,没有了依靠的上官婉儿只能重新寻找靠山,而太平公主就是就她的最终选择,只可惜她选择错了,在最后太平公主也想要当女帝的时候,被李隆基率先杀掉,上官婉儿因为站错队也被杀了,可惜了一代女相就此陨落。

上官婉儿做的这些事情,怎么说都是为了自己能够在尔我诈的宫廷中能够安身立命,生在盛世,又面对机遇,上官婉儿没有理由不去争一下,即使最后她失败了,但是在她的身上,能够看多的更多的是一个弱女子在男权社会的成长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为了能够活下去不得不委屈求全的做法。

更多文章

  • 刘邦、李渊、朱元璋军事集团,三者对比,哪个综合实力更强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李渊朱元璋团队哪个更强,李渊朱元璋刘邦,刘邦朱元璋李渊到底谁最强

    第一、我们现在看看这三个王朝的创立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刘邦是一个亭长,身份地位和李渊是没有办法比的,但是和朱元璋却是高出不少。在他们三人中,就朱元璋算得上是白手起家了吧。刘邦剧照刘邦这个人很会用人,很会驾驭人。在秦末天下大乱的情况下,刘邦也揭竿而起造起反来。逐渐有了自己的队伍,但是

  • 世人皆知“大唐盛世”,那唐朝到底有多开放?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最鼎盛时的皇帝电视剧,唐朝繁华盛世景象,描写大唐盛世的电视剧

    唐朝618年建立,真正将唐朝推向盛世的不是开国皇帝李渊,而是他的儿子李世民,李世民626年7月2日通过玄武门之变当上皇上,在任期重用贤才,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重大成绩,开创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李世民开创的盛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是听说过唐朝的外国人都想来这

  • 一匹战马让王世充失去一员猛将,让罗士信投靠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罗士信传奇,罗士信四猛都有谁,王世充归顺大唐

    罗士信是隋末唐初人。大业九年,罗士信14岁,是刚参军的一个小鬼。这一年,长白山有人做乱,隋朝名将张须陀奉命率军平叛,14岁的罗士信要求随军出征。张须陀看了看他,有些不屑地说,你个小鬼,连盔甲都穿不起来,还能打仗?主帅这么小瞧人,罗士信很不服气,转身回去,身上穿了两副铠甲,腰间挂上两壶箭,然后飞身上马

  • 一个种菜的农民,杀了李世民2员先锋大将,还拿下唐朝半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一生错杀三人,李世民为什么要杀两个得力干将,李世民杀了哪位功臣他犯了什么罪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唯独中华文明一直绵延至今,而创造历史的不仅仅有那些伟人,同样也有普通老百姓,是他们推着历史的车轮一直向前进,而在2000年的封建历史当中,中国出现了24个朝代,其中最强盛的就是唐朝,在唐朝统治期间,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了顶峰

  • 武则天在宫中修建一密室,深夜她才会去,死后才曝光密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发展的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在几任皇帝经手之后,国家的发展是越来越兴荣,而且还出现了唯一一位被后人认可的女皇帝,在她的治理下,一切也朝着更好的方向行驶。都说女子干政会导致国家走向衰弱,但武则天的出现非但没有害国,反而是利国,虽说她也是杀了反对她上位的大臣,但是她却对百姓十分的宽容

  • 长安克复,儿子要唐玄宗回京复位,玄宗却恐惧道:若回京,我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玄宗死后可以复位吗,唐玄宗为什么不守长安,唐玄宗逃出长安是哪一年

    至德二年,唐军大破安史叛军,夺回了长安和洛阳,而唐肃宗则率先返回了长安。不久后,唐肃宗向太上皇唐玄宗寄出一封信,希望他能回到长安,重新登基以执掌国事,而自己则将退居其后。但是接到书信后,唐玄宗却大为惊恐,百般推脱。因为他知道,如果就这样回到长安,迎接他的,或许只有死亡。从才能上来说,唐玄宗是个文武全

  • 武则天寿命很长,退位后一年就猝死,原因史书不好意思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当时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再加上两任老公的提携有加,当然最主要还是她本人能力突出,最终也是如愿以偿地登了上皇帝的宝座。尽管她当皇帝时,朝堂上有很多的反对之声,但事实上仅以治理国政能力而论,她不仅比李治要强,而且比自己那些儿子更是强上百倍。这从后代对她的历史评价就能看出,毕竟无论是在老百姓生活改善,

  • 武则天用一招让李治离不开她,慈禧效仿,效果同样显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帮助李治夺回朝政,武则天帮助李治,武则天为何能抓住李治的心

    武则天初入宫廷武则天是以才人身份进入唐朝宫廷的。当时她父亲过世,母亲不堪忍受武家子弟的欺凌,便带着她搬回了长安居住。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贵族出身,过惯了富裕日子,自然不想再成为社会底层。为了能翻身,杨氏便四处寻找接触贵族的机会。恰巧当时李世民驾幸洛阳宫,杨氏便将女儿送入了宫中。一切正如杨氏预料的那样,

  • 李贤被母后武则天逼死,遂留一首绝命诗,揭露母亲干过的禽兽之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杀李贤后悔吗,李贤是被武则天逼死吗,武则天为啥派人杀李贤

    古语有云:“虎毒不食子”。但在充满着勾心斗角与尔虞吾诈的皇族,这条古语似乎并不成立。公元684年3月13日,唐高宗李治和天后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在绝望和孤独中,凄凄惨惨地死在了他的流放地——巴州。在自杀前,李贤饱蘸着悲哀与血泪,写下了一首历史上知名的绝命诗,名曰《黄瓜台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

  •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为何古代王朝难跨300年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仿佛像是一个无休止的轮回,就像一个人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然后迎接事业巅峰的中年,最后变成风烛残年的老人,最后死亡。这就像太阳的东升西落一样,永远不会更改。“300年国运”的魔咒自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往后看几乎没有一个朝代可以超过300年,秦朝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就灭亡了,汉朝虽然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