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四个人去世后成为阎王,一个是包拯,一个百姓说起来就发抖

古代有四个人去世后成为阎王,一个是包拯,一个百姓说起来就发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83 更新时间:2024/1/15 12:22:56

也就是说在古人的观念里,人在去世以后并不是就此消散,而是依然有着一个神秘的地府阎罗,来判定自己的一生,所以也有很多类似于“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鬼神不可欺”之类的古语流传,古人们也以此来劝诫后辈们在日常行事中要遵守道德。

由于阎王需要判定一个人生前功过,需要“断案判决”,所以在民间传说中,古代有四个人去世后成为了阎王,那都是一些公正爱民的清廉官员,一个是百姓眼中青天的化身包拯,另两个是公正廉洁,具有着爱民官声的范仲淹寇准,另一个则更为传奇,那就是隋朝的名将韩擒虎

韩擒虎出生在538年,他的父亲韩雄是北周有名的将领,也是权势显赫的封疆大吏,本来为韩擒虎取名为韩擒豹。但是由于韩擒虎在十三岁那一年,就独自一人在山中赤手擒拿了一只老虎,从此改名为韩擒虎,既彰显自己的荣耀事迹,同时也体现个人的勇武。

韩擒虎出身于将门,从小也是长得一副军人的样子,体态极为魁梧,相貌也很是粗犷豪放,看上去就不是普通人。不过与他那粗犷外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擒虎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粗人一个,相反他是一个智勇兼备的人,不仅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习练武艺,而且还热爱读书。

在《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上题的那一首“反诗”中有着“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的字样。宋江是否曾经攻读过经史我们并不知道,但是韩擒虎却肯定是有攻读过经史的,根据《隋史》的记载,韩擒虎少年时候经常夜以继日地读书,因此而得以通晓百家之言。

在长大以后,韩擒虎毫不犹豫就参加了军队,并且多次建立军功掌握了军权,先后击败了北齐将领独孤永业、南陈将领甄庆、任蛮奴、萧摩等人。当然最为值得称道的,还是韩擒虎在588年的时候,率领着五百起兵就直接攻取了南陈的多个重要城市。

虽然南陈方面的兵力远多于韩擒虎,但是所有的将领与士兵们听到是韩擒虎领军前来以后,都会毫不犹豫地率军投降,可见韩擒虎的声名之盛,甚至于当时很多的老百姓一说起韩擒虎的名字,就会不由自主地发抖,韩擒虎率五百人马轻而易举地灭掉了南陈。

等到突厥国家的使者前来拜谒隋朝的时候,听到韩擒虎就是灭掉陈国君王的人时,一个个都不敢直视,甚至有人浑身颤抖,可见韩擒虎身上确实具有着慑人的气势,也难怪民间会将他也列为阎王了。

韩擒虎在五十五岁那一年去世,根据《隋史》的记载,在韩擒虎去世之前,他的邻居中有人,看到了他门外有很多穿着宫装仿佛皇帝行从的人,问他们是来干什么的,他们说是来迎接大王,又问是哪位大王,他们便回答是阎罗王,没过几天韩擒虎便去世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发明“酷刑”:一把梳子一壶水,几乎没有女犯人能熬的过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恢复酷刑,朱元璋时期有哪些酷刑,朱元璋设立酷刑

    在中国古代为了维持统治,统治者经常会发明各种各样恐怖的刑罚来威慑众人,以此来强调政府的权威。这一做法很明显是残酷的,是不人道的,但是在古代这就是最有力的手段。由于封建制度存在了两千多年,所以历朝历代在刑罚的研究上,真可谓是百花齐放,门路众多。正如民间传说所说,到清朝的时候已经有了所谓的十大酷刑,每一

  • 朱元璋吃饭时吃到一根头发,厨师情急生智回6字,成功活命还升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民间关于帝王的故事,通常少不了与美食相关,就好像是现在江南有很多美食都与乾隆皇帝有关一样,与朱元璋相关的食物故事也非常多,最有名的自然就是那一道“珍珠翡翠白玉汤”,说的是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以后,每天都是吃的山珍海味,但是日子久了就感觉并不好吃,特别怀念以前起义流浪那一段时间在一个农妇家吃过的一道菜,于

  • 南明两大民族英雄:李定国鞠躬尽瘁,郑成功却在两大利益之间摇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明郑成功与李定国,历史上李定国和郑成功谁厉害,郑成功的真实实力

    弘光朝仅存续一年,从1644年四月到1645年五月,这个以崇祯皇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为主的政权在史可法、马士英和江南四镇等人的主持下,在一年的时间里,不但没有趁清朝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战争之时恢复一寸土地,反而丢失了长江天险和江北土地,江南从南京到杭州一带也沦陷。1645年形势图随后建立的隆武朝也仅仅

  • 李自成进北京后, 崇祯朝大臣除了投降和殉国, 还有这类人很无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自成与崇祯和谈,李自成怎么对待崇祯的,崇祯15年的李自成

    李自成进京对于有些人来说,一臣不事二主,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他们必须为大明效忠到死,所以他们选择为崇祯皇帝和大明殉难,做出这样选择的有二十多个,据《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进京后,为大明王朝死难的文臣有21人,勋臣(即功勋后代)3人,戚臣(皇亲国戚)1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很鼓舞人心。而

  • 李自成逼死崇祯, 明朝还封其老婆为一品夫人, 原因耻辱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崇祯与李自成,李自成搜出崇祯的金银财宝,李自成怎么处理崇祯的尸首

    崇祯皇帝上吊高桂英,陕西米脂县壶芦山人,李自成年轻时做驿卒,后来遭遇崇祯皇帝裁撤驿站,李自成被裁员了。被裁之后的李自成到延安去学艺,结果与恶霸起了纠纷,失手打死对方后逃回米脂县。后来在被抓获,关进大狱,而监狱中有个狱卒叫高一功,高一功看出李自成非一般人,就将其私放出来,还带着李自成到自己老家壶芦山躲

  • 王阳明是否放了宁王给皇帝抓?他没照做却在别处满足皇帝的虚荣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阳明将宁王交给张永时说了什么,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哪一年,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用了哪些计策

    王守仁,又称王阳明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很多明朝的重臣,如徐阶、张居正、戚继光等人都是心学的传人,可以说王阳明的心学影响了明朝后期一大批文武人才的思想。而王阳明自身在文治武功上取得的成就也一点不差,他历任江西、福建等地地方官,官至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可谓封疆大吏。然而,这仅仅是王阳明的

  • 李自成宁武关大败, 觉得前途无望欲返陕西, 却因这些人改变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自成打宁武城,李自成在山海关大败后还有机会吗,李自成大败起义军

    宁武关于是,李自成召集手下各军头目商量对策,在会议上很多将领都建议返回陕西,毕竟现在还有几十万军队,如果退回陕西,还可以在大明内部形成割据之势,可以与明朝分庭抗礼,再作打算,这十分符合这些农民起义军的小农意识。而李自成也觉得这些建议十分有道理,准备明天班师回朝。李自成如果后续发展真的如李自成设想的这

  • 张献忠围攻庐州, 明朝学政还来视察, 结果帮了张献忠一个大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崇祯八年,混天王等农民军起义军头目最初攻打庐州,跟守城的官军打了七天都没有攻克。当时的庐州知府吴大朴带兵始终牢牢地保卫着庐州城,由于实在打不下来,所以农民军便撤退了。后来等到张献忠攻打庐州时,知道不能硬拼,便想着智取。张献忠听说明朝的学政将到达庐州视察工作,证实消息之后的张献忠,立马开始向城

  • 明朝侯爷逼巡抚一起造反, 屠戮南昌城, 百姓躲到衙门里被烧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疑似弘光帝画像其中,宁南侯左良玉兵力最多,多达数十万人,他在明末一直和李自成、张献忠作战,虽然互有胜负,但是左良玉却知道保存实力,到崇祯殉国的时候左良玉已经攒了数十万大军。当弘光帝即位后,左良玉对于这位新任的皇帝并不买账,一度连皇帝继位的诏书都不肯开读(意味着不想承认皇帝的合法性)。虽然后来在其他大

  • 听到宋江被毒害后,武松毫不悲痛反而冷冷说6个字,原因太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被毒死武松说了哪五个字,宋江被毒害武松说了什么话,宋江死后武松说了哪几句话

    我们现在一想到武松,就会将他与鲁智深以及林冲等人联系起来,在某种意义上,武松与林冲有着相似的宿命,都是有着超强的武功,但是在人生的前半段都是讲究法律道义的人,等到后来却心灰意冷只信奉自己所掌握的暴力,最终又归于佛道出家的宿命,他们的人生底色都显得悲凉萧瑟。但其实一开始与武松交情最深的人,并不是林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