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在古人的观念里,人在去世以后并不是就此消散,而是依然有着一个神秘的地府阎罗,来判定自己的一生,所以也有很多类似于“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鬼神不可欺”之类的古语流传,古人们也以此来劝诫后辈们在日常行事中要遵守道德。
由于阎王需要判定一个人生前功过,需要“断案判决”,所以在民间传说中,古代有四个人去世后成为了阎王,那都是一些公正爱民的清廉官员,一个是百姓眼中青天的化身包拯,另两个是公正廉洁,具有着爱民官声的范仲淹与寇准,另一个则更为传奇,那就是隋朝的名将韩擒虎。
韩擒虎出生在538年,他的父亲韩雄是北周有名的将领,也是权势显赫的封疆大吏,本来为韩擒虎取名为韩擒豹。但是由于韩擒虎在十三岁那一年,就独自一人在山中赤手擒拿了一只老虎,从此改名为韩擒虎,既彰显自己的荣耀事迹,同时也体现个人的勇武。
韩擒虎出身于将门,从小也是长得一副军人的样子,体态极为魁梧,相貌也很是粗犷豪放,看上去就不是普通人。不过与他那粗犷外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擒虎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粗人一个,相反他是一个智勇兼备的人,不仅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习练武艺,而且还热爱读书。
在《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上题的那一首“反诗”中有着“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的字样。宋江是否曾经攻读过经史我们并不知道,但是韩擒虎却肯定是有攻读过经史的,根据《隋史》的记载,韩擒虎少年时候经常夜以继日地读书,因此而得以通晓百家之言。
在长大以后,韩擒虎毫不犹豫就参加了军队,并且多次建立军功掌握了军权,先后击败了北齐将领独孤永业、南陈将领甄庆、任蛮奴、萧摩等人。当然最为值得称道的,还是韩擒虎在588年的时候,率领着五百起兵就直接攻取了南陈的多个重要城市。
虽然南陈方面的兵力远多于韩擒虎,但是所有的将领与士兵们听到是韩擒虎领军前来以后,都会毫不犹豫地率军投降,可见韩擒虎的声名之盛,甚至于当时很多的老百姓一说起韩擒虎的名字,就会不由自主地发抖,韩擒虎率五百人马轻而易举地灭掉了南陈。
等到突厥国家的使者前来拜谒隋朝的时候,听到韩擒虎就是灭掉陈国君王的人时,一个个都不敢直视,甚至有人浑身颤抖,可见韩擒虎身上确实具有着慑人的气势,也难怪民间会将他也列为阎王了。
韩擒虎在五十五岁那一年去世,根据《隋史》的记载,在韩擒虎去世之前,他的邻居中有人,看到了他门外有很多穿着宫装仿佛皇帝行从的人,问他们是来干什么的,他们说是来迎接大王,又问是哪位大王,他们便回答是阎罗王,没过几天韩擒虎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