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想杀韩信,为何不自己动手,反而让自己的老婆出手

刘邦想杀韩信,为何不自己动手,反而让自己的老婆出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68 更新时间:2024/2/16 0:54:45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和朱元璋的人生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个皇帝都是出身草根,最后都建立了一个偌大的王朝,就连后来兔死狗烹的做法,也是差不多的。刘邦在夺得了天下之后,并没有和当年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做到同甘,而是该敲打的敲打,该铲除的铲除,来维护自己的皇权稳定。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韩信,韩信在帮助刘邦攻打天下的时候,立下了很多的功劳,但是却没有逃脱被诛杀的命运。相信大家也知道韩信是死在吕后的手中的,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都比较疑惑,毕竟刘邦才是皇帝,为何死在吕后手里呢?其实是两个人相互密切配合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最终韩信才死在吕后手中。看到这里也许大家会问,刘邦想要杀韩信,为何不自己动手呢?反而让自己的老婆吕后出面,其实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

刘邦和吕后不愧是夫妻,两个人配合的天衣无缝,刘邦自然是想要杀掉韩信的,毕竟韩信在军队中有着很大的威望,也影响到了自己的皇权稳定,但是刘邦也不敢贸然出手,如果失败的话,也就彻底的和韩信撕破脸皮了,甚至还可能影响到自己的皇权稳固,所以为了万无一失,就让自己的老婆吕后出手,如果成功了的话,那么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失败了的话,就可以把责任推卸到吕后身上,和自己没有关系。刘邦建立汉朝成为皇帝之后,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都分封了王,虽然在名义上都以刘邦为主,但是实际上则是割据一方,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因为当时刘邦在攻打天下的时候,自身的力量太过弱小,所以不得已采取了共分天下的策略,这是一种笼络帮手消灭对手的策略,将土地和爵位分封给有实力的人,获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刘邦一起攻打项羽,但是有利也有弊,项羽虽然死了,但是这些分封的诸侯却成了帝国潜在的威胁。

韩信是一个有着突出军事才华的人,英勇善战,但是却功高盖主,自然引起了刘邦的忌惮,阿信就这样成为了刘邦的眼中钉,刘邦想方设法的想要除去他。后来传出韩信要谋反的消息,刘邦就用即通知各地诸侯聚会,韩信觉得自己没有造反,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也就去了,但是刚去就被刘邦给抓了,虽然没有沙雕大,但是却剥夺了他的爵位,还不让他去封地,刘邦想要温水煮青蛙的一步步铲除韩信。韩信也不傻,知道自己引起了刘邦的忌惮,刘邦想要杀掉他,于是只能装病不出,但是对刘邦也越来越怨恨,有时候会发一些牢骚,这些牢骚也传到了刘邦的耳中,让刘邦对他越来越不满。刘邦想要杀掉韩信,但是自己不方便动手,这位刘邦的妻子,吕后自然也是知道的,于是为了帮助自己的丈夫,就亲自下手了。

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来韩信密谋造反,吕后打算召见他,但是又怕他不来,于是就和萧何商量怎么样除掉他,萧何虽然和韩信很有交情,但是确实不敢得罪吕后的,于是只能出卖韩信,萧何将韩信骗到宫中,韩信刚刚进入皇宫,就被吕后命人逮捕,最后出手杀了他。但是刘邦并不在京城,正在出征讨伐叛逆,知道韩信已经被杀了,非常开心,但是也知道这是兔死狐悲,虽然吕后成功杀死了韩信,但是朱砂开过工程的帽子,却戴到了刘邦头上。其实站在吕后的立场,他也是很想杀掉韩信的,毕竟如果刘邦去世的话,吕后和太子孤儿寡母,是很难镇住这些开国功臣的,所以当断则断,看着刘邦还在,提前扫除未来的绊脚石,以后不愧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女政治家。韩信虽然有着出色的军事存在,但是却缺乏政治敏感性,最后才死在吕后手中。

更多文章

  • 刘备关羽都死了,曹丕为何还不敢攻蜀?难怪他能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曹丕,虽只是当了六年的皇帝,但他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曹操当初辛苦打下来的江山,还没好好受用呢,两脚一蹬便去了西天,留下大好的江山给了曹丕,好在曹丕照样不是等闲之辈,给了曹魏很大的福报。曹丕的功绩,约略算一下,大破羌胡,复通西域,又让建安文学繁荣昌盛,确实是了不得了。但在这些了不起的功绩背后,隐藏

  •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两位虎将,只要活着一个,蜀汉都有机会统一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最不该杀的两位猛将,诸葛亮错杀哪两个蜀汉大将,蜀汉有机会统一三国吗

    蜀汉虽然从221年建立起就一直是一个偏安西南的弱国,无论是领土还是人口,又或者是经济都不能与魏国或者吴国相比,但是它从诞生起就是一个抱定“北伐中原、光复汉室”的政权。不论是在刘备时期,还是在诸葛亮时期,又或者到了后来的刘禅时期,北伐永远是蜀汉的政治正确,谁阻止北伐就会被大家一致批评。但是可惜的是,蜀

  • 关羽兵败,手下士兵弃他而去,为何赵云战败,却无人弃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为何从不羞辱赵云,假如赵云帮关羽守荆州,关羽为何不配合赵云作战

    先说关羽这个人,他对兄弟重情重义不错,但是他从来没有把自己手下的士兵当作自己的兄弟。他的兄弟只有刘备和张飞,即使他被曹操抓住,受到曹操的善待,他仍然坚持回到蜀国。关羽虽然英勇而豪爽,但他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很自负。他非常骄傲自大。他看不起他的士兵,经常说他们的坏话。手下也因为关羽对待自己的方式不满,不

  • 陈胜身边的那些武将们:周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胜个人简历,陈胜钟春莲夫妇,陈胜手下的文官武将

    周章,字文。这位人物的渊源,要追溯到当年的楚国春申君和大将项燕,周文曾先后追随这两位著名人物,多少也是有点本事的人物。周文也是陈县人,也即与陈胜也是同乡。与陈胜不同的是,陈胜大致是出身于庶民子弟之家,而周文则是有一技之长,可以算是级别稍低的一般士人。当年周文追随春申和项燕,其后追随陈胜,是因其懂占卜

  • 明朝大臣因母亲去世, 主动请缨赴北京与清朝谈判, 表现不逊文天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天祥的品质,明朝抗清殉国大臣,吴川文天祥后人现状

    左懋第 左懋第,崇祯四年进士,崇祯十六年奉命出巡长江防务。后来在南明弘光政权中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他主动请缨参加与清朝的谈判,事出有因,因为他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北京被清军占领以后,左母绝食而亡,也是一位烈妇。为了去北京迎回母亲的骸骨,左懋第主动要求去北京与清朝谈判。虽然此行有个人意图在内,

  • 6岁登基14岁亲政24岁驾崩,顺治用10年时间,给康熙留下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公元1653年,是6岁就登基,但直到14岁才亲政的顺治亲政的第三年。据一些资料记载,在多尔衮去世之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顺治不能也不敢进行正常的学习,在多尔衮去世之后,他才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各种知识。顺治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经常是没日没夜的博览群书,他最喜欢看的书

  • 《乾隆王朝》中的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王朝和珅第一次见乾隆,纪晓岚和珅乾隆坐囚车,乾隆王朝中的和珅人物形象

    零几年的时候,清朝正剧比较流行,二月河的三部曲也纷纷被改编成影视剧搬上银幕。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清居霸占了大屏幕,各种戏说架空层出不穷。在人们的心中,一提起和珅,就会想到王刚老师,他扮演了各种影视剧的和珅,最早认识是在《宰相刘罗锅》中,里面真的是一个妥妥的奸臣形象,后来在《布衣天子》、《铁齿》

  • 明朝官员横行乡里, 为父守丧被人毁掉祖产, 为了报仇投降张献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张献忠 当然,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最后能建立大西政权,定都成都,一定是某些政策符合农民阶级的利益。但最终的失败,定然是失去人心、众叛亲离的结果。由于张献忠接受投降的明朝官员中,多是些狼心狗肺之徒,眼界低且残害百姓,自然就给政权的长治留下阻碍。其中,投降张献忠并且在大西政权中就任官员的典型代表——史可

  • 明朝官员得知崇祯殉国, 把头埋入淤泥自杀, 弟弟只能这样为其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进京 金铉,字伯玉,今江苏常州人,幼年天资聪颖(似乎很多名人都是这样),在天启年间中了举人,崇祯初年中进士,后来外放为官,数年之后又调回京城任工部主事,负责管理军器的制造。金铉为人正直,所以很容易得罪人,没过多久就在朝中得罪人了,最后只能辞官回家照顾父母双亲。随着明朝国事日渐崩坏,形势吃紧,

  • 韩信没有谋反,为何却被刘邦废掉?是皇帝都会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为什么斗不过刘邦,做人学韩信做事学刘邦,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完整版

    众所周知,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除了韩信之外,萧何、曹参都得以善终。所以刘邦与韩信之间的矛盾,不完全是皇帝诛杀功臣那么简单,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矛盾。简而言之,刘邦废掉韩信是为了巩固汉朝的江山,是个明白事理的皇帝都会这样做!其一,韩信善于用兵,天下无敌。韩信是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