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都会表现出心怀仁德的的样子,刘皇叔也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拥戴。但在刘备称帝之后,他一改往日脾气,为报兄弟之仇,不惜倾出国力出兵东吴,最后惨败夷陵,自己也因此付出了代价。
在此之前,诸葛亮以及其他大臣都极力劝刘备,切莫意气用事,但当时刘备早已没了之前虚心的态度,最后酿成大祸。在刘备死前,他不仅十分懊悔,还将诸葛亮叫来托孤,还说若刘禅不才,可以自立为主,那他真是这么想的吗?小编带你来看看刘备的心机有多重。
托孤后,刘备又命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刘备这番话自然会让诸葛亮感动不已,但托孤这一举动还远没有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刘备在托孤之时还命令李延福铺助刘禅治理国家,此举是为了避免权力倾向一方,刘备在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那番话,本意也是为了试探他的忠心,当时全臣都在场,诸葛亮说的每句话都有人见证,哪怕事后诸葛亮有反的意思,大臣们也不会答应。
除此之外刘备还怕诸葛亮和李杨二人有私心,还单独叫赵云谈话,当时赵云手握兵权,也可匡扶汉室,由此可见刘备深深思远虑,谋划之术了得,直到诸葛亮临终时他才发现刘备这绝顶妙计真是“一箭三雕”之策,关于《三国演义》中的刘皇叔这“一箭三雕”之举,小伙伴们可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