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大臣因母亲去世, 主动请缨赴北京与清朝谈判, 表现不逊文天祥

明朝大臣因母亲去世, 主动请缨赴北京与清朝谈判, 表现不逊文天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45 更新时间:2024/1/16 17:30:34

左懋第

左懋第,崇祯四年进士,崇祯十六年奉命出巡长江防务。后来在南明弘光政权中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他主动请缨参加与清朝的谈判,事出有因,因为他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北京被清军占领以后,左母绝食而亡,也是一位烈妇。为了去北京迎回母亲的骸骨,左懋第主动要求去北京与清朝谈判。

虽然此行有个人意图在内,但是左懋第却没有丧失自己的气节。此行北使团有四大任务:递交国书、祭奠崇祯陵墓、宣谕北方臣民和加封吴三桂等人。但是之前南明的一些举动已经暴露了其软弱的本性,所以清朝并不愿意与南明弘光政权和谈,所以清朝打算给南明一些颜色看看。

使团

首先是递交国书,清朝派了礼部官员来接收,这自然是不符合对等礼仪的,对等政权的国书应该由使节方面递交给对方的皇帝,而现在清朝只派了礼部官员接收国书,明摆着就是将明朝作为属国来看待,要羞辱南明弘光政权。而左懋第深知礼法,清朝的这点门道当然不在话下,于是左坚持要方面递交给顺治,不见到皇帝宁可不递交,而清朝也坚持自己的原则,顺治皇帝不会接见使团,就这样僵持不下,而最终左懋第也没有递交国书。

顺治皇帝

当然,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双方就已经撕破脸皮了,其他的祭奠崇祯陵墓、册封吴三桂等事情自然也不会得到允许,很快左懋第为首得南明使团就被清朝派兵押送出境。但是左懋第并没有机会回到南明,因为使团中出现了叛徒,这个叛徒就是陈洪范,他在出使的路途中就通过关系与摄政王多尔衮取得了联系。在归途中,他又建议多尔衮扣押左懋第和马绍愉,让他一人回南明暗中招降南明大臣,就这样左懋第被清朝扣押起来。

之后左懋第一直被扣押在北京,清朝多次劝降,他都不为所动,1645年闰六月十九日,左懋第被清廷处死,而此时南明弘光政权已经覆灭两个多月了。左懋第出使清朝虽然包含个人因素,但是他在形势不利的情势下依然能够坚持民族气节,尤其在被扣押之后始终不屈,不肯委身事敌,这番气节比之南宋丞相文天祥也丝毫不差。

文天祥

参考文献:《南疆逸史》,《国榷》

?

更多文章

  • 6岁登基14岁亲政24岁驾崩,顺治用10年时间,给康熙留下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公元1653年,是6岁就登基,但直到14岁才亲政的顺治亲政的第三年。据一些资料记载,在多尔衮去世之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顺治不能也不敢进行正常的学习,在多尔衮去世之后,他才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各种知识。顺治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经常是没日没夜的博览群书,他最喜欢看的书

  • 《乾隆王朝》中的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王朝和珅第一次见乾隆,纪晓岚和珅乾隆坐囚车,乾隆王朝中的和珅人物形象

    零几年的时候,清朝正剧比较流行,二月河的三部曲也纷纷被改编成影视剧搬上银幕。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清居霸占了大屏幕,各种戏说架空层出不穷。在人们的心中,一提起和珅,就会想到王刚老师,他扮演了各种影视剧的和珅,最早认识是在《宰相刘罗锅》中,里面真的是一个妥妥的奸臣形象,后来在《布衣天子》、《铁齿》

  • 明朝官员横行乡里, 为父守丧被人毁掉祖产, 为了报仇投降张献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张献忠 当然,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最后能建立大西政权,定都成都,一定是某些政策符合农民阶级的利益。但最终的失败,定然是失去人心、众叛亲离的结果。由于张献忠接受投降的明朝官员中,多是些狼心狗肺之徒,眼界低且残害百姓,自然就给政权的长治留下阻碍。其中,投降张献忠并且在大西政权中就任官员的典型代表——史可

  • 明朝官员得知崇祯殉国, 把头埋入淤泥自杀, 弟弟只能这样为其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进京 金铉,字伯玉,今江苏常州人,幼年天资聪颖(似乎很多名人都是这样),在天启年间中了举人,崇祯初年中进士,后来外放为官,数年之后又调回京城任工部主事,负责管理军器的制造。金铉为人正直,所以很容易得罪人,没过多久就在朝中得罪人了,最后只能辞官回家照顾父母双亲。随着明朝国事日渐崩坏,形势吃紧,

  • 韩信没有谋反,为何却被刘邦废掉?是皇帝都会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为什么斗不过刘邦,做人学韩信做事学刘邦,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完整版

    众所周知,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除了韩信之外,萧何、曹参都得以善终。所以刘邦与韩信之间的矛盾,不完全是皇帝诛杀功臣那么简单,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矛盾。简而言之,刘邦废掉韩信是为了巩固汉朝的江山,是个明白事理的皇帝都会这样做!其一,韩信善于用兵,天下无敌。韩信是中国古

  • 傅嘏:曹魏后期的一位谋士,深受司马懿父子的器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懿是曹魏的谋士吗,司马懿晚年最痛恨的武将,司马懿手下的魏国名将

    一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傅嘏的伯父傅巽,曾任侍中、尚书。对于傅嘏来说,可谓年少成名,被司空陈群征召。魏明帝曹叡去世后,曹芳即位。在此基础上,傅嘏迁任黄门侍郎。当时,大将军曹爽执掌大权,曹爽的亲信何晏,同样受到了重用。因为傅嘏得罪了何晏,所以,后者随便找了一个理由,从而罢免了傅嘏的官职。后

  • 蜀汉后期小五虎王平,廖化,张翼,张嶷,马忠,正史里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翼和张嶷是一个人吗,张嶷张翼,蜀汉后期五虎谁最厉害

    王平,和魏延,张翼合力生擒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鄂焕《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一合生擒夏侯楙《九十二回》;和张翼二打一姜维,不知几回合让姜维力穷不敌,不过这应该属于兵战《第九十三回》;街亭之战,王平先是救出魏延,高详,又和包围街亭的张郃大战了数十回合,终是势单力穷,只好撤退《第九十五回》;押着木牛流马的

  • 吴蜀魏三大名将之死,谁对三国格局影响最大?不是孙策也不是曹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真大败陈仓视频完整版,曹蜀吴三国最后的名将,吴蜀魏关系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张绣再一次投降曹操,孙策遇刺身亡,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其中官渡之战影响最大,不过孙策之死却深刻的影响了当时天下的局势,至少可以这么说,孙策不死,官渡之战变数很大。孙策遇刺身亡的时间点很敏感:一方面孙策趁曹操忙于和袁绍相争无力南顾之际,横扫江东平定了江

  • 辜负诸葛亮苦心的亡国之君刘禅是真的昏庸无能嘛?其实都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评价刘禅,刘禅昏庸低能背后的秘密,历史中的刘禅看透了诸葛亮吗

    三国时期有“忠”的代表人物关羽,有“智”的代表人物诸葛亮,有“奸”的代表人物曹操,还有“无能”的代表人物刘禅。甚至还为他们编排了很多的段子,其中关于刘禅的像“扶不起的阿斗”都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在表示对别人极为深切的唾弃时,所经常会使用到的词语。人们之所以认为刘禅无能,最大的因素就是他辜负了刘

  • 为什么秦始皇死后短短三年,秦朝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如果秦始皇不死秦朝还能灭亡吗,秦始皇死后秦朝为何那么快灭亡

    为什么秦朝中央政府失灵就会导致秦朝的灭亡呢?这就要从秦朝的体制,以法家思想建立起来的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体系说起了。商鞅时期,秦国经过了一次变法,通过商鞅的变法,将秦国变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战争机器。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的战争中有两个关键性的要素,一是兵源,二是后勤,两者缺一不可。没有兵源你没有士兵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