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懋第,崇祯四年进士,崇祯十六年奉命出巡长江防务。后来在南明弘光政权中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他主动请缨参加与清朝的谈判,事出有因,因为他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北京被清军占领以后,左母绝食而亡,也是一位烈妇。为了去北京迎回母亲的骸骨,左懋第主动要求去北京与清朝谈判。
虽然此行有个人意图在内,但是左懋第却没有丧失自己的气节。此行北使团有四大任务:递交国书、祭奠崇祯陵墓、宣谕北方臣民和加封吴三桂等人。但是之前南明的一些举动已经暴露了其软弱的本性,所以清朝并不愿意与南明弘光政权和谈,所以清朝打算给南明一些颜色看看。
使团
首先是递交国书,清朝派了礼部官员来接收,这自然是不符合对等礼仪的,对等政权的国书应该由使节方面递交给对方的皇帝,而现在清朝只派了礼部官员接收国书,明摆着就是将明朝作为属国来看待,要羞辱南明弘光政权。而左懋第深知礼法,清朝的这点门道当然不在话下,于是左坚持要方面递交给顺治,不见到皇帝宁可不递交,而清朝也坚持自己的原则,顺治皇帝不会接见使团,就这样僵持不下,而最终左懋第也没有递交国书。
顺治皇帝
当然,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双方就已经撕破脸皮了,其他的祭奠崇祯陵墓、册封吴三桂等事情自然也不会得到允许,很快左懋第为首得南明使团就被清朝派兵押送出境。但是左懋第并没有机会回到南明,因为使团中出现了叛徒,这个叛徒就是陈洪范,他在出使的路途中就通过关系与摄政王多尔衮取得了联系。在归途中,他又建议多尔衮扣押左懋第和马绍愉,让他一人回南明暗中招降南明大臣,就这样左懋第被清朝扣押起来。
之后左懋第一直被扣押在北京,清朝多次劝降,他都不为所动,1645年闰六月十九日,左懋第被清廷处死,而此时南明弘光政权已经覆灭两个多月了。左懋第出使清朝虽然包含个人因素,但是他在形势不利的情势下依然能够坚持民族气节,尤其在被扣押之后始终不屈,不肯委身事敌,这番气节比之南宋丞相文天祥也丝毫不差。
文天祥
参考文献:《南疆逸史》,《国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