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身边的两位谋臣,最早献上夺天下策略,并不是刘伯温和朱升

朱元璋身边的两位谋臣,最早献上夺天下策略,并不是刘伯温和朱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450 更新时间:2023/12/29 23:24:11

加入红巾军后,朱元璋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改变,他也开始思考人生,甚至把名字都由“朱重八”改成了“朱元璋”,立志要推翻元朝。

前文我们说到,朱元璋在起义军中因为招兵受到郭子兴重用,为了留住朱元璋,郭子兴把义女都嫁给了他,朱元璋就更加义无反顾地投身红巾起义军中。朱元璋招兵原先只是在乡里,找来的也都是乡亲百姓,还有就是自己的朋友、儿时玩伴,没有什么正轨的军队,自然也就没什么战斗力。

朱元璋第一次意识到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还是因为元朝派军队围剿濠州城,不过元军的围剿没有成功,反而两万多人被朱元璋招降,拥有了这样一直正轨的军队,朱元璋也开始加紧训练早些时候招来的民兵,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用不了多久,朱元璋就拥有了一直“精锐部队”,而且人数达到了三四万,足可以攻城略地。

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军队单兵作战能力再强,还是需要一个杰出的将领组织,朱元璋不缺将领,除了自己,徐达、汤和都能胜任,朱元璋缺少的是谋士,他需要给自己提建议的人,从濠州打到滁州,再从滁州打到和县,这时没有谋士还能将就,但是要想有进一步突破,或者一统天下,谋士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不得不说,朱元璋一生还真不缺贵人,就在他需要谋士之时,一个人的出现帮助了他。有一天,两个年轻人主动前来投奔朱元璋,从身材面相看,一个肯定是习武之人,因为身材健硕,另一个温文尔雅,一看就是读书人,此二人就是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冯国用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一个谋臣,他是最早来到朱元璋身边的谋士之一。

冯国用博学多识,而且精通兵法,他给朱元璋提的建议是“攻占金陵”,冯国用认为:“金陵乃虎踞龙盘之地,世代帝王的都城。将军可先夺金陵作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导仁义,广收人心,如此天下就不难平定。”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委冯国用以心腹之任,累官至亲军都指挥使。但冯国用英年早逝,明朝还没建立就病死,洪武三年被朱元璋追封为郢国公。

朱元璋身边另一个重要的谋臣是李善长,此人被认为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至元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带领大军向滁州进发,李善长前来投靠,其实朱元璋早就知道这个人,也知道他很有文化,于是立即委以重任,让他做了自己身边的“秘书”,为自己做战略上的参谋,有一次,朱元璋就和他讨论起了战局。

朱元璋问李善长:“如今天下大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平定?”李善长回答:“秦末战乱四起,汉高祖刘邦布衣出身,生性豁达,知人善任,不滥杀,五年便成就帝王的业。如今元朝纲常已乱,倘若将军能够效法汉高祖,天下就不难平定。”朱元璋听了李善长这番话,茅塞顿开,又找到了新的前进的方向,后来朱元璋一直把汉高祖刘邦视为榜样。

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朱元璋身边聚集的谋士也越来越多,如刘伯温,在和陈友谅张士诚夺天下时,他给朱元璋提的建议是先消灭陈友谅,而张士诚不足为惧,再如朱升,他给朱元璋提了“九字箴言”,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每个谋士都为大明朝的建立发挥了作用,但在朱元璋起义初期,冯国用和李善长对朱元璋的帮助最为重要,此二人给朱元璋指明了创业前期正确的道路。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让其世代为奴为娼,后代只好偷偷改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改姓的真实故事,朱元璋真的让姓蒲的世代为奴吗,朱元璋为什么要改姓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起义成功的草根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铁血帝王,出身贫微,祖上世代贫农,为了生存,当过放牛娃,受尽欺负,当过和尚,遍尝人间艰辛。但这些经历,都不过是朱元璋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朱元璋参加起义后,展现出非一般的勇猛跟领导气概,带领着一帮兄弟手下打败张士诚、陈友谅等各路军队,推元建

  • 清朝秀女为什么这么丑!真的是皇帝的眼光差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的妃子怎么那么丑,清朝秀女选拔规定,清朝什么是秀女

    那么选秀女是谁提出来的呢?其实是顺治皇帝提出来的,年满十四至十六岁的满汉蒙八旗女子都需要参加选秀,三年一次参加选秀。但是因为全国各地的女子比较多,所以选秀得先让户部把关。在皇帝亲自选秀的前几天,家庭富裕的秀女会把大把的金银珠宝贿赂选秀的官员和太监,以此获得皇帝选秀女的资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秀女能有

  • 清朝妃嫔戴的长指甲套,除了美观还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长指甲套干嘛用的,清朝妃子手上戴的指甲套,清代嫔妃戴的指甲套

    大家在清宫戏当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妃子造型华丽,妆容也很复古,让人感觉一瞬间就回到了清朝。其实不仅是造型华丽,还有妃子的手上也戴着长长的指甲套,就连吃东西的时候,这些妃子们也没有把指甲套从手上拿下来。仔细一看,这些指甲套的做工还非常的精致,甚至上面都带有花纹,让人感觉到连一个小小的指甲套也有这么多的讲究

  • 清朝灭亡后,为何依然有人在守皇陵?有人给他们发工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古人讲究厚葬,皇帝下葬的时候,都有很多珍贵的陪葬品。为了防止皇陵被盗,或者被毁坏,因此历朝历代,皇陵不仅有军队驻守,还有专门的守陵人看守。但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之后,清皇陵依然有守陵人在看守皇陵。清朝都灭亡了,清朝宗室也自身难保,还有人给他们发工资吗?谁给他们发的呢?古代皇陵的守陵人

  • 雍正王朝:八王逼宫真的存在吗?历史上雍正掌握兵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中的八王逼宫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八王逼宫是一场重头戏!雍正即位后,八爷党并不死心,而是处处与雍正作对。朝廷内外,表面上大清的江山是雍正的,实际上却是八爷党的。雍正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官绅一体当差等,直接触动了满洲八旗子弟的利益,把一些资历深厚的王爷贝勒、朝廷重臣都推向了雍正的对立面。所

  • 他才是雍正争夺皇位的最大对手,八阿哥胤禩都被他拿来当枪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和胤禩谁更优秀,雍正最讨厌胤禩吗,八阿哥胤禩和雍正

    八爷党众阿哥的结局随着四阿哥胤禛登上皇帝宝座,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之争也告一段落,起初雍正为了巩固政权册封了八爷党的领军人物八阿哥胤禩为廉亲王,帮助已成为怡亲王的十三阿哥胤祥处理朝政,而向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得到了应有的封赏,但是随着雍正皇帝政权的稳定雍正开始和这些兄弟们算账了。首先把八爷党中最

  • 清朝疆域1316万,人口4亿,为何会迅速衰亡?答案并非闭关锁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最昌盛时的疆域,清朝疆域状况,清朝初期疆域多大

    就拿最关键的两项数据来说,疆域面积:唐朝最大面积为1237万平方公里,而清代疆域面积最高时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唐朝鼎盛时期的人口数量最高也没有超过一亿,巅峰时大约有8500万,而清朝最高曾多达四亿人口!清朝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也使得清代和唐朝的经济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如果不考虑时代因

  • 乾隆禅位给嘉庆后,在养心殿做了三年的太上皇,这3年他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禅位过程,乾隆禅位的真实历史,乾隆禅位嘉庆的故事

    乾隆皇帝原本已经将皇次子永琏立为太子,当时的永琏不过也才七岁。但是永琏在被立为太子后的第三年便夭折了,之后的永琮更是在两岁就不幸染上天花,不治身亡。除了因为在皇太后的葬礼上表现欠佳,没有流露任何悲伤情绪被乾隆除去立储资格的皇三子永璋之外,帝位的候选人基本也就只剩下了皇五子永琪以及皇十五子永琰。原本乾

  • 顺治在弥留之际,在考虑谁来继承皇位,当时有这么一个人差点继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顺治怎么得到皇位,顺治坐上皇位靠谁,历史上的顺治有没有继承皇位

    她和顺治关系不好也是出了名的。这都是从小的过多积怨导致的,在小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老爹去世了,他又还小,当上皇帝知道了自己母亲和多尔衮之间的事情也就算了,这个多尔衮还想把自己的位置夺了,就受到他各方面的牵制。这些在小时候的事情也都还好,没有特别大的矛盾,在他小的时候还算母子二人幸福。到了顺治大了以后,

  • 顺治临死之前让孝庄把他带进宫,从此康熙稳坐皇位一甲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孝庄与顺治康熙的关系,顺治和孝庄是什么关系,孝庄怎么让顺治继位的

    顺治皇帝自己也知道这是很重要的,所以他即使在病重,也会想着到底谁会是合适的储位人选,本来顺治皇帝有8个选择,但是自从长子早夭之后,他就只剩七个儿子了,次子福全当时九岁,虽然顺治很喜欢他,但是此时当皇帝还是太小,镇不住朝廷。顺治帝要避免类似多尔衮摄政这种事情的发生,其余更小的儿子就更不在他的考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