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八王逼宫真的存在吗?历史上雍正掌握兵权吗

雍正王朝:八王逼宫真的存在吗?历史上雍正掌握兵权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79 更新时间:2024/2/5 5:22:32

电视剧中的八王逼宫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八王逼宫是一场重头戏!雍正即位后,八爷党并不死心,而是处处与雍正作对。朝廷内外,表面上大清的江山是雍正的,实际上却是八爷党的。

雍正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官绅一体当差等,直接触动了满洲八旗子弟的利益,把一些资历深厚的王爷贝勒、朝廷重臣都推向了雍正的对立面。所以,八爷党联合八旗旗主,假传圣旨掌握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权,同时勾结领侍卫内大臣隆科多,给雍正来了一个“八王逼宫”。

八王逼宫

朝堂之上,八爷党步步紧逼,要求恢复祖上传下来的“八王议政”。简亲王永信、九爷、隆科多、八爷相继发难,雍正这边寡不敌众,难以招架。两朝元老张廷玉引经据典一一驳斥八爷党的言论,用以拖延时间。

八王逼宫

眼看着雍正就要扛不住了,这时十三爷被人抬进朝堂,犹如定海神针,马上稳定住了局面。八爷自知大势已去,给雍正留下一句话:“皇上四哥,兄弟们就等着你来杀了。”

这段剧情惊心动魄,演员的表演也恰到好处,不少观众都为雍正皇帝捏了把汗,确实很有代入感。

真实历史上的“八王议政”

在真实的历史上,确实有个“议政王大臣会议”,但是并不叫“八王议政”,人数上也不是八个人。

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之后,又置议政大臣五人,理事大臣十人,与诸贝勒每五日朝集一次,协议国政。天命七年三月,努尔哈赤又谕令八旗旗主贝勒共议国政。这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雏形。

皇太极称帝后,把原来的旗主贝勒封王,并令除八旗固山额真继续兼议政大臣外,每旗另设议政大臣三员,正式出现了“议政大臣”这个名称。再后来,宗室贵族中的王与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共同议政的形式,正式形成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八王逼宫

“议政王大臣会议”有个与生俱来的缺点,就是它的存在分散了皇权。打江山的时候还行,“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一个人多一个主意,多一份力量。但是随着清朝入关、天下实现大一统,以及皇权专制制度的加强,“议政王大臣会议”越来越成为清朝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康熙时期,康熙设立了南书房,逐步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到了雍正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已经名存实亡,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八王逼宫”在历史上能否真实上演

在真实的历史上,雍正即位后,满洲八旗军队是这样分配的: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由雍正皇帝直接统领,正红旗由康亲王统领,镶红旗由平郡王统领,镶白旗由裕亲王统领,正蓝旗由皇五子弘昼统领,镶蓝旗由简亲王统领。

雍正王朝

也就是说,雍正皇帝和他的第五个儿子直接统领了八旗军队中的四旗,剩余四旗分别由八个王爷统领。

雍正二年,第二代裕亲王被革职。雍正四年,第三代裕亲王被革职。这样一来,雍正实际上直接控制了五旗军队。

再来看看雍正朝八爷党的处境。雍正四年,八爷胤禩被削去王爵,圈禁致死。雍正三年,九爷胤禟被夺爵幽禁,次年死亡。雍正二年,十爷胤䄉被削爵、禁锢。雍正四年,十四爷胤禵被革爵禁锢。

可以说,雍正即位后,八爷党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沦为待宰的羔羊。

所以,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不可能发生“八王逼宫”这样的事情的。更何况,雍正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皇帝,又非常的强势,根本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才是雍正争夺皇位的最大对手,八阿哥胤禩都被他拿来当枪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和胤禩谁更优秀,雍正最讨厌胤禩吗,八阿哥胤禩和雍正

    八爷党众阿哥的结局随着四阿哥胤禛登上皇帝宝座,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之争也告一段落,起初雍正为了巩固政权册封了八爷党的领军人物八阿哥胤禩为廉亲王,帮助已成为怡亲王的十三阿哥胤祥处理朝政,而向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得到了应有的封赏,但是随着雍正皇帝政权的稳定雍正开始和这些兄弟们算账了。首先把八爷党中最

  • 清朝疆域1316万,人口4亿,为何会迅速衰亡?答案并非闭关锁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最昌盛时的疆域,清朝疆域状况,清朝初期疆域多大

    就拿最关键的两项数据来说,疆域面积:唐朝最大面积为1237万平方公里,而清代疆域面积最高时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唐朝鼎盛时期的人口数量最高也没有超过一亿,巅峰时大约有8500万,而清朝最高曾多达四亿人口!清朝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也使得清代和唐朝的经济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如果不考虑时代因

  • 乾隆禅位给嘉庆后,在养心殿做了三年的太上皇,这3年他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禅位过程,乾隆禅位的真实历史,乾隆禅位嘉庆的故事

    乾隆皇帝原本已经将皇次子永琏立为太子,当时的永琏不过也才七岁。但是永琏在被立为太子后的第三年便夭折了,之后的永琮更是在两岁就不幸染上天花,不治身亡。除了因为在皇太后的葬礼上表现欠佳,没有流露任何悲伤情绪被乾隆除去立储资格的皇三子永璋之外,帝位的候选人基本也就只剩下了皇五子永琪以及皇十五子永琰。原本乾

  • 顺治在弥留之际,在考虑谁来继承皇位,当时有这么一个人差点继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顺治怎么得到皇位,顺治坐上皇位靠谁,历史上的顺治有没有继承皇位

    她和顺治关系不好也是出了名的。这都是从小的过多积怨导致的,在小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老爹去世了,他又还小,当上皇帝知道了自己母亲和多尔衮之间的事情也就算了,这个多尔衮还想把自己的位置夺了,就受到他各方面的牵制。这些在小时候的事情也都还好,没有特别大的矛盾,在他小的时候还算母子二人幸福。到了顺治大了以后,

  • 顺治临死之前让孝庄把他带进宫,从此康熙稳坐皇位一甲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孝庄与顺治康熙的关系,顺治和孝庄是什么关系,孝庄怎么让顺治继位的

    顺治皇帝自己也知道这是很重要的,所以他即使在病重,也会想着到底谁会是合适的储位人选,本来顺治皇帝有8个选择,但是自从长子早夭之后,他就只剩七个儿子了,次子福全当时九岁,虽然顺治很喜欢他,但是此时当皇帝还是太小,镇不住朝廷。顺治帝要避免类似多尔衮摄政这种事情的发生,其余更小的儿子就更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 雍正九王夺嫡是十王夺嫡!此王和十三爷一起夺丰台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夺位合集,雍正皇帝九王夺嫡,雍正王朝九子夺嫡的真实事件

    老十三必须把兵权夺过来,否则四哥坐不稳位子。情急之下,老十三使个眼色,旁边人拔剑杀了成文运,夺取兵权,包围畅春园,胤禛这才顺利登基。但在小说里,故事的发展更为刺激惊险,只不过电视剧要考虑篇幅和故事的紧凑性,以及人物不能过多,才没有拍这一节。说是九王夺嫡,实际上并不止,至少十七阿哥胤礼也是老四的人,但

  • 雍正为何迟迟不杀年羹尧?除了惜才,还与这名女子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杀年羹尧真正原因,历史上雍正为什么不直接杀年羹尧,雍正 为什么要杀年羹尧

    雍正元年,胤禛继位之后,封年氏为贵妃。当时,雍正皇帝十分重视年羹尧,年氏的地位如此牢固,一方面与她在府邸之时的地位是相符的;另一方面,也应该与年羹尧为清朝效力有关系。史料记载,雍正三年之时,年氏病重。此时,也正值雍正皇帝将年羹尧扳倒之时,年氏的病重,应该与家族的悲惨遭遇相关。那么,年氏是否因年羹尧而

  • 雍正累死累活攥下六千万两,却不如乾隆这轻松的小伎俩来的钱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对雍正的态度评价,乾隆在雍正心里的地位,雍正通宝和乾隆通宝哪个值钱

    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雍正皇帝算是很少见的一位勤政皇帝了。然而,雍正皇帝的工作开展并不是那么的顺利,纵然内心中热情高涨,但是结合现实去发展,实在让人手足无措。比如说,政府内部有八爷党在唱反调;外部有西北罗卜藏丹津率军在搞叛乱,面对这样的局面,不头疼才怪了!在摆平了西北叛乱之后,扫除了八爷党,又开始忙于

  • 雍正皇帝驾崩后,为何不敢与康熙同葬,反而违背祖制另建清西陵?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为什么不随康熙葬在清西陵,雍正清西陵,雍正死后谁葬在清西陵

    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历代封建王朝,皇帝驾崩以后,一般都是子随父葬的制度,就是说皇帝死后,要跟祖辈葬在一起,然而清朝的皇帝当中,因为雍正皇帝违背了这一潜规则,而也就出现了清朝墓葬分为清东陵和清西陵的格局,雍正皇帝为何不和康熙皇帝葬在一起呢?顺治18年,清王朝开始着手建造清东陵,地点选在今天河北省唐山市

  • 雍正和年羹尧君臣一场,为何最后走到了人死灯灭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与年羹尧的关系,雍正和年羹尧关系怎么样,雍正和年羹尧解析

    雍正在登基第四年就下令杀死年羹尧,不得不说还是下手有点快的。当年年羹尧在雍正承继大统的过程中出了很大的力,可以说他与隆科多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之后,雍正顺利继位,年羹尧又率军打败准葛尔部的进攻,为刚继位的雍正稳定了地位。但是不久之后,就将年羹尧杀死,雍正这样做的原因很复杂,简单来说无非就是年羹尧太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