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唐突和心急,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促使了后期魏吴的联盟、蜀汉的孤立,这种局面不仅对刘备不妙,同时也对这个刚刚经过荆州之战打击下的国家不妙。
这场战役的背景是因为蜀汉政权大将关羽的被杀,荆州的失去为导火索,只要一下便将这两个国家日久堆积的矛盾轰然炸出。在这场战役中,刘备是御驾亲征,率兵将近五万之众已饿虎扑食之势杀向东吴大地上,东吴也是为了不想让北魏政权渔翁得利而不断向蜀汉求和,最终在求和无果后,东吴和蜀汉这两个昔日的盟友便兵戎相见了。虽然刚开始蜀汉的攻势很是迅猛,但因为其战线的不断拉长,补给、路远,以及多种因素的困扰导致了其在后来还是输掉了这场战争。但令人费解的是,这场战役既然已经是一场和吴国撕破脸的大战,刘备却没有带上诸葛亮、赵云以及魏延等猛将,刘备这种匪夷所思的做法,直让我们这些曾经的三国迷们大呼“为什么!”。
《三国演义》对于这些人物的过度神话
刘备有其他用意
刘备在出征的时候,为其称帝的第三个月,这个时候的蜀汉政权是不稳定的,也是很混乱的。刘备之所以在这个时候一意孤行的去攻打东吴,一是为了给自己的异性兄弟关于报仇,而其另一个意思便是利用此次关羽被杀的问题,来有一个对东吴开战的借口。因为关羽是刘备在桃园中结义的弟弟,东吴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夺取并杀害了关羽,就国仇家恨来说,刘备都有一个正当的出兵理由,东吴被打的时候也是不占道义上的优势。(因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和战争都是需要一个借口、或是理由),而且当时的刘备正是登基三个月左右,其也想借着称帝的势头来为自己造势,来烘托自己此次对吴作战的正规性,如果就其一个人御驾前往,就更好的说明了其不是为了吞并和侵略吴国,而是为了给自己的弟弟讨一个说法。
东吴的做法
在说完了蜀汉刘备的手段后,以及对此次出征的部署后,我们再看看一看东吴是怎么做的。东吴先是对蜀汉求和,因为他知道两国相争,会被北魏渔翁得利。可是在求和吴国后,他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先是对北魏讨好掐媚(这样避免了两线作战),然后便腾出手来对付刘备。
最终刘备还是失去了此次战役,同时也为后来蜀国的灭亡埋下了深渊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