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为了成就大业的曹操发布了《求贤令》,表明自己的“唯才是举”。曹操也确实因此得到了许多谋士和武将的投靠。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是曹操逼出山的,他就是司马懿。可是,实力高于司马懿的诸葛亮却被刘备请走。就是因为曹操的这一步臭棋,曹魏最终被司马氏替代。
本来刘备一无所有,一直被曹操打的到处逃亡。可是,刘备后来“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事业开始稳步提升,直至汉中之战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打败曹操。可以说,刘备集团的每一步成功,都离不开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假如当初曹操愿意屈尊请出诸葛亮,恐怕历史就是另外一番模样。
那么,一向唯才是举的曹操,在关键人才的选拔上,为啥会选择冢虎司马懿,而放弃卧龙诸葛亮呢?不要以为诸葛亮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吹起来的,在陈寿的《三国志》中,诸葛亮的评价非常之高,是管仲、萧何一类的人物。而后世更是将诸葛亮排在“武庙十哲”之列,足见其政治、军事的全能。如此厉害的人物,不要跟我说曹操不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诸葛亮隆中躬耕之时,隶属于自己的亲戚刘表。此时,“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传言已经响起。在此时,曹操并没有想办法挖走诸葛亮,而是対之不闻不问。相比于请司马懿,明显没把诸葛亮放在心上。《晋书·宣帝纪》中记载: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
显然,曹操因为听说了司马懿的名声,于是征召其入朝为官。可是司马懿竟然瞧不起曹操,找了个借口拒绝。为此,曹操竟然派出使者连夜探看虚实,足见曹操对司马懿的重视程度。后来,曹操当了丞相以后,再次征召司马懿,而且用性命威胁司马懿。这一次,司马懿不得不出山为曹操效力。在曹操手下,虽然被怀疑,司马懿却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成功骗过了曹操。
相比于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司马懿偷偷窃取了曹魏的果实。曹操若是泉下有知,必然后悔不已。既然曹操能看中司马懿,并挖空心思请出山。那么为什么曹操看不上诸葛亮的才能呢?不论什么原因,曹操这一步绝对是一招大臭棋。
不过,真要分析曹操的心理,也能得出一点结论。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一个不信任别人的人,这一点正史和演义基本一致。典型的如“梦中杀人”就是曹操多疑的铁证。诸葛亮毕竟在荆州,属于敌对阵营,加上诸葛亮名气那么大,曹操可不敢相信诸葛亮会对自己真心对待。因此,万一自己去世以后,曹丕等人驾驭不了诸葛亮,那岂不是给诸葛氏做嫁衣?鉴于此,曹操选择了相信自己阵营的司马懿。
不过,正是因为曹操的多疑和对曹氏后人的不自信,放弃了卧龙,选择了冢虎,最终成功葬送了曹魏的江山,白费了曹操的一世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