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朝代都有独一无二的君主,大清王朝的276年间,共有十二位皇帝继位。皇太极就是清朝初期有名的君主,去世时年仅52岁。对于清朝的历史,每位皇帝的生平,史料上都有详尽的记载,但是对于皇太极之死,记录却极少,少到几乎只有“无疾而终”四个字。
如果说是长寿老人,最后无疾而终或许还说的过去,但是52岁的年纪真的算不上老,怎么可能无疾而终?这里难道隐藏着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皇太极是在崇德八年的农历八月去世,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察觉到身体状况正在变差。少年时的皇太极身份非常好,长年征战活跃在马背上,从来都是生龙活虎。然而随着战争对身体的消耗,还有人到中年的发福,他的身体不再矫健,变得有些笨重。以至于当穿上盔甲骑在马上时,他的坐骑都很难快速奔跑,最快时候才日行百里。
1642年的十月,皇太极意识到自己因每日操劳压力过大,身体缺乏锻炼,于是放下政务,去郊外打猎,希望能使身体恢复活力。他在狩猎中的表现,也说明体力确实不如以前,被亲信记载说“腕力稍弱,仅获一兽”。足以说明,这时的皇太极已经失去了往日马背上的风光,体力大不如前。
随后他又在三个月后犯病,由于病情严重,以至于连重要的群臣庆贺也被临时取消。皇家为了被皇帝治病,甚至开始求神拜佛,向天祈福。1643的三月,为了请上天赐福,国家大赦天下,所有死罪以下的罪犯全部被赦免。接下来在四月,皇太极身体再次发了一次急症,朝廷又连续两天向城内和周边的寺庙去祈福祷告,并施舍了很多银两。这些纪录都说明,皇太极此时的病症非常严重,已经牵动着整个朝野的心。
但是至于皇帝得的什么病,在我国清史的所有资料中,都没有记载。最后对于皇太极所患病症,居然是在朝鲜的一部史书《李朝实录》中查到了相关记录。书中提到。1643年的四月初六,朝鲜曾经派名医为皇太极治病,而且还进贡了跟多化痰、去热和解烦忧平心绪的药物。
以此看来,皇太极得的病,应该是长期的顽疾。他长年在高强度压力下忙碌国事,年轻时又南征北战令身体元气大伤,因此晚年时身体属于一个高度危险的老年状态,这点在他晚年肥胖的体形上也得到了印证。加之心爱宸妃的去世,令他心头抑郁难舒,更令疾病加重,因此史料上的无疾而终极有可能是突发的高血压或中风类的疾病。
不过民间对于皇太极的死因,还传说出了其他的版本。有人推测是孝庄担心自己与多尔衮的情事被皇太极发现,因此下毒手害死了他。但是这样的猜测完全找不到佐证,纯属虚构。皇太极之后,他的后辈儿孙们对他的功绩非常推崇,留下了很多对他赞美和神化的文字。
为了纪念皇太极的赫赫战功,还有驮着他南征北战的两匹御马,后世在他陵园的石兽中增添了两尊御马的石像。这些都是清朝皇室想留给后人看的,让人们永远记住大清这位伟大的皇帝。
参考文献丨《清太宗实录》《李朝实录》《满文老档》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