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藩之乱中,为何耿精忠第一个投降?猪队友郑经在他背后扯后腿

三藩之乱中,为何耿精忠第一个投降?猪队友郑经在他背后扯后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35 更新时间:2024/2/21 9:30:04

耿仲明是毛文龙的养孙,袁崇焕诛灭毛文龙后,这小子就跑后金去了。随后成为了清朝的靖南王,坐镇福建。

按理说耿仲明的小日子算是比较不错了,所以他也没有反叛之心。他儿子耿继茂继位以后,更是圈地大兴土木,建造了浩大的靖南王府,因此也不会有反叛之心。

可是等到耿精忠上台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康熙要撤藩了!过去藩王们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现在康熙有点不爽了,所以打算撤了他们做土皇帝的资格,你觉得他们会轻易放弃这种特权吗?当然不会,因此三藩之乱就这么出现了。

一、三藩之乱的主力是吴三桂,耿精忠是打杂的。

真正导致三藩之乱的人,其实就是吴三桂。因为吴三桂兵强马壮,而且手握云南、贵州两省兵权和财权,一眨眼功夫又夺取了四川的军权。

整个大西南都是吴三桂的了,你说他有没有夺取天下的雄心壮志呢?要不是岁数大了点,康熙真不够他玩的。

那么其他两个藩王是什么态度呢?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算是比较聪明的。这个老爷子坚决表示要顺从清朝,而且宁死也不跟着吴三桂闹。甚至以上吊来威胁儿子尚之信别造反。

其实这都是做给康熙看的,但是他的儿子尚之信却坚定地站在了吴三桂那一边。这叫什么?这叫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笼子里。

尚可喜的态度,可以保住他们老尚家在康熙那儿的地位。而尚之信的态度,则可以保证吴三桂不会先对他们家下手。这是一对老滑头啊!

再看看耿精忠他们家,那就更滑头了,他表示先看看局势再说。为啥?因为耿精忠没有把握谁能获胜,所以他觉得吴三桂占优势,他就跟着吴三桂混,康熙占优势他就跟着康熙混。

这主意倒是不错,不过显然这么做会同时得罪吴三桂和康熙,这是他没预料到的。康熙十二年年底,吴三桂就起兵了,可过了半年时间,耿精忠才在福建响应。

为啥?因为耿精忠发现,吴三桂是真厉害,一眨眼功夫就打到了湖南,而且还得到了四川的响应,所以耿精忠才会站在吴三桂这边。

二、前追后堵,耿精忠压根无路可逃。

耿精忠得知吴三桂做大以后,果断选择响应吴三桂,并且兵分三路进攻浙江。为了让三藩之乱的声势更大,耿精忠居然还头脑发昏请台湾的郑经一起来捣乱。

郑经来了究竟是捣谁的乱?其实当时压根就没有定论。因为耿精忠的老巢在福建,而郑经的父亲郑成功的老巢也在福建,郑经这趟来,就是为了趁火打劫而已。

康熙得知耿精忠叛乱后,立刻派遣康亲王杰书带兵南下进入浙江,负责平定耿精忠。而耿精忠虽说号称有10万之众,可战斗力实在是不行,压根就不是康亲王杰书的对手。

再加上他们在沿途骚扰百姓,使得民怨沸腾,失去了人心。所以康亲王杰书在前线连战连捷,一路将耿精忠赶回了福建。

就在这个时候郑经不光不支援耿精忠,还在耿精忠背后挖墙脚,先后攻占了泉州、漳州等地,估摸着是想恢复他老爹郑成功的事业。

精忠遣其子显祚及襄绪、嘉猷出迎师。杰书使赍敕宣示,精忠乃出降,请从军讨锦自效。杰书以闻,诏复爵,以其弟昭忠为镇平将军,驻福州,命精忠从军讨锦。锦败,还台湾。乃移师趋潮州,进忠出降,令精忠驻焉。---《清史稿》

前有追兵,后有猪队友,耿精忠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耿精忠才会选择第一个投降清朝。并且跟着康亲王杰书一起,把郑经再次赶回了台湾。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耿精忠心里苦啊,前面有清军围剿,后面又有猪队友反水。你说他不投降又能干啥呢?

三、三藩不团结,才是他们败亡的重要原因。

三藩之乱看似浩大,实际上只有吴三桂一支军队是比较给力的,其他人大多都是在坐山观虎斗。这也就造成了三藩最终的失败。

而且吴三桂对其他藩王也没有什么好感,因此他们内部压根就没有拧成一股绳,就好像在集体抢地盘一样,看谁抢得多。

耿精忠就跑来浙江抢地盘,而郑经则在耿精忠背后抢福建的地盘。吴三桂似乎也火了,跑来把盟友孙延龄的广西也给抢了。

至于尚之信,那就更有意思了。他看王辅臣、耿精忠都投降了,这心里也就有点害怕了。再加上吴三桂向他索要若干军饷,最终迫使他选择投降了康熙。

一眨眼功夫,三藩之乱的其他势力全都选择投降了康熙,你说吴三桂还能蹦跶得起来吗?从其他藩王的角度来说,跟着吴三桂混未必就能混出个名堂来。

因为吴三桂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他们跟着吴三桂混,顶天了依旧还是个镇守一方的王爷。但是如果失败了的话,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厄运了。因此其他藩王未必愿意真心实意地跟着吴三桂混。

他们起兵大多数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自保。给康熙点颜色看看,好保住他们藩王的地位。也能够避免吴三桂率先对他们发难。

总结:清算那是必须的。

康熙接纳耿精忠、尚之信的投降,其实也是权宜之计。你以为康熙有十足的把握战胜吴三桂吗?当然没有。

当时的吴三桂要不是年纪大了点,早就打过江了,至少可以占据南京,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耿精忠和尚之信等人投降,对康熙是利好,对吴三桂是危机。

等到三藩之乱被平定以后,康熙也就来清算这帮人了。王辅臣被逼自尽,尚之信也被赐死,至于耿精忠最惨,居然是被千刀万剐而死。

参考资料:《清史稿》

更多文章

  • 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农民精神”:土到极致的“学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国藩最顶级的智慧,曾国藩的思想精髓

    对许多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朋友来说,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本屈辱史,但真正读懂中国近代历史的朋友来说,近代清朝末年时期其实是人才辈出的开启。一想到清朝末年的统治,出现在大众脑海中的就是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懦弱,翻开历史这一页的背面我们会发现,藏在人物背后的不一样的光芒。在政府官员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近代政

  • 中国最早的文字并非甲骨文!甲骨文只是商朝的一种简体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甲骨文的演变过程商朝,甲骨文商朝,最早的中国文字是甲骨文吗

    文字在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那么中国文字到底是何时起源呢?今天有一种现象,为了证明中华文明有XX年历史,往往把一些不属于文字的符号认为是文字。文字是一种符号,但并非所有符号都是文字。裘锡圭先生认为文字是“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那么文字应该是社会发展到需要记录语言时,才从图像符号里脱

  • 古代赫赫有名的两地:周朝西岐商朝朝歌,现在位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后期的西岐与朝歌谁大,商朝的都城朝歌是现在哪,商朝时期的朝歌是现在的哪个地区

    因为我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很多具有悠久历史背景和深厚人文积淀的城市和地区。从这些地区遗留的古迹中,所蕴含的朝代特征可以看出,我国历史王朝的迁徙轨迹。其中,以位于中原的河南省和位于西北的陕西省,名气最大,传承最为悠久。因为这两个地区的历史经过研究,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关于商周的历史,大部分人从书籍

  • 读《出师表》发现问题:诸葛亮北伐成功,刘协和刘禅谁来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生卒同年,以至于有人怀疑诸葛亮就是金蝉脱壳的大汉天子刘协——我们只能说大汉天子,因为刘协并不知道有“汉献帝”这个谥号,他只知道刘备给他上的“孝愍皇帝”谥号,可惜没有人承认。诸葛亮就是大汉末代天子刘协,当然是不靠谱的说法,因为曹操不会把女儿嫁给假皇帝,刘备也不可能让真皇帝给自己打工,诸葛瑾更不敢管

  • 曹操在太行山道和汉中险途上,依然诗兴大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的生平事迹及名句,曹操北上太行山,曹操的才华简介

    曹操是三国时期开创了魏国基业的一代枭雄,其不仅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和一统北方的卓越军事才能闻名于世,也凭借出众的文学才华和传世的多篇名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建安文学时代。由于拥有军事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曹操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描写其征战生涯的,其中有两首描写行军艰难的诗作非常经典。其一描写

  • 汉武帝为何废掉陈皇后?大概因为这些原因,不得不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与陈皇后的故事,汉武帝和陈皇后对比,陈皇后被打入冷宫

    金屋藏娇,立下婚约《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陈阿娇出身高贵,她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母亲是馆陶长公主,这样的出身背景,使得陈阿娇生来就与众不同,因此养成了娇惯的

  • 霍去病之死,到底是另有隐情还是本有隐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霍去病死亡的真正原因,马踏飞燕和霍去病

    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战功,因此,霍去病以军功获封冠军侯。之后,他又多次出征匈奴,与其相关的封狼居胥,更是成为后世武将们的毕生追求。然而,如此一代天骄,却在二十三岁时猝然离世。这留给大汉王朝及后来人无尽的惋惜和感慨。在关于霍去病的史料记载中,对他生前的战功和逝后的哀荣,都极尽详细描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

  • 秦始皇死亡之谜被揭开?郭沫若:被人用条3寸长的铁钉活活钉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的死前三个未解之谜,秦始皇的死亡谜团,秦始皇是自然死亡还是被杀

    古代的时候君王们对于寿命的渴望更加的急迫,更是催生出了一个炼丹的行业,人们妄想通过丹药飞升成仙实现天地同寿,但是丹药练出来的大多是毒药,吃了反而寿命缩短。根据众多的史料,秦始皇生前曾经长时间食用丹药,导致身体每况愈下,最终病逝于沙丘,以至于最后,秦始皇流出的血都是乌黑色的。但是近代的郭沫若分析后提出

  • 刘秀最特殊的同学:光武帝请他做官,他隐姓埋名,甘做农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光武皇帝刘秀,光武中兴刘秀在哪里起兵,光武帝刘秀小时候的经历

    一、光武帝的同学此人名叫严光,字子陵,是会稽余姚(浙江余姚)人。根据史书的记载,严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两人虽然说是同学,但严光的年龄要比刘秀大很多,两人应该是忘年交。25年,刘秀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之后用武力统一了天下。严光得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找刘秀去“叙旧”,而是“变名姓,隐身不见”。

  • 曹操一次性将3个女儿嫁给汉献帝,之后结局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七个女人嫁给汉献帝,曹操与汉献帝的结局,曹操最后有没有杀汉献帝

    曹操子女众多,但他一生中究竟有多少儿女,史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可查考的儿子有二十五个,女儿有七个。曹操的口碑呈两极分化,阴险狡诈是他,胸襟开阔也是他,或许在他的女儿们身上正好展现出他阴险狡诈的一面。众所周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尽了天时地利,但毕竟是靠武力上位,总会遭到汉室反抗,为了缓和或者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