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苍亭之战:冉魏的崛起之战,亦是东晋十六国较为成功的大兵团作战

苍亭之战:冉魏的崛起之战,亦是东晋十六国较为成功的大兵团作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30 更新时间:2024/2/16 19:34:00

[var1]

在决战的一刻,冉闵率领着这些士气饱满,体力充沛的八万精锐倾巢而出,给予了那些已经疲惫不堪的后赵大军致命一击,最终数十万后赵大军彻底溃败,冉魏也得以赢得了这场大战。可以说苍亭之战是十六国时期较为经典的一场大兵团作战,此战两国皆投入近20万大军,可谓是旗鼓相当,但是在兵力上两国虽都不占优势,可是在装备上显然后赵的实力要高于冉魏军,但是最终却是冉魏赢得了胜利,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冉闵对于部队的决定性的战略安排。

冉闵先是示敌以弱,以绝对弱势的部队来吸引住后赵的全国精锐,然后当两军激战正酣,都疲惫不堪的时候,冉闵再亲自率领手下最为精锐的八万大军从后方突然杀出,此时的后赵显然已经无法再与这些以逸待劳的大军进行战斗,而最终就造成了后赵大军因阵脚大乱,给予这八万大军可乘之机,最终冉闵给了后赵最为毁灭性的打击,而后后赵整个军队陷入崩溃,并最终导致全军溃败,自此后赵也就彻底的输了这场苍亭之战。

[var1]

而且冉闵在这场会战中不但出色地完成了一场以弱胜强的大兵团作战。且在追击溃兵的时候,他更是献出一场更为精彩的追击战,在当时后赵大军出现大规模的溃败之时,冉闵并不是让自己的军队去四处追击,相反他却将自己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块,然后追击后赵军溃败的一个方向,以此得以扩大了冉魏在这场会战的战果。那么这场经典的大兵团作战是如何发生的呢?在整个苍亭之战中具体的过程是如何呢?这里为你详细道来。

《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石祗遣其相国石琨率众十万伐邺,进据邯郸。祗镇南刘国自繁阳会琨。闵大败琨于邯郸,死者万余。刘国还屯繁阳。苻健自枋头入关。张贺度、段勤与刘国、靳豚会于昌城,将攻邺。闵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为行台都督,使其将泰、崔通、周成等帅步骑十二万次于黄城,闵躬统精卒八万继之,战于苍亭。贺度等大败,死者二万八千,追斩勒豚于阴安乡,尽俘其众,振旅而归。戎卒三十余万,旌旗钟鼓绵亘百余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之。闵至自苍亭,行饮至之礼,清定九流,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

[var1]

公元350年4月建国不到四个月的冉魏迎来了最大的挑战,在这个月它的旧主后赵先是让自己的宰相石琨率领近十万的大军驻防在邯郸,并对冉魏的都城邺城虎视眈眈,虽然最终冉闵率军将其击溃,并斩首数万,但是这对于家大业大的后赵来说并不算什么。反而是让后赵国意识到这个新兴的冉魏国并不好对付,并促使后赵的君主石祗加大了要灭掉冉魏的决心。也就是如此石祗在石琨遭遇邯郸之败后,他又让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等大将率领着几乎后赵的所有精锐到昌城与此前败退的石琨会和,而此时的昌城也因这些部队的到来云集了近二十万的大军。

[var1]

此时的后赵所有的精锐将士都汇集于此,显然后赵欲以绝对的优势兵力一战定乾坤灭掉新兴的冉魏国。而反观冉魏国,虽然在不久前冉闵将石琨的十万大军击退,但是也并没有对后赵造成多大的影响, 冉魏还是处于绝对的弱势。数月前冉闵虽然在邺城杀掉了后赵的皇帝石鉴,及石氏家族满门,同时也在邺城建立了冉魏,但是此时的冉魏也只是占据着邺城一带,其他的后赵各州郡在当时他称帝去招降的时候都不愿意归顺他,而后随着石氏一族在外的石虎的儿子石祗在襄国称帝,先前的后赵各州郡的长官也都纷纷归顺于他,可以说此时的冉魏不管是在人口、兵力、经济还是土地上都是显然是处于绝对的弱势。

[var1]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此时的后赵倾全国之兵而来,对于冉魏来说绝对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可以说此战败则冉魏必亡,但反之胜则冉魏将迎来最为鼎盛的时刻。所以对于冉魏国的将士和冉闵来说此战必须胜,也一定要胜,而为了这场大战冉闵并不是如同一般人的做法希望在邺城凭借着坚固的城防来抵御后赵的进攻,对于冉闵这位战争狂人来说这也并不是他的风格。相反冉闵在得知后赵倾全国之兵要来进攻邺城的时候,他就决定了要主动出击,在野外与后赵大军来场面对面的殊死搏斗。

8月冉闵带着冉魏国所能聚拢到的全部兵力,近20万大军前往昌城与后赵军决战,并最终在苍亭与后赵大军碰面。而在开战前,冉闵也深知自己的部队虽然也达20余万,但是实际能用于作战的部队不到8万,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残兵,根本不足以对后赵的大军造成致命性的伤害,那么该怎么办呢?最终冉闵想到了一个计策,那就是“示敌以弱”,他先将这近12万较弱的军队放在与后赵大军面对面的黄城驻扎,让其麾下将领王泰、崔通、周成等人统领,而后他亲率8万最为精锐的步骑大军在后方埋伏着。

[var1]

而实际上冉闵的这样最后也的确迷惑到了张贺度、段勤、刘国等后赵将领,在当时后赵将士眼见与自己对战的冉魏军居然是如此的羸弱不堪,他们逐渐的对冉魏军起了轻视的心思,而石琨等人也认为当初邯郸之败乃是自己疏忽大意造成的,所以他们开始从心底里瞧不起面前的这些冉魏军,同时他们还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聪明的计策,那就是在大战开始之时,让所有的部队全部出动从而彻底围困并全歼这数十万的冉魏军,只要这数十万的大军被全歼,冉魏国必亡。

[var1]

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这个所谓的好计策却恰好又给了冉魏军和冉闵的可乘之机。最终在决战之时,由于后赵军的全部生力军都投入到了这场所谓的歼灭战中,并被那些他们看不起的12万冉魏军给死死拖住的时候,冉闵亲率着8万的冉魏国生力军在后赵军的后方给了后赵军一个致命一击,此时的后赵军本就疲惫不堪,再加上冉闵的8万大军的突然袭击,整个后赵军顿时陷于崩溃边缘,而后随着张贺度、段勤、靳豚等统兵大将的率先逃跑,后赵军全军溃败,自此苍亭之战冉魏军的胜利已成定局。

[var1]

后在后赵军在溃败之时,冉闵又集中所有的大军在阴安截住了靳豚部,并最终将靳豚斩于马下,靳豚部的数万残兵也被迫归顺于冉闵,自此曾经浩浩荡荡的后赵大军被彻底瓦解,剩余的残兵败将也只得灰头土脸地逃回襄城,冉魏赢得最后的胜利。而随着后赵大军的溃败,冉魏国也迎来极盛时期,当冉闵整军还邺城的时候,此时的冉魏军加上俘虏的军队已浩浩荡荡有着三十余万的兵力,旌旗钟鼓绵延百余里,而当年的曾经雄霸北方的汉赵也没有这般的威势。

[var1]

之后冉魏在解决了后赵这个最大的威胁后,冉闵得以安心的整顿冉魏的内部,并进行了著名的苍亭建制,这个时候许多有声望有学识的人都得到了与之匹配的官职,而随着这些人的加入冉魏国境内一时呈现出了一派祥和景象,正所谓“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于此同时苍亭之战造成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原本汇聚在后赵麾下的那些数百万诸氐、羌、胡、蛮等族人纷纷撤离中原腹地,逃亡塞外。

更多文章

  • 读懂这4个谜团,发现《山海经》是可信的,古人的脑洞真够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山海经中有哪些惊人的秘密,山海经的历史记载,现存的山海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第1个谜团:《山海经》里的神话传说似乎有重要的历史意义。[var1]胡适等学者曾考证过,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传说均取材于《山海经》,而女娲、西王母等“神话历史人物”也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很多剧情与人物也参考了《山海经》。换句话说,此书更像如今科普类的百科全书,并不像

  • 芈月传:怪不得秦王这么喜欢芈月,你看看芈姝都差在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芈姝和芈月,芈月传中秦王何时对芈月动心的,秦王第一眼喜欢芈月还是芈姝

    在芈月传中,秦王对芈月的宠爱,那真是人人羡慕的,毕竟芈月只是一个陪嫁媵妾,出身又是庶出,可她却能够得到秦王的青睐,甚至在弥留之际,还留下了她的一缕头发,立下了遗诏,将这大秦的江山,交给了芈月和她的儿子公子稷,按说芈姝才是王后,是正妻,可为什么秦王这么喜欢芈月呢?其实这一切并非是没有缘由的。[var1

  • 秦朝灭亡后,为何原先的六国没能恢复,而且国家也不再分裂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灭亡后六国为什么不复国,秦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秦朝统治六国的开始时间

    秦朝分崩离析以后,照理,被灭掉的六国,本来应该各自又复国,把原先的六国又建起来。可是为什么,最终六国都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再重新回到战国时代,而是新建立了一个朝代,而且从此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朝代了呢?[var1](陈胜吴广起义)咱们先来说,为什么六国没有能够重新恢复。实际上,当时并不是六国后代没有试图

  • 秦灭六国顺序,远不止位置远近这么简单,而且最先攻打的并非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一统六国演示图,秦灭韩国过程,秦灭六国时间顺序图

    其实不然,虽说韩国第一个被灭,其实赵国才是秦第一个攻打的国家。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吕不韦与嫪毐(lào ǎi),着手亲征。在大臣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20字的“天下一统”策略: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var1]图丨秦灭六国顺序图这一策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 袁绍手中曾有4位虎将,颜良、文丑被关羽所杀,另外两位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代早期,袁绍绝对属于举足轻重的人物,官渡之战中,袁绍拥兵几十万,良将千员,谋士无数,但最终却惨败于曹军。纵观袁绍生平,可知其失败并不偶然,原因也多种多样,但主要一点则是其不谙用人之道。官渡之战初期,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曹操采纳荀攸之计,引兵延津,佯装渡河袭击袁绍后方,乘袁绍分兵之机,再以

  • 真正让汉朝强大到可以打败匈奴的,不是卫青和霍去病,而是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青和霍去病击退匈奴,汉朝卫青决战匈奴,卫青和霍去病

    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刘邦开倒车。秦之强大在商鞅建立的法制,其中最能增强国力的不是一般津津乐道的耕战之法连坐之法,而是商鞅去掉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此后秦国大臣的所谓封地全部是虚封,所有封地的政治军事经济大权,仍然由中央政府控制。所以秦的土地,是得一块就大一块。相反,单看版图好像是最大的楚国,因

  •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做了4件事,还是没能挽回蜀汉灭亡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1.外交刘备向孙权宣战,发动了夷陵之战,这样蜀吴联盟完全破裂。两个国家联合起来才能与曹操相抗衡,因为夷陵之战变成了敌对国,最终受益方还是曹操。于是诸葛亮就想着修复这个联盟,在刘备把刘禅交付之后,诸葛亮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派出自己的外交官去东吴,让外交官把这个联盟的利弊讲清楚,想要重新和好结成联盟。虽然

  • 陈胜势力强大,为何转瞬之间就土崩瓦解,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胜个人简历,历史上的陈胜简介,陈胜100句名言

    其实,他的起义是被迫为之的,当初他由于身份卑微,得到派遣去押送罪犯,可能历史就是想把他推到这个位置,偏偏遇上大雨,许多天就无法行军,陈胜已经知道自己铸成大错,离不开死罪了。再加上他从小就有野心,一直觉得自己不应该因为地位的问题被秦朝束缚,所以他就找来了那些罪犯,打算和他们一起举事,而反抗秦朝的第一股

  • 袁绍如何空手套白狼,从韩馥手中“诓”走冀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冀州袁绍和韩馥关系,袁绍如何取代韩馥,冀州韩馥

    也就是说,袁绍当时的名气虽然比韩馥大,但就势力范围和官职而言,袁绍实际上是隶属于韩馥的。或者说,袁绍是客;韩馥是主。那么,袁绍后来是如何反客为主,从韩馥手中夺走冀州,实现蛇吞象的呢?1、袁绍与韩馥的矛盾话还是要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说起。十八路诸侯组成盟军,讨伐董卓,当然不能群龙无首,没有盟主。而袁绍

  • 蜀汉即将灭亡之时,孟获等部落为什么不带兵来解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蜀汉灭亡孟获在哪,为什么孟获要反叛蜀汉,孟获起兵反叛蜀汉原因

    诸葛亮征讨南蛮之后,觉得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太低,云贵之地多山而不易耕耘,大部分以渔猎为生,而南蛮部落本身的农耕技术弱,要想一步到位发展起来基本不可能。而南蛮猎人身体素质劲爆,一旦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容易又激起民变,不利于地方治安!因此,诸葛亮提出了雇佣兵的概念,由蜀汉政府雇佣这支部队为蜀汉打仗,既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