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谜团:《山海经》里的神话传说似乎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var1]
胡适等学者曾考证过,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传说均取材于《山海经》,而女娲、西王母等“神话历史人物”也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很多剧情与人物也参考了《山海经》。换句话说,此书更像如今科普类的百科全书,并不像随便涂鸦之作。书中的奇幻故事与人物也许还真有可能就是事实,只不过需要以后来深度分析才能解开这些谜团。所以说,《山海经》不但具有文学赏析性,还有重大历史参考意义。
[var1]
第2个谜团:《山海经》中的神兽与异人可能真实存在。
记得在这本古籍里作者提到了不少的双头怪兽,四只翅膀的飞兽,九尾狐以及九尾龟等异兽。如今专家们给出了这样的说法:这些怪兽是几千年前存在的原始动物的变异,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至于黄帝有四张脸与蚩尤铜头铁额等描写,不过是古人想象的图腾而已,并不代表黄帝、蚩尤就生得与众不同。所以若按照专家们的解读,《山海经》所描写的动物、古人可能还真就存在。
[var1]
第3个谜团:《山海经》补充了先秦时期的地理知识。
据史料记载,《山海经》里提到的地方足有2000多处,其中已对应找到的地方就有700多个。古籍里的《五藏山经》似乎把古代中国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区域描绘了个遍。《西山经》说的是我国华山至帕米尔高原地区;《中山经》讲的是山西省南部与河南省西部以及安徽省北部;《东山经》记载的是山东省泰山附近地区;《南山经》讲述的是南岭山脉,与四川盆地地区。
专家经过对比考证,发现这本古籍的作者应该生活在中原一带,《海外经》与《大荒经》,填补了春秋战国时的地理知识空缺;《五藏山经》弥补了夏或商时的古代地理资料欠缺。
第4个谜团:《山海经》金山玉石不是虚构。
[var1]
据《山海经》记载,当时的中国有很多地方产玉石,还有关于金山的描写;然而今天很多人在书里所说的地方根本找不到。其实这里有个误区,夏商时代,人们因为要用金属制作成礼器来进行祭祀,所以会把产金属的山叫做“金山”;而且那个时候的人们还会把样子奇特一些的岩石叫做“玉石”。如此来看,书里说的金山玉石遍地也就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