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获胜,东吴会灭亡吗?司马懿只说6个字给出答案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获胜,东吴会灭亡吗?司马懿只说6个字给出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78 更新时间:2024/1/7 6:15:56

刘备出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互相征伐,导致常年战争不断。然而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中大小战役虽多,但真正影响三国历史走向的,当属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和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和刘备和孙权的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不仅影响重大,而且在用兵上也都是空前绝后的。但有一点非常奇怪,就是每场战役结果都是以少胜多。而今天我们就主要来说说三国中最后一场大的战役,夷陵之战。

东吴大都督陆续

夷陵之战的结果大家众所周知,孙权任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等五万部众开赴前线,并最终在夷陵之地大破刘备号称的七十三万大军(其实也是五万左右)。那么刘备和孙权在兵力上人数差不多,为何会有蜀强吴弱的感觉呢?

夷陵之战的起因除了是因为孙权袭取了荆州和擒杀了关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在称帝后,雄心万丈,梦想在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大业。此次刘备倾国出兵,粮饷备足,并打着复仇的旗号,使得将士同仇敌忾,军锋强盛,所以蜀军所到之处,都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看看孙权,其水师虽然精锐,但步兵不如蜀军,所以一开始就显得节节败退。以至于在两军交战时,给人的感觉就是蜀强吴弱。

蜀军强盛

蜀军虽然强盛,但由于其战线拉得太长,远离后方,导致后勤保障多有困难,所以蜀军求胜心切。而东吴大都督陆续通过双方的兵士,士气,地形等诸多条件分析后,采取战略防御,以待时机在寻求进攻。以至于最后东吴大败蜀军。三国局势再次出现稳定的对峙。那么我们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东吴在夷陵之战中失败,而刘备获胜。那么东吴会不会灭亡呢?其实司马懿早就给出了答案!

曹丕和司马懿

当年在夷陵之战前夕,东吴为了避免两面作战,于是就派使去向魏国称臣。魏帝曹丕虽然看出了孙权的别有用心,但他为了坐山观虎斗,就同意了孙权的请降要求。时候曹丕问司马懿,吴蜀交战,谁将获胜呢?司马懿回答说:东吴必败,蜀军必胜(显然司马懿失算了)。曹丕听到后继续问,那么蜀军胜利后,东吴会不会亡国呢?司马懿斩钉截铁的说了六个字:东吴败而不亡。那么司马懿为何如此肯定东吴不会亡国呢?其实司马懿还说了两点原因!

东吴水师

第一点:司马懿认为,蜀军如果想要灭亡东吴,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就是向袭取荆州,荆州乃天下之腹,四通八达,得荆州者,执天下牛耳。刘备得到荆州后,需要养精蓄锐,才能沿江东下。而东吴水师强盛,而蜀国水师弱小,想要在水上战胜东吴,并不是那么简单!

第二点:两国交战前夕,司马懿就帮曹丕定下计策,如果东吴取胜,魏兵可趁势收取汉中,如果蜀军取胜,魏军可趁机攻取荆州。所以假如刘备获胜,曹丕必会率大军来争夺荆州,这也就会导致蜀军不敢东下攻取东吴首都建邺。

魏帝曹丕

通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夷陵之战的主要战场还是发生在陆地上,所以不管是双方谁胜利,都不会导致东吴灭亡。因为还有第三国曹魏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盯着呢?他绝对不会眼看着蜀军发展强盛!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前,孙权求和退还土地,刘备为何没答应?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五年(220)吕蒙去世,曹操去世,法正去世。第二年刘备称帝,刘备刚一称帝就迫不及待的打着给关羽报仇的旗号东征伐吴。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夺回荆州,当孙权表示可以把荆州归还的时候,刘备为什么还要继续打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是蜀汉实力的巅峰,趁这机会消耗东吴的实力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刘备也很清楚,不

  • 萧何为什么向刘邦推荐韩信,他的军事才能是如何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对萧何和韩信评价,韩信是萧何推荐给刘邦的吗,萧何在刘邦心中到底有多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韩信肯定比萧何强,不一定比刘邦强。就做事的方式而言,一个不怕饥饿和死亡的人有一种狂野的方式,这有利于突破外界。这比刘邦强。当然,一个视野开阔、方式狂野的人可能不是将军,所以项羽没有重用他。这取决于刘邦集团是否适合他。经过多次交谈,也许萧何认为他可以打赌。韩信的水平有一些优势。也就是说

  • 萧何、张良、韩信,谁是汉三杰之首?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心中有杆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韩信张良萧何,刘邦和萧何谁厉害,刘邦对汉初三杰的评价

    如果按照《史记》和《汉书》为这三人做“世家”和“列传”的顺序,确实是一萧二张三韩,但是我们看了《史记·高祖本纪》才发现:萧何、张良、韩信,谁是汉三杰之首,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心中有杆秤,这个人既不是萧何,也不是韩信。在聊汉三杰排序之前,咱们先得给刘邦恢复一下谥号和庙号:汉高祖这个称呼,是司马迁在《史记》

  • 张辽与张飞皆为三国名将,倘若他俩较量一番,谁能更胜一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辽和张飞是什么关系,历史上张飞和张辽谁厉害,张飞能打败张辽吗

    张辽最为人称道的战绩是在合肥一战中,当时孙权带兵亲自征讨皖城,后来皖城失守。此时曹操意图西征,合肥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地,驻扎在此地的便是张辽等人。孙权所率领的乃是十万大军,而驻守合肥的曹军不过七千多人,怎么看都是以卵击石,但是结果却截然相反。张辽仅率领八百勇士就冲进吴军阵营,不仅斩杀了两名东吴将领。更

  • 五虎大将关羽最强?碰见他不得不服,关羽在他面前连输两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真正实力有多强,关羽是不是五虎上将中最厉害的,关羽最厉害的三招

    首先来看外貌,东汉时期,男性以留须为最美,而关羽的胡子是整个三国最漂亮的,诸葛亮都夸赞关羽“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这长相就对关羽加分不少,然后看装备,关羽的装备青龙偃月刀和无敌神驹赤兔马也是整个三国数一数二的神装,82斤的大刀,纵横三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有人会说斩杀颜良文丑是关羽实力的

  • 玄武门之变后,参与政变的10个功臣,他们的下场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玄武门政变的过程,玄武门之变功劳最大的五个人,玄武门之变的功臣有哪些

    甚至在李世民去世之后,李世民还特意将他封为托孤大臣,辅佐李治。也正是因为他的辅佐,李治才能成功继承皇位,因此李治对于他也十分敬重,很多事情都会听取他的建议,渐渐地他的权力也就更加大,开始对朝政指手画脚了。但是他却因为废后的事情得罪了武则天,而当时武则天的权力也相当大,因此,他最后被武则天陷害,得了个

  •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为何非先要除掉自己两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活了多久,李世民如何处理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啥会赢

    根据现在历史的记载,当时李世民的兄弟李元吉想要打压李世民,而李世民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但是按常理来看,李建成他当时已经是太子,他如果想要继承皇位,大可不必杀死李世民,只要打压李世民的势力,使他的势力缩小,没有办法与李建成相抗衡就行了。所以玄武门之变,其实颇有疑点。 在当时,如果李世

  •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的第一目标究竟是谁?不是李建成也不是李元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真实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成功了吗,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世民谁厉害

    说是玄武门兵变,其实士兵们并没有伏在玄武门,而是另有他处。传说在前一晚上,唐高宗观察天象,发现异像,推算出了李世民想要起义当太子。老爷子心中充满了怒火,这是什么意思,根本没有把我的威严放在心上?自己还没有退休,就要有人顶替他的职位,并且即便如此,他的接班人应该是李建成啊。于是气急的他,紧忙叫李世民来

  • 玄武门之变前夕,为何李世民下令杀掉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活了多久,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谁,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哪两个人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建国之初,皇族内部围绕皇位继承权的大问题,展开的斗争,唐高祖李渊和他的次子秦王李世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位当事人。在唐朝历史上,玄武门之变是一个大事件,直接导致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等人横死,唐高祖李渊被迫退位,是皇族内部的大洗牌。这次事件也是唐朝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事件。我们都知道,

  • 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为何让尉迟恭拿剑去请房玄龄和杜如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房玄龄与杜如晦,房玄龄与杜如晦谁更聪明,关于房玄龄和杜如晦的问题

    如何才能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是当时李建成最迫切想干的事情。所以,李建成就开始捉摸怎么把李世民身边的人给调开了?当时的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李世民面前的智囊。李建成觉得只要把这两个人给调开,留下一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将,李世民应该就翻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了。想到这里,李建成就去给皇帝李渊进言去了。李渊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