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战败,玄德差点死于战场,他为何伐吴不带诸葛亮?

夷陵战败,玄德差点死于战场,他为何伐吴不带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53 更新时间:2024/2/16 19:32:32

第一:刘备过于自信,瞧不上东吴。刘备虽然在一生的征战中败多胜少,但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早已是身经百战,再加上在汉中之战的时候失败了一生中的宿敌曹操,刘备因此感觉自己信心倍增,这时候他从内心是瞧不上东吴的,认为此次伐吴肯定能够取得胜利。首先在刘备的印象中,东吴的很多军事将领都已经死了,像他比较忌惮的周瑜鲁肃吕蒙等等都已经先后去世,他认为东吴已经没有将领能够对他造成威胁了,取得胜利是易如反掌的。

而且刘备在那个时候刚刚在汉中取得胜利,占领了整个四川地区,军队的锐气正声,而且号称有70万的军队,至少在兵力上,刘备认为自己是远远胜过东吴的,而其实也确实是这样,在整个夷陵之战的前期,刘备兵锋所向,无人能挡,陆逊带领军队一直后退,一直退到夷陵地带,两军才开始对峙。因为刘备认为自己的兵力远超东吴,而且东吴现在也没有什么能征善战的将军了,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就不需要带诸葛亮了。

第二:成都需要人留守。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刘备刚刚占领四川,建立蜀汉称帝,这时候人心并不稳固,内部也是暗流涌动,而且在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可以算是倾巢而出了,这样就会导致后方成都出现空虚,对于刚刚建立的蜀汉来说,根基未稳,所以就需要有一个人来留守了,以便能够稳固内政,防止曹操趁机袭击,而留守的最佳人选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可以保证刘备前线的后勤供应,而且刘备出色的内政能力,能够保证刚刚稳定的蜀汉中央的正常运行。

第三:诸葛亮严重反对刘备伐吴,小编认为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是因为这一点刘备才不会带诸葛亮,而且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对诸葛亮不是很信任的,在这场战争之前,诸葛亮认为应该先和东吴修好,随便的发起战争,但是刘备却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时机到了,这场仗必须打,而诸葛亮却一直反对,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主要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的时候,就给刘备做过规划,而关羽进攻襄樊,完全符合诸葛亮做的规划,但是最终却兵败身死,诸葛亮却什么也没有说,刘备虽然明着不说心里却很不舒服。

诸葛亮虽然能力比较强,但却是比较胆小怕事的,在当时刘备的眼里面,东吴根本不值一提,在刚开始提议和他联合的时候,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立足之地,现在自己已经称帝了,而且兵强马壮,为什么还要怕东吴呢?何况东吴和曹操里应外合杀了自己的义弟关羽,还有张飞也是为了急于给关羽报仇,从而上不想杀死了,就算这些先不说,孙权杀了关羽,又获得了刘备那么大的地盘,难道自己就不吭声?显然刘备是不能接受的。正因为刘备的各项主张与诸葛亮都不一致,所以他才不带诸葛亮,在他看来,即使带着诸葛亮,他也不会好好的给自己出谋划策,还不如让他管理好后方。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获胜,东吴会灭亡吗?司马懿只说6个字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夷陵之战刘备有可能获胜吗,刘备夷陵之战会占领东吴吗,夷陵之战刘备能打败吴国吗

    刘备出征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互相征伐,导致常年战争不断。然而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中大小战役虽多,但真正影响三国历史走向的,当属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和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和刘备和孙权的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不仅影响重大,而且在用兵上也都是空前绝后的。但有一点非常奇怪,就是每场战役结果都

  • 夷陵之战前,孙权求和退还土地,刘备为何没答应?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五年(220)吕蒙去世,曹操去世,法正去世。第二年刘备称帝,刘备刚一称帝就迫不及待的打着给关羽报仇的旗号东征伐吴。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夺回荆州,当孙权表示可以把荆州归还的时候,刘备为什么还要继续打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是蜀汉实力的巅峰,趁这机会消耗东吴的实力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刘备也很清楚,不

  • 萧何为什么向刘邦推荐韩信,他的军事才能是如何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对萧何和韩信评价,韩信是萧何推荐给刘邦的吗,萧何在刘邦心中到底有多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韩信肯定比萧何强,不一定比刘邦强。就做事的方式而言,一个不怕饥饿和死亡的人有一种狂野的方式,这有利于突破外界。这比刘邦强。当然,一个视野开阔、方式狂野的人可能不是将军,所以项羽没有重用他。这取决于刘邦集团是否适合他。经过多次交谈,也许萧何认为他可以打赌。韩信的水平有一些优势。也就是说

  • 萧何、张良、韩信,谁是汉三杰之首?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心中有杆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韩信张良萧何,刘邦和萧何谁厉害,刘邦对汉初三杰的评价

    如果按照《史记》和《汉书》为这三人做“世家”和“列传”的顺序,确实是一萧二张三韩,但是我们看了《史记·高祖本纪》才发现:萧何、张良、韩信,谁是汉三杰之首,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心中有杆秤,这个人既不是萧何,也不是韩信。在聊汉三杰排序之前,咱们先得给刘邦恢复一下谥号和庙号:汉高祖这个称呼,是司马迁在《史记》

  • 张辽与张飞皆为三国名将,倘若他俩较量一番,谁能更胜一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辽和张飞是什么关系,历史上张飞和张辽谁厉害,张飞能打败张辽吗

    张辽最为人称道的战绩是在合肥一战中,当时孙权带兵亲自征讨皖城,后来皖城失守。此时曹操意图西征,合肥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地,驻扎在此地的便是张辽等人。孙权所率领的乃是十万大军,而驻守合肥的曹军不过七千多人,怎么看都是以卵击石,但是结果却截然相反。张辽仅率领八百勇士就冲进吴军阵营,不仅斩杀了两名东吴将领。更

  • 五虎大将关羽最强?碰见他不得不服,关羽在他面前连输两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真正实力有多强,关羽是不是五虎上将中最厉害的,关羽最厉害的三招

    首先来看外貌,东汉时期,男性以留须为最美,而关羽的胡子是整个三国最漂亮的,诸葛亮都夸赞关羽“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这长相就对关羽加分不少,然后看装备,关羽的装备青龙偃月刀和无敌神驹赤兔马也是整个三国数一数二的神装,82斤的大刀,纵横三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有人会说斩杀颜良文丑是关羽实力的

  • 玄武门之变后,参与政变的10个功臣,他们的下场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玄武门政变的过程,玄武门之变功劳最大的五个人,玄武门之变的功臣有哪些

    甚至在李世民去世之后,李世民还特意将他封为托孤大臣,辅佐李治。也正是因为他的辅佐,李治才能成功继承皇位,因此李治对于他也十分敬重,很多事情都会听取他的建议,渐渐地他的权力也就更加大,开始对朝政指手画脚了。但是他却因为废后的事情得罪了武则天,而当时武则天的权力也相当大,因此,他最后被武则天陷害,得了个

  •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为何非先要除掉自己两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活了多久,李世民如何处理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啥会赢

    根据现在历史的记载,当时李世民的兄弟李元吉想要打压李世民,而李世民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但是按常理来看,李建成他当时已经是太子,他如果想要继承皇位,大可不必杀死李世民,只要打压李世民的势力,使他的势力缩小,没有办法与李建成相抗衡就行了。所以玄武门之变,其实颇有疑点。 在当时,如果李世

  •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的第一目标究竟是谁?不是李建成也不是李元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真实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成功了吗,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世民谁厉害

    说是玄武门兵变,其实士兵们并没有伏在玄武门,而是另有他处。传说在前一晚上,唐高宗观察天象,发现异像,推算出了李世民想要起义当太子。老爷子心中充满了怒火,这是什么意思,根本没有把我的威严放在心上?自己还没有退休,就要有人顶替他的职位,并且即便如此,他的接班人应该是李建成啊。于是气急的他,紧忙叫李世民来

  • 玄武门之变前夕,为何李世民下令杀掉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活了多久,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谁,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哪两个人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建国之初,皇族内部围绕皇位继承权的大问题,展开的斗争,唐高祖李渊和他的次子秦王李世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位当事人。在唐朝历史上,玄武门之变是一个大事件,直接导致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等人横死,唐高祖李渊被迫退位,是皇族内部的大洗牌。这次事件也是唐朝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事件。我们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