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嘛,为何不帮六国?

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嘛,为何不帮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03 更新时间:2024/4/11 18:00:18

在政治上,秦王嬴政先是在公元前238年亲政时,剿灭了祸乱宫闱的嫪毐势力,幽禁了赵太后;其后,嬴政又逼迫吕不韦自杀,彻底解决了长期把持秦国政坛的两大势力,真正地确立了秦王嬴政唯一的权力中心地位。

[var1]

掌握了绝对权力的嬴政,在治国整军方面,用了两个关系到秦国是否能够顺利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关键人物。

治国方面,嬴政重用李斯,要知道,李斯可是楚国人,他来秦国是看中了秦国的发展前景。李斯的老师是荀子,李斯更是荀子最得意的三个门生之一,其余两位是韩非和张苍。李斯刚到秦国,先在吕不韦的门下待过。吕不韦倒台以后,嬴政依然对李斯的才能刮目相看,并予以重用。

嬴政灭六国的策略,“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就是李斯提出来的。

[var1]

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过的《谏逐客书》,就是李斯的杰作。要不是他的这番进谏,李斯就会和其他六国的人一样被逐出秦国,回到楚国故地了,嬴政能不能顺利统一中国,还要打上许多问号。

整军上,嬴政启用了来自魏国的尉缭,他是著名的军事家,为鬼谷子弟子,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还出土了兵书《尉缭子》残简。秦国灭六国的军事策略,贯彻的就是尉缭的军事思想。战将如云的秦国,正是靠尉缭的军事思想,才在李斯的灭六国之策下,统一了中国。

别说像李斯和尉缭这样的超级人才了,更有许许多多的六国各类人才这个时候也都爱来秦国,因为这里欣欣向荣,处于上升期,发展有前途,机会多多啊。

[var1]

而其它六国,大部分都处于衰败期,有多少人才愿意留下来做炮灰呢?就连战斗力强大的赵国,也把战国四大战神之一的李牧给杀了,老话说“李牧不死,赵国不亡”,虽然有些夸张,但赵国这样作死,就更不会有其他人再去做无用功了,弄不好连自己的命都会搭进去。

所以,这个时候你指望有能人横空出世帮助六国抵御秦国,不现实的。

秦灭六国的顺序是这样的:韩、赵、魏、楚、燕、齐。从公元前230年攻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整整用了10年。

我们就看看在这10年间,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这些在秦末翻云覆雨、搅动历史、改变历史的风云人物,当时都在干什么。

[var1]

我们先说两个人物,韩信和项羽。

秦灭六国,是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韩信生于前231年,项羽则生于公元前232年,这个时候他们俩还是穿开裆裤的黄口小儿,六国,尤其是他们所在的楚国,那是根本指望不上的,所以那个时候他们俩是没有存在感的。

到六国灭亡,他们也才10岁左右。他们没有在战争中夭折,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否则那个多多益善统百万兵的韩信就没有啦,当然力拔山兮气盖世、唱垓下悲歌的西楚霸王,一样也是没有的啦。

[var1]

能够刷一下存在感的,也就张良萧何项梁范增四个人了。

秦灭六国是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韩国,因为这个时候的韩国,经过前期甘茂白起的打击,已经非常弱小了。拿下韩国,不但可以树立信心与军威,还可以让其余几国吓软蛋。

此战秦国主将是内史腾;韩国呢,只有韩王安亲自上阵了。

秦军先是南下渡过黄河,占领韩国都城新郑,韩王安被俘,韩国灭,韩国也由此变成了颍川郡。

[var1]

这个时候,生于公元前250年的张良,恰恰是韩国人,关于230年正好20岁。说起来,张良还是韩国的官二代,实际上不只二代,祖上有五代都是韩王的国相,相当厉害的家族了。

当然,那个时候张良还只是个热血爆棚的公子哥,运筹帷幄还与他无关。他对韩国被灭做的最大动作,就是公元前218年雇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之举,这个时候秦始皇已经统一中国3年了。

虽然刺杀行动失败,但也让秦始皇大吃一惊,张良也从此浪迹天涯,直到辅佐刘邦,才开始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

[var1]

余下的萧何项梁范增三人呢,都是楚国人。

大约生于前257年的萧何,灭六国开始的时候,已经是27岁的大好年华,但他当时只是沛县的一个主吏掾,也就是相当于秘书的角色。所以说,那个时候的萧何,还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要不是刘邦后来斩白蛇起义,萧何这一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窝在沛县终老一生,寂寂无名。

项梁生于何时没有记载,但战死于公元前208年。按照历史记载,秦灭楚国时,正面和秦军战斗的,就是项梁的父亲项燕。

[var1]

那个时候估计项梁年纪还不大,按照公元前232年项羽出生简单对照,作为其叔父的项梁也就是20左右吧。

年轻的项梁后来因为杀人,和项羽一起躲了起来,当然这也是楚国被灭以后的事情了,秦灭楚国是在公元前225年到前223年之间,他是帮不上什么忙了。

生于公元前277年的范增,也是楚国人。

秦灭六国时,范增年纪最大,47岁,那个时代,属于老同志啦,而且虽有大才,但一向胸无大志,在家过着无忧无虑的小资生活。

到陈胜吴广起义时,快70岁的老范同志,才结束居家的逍遥日子,准备出山大干一场,因为再不出来,就时日无多啦。

[var1]

所以,指望他助六国,和做梦差不多,因为连所在的楚国他都不想管。

所以说,这几个人中,除了张良还反抗一下外,而这也是在统一以后的事情。

其他的人,要么就没有机会替其它六国做事,要么不想参与世事纷争。所以,那个时候的他们都是无名小卒,根本没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是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起义才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所谓乱世出英豪,也就是这个道理。

秦灭六国时不见他们出山相助,也就不难理解了。

更多文章

  • 继位之初拳打楚国脚踢秦国,随后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最后悲惨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300,所谓的战国七雄已经重新洗牌了,此时形成了三个不同档次的集团。经济条件最优越的齐国、军事实力最强劲的秦国、国土面积最广阔的楚国,他们属于第一档。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大有和秦国军事比肩的势头,所以赵国占据第二档。资格最老的燕国、最弱小的韩国和战国初期

  • 管仲的谋略:如何对付那些背叛我们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管仲的主要谋略,管仲兵法谋略分析,管仲如何对付背叛的人

    齐桓公第一次会盟各诸侯,只有四个国家来了,除了宋国是个大国,其他三个都是歪瓜裂枣求保护型的小国,他们是:陈国、蔡国、邾国。为什么大宋国肯来?当然不是因为开会有酒有饭有迪蹦。宋国的南宫长万杀了宋闵公,宋国内乱,公子御说PK掉几个对手后夺得王位。按照礼法,诸侯登基,需先上报周朝签字认可才算是合法,否则就

  • 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吃引发的历史事件(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战国历史事件,春秋战国时候都吃什么,春秋战国出现的历史现象

    公子宋因为一碗甲鱼汤发动政变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一天楚国进贡给郑灵公一只巨大的甲鱼。在春秋战国,这么大的甲鱼可是稀世珍品,郑灵公叫厨师把甲鱼熬成汤,他要设宴款待文武百官。大夫公子宋和公子归生一起上朝,公子归生看见公子宋的食指一直在抖,就问他怎么了。公子宋得意地说:“每次我的食指动了,就说

  • 秦孝公对商鞅的态度,其实别有深意,最后是让他背锅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商鞅见了几次秦孝公,对于秦孝公重用商鞅的看法,秦孝公想传位给商鞅有历史依据嘛

    [var1]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好,但是商鞅因为想要变法,所以就只能够是去跟对方商鞅商鞅的结果也是非常真实的,这两个人的意见虽然非常的一致,但是却不能够走一样的路,因为当时的建国里面有很多的贵族,这些贵族们的想法是一定要考虑到的,所以这个时候就只能让声音去承受一些职责,而倾销

  • 他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得以善终,被称为一代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统一六国的名将,秦国最著名十大名将,秦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将

    [var1]秦国能够统治六国最直接的功劳要归给那些出征沙场的将军,而秦国有四大将军,他们分别就是蒙氏的两兄弟,还有白起与王翦。王翦更是在秦国统一天下付出了许多努力的将军,王翦在后来武将比武中胜出了,因此王翦这个名字也被秦始皇所牢记。秦始皇知道王翦是一个武将人才,因此秦始皇就想把王翦作为自己效力的对象

  • 长平之战中,赵国败得并不冤,只可怜赵括背了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括长平战败赵国,赵括长平战败全军覆没,赵括兵败长平的真正原因

    [var1]赵括发明了"纸上谈兵"的成语,所以在后世他的名声并不好,但仔细看看史料,就会发现,虽然赵括最终战败了,但他并没有投降,而且是战斗到最后一刻,完全符合一个军人应有的气节,再仔细分析一下,可以看出长平之战的失败,并不能算是赵括的,原因还有许多。长平之战过程中,秦国和赵国都换了主帅,其实临阵换

  • 战国历史: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换下廉颇的话廉颇对白起有胜算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白起打得过廉颇吗,历史廉颇和白起大战,长平之战廉颇与白起交手

    长平之战说白了就秦国和赵国为了韩国的上党这个战略要地进行的战斗,历时三年之久。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秦国以左庶长王龁进军长平,赵国派廉颇出战。虽然赵国经历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实力大增,却依然不是秦军的对手,廉颇面对王龁的进攻,丢了樟城和光狼城两个重要的据点,损失了多名裨将,赵军不得已在丹水东岸,修建壁垒

  • 战国名将廉颇在保定留下的遗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廉颇战国时期名将,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简介,战国廉颇简历

    [var1]有一年盛夏三伏,赵军驻地连降大雨。这天清晨,天晴日朗,廉颇对六个精壮的亲随士兵说:“天放晴啦,你们把倒头(即河上的码头)那块青石弄上高岗。将我的盔甲好好地晾晒一下。”说完,他走出中军大帐,去四处察看。且说那六名兵士,都是硬硬棒棒、虎虎实实的小伙子,领命之后,兴冲冲奔向倒头。但见廉将军所说

  • 让秦成为战国一霸的商鞅变法,改变了什么?对当时社会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最大影响,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对秦国的影响

    [var1]除了像白起一样的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在战场上的敢打敢拼,还除了秦始皇本人拥有的大抱负和志向以及英明神武的决断外,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都来自于真正使秦国成为战国一霸的商鞅变法。商鞅的变法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他抓住了历史的进程和世界发展变化的节点。因为大家都知道,此时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相比于

  • 虞舜禅让夏禹的残酷真相:虞舜暗杀夏禹未遂,被夏禹流放蛮瘴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古代的用人制度。古代人一直搞的是荐举制,就是由皇帝的智谋团推荐可用的后备人选,皇帝经过必要的考察后觉得此人可用,考察期满正式任用。那么荐举人应该推荐什么人进入皇帝的视野呢。孔子的学生曾经问过这个问题,孔老师说,举尔所知。举荐那些你熟悉的人,你的亲朋好友兄弟哥们大侄子小舅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