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亥赵高屠尽嬴政子孙,为何独留子婴一人?一个秦国最大的阴谋

胡亥赵高屠尽嬴政子孙,为何独留子婴一人?一个秦国最大的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49 更新时间:2024/1/19 1:46:54

[var1]

《大秦赋》是一部正面励志的历史剧,并没有交代秦朝是如何灭亡的,不过这段历史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赵高胡亥篡夺了本该是公子扶苏的皇位,对嬴政的子孙大肆屠杀,唯独留下了子婴。

这就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胡亥赵高屠尽嬴政子孙,为何独留子婴一人?其实,这是秦国一件最大的阴谋。

[var1]

沙丘之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平台逝世。临死前,秦始皇梦到了传说中的海神,与他人神大战,吓得嬴政从噩梦中惊醒。

还好李斯凭三寸不烂之舌让秦始皇安了心:庄子有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或许这大鱼是存在的,只要将他射杀就可以了。

于是秦始皇开始了江面射大鱼的行动,只见江水慢慢泛成红色,秦始皇大感快意。

[var1]

只可惜,射大鱼消耗了秦始皇的体力和精力,不久之后他就病重而亡了。

临死前,秦始皇嘱咐赵高,让扶苏回咸阳主持葬礼,这明显是继承人的信号,但这边始皇一闭眼,那边赵高就和胡亥窜了位。

秦始皇可以说是自然死亡,但他的死却给子孙带去了无尽的屠戮。

[var1]

秦始皇子孙各个惨死

首先被绞杀的就是公子扶苏。

这是胡亥集团最大的敌人,没想到对付他却没费吹灰之力。赵高只凭一道假诏,就将扶苏赐死于朝外。

胡亥继位后,又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开始大肆杀戮。

他前后将22个兄弟和10个姐妹全部处死,没收其全部家产,连坐者数不胜数。

其中有几个公子在史书中留下了名字,因为他们是少数几个敢于反抗的人。

[var1]

第一个是公子高

他本想逃跑,但发现无路可逃,于是主动上书求死。

其实这是一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妙计,胡亥对公子高顿时生出怜悯之心,但这却被老谋深算的赵高识破,最终公子高被赐死,悬梁自尽。

[var1]

第二个是公子将闾三兄弟。

其他被斩首的公子,平日举止不端被轻易斩杀,但三兄弟没有任何过失,因此大声抗议。

但命运不会因此而改变,胡亥还是痛下狠手,三人拔剑自杀。

[var1]

有人说这帮孩子也太轻生了,怎么不知道反抗?

其实这也怪秦始皇,他统一了六国,再没有让公子们政治避难的诸侯国,他不分封诸子,公子们没有任何朝外势力,他们又能如何选择?

不过,在众多公子中,唯独子婴没被屠杀。

关于子婴的身份,有三种说法,即扶苏之子、胡亥之兄和始皇之弟。

不论是何身份,每种身份都对胡亥有相当大的威胁,可为什么他可以置身事外?

[var1]

子婴独活之谜

秦始皇死的时候,知道内幕的只有赵高、胡亥以及少数几个近身宦官,当时丞相李斯并不知道。赵高为了稳住局势,暗中游说李斯让他放弃扶立扶苏的想法。

赵高劝动了李斯,让他成为了贼船上的一员。

虽然李斯被迫拥立了胡亥,但他和赵高还不算一路人。赵高的目的只有一个,独揽大权,而李斯却至少可以从秦国的利益出发。

[var1]

很快两人反目成仇,李斯不断向胡亥谏言,要他除掉赵高。可是,深谙官场之道的李斯竟然败在了赵高的手上,全族被斩首示众。

李斯为何会败?因为赵高捏住了李斯的命脉,这命脉的关键就是子婴。

子婴为人忠孝,在朝中有一定根基。对比子婴,胡亥施行严苛酷刑,百姓民不聊生,如果这时候赵高把子婴推向王位,简直是众望所归。

为什么是赵高勤王而不是李斯呢?因为赵高手里有秦始皇的遗诏。

[var1]

当然,这份遗诏究竟在不在赵高手上,无人知晓。但赵高说他有,李斯为了自己是声誉也会认为他真的有,更何况赵高心思缜密,或许真的秘密保存了遗诏。

一旦赵高拿着遗诏向天下公布,当初都是李斯和胡亥谋权篡位,他赵高忍辱负重扶立子婴,形势对李斯是何其不利。

而这一切,在展开大屠杀的时候,赵高就已经留好了后手,留下子婴的性命,是为了对付李斯的叛变。只要除掉这个丞相,帝国将完全落入赵高的手中。

[var1]

万万没想到,精明一世的李斯没能算计过赵高,也难怪秦始皇对赵高始终高看一眼,其深谋远虑的心机和滴水不漏的手腕,着实非一般人能及,可惜心术不正毁了秦朝。

更多文章

  • 秦赵本一家,赵国却毁在一个娼妓和商人手里,让秦国捡了个大便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兵杀赵国的原因,赵国与秦国的资料,赵国和秦国有啥关系

    [var1]秦灭六国形式图春秋战国的末期,秦国的王位交到了秦王嬴政的手中,一个部署经年的灭六国计划正式在这一代秦王手中逐渐实现。在秦国率先灭掉韩国之前,秦国就已经在赵国碰过钉子了,随后顺手灭了韩国之后,再一次把目光盯到了赵国的身上。其实当时的赵国有大将李牧战,秦国王翦还是很忌惮此人的。所以其实在赵魏

  • 管仲献给齐桓公一毒计,轻松伐国灭城,如今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管仲辅助齐桓公多少年,管仲怎么帮助齐桓公称霸的,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后结果如何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翻译过来即不动用刀兵就让敌方的军事力量归降我们,这是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在孙子眼中,他们认为用士兵将敌国打残不得已而臣服,这不算什么。只有让那些国家完好无损,从身心上归顺于你才是真正的本事,那样自己也可以获取到最大利益。[var1]当然很多人觉得

  • 等了四年《大秦赋》,这秦国的cp,有些好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秦赋是正剧吗,大秦赋是大秦帝国之崛起的后续吗,大秦赋所有cp图片

    从商鞅变法,到由弱变强,与六国争霸,进而统一六国,老秦人从“共赴国难”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条一统天下之路,走了500多年。而从《裂变》到《大秦赋》,“大秦”系列一共走了15年,大秦剧迷终于等到了第四部。[var1]《大秦赋》用一个始皇帝的背影和他的内心独白倒叙开篇——“我是你们的王”,一代帝

  • 细思极恐!山海经记载的“逐鹿之战”确定不是高科技文明互殴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山海经的涿鹿大战,涿鹿之战真实存在吗,史书上记载的涿鹿之战

    [var1]在山海经中就非常生动详细的描写了逐鹿之战,蚩尤战神非常强悍,战力无双,黄帝与炎帝的门军九战九败几乎难以立地,最后得到了九天玄女的帮助才艰难获胜,你明白吗?这场战争也直接奠定了我们作为黄帝后裔的历史地位,而在这场战役中也有许多超能力神仙参战,其中有几人的描述更是匪夷所思。我们先来看看蚩尤,

  • 语文老师为何不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因为代价太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通过完璧归赵看出蔺相如怎么样,蔺相如为什么敢完璧归赵,如何评价蔺相如完璧归赵

    [var1]我们不妨来看看另外一组数据,渑池会盟,是在公元前279年所发生的事情,而赵国灭亡,是在公元前229年,期间只短短经过了50年,至于距离古代著名的战役,决定赵国命运,在公元前262年的长平之战,时间则更短,不到20年的时间。因此,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背后,虽然明面上是他们获得胜利,然而一块玉璧

  • 管仲工作能力差、贪生怕死、没有节操,为啥还能得到齐桓公的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桓公重用管仲的过程,齐桓公问管仲三大缺点,管仲事迹及评价

    齐桓公时期,他得到鲍叔牙的推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全方位打造齐国,使其在政治上成为周王室的“代理人”,在军事上成为攘夷的“急先锋”,在经济上成为天下第一富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更是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声名鹊起,令天下诸侯胆寒。在当时,齐国已然成为了天下游戏的制定者![var1]管仲去世后

  • 秦时明月:战国七雄时代最顶尖的兵种,驰骋沙场,战无不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时明月十大最强兵种,秦时明月各势力的兵种,秦时明月秦国士兵种类

    [var1]秦国·黄金火骑兵秦国其实有着四大兵种,而最强的就是黄金火骑兵。在秦国黄金火骑兵被称之为秦国精锐中的精锐,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时立下了汗马功劳。黄金火骑兵的统帅是帝国最年轻的将星蒙恬,年少时就已经征战沙场,得到了嬴政的重用。无数是任何时候,黄金火骑兵都不会退缩,哪怕是遇到了剑圣盖聂也绝对不会

  • 秦穆公死前犯了个大错,一直把子孙坑到了春秋末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穆公纪录片,秦穆公后代排名表,秦穆公羊皮换相的故事

    [var1]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后去世了。当时秦国还有陪葬的风气,不过秦穆公这次弄的有点过分,用了一百七十七人为自己陪葬,这里面还包括了很多贤臣。实在不知道秦穆公是怎么想的,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秦穆公带走了那么多的人才,等于给子孙后代挖了一个深深的坑。

  • 秦穆公一生爱才如命,为何却让3名贤臣陪葬?此后秦国停滞260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穆公所有贤臣都有谁,秦穆公的真实实力,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天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经494位皇帝,其中不乏昏庸暴君、盛世明君。宋朝的戴复古在《寄兴》一诗中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再贤明的君主,其实都有犯糊涂的时候。并且,越是权高位重的人,犯错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巨大。公元前659年,秦穆公接任秦国国君之位。秦穆公继位之后,对内励精图治

  • 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嘛,为何不帮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增与张良,秦灭六国重要人物,秦灭楚时项羽在干什么

    在政治上,秦王嬴政先是在公元前238年亲政时,剿灭了祸乱宫闱的嫪毐势力,幽禁了赵太后;其后,嬴政又逼迫吕不韦自杀,彻底解决了长期把持秦国政坛的两大势力,真正地确立了秦王嬴政唯一的权力中心地位。[var1]掌握了绝对权力的嬴政,在治国整军方面,启用了两个关系到秦国是否能够顺利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