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管仲工作能力差、贪生怕死、没有节操,为啥还能得到齐桓公的重用?

管仲工作能力差、贪生怕死、没有节操,为啥还能得到齐桓公的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11 更新时间:2024/2/5 5:14:50

齐桓公时期,他得到鲍叔牙的推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全方位打造齐国,使其在政治上成为周王室的“代理人”,在军事上成为攘夷的“急先锋”,在经济上成为天下第一富国。

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更是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声名鹊起,令天下诸侯胆寒。

在当时,齐国已然成为了天下游戏的制定者!

[var1]

管仲去世后,被后人尊称为“管子”,被誉为是“华夏第一相”、“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奇才,在发际之前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窝囊废”,在事业上留下了很多很不好的记录。

[var1]

首先,他的工作能力很差,在给齐国国君打工时,他就先后被炒了三次鱿鱼。

其次,他贪生怕死,曾三次指挥作战皆以失败告终,而且每次作战他都成功地逃跑了。

最后一点,他没有节操。在辅佐公子纠争夺国君之位失败后,同事召忽不屈而死,他却贪生怕死,就算是屈辱的当囚徒,也要活下去。

当然,在一些史书上,则将管仲的这一行为,看作是“大局观”的表现,亦或是为了保护公子纠。

这些并非笔者胡编乱造,在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第二》中就有明确记载: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故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好在管仲确实有真才实学,而且最后也成功了,要不然他的这些经历,就真的只能成为“黑历史”了!

但我们也不禁好奇:既然管仲是个“窝囊废”,那为何齐桓公还要重用他呢?

[var1]

其实,这还多亏了管仲的知音好友——鲍叔牙!

也许当时,管仲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真正的“窝囊废”,工作能力差不说,还贪生怕死,缺乏节操。

但管仲的老友、齐国的权臣鲍叔牙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仅向齐桓公极力推荐了管仲,而且还主动将自己的优渥待遇给让了出来。

鲍叔牙告诉齐桓公:如果你想让齐国在各诸侯国之间称霸,那么就必须要将管仲擢升为相国。

最后,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之下,管仲终于得到了齐桓公的重用。

而事实也证明,鲍叔牙的确没有看走眼,他没有以一时的成败论人才。

[var1]

在鲍叔牙看来,管仲三次被老板炒鱿鱼,并非能力不行,而是时机未到。

至于管仲指挥打了三次败仗,每次一次都成功“逃走”了,也并不是他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家里有老母亲要赡养,有后顾之忧。

至于管仲宁愿忍辱负重做囚徒,也不是他不知廉耻,而是因为他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

对于鲍叔牙给出的这些理由,也许在今天看来有些可笑,似乎是一种有意的辩解。

但其实当我们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鲍叔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不但懂管仲,更懂得用人之道。

[var1]

人才能否施展他的才华,除了他本身具有的素质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配置的问题。

而这些配置,则包括人事配合、信任程度、资金状况,乃至是家庭安置等。

比如喜欢看《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杨志押运生辰纲”的故事,杨志是押送生辰纲的最佳人选,但上级却给他配置了恶劣的帮手,最后导致功败垂成。

同样的,管仲在发际之前,周边的配置都不好,其能力自然就发挥不出来,因此也就自然而然显得比较“窝囊”了。

很多人都说“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但殊不知,金子发光也需要外部光源的照射才行。

更多文章

  • 秦时明月:战国七雄时代最顶尖的兵种,驰骋沙场,战无不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时明月十大最强兵种,秦时明月各势力的兵种,秦时明月秦国士兵种类

    [var1]秦国·黄金火骑兵秦国其实有着四大兵种,而最强的就是黄金火骑兵。在秦国黄金火骑兵被称之为秦国精锐中的精锐,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时立下了汗马功劳。黄金火骑兵的统帅是帝国最年轻的将星蒙恬,年少时就已经征战沙场,得到了嬴政的重用。无数是任何时候,黄金火骑兵都不会退缩,哪怕是遇到了剑圣盖聂也绝对不会

  • 秦穆公死前犯了个大错,一直把子孙坑到了春秋末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穆公纪录片,秦穆公后代排名表,秦穆公羊皮换相的故事

    [var1]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后去世了。当时秦国还有陪葬的风气,不过秦穆公这次弄的有点过分,用了一百七十七人为自己陪葬,这里面还包括了很多贤臣。实在不知道秦穆公是怎么想的,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秦穆公带走了那么多的人才,等于给子孙后代挖了一个深深的坑。

  • 秦穆公一生爱才如命,为何却让3名贤臣陪葬?此后秦国停滞260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穆公所有贤臣都有谁,秦穆公的真实实力,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天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经494位皇帝,其中不乏昏庸暴君、盛世明君。宋朝的戴复古在《寄兴》一诗中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再贤明的君主,其实都有犯糊涂的时候。并且,越是权高位重的人,犯错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巨大。公元前659年,秦穆公接任秦国国君之位。秦穆公继位之后,对内励精图治

  • 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嘛,为何不帮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增与张良,秦灭六国重要人物,秦灭楚时项羽在干什么

    在政治上,秦王嬴政先是在公元前238年亲政时,剿灭了祸乱宫闱的嫪毐势力,幽禁了赵太后;其后,嬴政又逼迫吕不韦自杀,彻底解决了长期把持秦国政坛的两大势力,真正地确立了秦王嬴政唯一的权力中心地位。[var1]掌握了绝对权力的嬴政,在治国整军方面,启用了两个关系到秦国是否能够顺利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关键人物。

  • 继位之初拳打楚国脚踢秦国,随后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最后悲惨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300,所谓的战国七雄已经重新洗牌了,此时形成了三个不同档次的集团。经济条件最优越的齐国、军事实力最强劲的秦国、国土面积最广阔的楚国,他们属于第一档。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大有和秦国军事比肩的势头,所以赵国占据第二档。资格最老的燕国、最弱小的韩国和战国初期

  • 管仲的谋略:如何对付那些背叛我们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管仲的主要谋略,管仲兵法谋略分析,管仲如何对付背叛的人

    齐桓公第一次会盟各诸侯,只有四个国家来了,除了宋国是个大国,其他三个都是歪瓜裂枣求保护型的小国,他们是:陈国、蔡国、邾国。为什么大宋国肯来?当然不是因为开会有酒有饭有迪蹦。宋国的南宫长万杀了宋闵公,宋国内乱,公子御说PK掉几个对手后夺得王位。按照礼法,诸侯登基,需先上报周朝签字认可才算是合法,否则就

  • 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吃引发的历史事件(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战国历史事件,春秋战国时候都吃什么,春秋战国出现的历史现象

    公子宋因为一碗甲鱼汤发动政变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一天楚国进贡给郑灵公一只巨大的甲鱼。在春秋战国,这么大的甲鱼可是稀世珍品,郑灵公叫厨师把甲鱼熬成汤,他要设宴款待文武百官。大夫公子宋和公子归生一起上朝,公子归生看见公子宋的食指一直在抖,就问他怎么了。公子宋得意地说:“每次我的食指动了,就说

  • 秦孝公对商鞅的态度,其实别有深意,最后是让他背锅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商鞅见了几次秦孝公,对于秦孝公重用商鞅的看法,秦孝公想传位给商鞅有历史依据嘛

    [var1]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好,但是商鞅因为想要变法,所以就只能够是去跟对方商鞅商鞅的结果也是非常真实的,这两个人的意见虽然非常的一致,但是却不能够走一样的路,因为当时的建国里面有很多的贵族,这些贵族们的想法是一定要考虑到的,所以这个时候就只能让声音去承受一些职责,而倾销

  • 他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得以善终,被称为一代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统一六国的名将,秦国最著名十大名将,秦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将

    [var1]秦国能够统治六国最直接的功劳要归给那些出征沙场的将军,而秦国有四大将军,他们分别就是蒙氏的两兄弟,还有白起与王翦。王翦更是在秦国统一天下付出了许多努力的将军,王翦在后来武将比武中胜出了,因此王翦这个名字也被秦始皇所牢记。秦始皇知道王翦是一个武将人才,因此秦始皇就想把王翦作为自己效力的对象

  • 长平之战中,赵国败得并不冤,只可怜赵括背了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括长平战败赵国,赵括长平战败全军覆没,赵括兵败长平的真正原因

    [var1]赵括发明了"纸上谈兵"的成语,所以在后世他的名声并不好,但仔细看看史料,就会发现,虽然赵括最终战败了,但他并没有投降,而且是战斗到最后一刻,完全符合一个军人应有的气节,再仔细分析一下,可以看出长平之战的失败,并不能算是赵括的,原因还有许多。长平之战过程中,秦国和赵国都换了主帅,其实临阵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