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击败秦国30万大军重创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击败秦国30万大军重创匈奴10万骑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71 更新时间:2024/2/16 10:52:51

[var1]

一、同仇敌忾,外结强援,赵国逆袭的邯郸之战。

“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

长平之战以后,赵孝成王向秦国割地求和。此时的秦军虽然歼灭了赵军的主力,但自己也是损失惨重,于是双方暂时休战。

好死不死的是,赵孝成王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主力大军全灭,现在又要割地,真是血亏。于是拖着不想履行割地的事情。这下子秦王怒了,再次发兵攻赵。赵军主力已失,秦国30万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直接打到了赵国首都邯郸城下。

[var1]

此时长平之战刚过,邯郸城中家家户户都是披麻戴孝。

有道是:“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秦军围城激起了赵国军民的仇恨和怒火。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非常尚武,谁还没有几分血气?于是老人、孩子、甚至妇女都纷纷走上战场,他们要为子报仇,为父报仇,为夫报仇。正所谓哀兵必胜啊,即便是秦军再精锐也怕不要命的不是?

赵国军民让秦军在邯郸城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消耗了秦军的体能和士气,但是仅凭赵国人的一腔血勇还是无法彻底击败精锐秦军的。

[var1]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两个影响赵国命运的事情。第一个是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第二个是更著名的毛遂自荐。窃符救赵说的是魏国的信陵君偷了魏王的兵符,率大军前来解救赵国。毛遂自荐说的是,赵国的毛遂自己推荐自己跟随平原君出使楚国,凭借口才和勇气说服了楚王出兵相助。

就这样,楚、魏相继出兵援赵。赵、楚、魏三国联军从几面夹攻秦军,本就疲惫的秦军无力招架,大败而归。

[var1]

当然,秦军的战败,秦国自己也负有重大责任。

当初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40余万赵军俘虏之后就准备顺势拿下邯郸,灭了赵国。结果在赵国使者的怂恿下,秦国丞相范雎担心白起灭了赵国之后,地位超过自己。

当时使者说:“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范雎力主秦赵和解,赵国只需要割地即可。就这样,赵国争取到了九个月的喘息之机。九个月后,秦军兵临邯郸城下,赵国已经做好了死守城池的准备,秦军碰得头破血流!

这一次伐赵,秦军的统帅并不是白起,此时的白起是不主战的。因为此时不但是赵国缓过气来了。其他诸国也必定调度好了兵马,不会坐视秦国灭赵,因此秦军必定无功而返。白起苦劝秦王无果,最后气愤之下拒不出战。最后果然如白起所料,楚、魏两国出兵援赵,秦军大败。

[var1]

二、以步破骑——李牧破匈奴之战

公元前244年,赵国名将李牧率军与匈奴交战,大破十万匈奴骑兵。此后十余年间,匈奴再也没有大举南下:

“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此时的赵国已经衰弱,经不起一次失败。为了这次战役,李牧准备了战车一千多辆、战马一万三千余匹。步兵五万,弓弩手十万。

李牧开始假装懈怠,诱敌深入,先是让士兵在牧场上放牧,吸引敌军来攻。匈奴小股部队来攻后,又让己方的小股部队佯装战败。匈奴单于果然上当,立刻率大军来扩大战果,于是被李牧包了饺子。这一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步兵大兵团战胜骑兵大兵团的战例,李牧为赵国北部边境赢得了十余年的安宁。

[var1]

其实李牧是与廉颇同时代的名将,廉颇受到猜忌出走魏国之后,李牧在赵国的地位就更加崇高,是整个赵国的中流砥柱。有道是“李牧死,赵国亡。”

李牧的前半生都在赵国的北方边境抵御匈奴,所以廉颇才有条件在内征战四方。

公元前229年,昏庸的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之计,处死了李牧。一年后,邯郸城破。六年后,代王嘉被秦军俘虏,赵国政权彻底灭亡。

[var1]

综上所述:

赵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之后,还能击败秦国30万大军,一是因为赵国底子厚,给它时间还能调动大量的战争资源。二是因为赵国军民为自己的子弟兵报仇,同仇敌忾,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三是因为魏军和楚军的支援,奠定了大局。

而赵国能破匈奴的十万骑兵,除了家底子厚之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名将李牧的用兵如神,调度有方。

[var1]

更多文章

  • 六国中最愚蠢的国王,咎由自取被灭国后,写下了这首哀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大秦赋》的评分和口碑,虽然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但因为是《大秦帝国》的终结篇,还是引人注目的。我们喜欢看秦国故事,就是愿意感受老秦人坚忍不拔的毅力,从一个边陲之地的小国,逐渐成长壮大。即便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他们也要冲破函谷关,完成华夏一统的伟业。秦朝能够一统九州,实在是不容易的。毕竟,春

  • 他是受太阁恩惠的战国武将,为主君集结大军,却意外为其敲响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日本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出身低微后来才逐渐发迹,所以并没有谱代家臣,而是从出生的村子及亲族小孩中,选出聪明的少年培育成自己忠实的部下。在这些号称由丰臣秀吉一手带大的武将当中,以在贱岳之战大为活跃,被称为“贱岳七本枪”的年轻人特别受到瞩目。而这七本枪之首便是福岛正则。据说福岛正则是丰臣秀吉的生父弥右卫门

  • 六国仇恨秦朝反秦,为什么到了汉朝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六国为什么反抗汉朝,秦朝与汉朝谁的实力强,秦朝对汉朝的态度

    [var1]灭国之仇,文化抹除其实六国之所以仇视秦朝,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秦不光灭掉了他们的国家,而且还分割了他们国家的土地。秦始皇一统后废除了原有的诸侯分封制,推行的郡县制,把全国的的土地分割成为了36个郡,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的确是更有利于秦朝的统治,不过这样分割六国原来的土地,更激起了他们的仇恨

  • 他能力不亚于孔子,因人品太差,刚打了胜仗就被扫地出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历史上谁比孔子厉害,孔子的人品好吗

    是谁呢?亚圣吴起。[var1]之所以叫他亚圣,就是跟孔子、孟子差不多级别的了。那么亚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人品太差了。吴起,卫国人。卫国是中原十分有名的礼仪之国,孔子先生就特别喜欢卫国,他在卫国待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卫国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出了不少的人才,像商鞅、吕不韦、张仪、李悝这些都是卫国人。可是卫国太

  • 为何说明朝是毁在他们皇族自己身上的?看朱元璋的神操作,别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在明末可以挽救明朝吗,朱元璋对明朝皇权有什么影响,解读明朝历史朱元璋

    这导致的结果是什么?自然是王朝的覆灭。很多小朋友喜欢在王朝中争执是这个朝代好,还是那个朝代好?但作者想说的是,无论什么朝代,只要是帝制,对于农民来说都是灾难性的。《扑蛇者说》写于唐代,《水浒传》汇编于明代,《儒林外史》写于清代,他们才是那个朝代底层脑海中较为真实的写照。为何说明朝最后死于皇室自己之手

  • 历代最愚蠢的皇帝,在位仅42天,他跟朱元璋根本没法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比朱元璋厉害的皇帝,哪位皇帝比朱元璋厉害,有比朱元璋还强的皇帝吗

    皇帝制度已成过去式,但是如今再度回顾古代王朝,依旧有许多是是非非供后人点评。在小编看来,历代皇帝中,李自成大概是最滑稽可笑的一位,此帝上位不过四十二天,便将大好河山送了人,他将自己看作朱元璋的接班人,但实际上,两个人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明朝多奇葩皇帝,这想必是共识,先有自任将军的朱厚照,后有不当皇帝

  • 假如你穿越到明朝,成为了崇祯皇帝,你会如何挽救大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崇祯皇帝能挽救明朝吗,穿越成了崇祯皇帝免费阅读,假如穿越到明朝后期当皇帝

    一阵电闪雷鸣之后,我穿越到四百年前的明朝,不知为什么,我的身体感觉被超强时空力量扭转,霎时间我的灵魂被注入到崇祯帝体内。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元1628年,崇祯帝朱由检这年刚刚继位,而我现在就是明思宗朱由检,接下来我会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我要做的几件大事,以扭转明朝不利的局面。我是崇祯皇帝,我从哥哥明熹

  • 假如你是岳飞,十二道金牌你会听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12道金牌故事简短,岳飞接十二道金牌不回去又能怎样,岳飞十二道金牌是什么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岳飞、是袁崇焕,还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意识的现代人,在当时那个内外局势、社会环境下,最终都能听从召唤,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翻不出什么小浪花。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有必受现代人提到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这段的时候,通常都会想,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反正手底下都有兵权,还听什么皇帝老儿的

  • 古代分封一再出现问题,为何朱元璋登基后,还要分封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分封制自古有之,但历朝历代以来,古代分封一再出现问题,比较出名的就是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既然有这么多前车之鉴,为何朱元璋登基后,还要分封藩王呢?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很低,他与刘邦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帝。但刘邦还要好一点,毕竟人家好歹当过亭长,可朱元璋呢,在参加起义之前,

  • 假如崇祯不在煤山上吊,而是前往南京,会不会出现两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崇祯死在景山还是煤山,崇祯上吊后怎么处理,崇祯到底有没有上吊

    崇祯上位后,明朝的江山虽然被他的几个前任皇帝折腾得千疮百孔,不过对于崇祯来说还是有很多机会反败为胜的。可惜崇祯没有抓住机会,崇祯跟前几任皇帝最大的不同是崇祯有心重现祖宗朱元璋时的辉煌,前几任皇帝是自顾自己享乐,完全无心治理天下。不过就治理江山,知人善用,选贤任明,运筹帷幄这些方面,崇祯和他的父兄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