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时期,曾送掉了一块非常值钱的地方,现在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乾隆时期,曾送掉了一块非常值钱的地方,现在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40 更新时间:2024/1/15 20:21:29

论中国古代喜欢开疆扩土的皇帝,除了汉武帝刘彻以外,清朝的乾隆皇帝绝对算得上一位。

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他经常果断出兵,保护国家领土完整,收复了不少曾失去的复地,可谓是寸土必争。

然而,虽然号称寸土必争,但乾隆皇帝却也曾失去过一片富饶的区域,甚至这个区域在现如今,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区域在哪,为什么乾隆皇帝会想要放弃呢?

康雍乾盛世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中,曾出现过太多的盛世了,但唯独只有清朝时期的康雍乾盛世,持续的时间最长,达到的顶峰最高。

康熙雍正、乾隆三人一共在位近一百四十年,在他们执政期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达到了极致。

而且不仅仅体现在国力方面,不管是内部的社会安定,还是对外的藩国政策上,这个时期的清朝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然而这也确实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了。

乾隆皇帝作为康雍乾盛世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他统治末期,开始变得有些好大喜功,贪于享受。

大贪官和珅,就是抓住乾隆皇帝好大喜功这一特点,不断在他耳边进献谗言,导致清王朝本就存在的贪污现象更加严重。

不仅如此,乾隆皇帝本身喜欢挥霍钱财的性格,同样也是康雍乾盛世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

再加上乾隆皇帝日渐残酷的封建统治剥削,一时间朝廷内外哀嚎遍野,民不聊生,不少沿海民众都在这个时期纷纷出走,流亡海外生活。

在这种情况之下,清王朝的内外矛盾同时爆发,农民起义、藩国反叛导致乾隆皇帝不得不出兵镇压。

虽然最终平定了叛乱,但曾经盛极一时的康雍乾盛世,也一去不复返了,清王朝从此走衰落。

乾隆皇帝对康雍乾盛世的最终落幕,绝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乾隆皇帝的历史地位却比起康熙和雍正都高了不少,这是为何呢?

主要就是因为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一直致力于开阔疆土、收复失地,乾隆皇帝曾经说过:

“老祖宗打下来的土地,凡失寸土者,不得入列祖灵位”。可以说,只要有机会,乾隆皇帝必定是寸土必争。

不过,乾隆皇帝却也错失过一片土地,如今看来,乾隆皇帝错失的这片土地,竟然是相当重要的一片区域!

天朝弃民建立国家

乾隆皇帝错失的这片地方叫做“兰芳共和国”,说起这个国家的建立,还真的和乾隆皇帝有点关系。

当时,正值乾隆皇帝统治中晚期,官逼民反的现象时常发生,不少人都决定流亡海外生活,兰芳国开国元首罗芳伯也不例外,他和一起出逃的难民来到了印度尼西亚,开始新的生活。

罗芳伯的领导能力不错,他在来到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天,就迅速组成了不少天朝同乡会一类的机构。

在罗芳伯的领导下,“天朝弃民”们团结一致,很快就在印度尼西亚站稳脚跟,联合当地人民一起共同击退荷兰侵略者,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

罗芳伯听取了当地人民的意见,建立了一家名叫“兰芳”的贸易公司,经常和清王朝政府有贸易往来。

后来,罗芳伯又将兰芳公司改建成为“兰芳共和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是全世界最早建立的共和国,罗芳伯被推举为总统。

兰芳共和国建国以后,由荷兰侵略者建立的东印度公司,一直对这个新生的国家虎视眈眈。

无奈之下,罗芳伯只能向乾隆皇帝请求成为清朝的藩国,彼时的乾隆皇帝正处于好大喜功的阶段,根本就没有理会罗芳伯的请求,还反讥罗芳伯是天朝弃民。

罗芳伯没有办法,只能借助罗芳共和国和清朝有贸易往来之由,哄骗荷兰人不敢进攻。

当时,清朝处于康雍乾盛世的末期,国力还是有的,荷兰侵略者没有轻举妄动。然而,就在清政府统治日渐式微的时候,荷兰侵略者迅速进攻了兰芳共和国。

兰芳大总统再一次寻求清政府的帮助,但彼时的清政府正在和法国打仗,无暇顾及兰芳共和国的事,最终兰芳共和国就此灭亡。

纵观这一段历史,兰芳共和国的灭亡除了自己国力确实不足以外,乾隆当年的消极态度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现在的很多人都说,兰芳共和国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乾隆皇帝怎么能拱手让人呢,这兰芳共和国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会如此重要。

兵家必争之地

根据历史记载,兰芳共和国的位置处于南洋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一代,这个地方如今被称为马六甲海峡。

当今世界,马六甲海峡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这个地方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

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三个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都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就连日本也说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生命线”。

更甚至,欧洲和非洲各国想要来到东亚进行贸易,也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从各方面来看,马六甲海峡绝对算得上兵家必争之地,

试想一下,倘若中国能牢牢占据兰芳共和国所在的地区,就相当于牢牢控制住了东南亚的经济通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良好的带动作用。

如今,有很多人怒骂乾隆皇帝眼界短浅,错失了这么一块交通要道,这种说法不免有些偏激。

其实,乾隆皇帝之所以错失了这么一块交通要道,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当时乾隆皇帝是不可能想到,当今世界的贸易格局的,所以没有必要对乾隆皇帝大肆批评。

另外,在乾隆皇帝统治衰落以前,清王朝就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盛世,康雍乾盛世的兴起,和兰芳共和国没有一丁点关系。

如今,中国没有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不一样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吗,马六甲海峡最多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历史就是这样,过去的都过去了,是已经不能改变的事实,立足于脚下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更多文章

  • 中法战争清朝真是胜利却签了不平等条约吗,不仅败了,还是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中法之战,清末中法签订什么条约,1844年7月中法签了什么条约

    以当时的状况来看,《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朝损失最大的就是丧失了对越南宗主国身份。越南始终是清朝的藩属国,结果在这个条约里面,清朝把越南让给了法国人。这对清朝在东亚的地位造成重大影响。至于通商影响不大,修铁路更是没影响,因为清朝当时还没有铁路。清朝之所以和法国签订这样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因为中法战争的原因

  • 乾隆收拾雍正重臣张廷玉鄂尔泰田文镜,为何连忠臣李卫也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之所以能延续近三百年,其中离不开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一生勤于政事,文武英明,如果没有他一改康熙晚年怠政颓势和给乾隆开了个好头,清朝恐怕发展不到近300年的时间。雍正之所以能将朝政治理得这么好,离不开十三弟的帮助,更离不开隆科多和年羹尧的辅佐。十三弟胤祥和雍正关系非常亲密,这一点可以从康熙出巡看出来

  • 乾隆退位后还做了3年太上皇?这期间他都干些啥?办了一场千叟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做了几年太上皇,乾隆退位后如何控制朝政,乾隆退位后过得好吗

    为啥?因为康熙是8岁登基,活了69岁去世。乾隆到了25岁才登基,他要是干60年,不得活85岁啊?乾隆压根就没考虑过自己能活那么大。可是到了85岁生日这一天,乾隆犯难了,他没想到自己能活这么大岁数!这吹出去的牛,天下人可是都知道的!大家虽然不提,可谁都盯着呢!要是现在就退休,乾隆心有不甘,哪有活着就主

  • 乾隆封那拉氏为摄六宫皇贵妃,在册封仪式中,为什么故意羞辱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对那拉皇后的态度,乾隆对那拉氏皇后的情感如何,深度解读乾隆继后那拉氏

    那拉氏在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是他的侧福晋,嫡福晋是富察氏,她才是乾隆的最爱。富察氏后来成了富察皇后,他不御珠翠,生活简朴,只佩戴一种手工制品,通草绒花。她孝敬公婆,与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好,善待下人,赢得了众人的一致尊敬。富察皇后一生有四个孩子,可是三个都早早的夭折了,这里面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字叫永琏

  • 乾隆一生41个女人,却只钟爱翻她的“牌子”,掉漆了重做继续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一生有多少个女人,乾隆最宠爱的五个人,乾隆一生的趣事

    乾隆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清朝最为盛世的景象,这也是值得乾隆一生骄傲的地方。当乾隆留下了丰功伟绩之后,就开始好大喜功,以出差为名六下江南,其实就是为了江南的景色和美女,因此后人都认为他是个风流的皇帝,还杜撰出他与很多民间女子都有私情的故事。人人都以为乾隆是个花心大萝卜,后宫41

  • 乾隆皇帝禅位后,为了防止被嘉庆架空,留了哪些后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禅位给嘉庆,乾隆禅位对嘉庆有影响吗,乾隆禅位嘉庆过得好吗

    乾隆一生最崇拜的人便是他的爷爷康熙,为了追随爷爷的步伐,乾隆不仅也跟着六下江南,而且还在其任内数次出兵边疆。因为平定了边患,又营造了“康乾盛世”,所以一向自负的乾隆便自诩为“十全老人”。在骄傲之余,他又向老天祈祷,希望能活个高寿。如果真能实现,他便在统治清朝六十年后退休(因为他爷爷康熙统治清朝六十一

  • 乾隆有一爱玺,溥仪也十分喜爱,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溥仪随身带的乾隆田黄印章,溥仪捐乾隆文物,溥仪和乾隆的关系

    这件文物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乾隆田黄三联印章,一个便是乾隆田黄三联玺,之所以有名字的区别,是因为前面是民间所叫,后面属于专家以及公认的叫法。因为印章跟玺其实没什么区别的,但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玺就有了其独特的意义,那就是皇帝的印章才叫玺,这个乾隆田黄三联玺虽然并不是乾隆拿来在官方文书上盖章的,但它的确

  • 乾隆的腹黑手段,皇太后甄嬛和乾隆皇帝为什么能和平相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对甄嬛有多好,乾隆和甄嬛相处得好吗,乾隆和甄嬛哪个厉害

    1736年,雍正帝驾崩,年仅25岁的四皇子爱新觉罗弘历登基,史称“乾隆皇帝”。乾隆即位之后,熹贵妃成了太后,尊号为“孝圣宪皇后”。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皇帝”,他对母亲感情深厚。登基之后,乾隆国事繁忙,但他依然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乾隆帝及其时代》记载乾隆对自己母亲“三天问安,五天侍膳,

  • 乾隆有三个遗愿,一个想完成,一个没完成,最后一个努力也完不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皇帝一生最大的心愿,乾隆简介,乾隆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或者“十全武功”,而且这也是他一生中最荣耀的事情。根据史料记载,“十全”分别是: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两次平定准噶尔叛乱,两次打败廓尔喀,一次平定林爽文叛乱,一次平定

  • 乾隆随身下葬的裹尸布,孙殿英盗墓时随手丢弃,却拍出1.3亿高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殿英挖乾隆墓全过程,孙殿英盗乾隆墓后怎么样,孙殿英盗乾隆墓之前有人盗过吗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块当年孙殿英根本看不起的遮布,在几十年后,不仅拍出1.3亿人民币的天价,还成为文艺品收藏当中独一无二的佼佼者,要是孙殿英得知这个真相,估计肠子都悔青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块看似普通的遮布拍出1.3亿的天价呢?乾隆下葬时的“裹尸布”历史事实上今天所说的这块“裹尸布”,可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