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皇帝禅位后,为了防止被嘉庆架空,留了哪些后手呢?

乾隆皇帝禅位后,为了防止被嘉庆架空,留了哪些后手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876 更新时间:2024/1/17 17:27:31

乾隆一生最崇拜的人便是他的爷爷康熙,为了追随爷爷的步伐,乾隆不仅也跟着六下江南,而且还在其任内数次出兵边疆。因为平定了边患,又营造了“康乾盛世”,所以一自负的乾隆便自诩为“十全老人”。在骄傲之余,他又向老天祈祷,希望能活个高寿。如果真能实现,他便在统治清朝六十年后退休(因为他爷爷康熙统治清朝六十一年,为了显得恭敬,他才立下了六十年的誓言)。

但要退休,就必须要有接班人。而乾隆原先所立的太子却一个个夭折,让他心慌不已。所以直到他60多岁时,还未确定储君人选。但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不利的,所以时常有大臣催促乾隆早立太子。乾隆三十八年,63岁的乾隆终于决定立13岁的永琰为太子。但在天坛祭天时,他却暗暗祈祷:“如果永琰有能力继承国家大业,就保佑他诸事顺利;如果他并非贤能之人,就让他短命而死。”可见,乾隆的心确实挺狠。

嘉庆皇帝可能确实是天选之子,有惊无险的长大了。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皇帝遵照之前的承诺,让位给了儿子嘉庆皇帝。但为了防止自己出现唐高祖渊那样的惨状,乾隆还留下了后手:第一,只交政权,不交军权。开会、祭祀、接待、礼仪类的工作,乾隆移交给了嘉庆皇帝,但涉及到国家根本的军政大权,还被乾隆牢牢握在手中。军国大事,必须上报给他;第二,对外依然称“朕”,他的旨意称“敕旨”。向外邦宣告,他依然是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第三,不搬出养心殿。养心殿一直都是清朝皇权的象征,而当了太上皇的乾隆却以住习惯了为由,拒绝搬出去,嘉庆只好每天来这里上班。

很多大臣看大事依旧是乾隆说了算,嘉庆充其量只是个傀儡,所以仍然以乾隆马首是瞻。而乾隆也成为最具实权的太上皇,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对于乾隆这般的举动,嘉庆也无可奈,只好在他面前当个“乖宝宝”。而乾隆一死,嘉庆便拿他的头号宠臣和珅开刀了。

更多文章

  • 乾隆有一爱玺,溥仪也十分喜爱,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溥仪随身带的乾隆田黄印章,溥仪捐乾隆文物,溥仪和乾隆的关系

    这件文物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乾隆田黄三联印章,一个便是乾隆田黄三联玺,之所以有名字的区别,是因为前面是民间所叫,后面属于专家以及公认的叫法。因为印章跟玺其实没什么区别的,但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玺就有了其独特的意义,那就是皇帝的印章才叫玺,这个乾隆田黄三联玺虽然并不是乾隆拿来在官方文书上盖章的,但它的确

  • 乾隆的腹黑手段,皇太后甄嬛和乾隆皇帝为什么能和平相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对甄嬛有多好,乾隆和甄嬛相处得好吗,乾隆和甄嬛哪个厉害

    1736年,雍正帝驾崩,年仅25岁的四皇子爱新觉罗弘历登基,史称“乾隆皇帝”。乾隆即位之后,熹贵妃成了太后,尊号为“孝圣宪皇后”。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皇帝”,他对母亲感情深厚。登基之后,乾隆国事繁忙,但他依然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乾隆帝及其时代》记载乾隆对自己母亲“三天问安,五天侍膳,

  • 乾隆有三个遗愿,一个想完成,一个没完成,最后一个努力也完不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皇帝一生最大的心愿,乾隆简介,乾隆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或者“十全武功”,而且这也是他一生中最荣耀的事情。根据史料记载,“十全”分别是: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两次平定准噶尔叛乱,两次打败廓尔喀,一次平定林爽文叛乱,一次平定

  • 乾隆随身下葬的裹尸布,孙殿英盗墓时随手丢弃,却拍出1.3亿高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殿英挖乾隆墓全过程,孙殿英盗乾隆墓后怎么样,孙殿英盗乾隆墓之前有人盗过吗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块当年孙殿英根本看不起的遮布,在几十年后,不仅拍出1.3亿人民币的天价,还成为文艺品收藏当中独一无二的佼佼者,要是孙殿英得知这个真相,估计肠子都悔青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块看似普通的遮布拍出1.3亿的天价呢?乾隆下葬时的“裹尸布”历史事实上今天所说的这块“裹尸布”,可不是一

  • 从顺治禁止八旗圈地说起,清初一系列发展措施,为何成效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顺治八旗演变过程,顺治年间八旗总数量,顺治什么时候下令八旗实施薪金制

    禁止八旗子弟圈地顺治一再下令不允许八旗子弟圈占土地。满族是游牧民族。一度争相圈占土地。清初人关后,更是把京畿地区大量土地划分给八旗,以维护其利益。但恶果很快就显露出来:圈地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社会秩序也动荡不安。有些耕地变成牧场,致使良田荒芜,土地萧条。失去土地的农民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不时

  • 小说中的姜太公上山学道四十年,现实中却是在躲在这里避战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太公多少岁学道,历史上真实的姜太公,姜子牙上山学道前是做什么的

    这位能人是谁,笔者也无需卖关子,毕竟几乎无人不知他的大名,他便是鼎鼎大名的太公姜子牙。姜子牙,吕氏姜姓名尚,又一名望,字子牙,号飞熊,在《史记》中记载他为“东海上人”,具体在今天的何处众说纷纭,笔者仅为各位闲叙历史故事,不愿卷入属地纷争,故在这里不做讨论。“东海上人”太公姜子牙一听姜太公的姓,便知他

  • 关于夏文化、夏朝国都研究标准的答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夏朝的主要文化,夏朝文化深度解析,夏朝时的国都

    “赵辉要点脸好不好,你比徐旭生还棒,比碳十四还牛逼,中科院的所有考古专家都让你给否了,你自费考古挖了几片陶片就给夏都给定了,考古是一个系统的科学,除了历史记载以外,还要结合现场发发掘,测绘,天文,气象,音乐,文学,等等,还有科学仪器鉴定,就算是二里头出土了3900青铜器,绿松石的龙饰和宫殿规模基础,

  • 曹洪升官!曹操遭遇首场惨败,被曹洪舍命搭救,曹操羞愧交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洪丢失城池曹操直接要斩杀曹洪,三国时期曹洪简历,曹操与曹洪谁厉害

    约走至四更余,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洪急扶操下马,脱去袍铠,负操渡水。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操带水而走。这是《三国演义》第六回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至今仍让人一吟三叹。可是,历史真相果真如此吗?对曹操,罗贯中极尽挪

  • 曹操为什么愚蠢的杀掉“神医华佗”?其实很简单,华佗太不明智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华佗给曹操医病了吗,曹操杀华佗视频片段,曹操斩杀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手中权力很大,因为疑心很重,所以军事政务大都亲自操劳,因而积劳成疾,到了晚年的时候病情就越发严重,尤其是头痛的症状,让他忍受不了。因为军中的医师对此无能为力,于是他就在民间四处找寻名医,就这样,华佗被曹操请到了军中,作为一名医生,华佗对于每一位病人都是平等对待,医者父母心,

  • 秦始皇叫嬴政,为何现代却很少见姓嬴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嬴政原本姓什么,秦始皇嬴政姓嬴为什么他儿子姓胡,秦始皇到底姓嬴还是赵

    那就是作为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大一统皇帝秦始皇,名字叫做嬴政,但是为何嬴姓在后来却很少出现,而现代社会更是很少有看到姓嬴的人呢?要知道在明朝之前,朱姓的人口数量并不多,但是到明朝灭亡的时,朱姓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数百万,将近千万的样子,可见能否出现皇帝,对于一个姓氏的人口数量,是有着重大影响的。按照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