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法战争清朝真是胜利却签了不平等条约吗,不仅败了,还是惨败

中法战争清朝真是胜利却签了不平等条约吗,不仅败了,还是惨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99 更新时间:2024/1/17 1:08:27

以当时的状况来看,《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朝损失最大的就是丧失了对越南宗主国身份。越南始终是清朝的藩属国,结果在这个条约里面,清朝把越南让给了法国人。这对清朝在东亚的地位造成重大影响。至于通商影响不大,修铁路更是没影响,因为清朝当时还没有铁路。清朝之所以和法国签订这样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因为中法战争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清朝打赢了这场战争,不该签订这个条约。事实上,这件事远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中法战争的根本原因和越南有关,越南最后一个朝阮朝在统一越南之后,法国人的势力都进入到了越南。在越南统一的过程中,法国人也帮助了越南。 由于清朝的原因,法国在越南的势力被极大地限制。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法国加大对越南的渗入,清朝和法国在越来的冲突越来越严重。1883年,清朝和法国爆发了战争,这就是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和清朝之前打的任何一场战争都不一样,这场战争在陆地上和海上同时进行。陆地上和海上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我们看一下每场战争的大致状况。

清朝在陆地上的主要军力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刘永福领导的地方武装黑旗军。第二部分是清朝驻扎在越南七个营正规的桂军和滇军。这两部分军力加起来差不多两三万人。陆地上的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清朝被打的大败。这次战争对清朝影响非常大,辛酉政变以来掌权的恭亲王慈禧趁机罢黜。慈禧开始掌握清朝大权。最后排李鸿章和法国进行和谈,不过和谈并没有什么结果,最后不了了之。但不管怎么说,双方停战了一段时间。

之后法国再次进攻,这就是陆地上的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初期,清朝取得了一些胜利,在北黎冲突中,法军损失了近百人。之后法军在镇南关和清朝发生了大规模战争,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镇南关战役。这次战役清朝军队在老将冯子材的带领下打败了法国军队。当然,冯子材之所以能打败法国军队不仅因为自己作战勇敢,指挥得当。更主要的是当时下雨,法军很多武器无法使用,清朝可以说是碰巧取胜。这一次胜利对法国影响非常大。因为冯子材当时都快七十岁的人了,法军还是失败了。连法国内阁都倒台了,觉得太丢人了。

表面上看清朝在陆地上的第二阶段取得了胜利,但有很大的幸运成分在里面。而且清朝的胜利是防守的比较多,真正的进攻上,清朝并没有多大优势。总的来说,清朝在陆地上最多只能和法军打了个平手,不能说是大胜。一场战役的胜利并不能意味着这场战争的胜利。

看完陆地上的战争,我们再看一下海上的状况。如果是清朝在陆地上和法军还算互有胜负,在海上清朝可以说是一败涂地。清朝的海军简直就是活靶子,被人家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全军覆没。

19世纪七十年代,清朝开始建立现代化海军。清政府当时建设了三支海军,分别是南洋水师、北洋水师、福建水师。中法战争中和法国海军作战的主要是福建水师。北洋水师是李鸿章创办的,这个我们都知道。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主要是沈葆桢创办。福建水师当时有大小26艘军舰,总吨位为1.1万吨。说真的吨位是不小,但军舰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甲板都是木头的,而且这些军舰绝大多数都是清朝自己造的。要知道此时已经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了,军舰都是铁甲舰。说真的,军舰吨位虽然多,但实力并不强。

陆地上战争进行到第二阶段的时候,法国派海军进攻清朝。法国军舰当时主要开到福建沿海一带,所以福建水师负责抵御。清朝虽然有三支水师,但其他两支并不原因帮忙。所以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和会办福建海防大臣张佩纶等人只能下令"严谕水师,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本来武器装备就不如人家,还不能先开开炮。当法军开炮之后,福建水师开始还击。结果福建水师的炮火对法国海军几乎没有任何损伤,自己的木甲板在人家的炮火面前毫无抵抗力。开战只进行了半小时不到,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而法军仅5人被击毙,15人受伤。法军还摧毁了马尾造船厂和两岸炮台。清朝费尽心思建立的三支海军,就这样被消灭的一支。这也能看到清朝的海军当时真的就是纸糊的老虎。

之后法国海军又进犯台湾基隆和淡水。虽然有刘铭传等人的抵抗,但人家还是登陆了。后来法军还一度占领了澎湖列岛。因为瘟疫,法国海军不得不撤退。如果不是发生了瘟疫,法国海军极有可能占领整个台湾和澎湖列岛。

总的来说,在海上的战争,清朝是一败涂地,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而且这也暴露了清朝海防实力之弱。法国海军虽然撤走了,但人家战斗力都还在。如果战争继续下去的话,法国海军随时能进攻任何沿海地区,而清朝能否抵抗就不好说了。到时其他国家一旦看到清朝在海上的弱小,是否通过海上加入到入侵清朝的行动中是个未知数。

这就是中法战争的大致状况。在整个战争期间,清朝始终不敢轻易对法国宣战,一直想通过和谈解决问题。也正是清朝犹豫不决的态度,才在军事上败得这么惨。当然,清朝不敢轻易对法国宣战也理解。法国当时的实力仅次于英国,是世界老二。清朝的实力根本不是法国的对手。再看一下清朝在战争中的表现。海上和陆地上,清朝只是在镇南关战役上取得一些胜利,其他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胜利。说真的,这样的战况,谁都不敢轻易对法国宣战。

正是由于这样,镇南关大捷后,清朝才积极地和法国和谈,于是才有了上面的《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朝之所以签订这个条约,是因为自己非常清楚获得这种有利局面非常不容易,必须以此为筹码和法国谈判。否则到时局面再不利于自己的话,想要和谈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总的来说,在《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对清朝的损害并不是很大。

这就是清朝赢得了中法战争却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具体状况。看完这个之后,你现在对《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怎么看,是否还坚持认为清朝不应该签订这个条约。

更多文章

  • 乾隆收拾雍正重臣张廷玉鄂尔泰田文镜,为何连忠臣李卫也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之所以能延续近三百年,其中离不开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一生勤于政事,文武英明,如果没有他一改康熙晚年怠政颓势和给乾隆开了个好头,清朝恐怕发展不到近300年的时间。雍正之所以能将朝政治理得这么好,离不开十三弟的帮助,更离不开隆科多和年羹尧的辅佐。十三弟胤祥和雍正关系非常亲密,这一点可以从康熙出巡看出来

  • 乾隆退位后还做了3年太上皇?这期间他都干些啥?办了一场千叟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做了几年太上皇,乾隆退位后如何控制朝政,乾隆退位后过得好吗

    为啥?因为康熙是8岁登基,活了69岁去世。乾隆到了25岁才登基,他要是干60年,不得活85岁啊?乾隆压根就没考虑过自己能活那么大。可是到了85岁生日这一天,乾隆犯难了,他没想到自己能活这么大岁数!这吹出去的牛,天下人可是都知道的!大家虽然不提,可谁都盯着呢!要是现在就退休,乾隆心有不甘,哪有活着就主

  • 乾隆封那拉氏为摄六宫皇贵妃,在册封仪式中,为什么故意羞辱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对那拉皇后的态度,乾隆对那拉氏皇后的情感如何,深度解读乾隆继后那拉氏

    那拉氏在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是他的侧福晋,嫡福晋是富察氏,她才是乾隆的最爱。富察氏后来成了富察皇后,他不御珠翠,生活简朴,只佩戴一种手工制品,通草绒花。她孝敬公婆,与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好,善待下人,赢得了众人的一致尊敬。富察皇后一生有四个孩子,可是三个都早早的夭折了,这里面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字叫永琏

  • 乾隆一生41个女人,却只钟爱翻她的“牌子”,掉漆了重做继续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一生有多少个女人,乾隆最宠爱的五个人,乾隆一生的趣事

    乾隆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清朝最为盛世的景象,这也是值得乾隆一生骄傲的地方。当乾隆留下了丰功伟绩之后,就开始好大喜功,以出差为名六下江南,其实就是为了江南的景色和美女,因此后人都认为他是个风流的皇帝,还杜撰出他与很多民间女子都有私情的故事。人人都以为乾隆是个花心大萝卜,后宫41

  • 乾隆皇帝禅位后,为了防止被嘉庆架空,留了哪些后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禅位给嘉庆,乾隆禅位对嘉庆有影响吗,乾隆禅位嘉庆过得好吗

    乾隆一生最崇拜的人便是他的爷爷康熙,为了追随爷爷的步伐,乾隆不仅也跟着六下江南,而且还在其任内数次出兵边疆。因为平定了边患,又营造了“康乾盛世”,所以一向自负的乾隆便自诩为“十全老人”。在骄傲之余,他又向老天祈祷,希望能活个高寿。如果真能实现,他便在统治清朝六十年后退休(因为他爷爷康熙统治清朝六十一

  • 乾隆有一爱玺,溥仪也十分喜爱,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溥仪随身带的乾隆田黄印章,溥仪捐乾隆文物,溥仪和乾隆的关系

    这件文物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乾隆田黄三联印章,一个便是乾隆田黄三联玺,之所以有名字的区别,是因为前面是民间所叫,后面属于专家以及公认的叫法。因为印章跟玺其实没什么区别的,但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玺就有了其独特的意义,那就是皇帝的印章才叫玺,这个乾隆田黄三联玺虽然并不是乾隆拿来在官方文书上盖章的,但它的确

  • 乾隆的腹黑手段,皇太后甄嬛和乾隆皇帝为什么能和平相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对甄嬛有多好,乾隆和甄嬛相处得好吗,乾隆和甄嬛哪个厉害

    1736年,雍正帝驾崩,年仅25岁的四皇子爱新觉罗弘历登基,史称“乾隆皇帝”。乾隆即位之后,熹贵妃成了太后,尊号为“孝圣宪皇后”。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皇帝”,他对母亲感情深厚。登基之后,乾隆国事繁忙,但他依然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乾隆帝及其时代》记载乾隆对自己母亲“三天问安,五天侍膳,

  • 乾隆有三个遗愿,一个想完成,一个没完成,最后一个努力也完不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皇帝一生最大的心愿,乾隆简介,乾隆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或者“十全武功”,而且这也是他一生中最荣耀的事情。根据史料记载,“十全”分别是: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两次平定准噶尔叛乱,两次打败廓尔喀,一次平定林爽文叛乱,一次平定

  • 乾隆随身下葬的裹尸布,孙殿英盗墓时随手丢弃,却拍出1.3亿高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殿英挖乾隆墓全过程,孙殿英盗乾隆墓后怎么样,孙殿英盗乾隆墓之前有人盗过吗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块当年孙殿英根本看不起的遮布,在几十年后,不仅拍出1.3亿人民币的天价,还成为文艺品收藏当中独一无二的佼佼者,要是孙殿英得知这个真相,估计肠子都悔青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块看似普通的遮布拍出1.3亿的天价呢?乾隆下葬时的“裹尸布”历史事实上今天所说的这块“裹尸布”,可不是一

  • 从顺治禁止八旗圈地说起,清初一系列发展措施,为何成效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顺治八旗演变过程,顺治年间八旗总数量,顺治什么时候下令八旗实施薪金制

    禁止八旗子弟圈地顺治一再下令不允许八旗子弟圈占土地。满族是游牧民族。一度争相圈占土地。清初人关后,更是把京畿地区大量土地划分给八旗,以维护其利益。但恶果很快就显露出来:圈地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社会秩序也动荡不安。有些耕地变成牧场,致使良田荒芜,土地萧条。失去土地的农民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