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道光不立身体素质更好的恭亲王为皇帝,而是选择了咸丰?

为什么道光不立身体素质更好的恭亲王为皇帝,而是选择了咸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41 更新时间:2024/1/27 10:22:01

同年二月,道光帝驾崩,随即太子奕詝在太和殿继位,史称咸丰皇帝!

对于咸丰的继位,历史上有很多争议,因为论文,咸丰不及他的弟弟恭亲王奕訢,论武,咸丰又因为摔伤而变成了瘸子,更不及恭亲王奕訢,可结果呢?道光帝却反其道而行之,立只有孝的四子奕詝为帝,到底是道光帝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老了糊涂了看不清人才!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来给大家解开,为何道光会选择只有孝的咸丰而没有选择文武双全的恭亲王奕訢?

先介绍一下俩人

四子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出生于1831年,母亲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由于孝全的原因,奕詝从小就受到道光的疼爱,不过有一次,因为骑马不小心摔伤终身落下残疾,可这并没有影响道光对他的疼爱,最终以他仁孝将皇位传给了奕詝!

奕訢出生于1833年,实际年龄只比咸丰小一岁,母亲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奕訢因为只比咸丰小一岁,因此他们从小一起在南书房读书,犹如亲兄弟一般!之所以,他们的关系特别的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奕訢的母亲还是咸丰的养母。因为咸丰的母亲孝全成皇后在32岁就死了,出于对儿子的疼爱,道光就把咸丰放在孝静成皇后身边抚养,因此他们俩的关系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因为皇位产生了隔阂!

道光三十年,道光帝病重,此时他把军机大臣,宗人府官员都叫到了身边,当众宣读了立储诏书,最终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六子奕訢为恭亲王!

自打确定太子之位那天起,兄弟之间就产生了隔阂,虽然后来咸丰想法设法的补偿奕訢(包括将和和珅府赐他,还进封奕訢母亲为孝静成皇后),但自始至终,奕訢心里都没有真正原谅咸丰,之所以不服,就在于奕訢自知自己的才能,各方面都比自己这位哥哥好,可偏偏道光就选择了他!因此他实在想不通,认为道光偏心,咸丰不配!

虽然奕訢心里有气,但在咸丰一朝他并没有把这种气撒出来,而是一直埋藏在心里,好生辅佐这位皇兄,直到咸丰去世,所以奕訢能经历四朝,除了他的才能以外,他的诚服和心胸也至关重要!

那道光为何会将皇位传给只有仁孝的奕詝而不传给文武双全的奕訢?到底什么原因呢?

其实我分析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道光帝的秉性在作怪,认为奕詝更像自己!

根据历史对他的评价:守成,谨慎小心,循规蹈矩,胆小,墨守成规,节俭,仁孝!

我们不难发现他为何会选择四子奕詝!

首先说循规蹈矩,自古选择接班人都是立长不立幼,传嫡不传庶!虽然清朝多数皇帝都没有实行这一规矩,但嘉庆实行了,道光皇帝就是嫡长子,因此,为了顺应礼法,道光帝便立自己的嫡长子奕詝为皇太子!(前面几个死的死,过继的过继,奕詝就成了嫡长子)

我们再说仁孝!

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攻陷紫禁城,三十一岁的道光不怕危险挺身而出用火枪打死了两名逆贼,事后嘉庆得知,不但封他为和硕智亲王,还称赞他为“忠孝兼备”!

而他的儿子中,称得上忠孝的只有四子奕詝!据历史记载,道光病重那一天,奕詝,奕訢都过去了,在临走时,他们各自的师傅都给他们交代了该说的话,奕訢的师傅卓秉恬让奕訢在道光面前尽情的展示文韬武略!而奕詝的师傅杜受田则让奕詝尽情的哭,来展示仁孝的一面最终还是奕詝的忠孝赢了!其实,对于道光喜欢忠孝这一点,杜受田早就看出来了,所以,他一出手就命中道光下怀,最终为咸丰夺得皇位占得先机!

还有节俭

道光帝是有名的节俭,不但自己的皇冠龙袍很少换,就连龙袍也是打补丁的,官员为了上行下效,也开始穿带补丁的衣服!而咸丰帝也正是一个节俭的人!比如《南亭笔记》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次上书房的门枢坏了,内务府请求换个新门,咸丰帝没批准,说修理一下还可以继续用。后来门修好了,内务府的人报账说费银五千两。咸丰帝勃然大怒,下令讯问有关人员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的人见咸丰帝认真了,慌忙说数字报错了,是五十两,这事才算了结。另有一次,咸丰帝有一条新的杭纱套裤,因不小心烧了个约蚕豆瓣大的窟窿,太监说丢了吧,咸丰帝再三惋惜,说:“物力艰难,弃之可惜,尽量给补补吧。”后来才知道,这样补一下,下面的人竟然报销了数百两银子。听到这里,咸丰帝慨然叹道:“做皇帝想勤俭都不容易,何况是奢侈呢!

所以,从道光的秉性看,奕詝是最像自己的,也是最让自己满意的,而奕訢却与之相反,因此道光从自身出发最终选择了奕詝!

二,奕訢的思想偏西化,让道光不喜欢,进而没有选择他!

奕訢是有名的洋务大臣,在他主政军机处期间极力推荐朝廷向西方学习,还引进了很多西方的东西,比如电灯,铁路,电报局等!其实早在奕訢年轻的时候就颇对西方事务感兴趣,还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比如枪炮,舰船等来发展自己的国力,以免被动挨打!可道光呢?是一个守旧的皇帝,又是一个胆小的皇帝,很怕这些洋玩意进来进而影响自己的统治,尤其道光经鸦片战争后对洋人恨之入骨,认为学洋人的东西就是与虎谋皮,因此他特别抵触发展洋人的东西!而奕訢呢正好与道光相反!所以,道光之所以没有选择奕訢很有可能与他的思想偏西化有关,道光可能认为,万一传位给奕訢,像他这样的魄力,肯定会和西方合作来发展西方的东西,到那时,我中华传统文化就有可能被洋人的东西给吞没了,这不亚于亡国,所以,在考虑不给大清留下亡国的种子后,道光最终选择了相对传统,且和自已相近的奕詝来继承皇位!

三,两位皇子母亲的缘故

前面我说到,奕訢的母亲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奕詝的母亲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对于这两位妃子来说,道光更喜欢奕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不管是从长相还是受宠程度,奕詝的母亲都要大于奕訢的母亲!比如拿怀孕这件事来说,钮钴禄氏怀孕四次,而博尔济吉特氏才怀孕两次!还有提拔的速度,钮钴禄氏十年的时间就从一个秀女成长为皇后,而博尔济吉特氏直到道光去世才是个贵妃,所以,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道光更喜欢钮钴禄氏,也正是更喜欢钮钴禄氏最终让他选择了奕詝成为他的接班人!

其实选择奕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出于道光对钮钴禄氏的补偿,

说的是,钮钴禄氏第一次怀孕就流产了,从此就得了月经病,身体一直不好,可即便身体不好,钮钴禄氏还是硬撑着为道光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最终导致自己英年早逝!所以,出于愧疚,道光选择了四子奕詝!

虽然只是个传说,但这件事却是真的,说不上道光自责太深,最终拿皇位作为补偿!也说不一定!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清朝三百年,始终没发生过“宦官干政”?这一举措不得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宦官不干政,清朝怎么解决宦官干政问题,清朝有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

    在古代,帝王们信任这些人的忠心,因为,对于太监来说,除了帝王宠爱,他们别无倚仗。也正是因为太监与寻常人不同,所以,他们一旦得势,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擅权的情况。遇到明君在位还好,尚能压制这些人,若是皇帝较为懦弱,则多半会被这些人所辖制。在历朝历代中,尤以明朝宦官擅权的现象最为严重。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土木

  • 乾隆七世孙戴上亿大扳指,专家劝他上交,他却直言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七世孙手戴上亿大扳指上交,乾隆七世孙手戴了多少扳指,乾隆皇帝本人戴的玉扳指价值如何

    中国现在是现代社会,之前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国家已经消失。只是末代的清王朝和皇室爱新觉罗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作为当初的皇族,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保留着一些文物和古董。乾隆的七世孙手上就戴着一个价值上亿元的扳指,据说是乾隆带过的,专家鉴定之后劝他上交国家,他直接拒绝,还用六个字让专家哑口无言。爱新觉罗现在

  • 丰台大营究竟囤有多少兵力?为何能帮助雍正成功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时的丰台大营在哪,雍正除了丰台大营还有什么营,雍正掌控丰台大营

    “诛九族来自秦变法后的夷三族法。”原本就十分残酷的诛九族,发展到了明朝的时候,更是被朱棣加成了诛十族。造反,从古至今都是大事。一旦和造反扯上关系,不仅自己的项上人头不保,很多时候,就连自己的整个亲族都要遭殃。为了对造反人士行为绝对的威慑力,同样也是为了守住自己手中的成功,皇权高度集中的地方,必然要有

  • 为何清朝能解决困扰中原上千年的游牧民族问题?是以夷制夷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的游牧问题,为什么清朝能控制游牧,清朝如何解决游牧民族

    清朝解决蒙古问题良好的历史时机清朝崛起的时候,作为草原上左右一个民族蒙古经过几起几落已经不能不能作为统一的部族对外发出声音。况且清朝平定完准噶尔后对草原实行的是直辖而不是之前王朝的羁縻政策。漠南蒙古的林丹汗在被皇太极击败后在大清入关前就臣服了后金政权。漠北的喀尔喀部和漠西蒙古同样也名义上归顺了清朝。

  • 他们都劝说曾国藩造反,却被他拒绝,最后他向胞弟说出不反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曾国藩胞弟仅使一妙计便攻陷天京,曾国藩的权力有多大,曾国藩最后被谁打败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为什么有人劝曾国藩造反呢?主要是当时的晚清已经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国门被打破,国内又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而当年打下大清江山的八旗军,早已连拉弓骑马的力气都没有了。此时的曾国藩手里却都是硬

  • 为什么努尔哈赤要杀死弟弟舒尔哈齐呢?一山不容二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努尔哈赤杀舒尔哈齐,努尔哈赤怎么被杀的,努尔哈赤为什么要杀他弟弟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同母弟弟舒尔哈齐,是帮着他打天下的重要人物,兄弟感情很深。但随着努尔哈赤的发迹,舒尔哈齐不甘心屈居哥哥之下,加上外界的挑唆,最终分化。曾经舒尔哈齐是地位仅次于努尔哈赤的后金第二号人物,但他野心太甚,想着能够与哥哥平起平坐各半江山,最终被努尔哈赤所囚,在绝望中离开人世。舒尔哈齐是明朝建

  • 乾隆女儿想买东西,乾隆说:没钱找你公公,和珅机智回答4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买东西没钱和珅解围,乾隆与和珅的千古君臣对话,清朝乾隆跟和珅对话

    这个最受乾隆宠爱的女儿就是固伦和孝公主,1775年出生,当时乾隆帝已经六十多岁了,对她的出生是格外欢喜,固伦和孝公主天性活泼开朗,常常让乾隆觉得非常开心,乾隆帝对她的宠爱到了想要把皇位传给她的地步。这么受宠爱的公主为什么会下嫁给著名贪官和坤的儿子丰绅殷德?这还得说一说和坤这个人,和坤从小就失去了父母

  • 乾隆七世孙手戴“帝王扳指”,专家劝他上交,他说6字让专家愣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戴的扳指上有字吗,乾隆皇帝本人戴的玉扳指价值如何,乾隆皇帝玉扳指图片

    1912年,清王朝在风雨飘零中最终宣告结束,同时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也画上了句话,而清朝王室的成员也隐姓埋名过起了平凡的生活,他们大多也生活在北京城,少部分人回到了故乡东北。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一生也很有戏剧性,清朝灭亡后他在紫禁城还待上了一段时间,成年后被赶了出来,然后又成为了伪满洲国的傀儡

  • 主动裁撤湘军,真的只是惧怕慈禧“猜忌”?曾国藩:“暮气已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国藩裁撤湘军,曾国藩的湘军最终怎么样了,曾国藩为什么主动解散湘军

    不过战事过后,湘军将士虽然“九死一生”立此大功,却还没来得及享受完“胜利的喜悦”,曾国藩就宣布要“裁撤湘军”。“老奸巨滑”的曾国藩竟然在湘军最“风光”的时候,却毫不犹豫地要裁撤掉自己的这支“精锐王牌”。在后世史学家们看来,曾国藩之所以会选择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力求自保”,避免自己落得个“兔死狗烹”的

  • 乾隆出一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纪晓岚无言以对,一女子轻松对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和纪晓岚对联大全,乾隆与纪晓岚所有的对联,纪晓岚为乾隆写的寿联

    要说历史上英明神武的帝王将相可是真不少,但是能够同时做到骁勇善战还博学多才、满腹经纶的皇帝就不多见了。毕竟能够武力值和文学才华都兼备的人本就少之又少。不过历史上还是有对文学艺术有些造诣的皇帝的,例如我们熟悉的乾隆。乾隆虽然不能称作是才华横溢,但是也创作出了不少诗作。据统计,乾隆在位所创作的诗作之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