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诸葛亮害关羽这一观点,虽然出自名家,实则站不住脚

刘备、诸葛亮害关羽这一观点,虽然出自名家,实则站不住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7 更新时间:2023/12/5 8:38:13

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

一直以来存在这样一种阴谋论的说法,在关羽北上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刘备和诸葛亮不发一兵一卒,导致关羽的覆败。也就是说,是刘备和诸葛亮合谋害死了关羽。此论点似乎来源于章太炎先生,又经过方诗铭先生的补充(章太炎侧重于诸葛亮除关羽,方诗铭侧重于刘备和关羽的矛盾)。可以说早已经有源头,在现代的网络社会上也非常受欢迎。不过这个观点虽然清奇有余,但是论据不足。下面小编就来就这个论点说一下自己的一些浅见。

刘备、诸葛亮合谋害死关羽一观点

这个观点小编在上一篇文章阐述得比较全面,不过为了方便阅读,在这里再做一个简单的概述。首先的这个观点的概述。由于关羽一直在荆州,与在益州的刘备联系很少,而且关羽都督一州(虽然不是全部的荆州,但地盘也不小),对刘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关羽和刘备逐渐产生矛盾,刘备想除掉关羽,诸葛亮作为法家人物,坚持君主集权,也愿意除掉关羽。

刘备集团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确定了,要处理关羽,但是关羽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贸然处置会弹压不住人心的浮动。于是刘备和诸葛亮决定借江东人之手,来除掉关羽。具体的做法就是放任关羽和孙权、和下属(其中还提出糜芳和傅士仁是监视关羽的刘备的“自己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放任关羽主动对曹操发动大规模的北伐,最后在关羽落败的时候没有进行一丁点的救援,宁可把荆州送给江东,也要除掉关羽这个不稳定因素。

此观点的论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刘备没有对关羽进行任何救援,导致关羽兵败身死;二、诸葛亮是法家人物,推崇擅长权谋之术的晏子;三、糜芳和傅士仁与关羽不合;四、关羽对刘备将黄忠与自己并列的行为感到不满;五、廖立谈论关羽覆败一事,被诸葛亮以“诽谤先帝”的名目废弃不用。

对上述论据的逐条反对

虽然上述的一些论据都是大师提出来的。不过历史这个东西经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尤其是这种主观的推测。所以小编也试着对这些论据进行逐条反驳。

一、刘备刚刚进行一次大规模战役,以及关羽的败亡出人意料

关羽北伐的时候,刘备确实没有响应的意思,在关羽失败后也没有主动出兵救援。不过这并不代表刘备在主观上没有这个想法,而是受限于当时的环境。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而在之前,刘备已经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即从建安二十三年到建安二十四年的“汉中之战”。刘备先是击败夏侯渊,初步在汉中站稳脚跟;而后又与曹操在汉中相持。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有些疲敝了。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不断向后方征兵,诸葛亮问杨洪,杨洪回答:“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这固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能说明刘备为了争夺汉中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当然刘备也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程度,在“汉中之战”之后还是有支援关羽的能力。但是关羽的败亡其实是非常出人意料的。事实上刘备还是准备呼应关羽的,他派孟达刘封进攻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就是体现。这个举动的目的只能是出兵进攻襄阳,配合关羽北伐。只不过关羽北伐的时机不成熟,刘封、孟达还没有完全消化“东三郡”,拒绝配合关羽。不过即便如此,关羽在前期也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围攻樊城,切断襄阳,利用水利完全吃掉于禁的七军。这个时候刘备不出兵也是情有可原的。结果在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徐晃挫败关羽的攻势;闰十月,孙权也开始实施偷袭荆州的计划;在十二月,关羽就已经覆败。也就是说,关羽的败亡也就三个月时间(其中有一个闰十月),而且荆州丢失是在十一月,给刘备的反应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最多两个月。刘备远在成都,消息要从荆州传过来,刘备又要做战前的准备工作,又是在“汉中之战”这样的大战之后,时间上实在太过紧张。

二、诸葛亮否定晏子

诸葛亮常常吟诵《梁甫吟》,《梁甫吟》又是说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这个不假。但是吟诵《梁甫吟》可能有两种寄托。一是诸葛亮推崇晏子的权术;二是诸葛亮同情自杀的三个勇士。小编更倾向于后者。在《梁甫吟》中有一句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诗句“一朝被谗言”,将晏子的计谋定性为谗言,可见诸葛亮是否定晏子的。

当然章太炎先生也把这一点考虑到了,称谗言是“特婉辞尔”。不过还有一点可以看出,诸葛亮内心当中不认可晏子的做法。诸葛亮在年少的时候自比为“管乐”,就是管仲乐毅。而在诸葛亮之前,管仲并不与乐毅并称,通常与晏子并称,称为“管晏”。二人都是齐国名相。诸葛亮为什么放弃晏子选择乐毅呢?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并不认同晏子的做法。而且诸葛亮虽然是法家人物,但一向赏功罚罪,被评价“开诚心,布公道”,并不是玩弄权术的人物。

三、糜芳和傅士仁与关羽不合不能证明二人监视关羽

方诗铭先生认为,糜芳和傅士仁与关羽不合,是因为他们本身是监视关羽的人。其中糜芳和刘备有联姻关系,傅士仁是刘备幽州老乡,刘备对二人具有完全的信任。二人监视关羽,所以关羽和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不好。

然而这一点缺乏必要的证据不说,如果按照姻亲关系的话,吴懿不应当背叛刘璋投降刘备;按照同乡关系的话,关羽虽然不是刘备的老乡,但也从一开始就跟随刘备在涿县起家的故人。如果仅凭借姻亲和同乡,就判断刘备将二人视为心腹,显然是失之武断的。而且糜芳和傅士仁和关羽之间的矛盾在《三国志》中已经有所体现。二人在供给军资的时候不尽心尽力,而且糜芳还因为工作失误导致军械被火焚毁。这里面完全看不到监视的原因。

四、关羽的骄纵

关羽因为黄忠和自己同列为四方将军就不跟就拜,这是一种骄纵的表现,说他对刘备不满也说得过去。但是如果就因为这一点就说关羽和刘备的矛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未免太夸张了。

刘备走武途出身,身上带着一种江湖草莽的气息,又善待下人。和刘备一起周旋的涿郡故人,都有一些骄纵的味道。比如简雍,和刘备交谈的时候“箕踞倾倚”,不拘礼节;张飞喜欢鞭打士卒,被刘备屡次劝告,却不听从。除了这些涿郡起兵的人,庞统也顶撞过刘备;刘巴和张飞交恶,并且公然表示歧视武人(刘备就是武人出身),这些人都可以说对刘备有些骄纵,但也没有受到什么责罚。关羽作为刘备手下首屈一指的名将,为人也有傲气,表现得骄纵一些可以理解。

五、廖立除了“诽谤先帝”,还有“疵毁众臣”

廖立指责刘备,到汉中和曹操争斗,导致关羽在荆州兵败身死。诸葛亮给廖立定的罪名确实也有“诽谤先帝”。但是廖立同时也指责关羽有勇无谋,导致荆州兵败。诸葛亮也给廖立定了“疵毁众臣”的罪名。这个在逻辑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方诗铭先生将廖立对关羽的评价,与“诽谤先帝”联系起来,称这是陈寿将关羽的死指向刘备的曲笔,这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刘备、诸葛亮害死关羽得不偿失

刘备和诸葛亮害死关羽,表面上可以遏制关羽反叛的可能。但是其直接造成的代价是荆州三郡丢失。失去荆州,或者说南郡之后,可以说《隆中对》基本上宣告破产,刘备缺少一条北伐的方便的通道,只能从汉中走秦岭进攻关中或者陇右。这样缺少奇兵的牵制,刘备的北伐事业会变得非常困难。具体可以看诸葛亮的北伐,五次北伐都没有实现攻占陇右的目的。

如果说刘备是寄希望于孙权杀死关羽,自己再夺取荆州,这种想法也非常单纯。这样荆州易手一遍以后,刘备和孙权的关系可以说跌进了谷底,在荆州上肯定是一种不死不休的局面。这就违背了《隆中对》中联合孙权的条件。在荆州要防备孙权的袭击,也难以再分兵进行北伐。

况且如果真是这个想法,刘备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在关羽失败之后立刻出击。但实际上刘备是在章武元年(即公元221)七月,期间耽搁了超过一年半的时间。可见刘备对关羽被偷袭是很措手不及的,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主观上借助孙权之手消灭关羽的,因为那样得不偿失。所以小编认为这个阴谋论是不靠谱的。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为什么蜀汉从此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夷陵之战真实情况,夷陵之战刘备有获胜的可能吗,正史上刘备夷陵之战是怎么败的

    蜀汉的基业在三国中最弱小。在《三国演义》中,东汉末年,各路诸侯割据,相互攻伐,最终经过多年的战争兼并,曹操统一北方,东吴历经三世占据江南半壁江山,刘备占据蜀汉。东汉后期(157年),人口达到鼎盛,民户人口5648万人,经过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大大小小的军阀互相混战,到了三国后期(263年),民户人口

  • 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的夏侯惇,为何如此受曹操厚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侯惇是一直打败仗一直升官吗,历史上夏侯惇有多厉害,历史上对夏侯惇的评价

    翻阅史书我们会发现,夏侯惇和曹操是有一定的直系血缘关系,因为曹嵩是夏侯惇家过继给曹家的孩子,是夏侯惇的直系叔父,又是曹操的亲生父亲。如果和曹仁,曹洪这些曹氏宗族比起来的话,他们跟曹操都没有直系血缘,但是夏侯惇和曹操是那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直系宗族,是非常亲密的。在曹操起兵开始创业的时候,是夏侯惇是第一

  • 前有七国之乱之鉴,朱元璋称帝后为何还要执意分封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儿子分封在哪,朱元璋分封的目的,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至于这三种制度的优劣,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周灭商后,周朝为了更好的管理统治,分封众多诸侯,一开始,天下的诸侯还可以对周王室形成众星拱月般的统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国势力逐渐壮大,也就酿成了后来的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和战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但秦朝国祚仅十五年便亡。刘邦称帝建

  • 刘邦集团、李渊集团、朱元璋集团,这三个相比哪个的实力更强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集团和刘邦集团,朱元璋刘邦李渊谁统一全国快,朱元璋刘邦 李渊

    对于这三家集团的综合考量,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细致的解说:刘邦集团董事长:刘邦作战部统帅:韩信作战部将领:樊哙、周勃、曹参、灌婴等!参谋部:张良、陈平后勤部长:萧何李渊集团董事长:李渊作战部统帅:李世民作战部将领: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李靖参谋部:刘文静、徐茂公后勤部长:李渊朱元璋集团董事长:朱元璋作

  • 刘备当上汉中王后,封赏百官,为何没有给诸葛亮和赵云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云比刘备大吗,正史刘备没给赵云封侯么,刘备收赵云视频完整版

    从根本上来说,刘备能够建立蜀汉,得益于手中的谋士和武将。当初的刘备打出了匡扶汉室的旗号,其次刘备又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因此吸引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为刘备征战天下建功立业。东汉末年时期,黄巾起义出现。黄巾起义的出现就间接导致了东汉走向衰亡。只不过黄巾起义被镇压,可是黄巾起义被镇压后,此后的东汉一直是处于

  • 大汉王朝:发奸有功得秉国钧,王莽名誉高出诸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孔光既经遭贬,改任京兆尹何武为御史大夫。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向来守法尽公,颇有政声。当他为御史大夫后,上言世事烦琐。宰相才不及古,却令他职兼三公,未免废弛,应仿古制,建三公官。成帝以王根本为大司马,仍令守职,却罢去骠骑将军官衔。即命何武为大司空,封汜乡侯,罢去御史大夫官衔,俸禄皆如丞相,与丞相并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说出四个字,被人诟病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四个字,萧何与韩信的对话,楚汉传奇萧何韩信

    说到韩信相信大家能想到很多与他有关的词语和成语,例如“胯下之辱”、“国士无双”、“兵法如神”,韩信也确实是为刘邦打下天下的最为关键之人。在楚汉争霸时期,项羽无论是个人能力和带兵打仗的能力都是堪称时代最强,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够与之匹敌,那就是韩信。韩信统帅汉国三军,与项羽交战数回,战绩也是十分辉煌,达到

  • 汉武帝晚年逼死卫子夫,为此汉武帝后悔过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逼死卫子夫后悔吗,汉武帝跟卫子夫的关系,汉武帝有没有向卫子夫下跪过

    卫子夫自缢身亡,不仅让晚年生性多疑的汉武帝后悔不已,而且更让晚年汉武帝陷入巨大的反思。征和二年,西汉长安城发生一起震惊西汉帝国的大事,太子刘据调动的军队和汉武帝“平叛” 的军队在长安城内进行数天的拼杀,太子刘据败退逃出长安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不仅让长安城血流成河,所有参与者

  • 三国时刘备为什么开始时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建蜀后就听不进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后期的刘备和诸葛亮关系,三国志刘备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刘备重要谋臣,对刘备创建蜀汉政权起到重要作用,以至于才有流传千古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至于为何刘备在创业过程中,对于诸葛亮言听计从,待蜀汉政权建立后,刘备对诸葛亮的谏言不再言听计从?其实,原因很简单,帝王之术;创业阶段和创业成功后身份转变;创业阶段,刘备必须保持谦卑的身

  • 此人被曹操称赞为周亚夫在世,被关羽称为大哥,位列五子良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被曹操称为有周亚夫之勇的将领,关羽怎么评价周亚夫,关羽与周亚夫

    这个武将就是徐晃,提起徐晃来,可能他的存在感并不算高,但是,却是实打实的功劳,要知道,能位列五子良将,没有点能力可是不行的,徐晃出生于河东,跟关羽是同乡,没有投靠曹操之前,投靠杨奉,还一起护送汉献帝到洛阳,为此还被封为了都亭侯。可见徐晃还是忠心于汉室的,徐晃这个人的眼光也是不错的,曾经劝说杨奉投靠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