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末期为什么会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东周末期为什么会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40 更新时间:2024/1/25 11:16:34

初中学习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应该背诵过这样一句话:“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对此,很多人就很好奇,为什么东周这段历史要分为春秋和战国这两部分呢?尤其是这两个部分的历史为什么要被称之为“春秋”和“战国”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其实,东周这段历史之所以会被后世人们称之为“春秋”和“战国”,主要要归功于两个人,他们分别是孔子刘向

我们首先来说下春秋:据记载,当时鲁国的史官们在编写国家历史时,为了方便查阅和统计,于是就特意将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都按照年、季、月、日记录下来,其中一年又分春、夏、秋、冬四季来记录,由此也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等到这部编年史问世后,人们便将其简单且形象的概括为《春秋》,象征一年的轮回。对此,很多人自然又很好奇,为什么不取名《夏冬》,而要取名《春秋》呢?

主要是因为周朝时,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天子的时节,发生了大事情非常多,而且各诸侯国在觐见天子时,还会相互进行一些政治会谈,了解到其他诸侯国的各个事情。

至于夏季和冬季,由于天气太热或太冷,诸侯大都待在自己家里,很少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其他诸侯国发生的事情,所以这两个季节能够被记载的事情通常比较少。再加上国人也习惯以春秋来代指一年,所以这部书才会被命名为《春秋》。

当然,此时这部《春秋》只是鲁国的一部史书而已,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但后来孔子出道之后,他在这部《春秋》史书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修订,最终让这部史书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由此《春秋》一书名闻天下,“春秋”一词更是人人熟知。

与此同时,这部《春秋》所记载的内容,是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

在这种背景下,后来史学家们便直接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自周平东迁(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这295年的历史名称。

至于战国时期,其实一直到汉朝末年才有了这一称呼,在此之前,“战国”一词,只是用来指当时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并不是指的一段历史时期,即便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是没有发生变化。

但等到汉成帝时期(前32年—前28年),著名的文学家刘向编订了一部国别体史书,取名为《战国策》。

由于这部书上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因此后来的史官们便将“战国”一词正式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来使用,与“春秋”一词相对应!

标签: 周朝东周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当年的成吉思汗所向无敌,为什么到了印度就撤兵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蒙古国,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后来闻名天下的称号,而他的本名叫铁木真。当时的蒙古人,还处于强大的金国统治之下,铁木真的祖先就曾经被金人杀害过。因为金国的暗中操纵,蒙古内部各部落争权夺势,战乱不休,无法统一起来对抗金的暴政。铁木真虽然一直记着祖先的仇恨,但无奈年幼的自己太过弱小,只能跟随在父亲身旁学习骑术和领兵。不久后,

  • 魏武卒战斗力如此强悍,为何战国后期魏国不能重建一支魏武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国武卒为什么厉害,历史上的魏武卒,魏国后期还有武卒吗

    [var1]魏武卒选拔标准,超高的战斗力!看过《大秦帝国之裂变》观众都知道,秦献公亲率20万秦军大战魏武卒,结果战败割地赔款,最终含恨而终!这还不是魏武卒战斗力最强悍时期。公元前398的阴晋之战,吴起以5万刚练成新军魏武卒,击败秦国50万之众,创造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魏武卒是那个时代的

  • 樗里疾“智囊”这个称号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战国的一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樗里疾封号,樗里疾历史地位,秦国名将樗里疾

    春秋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群雄争霸,各个流派的学说代表,游说列国,造就了春秋与战国那个时代的璀璨文明,在众多的诸子百家人物中,有一个出身贵族,不紧擅长政治,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名将,那就是绰号“智囊”的秦国名将樗里疾,樗里疾的绰号“智囊”是如何得来的?樗里疾又是如何成为大秦的一代名将与相国。本期贝勒给大

  • 其实无论谁是秦王,白起都难逃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起是跟随哪个秦王的,秦王白起的下场,秦王为什么打败白起

    [var1]白起是魏冉的余党,秦王要用白起时,一切好说,一旦白起不再听从君令,就会立即被清算。说的有道理,可是为什么白起必须得死呢?白起受范睢陷害,被谗言攻陷,被秦王厌恶。也对,可是为什么秦王已经把白起贬为庶民,还要追赐佩剑?要说明白起为什么必须死,还得从白起的性格说起。[var1]白起性格果敢坚毅

  • 荆轲刺秦王:原来最初的刺杀人选不是荆轲,荆轲还是靠他推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荆轲刺秦王荆轲是个怎样的人,荆轲刺秦王荆轲的真实年龄,历史上荆轲怎么刺秦的

    荆轲接受了任务,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前往秦国。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荆轲到底有没有成功呢?听榴莲历史通慢慢道来。[var1]燕、赵两个诸侯国是近邻。公元前222年,强大的赵国被秦将王翦带兵所灭。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被扫清,之后的进程势如破竹。秦军很快北上逼近燕国,燕国岌岌可危。燕太子丹觉得燕

  • “上下其手”的伯州犁——春秋精美故事之(75)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伯州犁的祖籍在晋国。他父亲伯宗是一位很正直的晋国大夫,受到迫害被杀。他则被父母寄养到楚国贵族家得以避免灾难。但是,人们发现,他和他老爸判若两人。楚国攻打郑国,郑国的大将皇颉守城。皇颉出城与楚军作战,被楚军打得大败。楚国大夫穿封戌俘虏了皇颉。在这混乱的时候,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围想抢来皇颉作为自己的战功,

  • 《山海经》记载一种神树,可通往天界,考古家:三星堆出土了2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山海经十大神奇树,山海经中的神树在哪,山海经都记载了哪些神树

    [var1]三星堆出土的桐树,高度接近4米,这个桐树上有着9只鸟。在《山海经》里,有这样的一个记载,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颗树,树上住着10个太阳。这就是传说中的扶桑树,是由两颗桑树互相缠绕、扶持而长成的,全长有三百里,直通天界。这里是太阳神和她的儿子经常出没的地方,他们会从这里,驾车而起。树上的十

  • 战国六国明知秦强大,还各自趁火打劫,最后被秦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灭六国全过程,大秦帝国秦灭六国,战国时期六国合纵攻秦

    [var1]在历史上六国是没有一次合力攻打过秦国的,最多也只有5个国家,最后都已失败告终。公元318年-前241年共发生5次第一次,魏国发动,在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联合韩赵魏3国出兵,在函谷关被秦击败,三国联军死伤8万多人第二次,前289年,战争持续三年,齐,韩,魏三国趁秦攻楚疲惫,联合攻秦,

  • 东周为什么会被称为“春秋”和“战国”?背后这两个人至关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对此,很多人就很好奇,为什么东周这段历史要分为春秋和战国这两部分呢?尤其是这两个部分的历史为什么要被称之为“春秋”和“战国”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含义呢?其实,东周这段历史之所以会被后世人们称之为“春秋”和“战国”,主要要归功于两个人,他们分别是孔子和刘向。[var1]我们首先来说下春秋:据记载,当时

  • 2把战国“神剑”流失,专家执意花200万回购,今估价远超2亿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神剑值多少钱,战国青铜剑存世量,战国时期铜剑拍卖纪录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就是非常的混乱,各国基本都是兵戎相见。在当时,剑就是最重要的一种武器,可以说当时的王侯大臣无不对剑感兴趣,其中以吴王光以及越王勾践为最。[var1]千百年后的今天,战国时期的剑大多早已消逝于历史长河中,有的躲过了重重浩劫,流传到了今天。最重要、最著名的莫过于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