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为什么会被称为“春秋”和“战国”?背后这两个人至关重要

东周为什么会被称为“春秋”和“战国”?背后这两个人至关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546 更新时间:2024/1/22 22:37:21

对此,很多人就很好奇,为什么东周这段历史要分为春秋和战国这两部分呢?尤其是这两个部分的历史为什么要被称之为“春秋”和“战国”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其实,东周这段历史之所以会被后世人们称之为“春秋”和“战国”,主要要归功于两个人,他们分别是孔子刘向

[var1]

我们首先来说下春秋:据记载,当时鲁国的史官们在编写国家历史时,为了方便查阅和统计,于是就特意将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都按照年、季、月、日记录下来,其中一年又分春、夏、秋、冬四季来记录,由此也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等到这部编年史问世后,人们便将其简单且形象的概括为《春秋》,象征一年的轮回。对此,很多人自然又很好奇,为什么不取名《夏冬》,而要取名《春秋》呢?

主要是因为周朝时,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天子的时节,发生了大事情非常多,而且各诸侯国在觐见天子时,还会相互进行一些政治会谈,了解到其他诸侯国的各个事情。

至于夏季和冬季,由于天气太热或太冷,诸侯大都待在自己家里,很少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其他诸侯国发生的事情,所以这两个季节能够被记载的事情通常比较少。再加上国人也习惯以春秋来代指一年,所以这部书才会被命名为《春秋》。

[var1]

当然,此时这部《春秋》只是鲁国的一部史书而已,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但后来孔子出道之后,他在这部《春秋》史书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修订,最终让这部史书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由此《春秋》一书名闻天下,“春秋”一词更是人人熟知。

与此同时,这部《春秋》所记载的内容,是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

在这种背景下,后来史学家们便直接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自周平东迁(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这295年的历史名称。

[var1]

至于战国时期,其实一直到汉朝末年才有了这一称呼,在此之前,“战国”一词,只是用来指当时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并不是指的一段历史时期,即便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是没有发生变化。

但等到汉成帝时期(前32年-前28年),著名的文学家刘向编订了一部国别体史书,取名为《战国策》。

由于这部书上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因此后来的史官们便将“战国”一词正式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来使用,与“春秋”一词相对应!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2把战国“神剑”流失,专家执意花200万回购,今估价远超2亿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神剑值多少钱,战国青铜剑存世量,战国时期铜剑拍卖纪录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就是非常的混乱,各国基本都是兵戎相见。在当时,剑就是最重要的一种武器,可以说当时的王侯大臣无不对剑感兴趣,其中以吴王光以及越王勾践为最。[var1]千百年后的今天,战国时期的剑大多早已消逝于历史长河中,有的躲过了重重浩劫,流传到了今天。最重要、最著名的莫过于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

  • 《山海经》记载的2个种族,一个可“死而复生”,另一个身高60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山海经记载的所有人物,山海经十大神秘种族,山海经里记载的种族

    [var1]无启国是一个位于远古大陆长股东面的国家,这个国家从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就出现了,这里的人都非常的特别,他们没有性别,食物为脚下的泥土,他们的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尾。他们有寿命,和人类一样会死亡,但是他们的心脏永远不会停止跳动。当一个无启国人死去后,过了120年就会自动苏醒,重新开始生命的轮

  • “掏心之战”后屈原抱石沉江,白起、公子兰究竟谁才是“真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屈原与白起的关系,白起攻楚屈原投江,白起和屈原是同一时期的人吗

    [var1]然而关于屈原其人的事迹记载,至今为止居然都没有在秦汉以前的史书中有所发现,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当中首次假借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年间,大才子贾谊之口提到了屈原。但司马迁的笔下也并没有述说屈原与端午节有任何联系。直到东汉孝灵皇帝刘宏年间,应劭所著《风俗通》中才见到屈原与端午相关的叙述,而后南梁

  • 长平之战后,关东六国还有机会阻止秦国的大一统吗?答案显而易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国拿到长平后对赵国有哪些威胁,长平之战赢了秦国还能统一吗,长平之战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

    [var1]为什么是长平之战?因为那时,齐魏早就被打残,燕国仅在乐毅时期昙花一现,韩国一直是弱国从未改变,唯一有实力的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后,国力也失去了和秦国扳手腕的资本。但即便是这样,秦国的统一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秦国后来伐赵被李牧歼灭了20万人,用离间计除掉李牧后才灭了赵国,伐楚李信也丧师20万

  • 春秋五霸之中,最具含金量的两位霸主,都和姜子牙存在血缘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霸主排名,春秋五霸的十大特征,春秋五霸谁的成就最高

    《史记索隐》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var1]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春秋五霸之中,齐桓公和晋文公无疑是最具含金量的两位霸主。相对于其他霸主,齐桓公和晋文公不仅拥有强大的实力基础,更获得了周王室的支持和认可,

  • 在夷陵之战过后,吴国国力要超过蜀国,为什么却从来不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夷陵之战对吴国的影响,吴国夷陵之战有谁参加,夷陵之战后吴国对蜀国态度

    [var1]第一,东吴没有匡扶汉室的梦想。蜀汉北伐,有一个理由就是诸葛亮要匡扶汉室,这也源于开国皇帝刘备的身份,他是刘皇叔,常年打着这个旗号,他也把这个当成了必胜的信念。既然要匡扶汉室,那么就要北伐,不然偏安一隅怎么可能。可东吴不同,东吴的统治者压根没有这个想法,倒也并非没有野心,只是与匡扶汉室没有

  • 刘邦派俩团队去攻占齐国,俩团队都成功了,齐国却跟汉杠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攻打齐国是哪一年,刘邦攻打齐国,刘邦怎么灭齐国的

    于是,怪事发生了:韩信带兵尚未渡河,听到消息说郦食其已经完成说服工作,齐国不战而降,目标达成。韩信立刻急了。[var1]郦食其只是一个书生,竟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齐国70多处城池降汉,将军的功劳,反而赶不上一个小小书生?于是韩信继续进兵,趁齐兵因为郦食其忽悠的缘故放松了警惕,轻松地攻了进去,很快打到

  • 孟尝君田文:明明是齐国宗室,为何要组织五国伐齐,灭亡母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后人,田文为什么称孟尝君,孟尝君田文是怎样死的

    田文是战国后期的齐国名士,曾经多次担任齐国宰相,也曾被秦昭襄王看中,到秦国担任宰相。孟尝君出身齐国宗室,晚年却鼓动五国伐齐,差点消灭母国。那孟尝君度过了怎样的一生,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巧言难父[var1]孟尝君田文是靖郭君田婴之子,属于齐国的宗室。田文出生于五月初五,田婴认为不吉,命田文之母将他扔

  • 魏国是战国首强,还是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国扩张史简介,魏国崛起史,战国风云纪录片魏国

    在君权时代,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讲至关重要,魏国地理位置不是特别好,被称为“四战之地”。东有齐国,南与楚国相邻,西边有秦国,魏国原本还是由晋国分出来的三分之一,如果按照这些客观条件,魏国不可能称为霸主,但是遇到了好的君主魏文侯,魏国变得强大了起来。[var1]魏国被称为战国时期人才的摇

  • 千古奇才孙宾的名字为何被老师改为孙膑,只因鬼谷子早已看透庞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膑庞涓和鬼谷子的关系,孙膑之死鬼谷子为何下山救孙膑,庞涓孙膑

    战国的历史始终离不开“战”,这也是对这个伟大时代最贴切而又生动的描述,既然“战”是主旋律,那么打仗就是家常便饭了,据不完全统计,战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战争就发生过二百三十余次。根据这个数字平均下来,我们会发现战国的二百多年里年年都会有战争,这也是西汉刘向编写这段历史的时候,起名《战国策》最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