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樗里疾“智囊”这个称号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战国的一代名将

樗里疾“智囊”这个称号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战国的一代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06 更新时间:2024/1/23 6:25:03

春秋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群雄争霸,各个流派的学说代表,游说列国,造就了春秋与战国那个时代的璀璨文明,在众多的诸子百家人物中,有一个出身贵族,不紧擅长政治,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名将,那就是绰号“智囊”的秦国名将樗里疾,樗里疾的绰号“智囊”是如何得来的?樗里疾又是如何成为大秦的一代名将与相国。本期贝勒给大家阐述下樗里疾这位大秦文武双全的名相与将军一生为大秦帝国的贡献。

[var1]

樗里疾

樗里疾,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赵氏,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

首先,樗里疾的绰号“智囊”的由来。

樗里疾出生于秦国嬴氏宗族,秦孝公庶子,秦国在秦孝公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国在变法方面是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的国家,山东诸国国家变法诸多都是变法改革部分或者最后变法失败,秦国的商鞅变法除了最彻底,而且被历代继任者贯穿落实为国策。

自然,商鞅变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实行军功爵位制,废除旧贵族的一切等级特权,在秦国想要出头,只要在战场拼杀或者耕战。当年秦惠文王年幼时期触犯新法,秦惠文王的老师被割去鼻子。秦惠文王被废除太子之位,发落民间受尽艰难折磨。

樗里疾自然深知在秦国想要出头,除了嬴氏公子的身份,更是要以身作则,自小樗里疾熟读百家史书,又熟读兵法,成年之后,在辅佐秦惠文王攻伐山东诸国,破合纵,在外交上,常年周旋于山东诸国之间,能说会道,足智多谋,因此被送了一个“智囊”的称号。

从“智囊”的称号中,也可以看出樗里疾的文武双全,善于谋略。

其次,樗里疾如何从初为将领到成为一代威震山东诸国的名将?

樗里疾军旅一生,从初为将领到一代名将主要集中在秦惠文王时期,在秦王嬴驷即位之后,嬴驷除了重用山东诸国的人才,大胆用宗室人才,其中樗里疾与嬴华堪称秦惠文王时期的左膀右臂。

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派公孙衍为主帅,统领秦军攻魏上郡重地雕阴,开展第五次河西之战,樗里疾当时为副将,在公孙衍的统帅下,秦军最终全歼河西的守军,斩首魏军八万。秦国收复河西全部故土。

秦惠文王八年,封樗里疾为右更,商鞅变法把秦国军功爵位制分为二十个等级,右更位居第十四,按照秦国的军功制,樗里疾已经沙场征战多年,派他率兵攻打魏国的曲沃,樗里疾攻占曲沃,并且将曲沃周围的土地全部并入了秦国。

公元前318年,五国合纵伐秦,樗里疾为秦军统帅,领兵出战。此战,不仅是秦国生死攸关之战,更是樗里疾的成名之战。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日益剧增,秦惠文王继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变法,坚持东出国策,公元前325年,嬴驷龙门相王,正式称王。这极大地引起山东诸国的惊恐,山东诸国明白,秦惠文王称王,也是向天下表明,秦国不守关,秦要东出。

于是,战国时期上演了合纵连横的代表人物,张仪与公孙衍。公孙衍奔走多年游说,说服山山东诸国合纵伐秦。五国伐秦,陈兵百万,车万乘。

五国实力貌似看似非常强大,缺各怀鬼胎,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替死鬼,都在相互观望,驻守在函谷关外,秦国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邦交与征伐并用,张仪破合纵,游说燕国、楚国。

五国合纵去掉两国,还剩韩赵魏三国,樗里疾抓住战机,与韩赵魏三国联军在函谷关外展开一场惊动天下的生死较量,此战,秦军斩首韩赵魏三国联军八万,五国合纵惨败告终。樗里疾也经过此战,威震山东诸国。此役之后,公孙衍主持的合纵政策也标志开始走向灭亡。

[var1]

秦军大破五国合纵

秦惠文王二十五年,樗里疾伐赵,俘虏了赵国将军赵豹,夺取了蔺邑。

秦惠文王二十六年,张仪戏弄楚国,蒙骗齐楚断绝联盟,割让商淤六百里土地,最终楚国上当受骗。楚怀王大怒,发兵伐秦。樗里疾协助魏章攻打楚国,打败楚将,夺取汉中。

再次,进抵周都,被封为大秦右丞相。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继位。

[var1]

樗里疾为右丞相

秦武王继位之后吗,驱逐张仪,任命樗里疾为右丞相,秦武王派甘茂攻打韩国,一举攻下宜阳,同时派樗里疾率领百辆战车进抵东周都城。周天子派士兵列队迎接樗里疾,对他甚是恭敬。

最后,撤围蒲城,一代名相去世。

秦武王四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即位,秦昭襄王元年,樗里疾率兵攻打蒲城,经过多番围困攻伐,最终樗里疾撤围蒲城。

秦昭襄王七年,樗里疾去世。

[var1]

樗里疾去世

贝勒说:

秦人谚语:“力则任鄙,智则樗里。司马迁:“樗里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称其智,故颇采焉。” “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

樗里疾一生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为大秦最终一统天下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参考文献:《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史记索隐》、《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更多文章

  • 其实无论谁是秦王,白起都难逃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起是跟随哪个秦王的,秦王白起的下场,秦王为什么打败白起

    [var1]白起是魏冉的余党,秦王要用白起时,一切好说,一旦白起不再听从君令,就会立即被清算。说的有道理,可是为什么白起必须得死呢?白起受范睢陷害,被谗言攻陷,被秦王厌恶。也对,可是为什么秦王已经把白起贬为庶民,还要追赐佩剑?要说明白起为什么必须死,还得从白起的性格说起。[var1]白起性格果敢坚毅

  • 荆轲刺秦王:原来最初的刺杀人选不是荆轲,荆轲还是靠他推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荆轲刺秦王荆轲是个怎样的人,荆轲刺秦王荆轲的真实年龄,历史上荆轲怎么刺秦的

    荆轲接受了任务,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前往秦国。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荆轲到底有没有成功呢?听榴莲历史通慢慢道来。[var1]燕、赵两个诸侯国是近邻。公元前222年,强大的赵国被秦将王翦带兵所灭。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被扫清,之后的进程势如破竹。秦军很快北上逼近燕国,燕国岌岌可危。燕太子丹觉得燕

  • “上下其手”的伯州犁——春秋精美故事之(75)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伯州犁的祖籍在晋国。他父亲伯宗是一位很正直的晋国大夫,受到迫害被杀。他则被父母寄养到楚国贵族家得以避免灾难。但是,人们发现,他和他老爸判若两人。楚国攻打郑国,郑国的大将皇颉守城。皇颉出城与楚军作战,被楚军打得大败。楚国大夫穿封戌俘虏了皇颉。在这混乱的时候,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围想抢来皇颉作为自己的战功,

  • 《山海经》记载一种神树,可通往天界,考古家:三星堆出土了2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山海经十大神奇树,山海经中的神树在哪,山海经都记载了哪些神树

    [var1]三星堆出土的桐树,高度接近4米,这个桐树上有着9只鸟。在《山海经》里,有这样的一个记载,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颗树,树上住着10个太阳。这就是传说中的扶桑树,是由两颗桑树互相缠绕、扶持而长成的,全长有三百里,直通天界。这里是太阳神和她的儿子经常出没的地方,他们会从这里,驾车而起。树上的十

  • 战国六国明知秦强大,还各自趁火打劫,最后被秦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灭六国全过程,大秦帝国秦灭六国,战国时期六国合纵攻秦

    [var1]在历史上六国是没有一次合力攻打过秦国的,最多也只有5个国家,最后都已失败告终。公元318年-前241年共发生5次第一次,魏国发动,在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联合韩赵魏3国出兵,在函谷关被秦击败,三国联军死伤8万多人第二次,前289年,战争持续三年,齐,韩,魏三国趁秦攻楚疲惫,联合攻秦,

  • 东周为什么会被称为“春秋”和“战国”?背后这两个人至关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对此,很多人就很好奇,为什么东周这段历史要分为春秋和战国这两部分呢?尤其是这两个部分的历史为什么要被称之为“春秋”和“战国”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含义呢?其实,东周这段历史之所以会被后世人们称之为“春秋”和“战国”,主要要归功于两个人,他们分别是孔子和刘向。[var1]我们首先来说下春秋:据记载,当时

  • 2把战国“神剑”流失,专家执意花200万回购,今估价远超2亿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神剑值多少钱,战国青铜剑存世量,战国时期铜剑拍卖纪录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就是非常的混乱,各国基本都是兵戎相见。在当时,剑就是最重要的一种武器,可以说当时的王侯大臣无不对剑感兴趣,其中以吴王光以及越王勾践为最。[var1]千百年后的今天,战国时期的剑大多早已消逝于历史长河中,有的躲过了重重浩劫,流传到了今天。最重要、最著名的莫过于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

  • 《山海经》记载的2个种族,一个可“死而复生”,另一个身高60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山海经记载的所有人物,山海经十大神秘种族,山海经里记载的种族

    [var1]无启国是一个位于远古大陆长股东面的国家,这个国家从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就出现了,这里的人都非常的特别,他们没有性别,食物为脚下的泥土,他们的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尾。他们有寿命,和人类一样会死亡,但是他们的心脏永远不会停止跳动。当一个无启国人死去后,过了120年就会自动苏醒,重新开始生命的轮

  • “掏心之战”后屈原抱石沉江,白起、公子兰究竟谁才是“真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屈原与白起的关系,白起攻楚屈原投江,白起和屈原是同一时期的人吗

    [var1]然而关于屈原其人的事迹记载,至今为止居然都没有在秦汉以前的史书中有所发现,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当中首次假借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年间,大才子贾谊之口提到了屈原。但司马迁的笔下也并没有述说屈原与端午节有任何联系。直到东汉孝灵皇帝刘宏年间,应劭所著《风俗通》中才见到屈原与端午相关的叙述,而后南梁

  • 长平之战后,关东六国还有机会阻止秦国的大一统吗?答案显而易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国拿到长平后对赵国有哪些威胁,长平之战赢了秦国还能统一吗,长平之战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

    [var1]为什么是长平之战?因为那时,齐魏早就被打残,燕国仅在乐毅时期昙花一现,韩国一直是弱国从未改变,唯一有实力的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后,国力也失去了和秦国扳手腕的资本。但即便是这样,秦国的统一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秦国后来伐赵被李牧歼灭了20万人,用离间计除掉李牧后才灭了赵国,伐楚李信也丧师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