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徽六安发现楚国双墓,棺椁中墓主没有头颅,墓主身份至今仍是谜

安徽六安发现楚国双墓,棺椁中墓主没有头颅,墓主身份至今仍是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91 更新时间:2024/2/16 19:24:52

[var1]

2011年4月,安徽省六安市一处建筑工地意外发现了两座古墓,工地负责人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立即上报了当地物部门。当地文物部门询问后,立即派出考古人员赶往工地,经过对工地周边进行勘探,基本确认地下埋葬古墓。从墓葬规模判断,如果双墓为夫妻墓的话,南墓明显比北墓大,墓应该为男性,但也不除两墓没有关系的可能,可以明确的是双墓为同一时代墓葬。在报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后,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六安市博物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两座大墓展开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由于墓中存有大量积水,考古人员借来抽水机抽干积水后,墓葬的样逐渐显露出来。当时前来围观的群众非多,为了保护考古现场,当地安局派出民警维持发掘现场的群众秩序。

[var1]

经过初步发掘北墓被打开,该块棺盖被打开之后,出现了一具稍的内棺,考古人员介绍说该墓为“一椁三重棺”。方形的外椁与内棺之间的空间,被分割成数个方格状的外藏室,外藏室里的陪葬品十分丰富。北墓为一座木椁墓,墓椁长7米,宽4.24米,南、北、东三个方外藏室出土随葬品100多件。其中北边外藏室出土的都是陶制的陪葬冥器,南边外藏室出土青铜实用器,而且都是生活常用器物。另外,在东边外藏室里发现一个青铜灯盏,灯盏由一个铜人举着,虽然灯盏与铜人底座已经分离,但仍能看出其雕工当精美,可见墓主人生前生活奢华富足。其中,北墓发现国内罕见的“六山”青铜镜,青铜镜直径为27厘米,镜背铸有六个变形“山”字及精美花纹。

[var1]

南墓的规格比北墓高,外藏室的东厢西厢各有一个形态诡异的“镇墓兽”,示为墓主人看家护院。与一般石头、玉石、陶土做的墓兽不同,这两个镇墓兽均为木质漆器,可谓是十分罕见。外藏室的西厢较宽,里面摆放的都是陶器,有陶罐、陶盆和陶鼎等,其中有两个大的陶盆直径超过半米,另外出土陶鼎是战国陶鼎的两三倍大。考古专家表示,如此大的陶器在安徽地区还是首次发现。外藏室北厢清理出土四把红色戟,在戟的旁边还有一个漆盒,漆盒长有一米左右,可能是个兵器盒。外藏室的东厢发现一副战国皮质甲胄,可以分辨出护肩、护胸和护裙等部位,虽然这件甲胄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但仍可感觉到它的威武和鲜感。外藏室北侧出土一把精美的宝剑,让考古人员惊讶的是经历两千多年,宝剑的木质剑匣只有少许破碎,清理掉泥土后精美花纹依稀可见。

[var1]

根据上述考古发掘,墓主效仿商周时期的葬制,随葬品都是高规格的礼器,但可能是自身等级不够,礼器大多都是陶制的。但从墓葬出土的陶制冥器,其工艺制造水平也是相当高,可见墓主也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按照墓葬的规格和等级,考古专家表示南墓墓主很可能是驻守此地的大将军,北墓为其妻子的陪葬墓。根据以往的考古经验,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夫妻合葬的习俗,其方式为夫妻分别葬在两个靠的墓坑中,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丧葬习俗更加普遍。当考古人员打开墓主内棺,只发现了墓主的尸骨,墓主竟然没有头颅,更是没有发现证明墓主身份的东西。

更多文章

  • 负荆请罪的廉颇和蔺相如最后怎么样了?老师可不会主动告诉你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将相和大概是公元前279年所发生的事情,而赵国在公元前222年就已经灭亡,这不由得让人产生疑问,二人最后的结局如何了呢?相信老师在课堂上面也不会说,那么接下来就让看看他们结局是怎么样的吧![var1]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进行了非常彻底的军事改革,建立了精锐的骑兵部队,并在公元前207年到公元

  • 西施嫁人近20年,回到越国后都快40了,为何依旧抢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施最终的归宿,西施的真实现状,西施最后下场在哪

    [var1]1)三年学成被送予吴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人人都知道,但你知不知道他为了打败吴国,还使用了美人计呢?越王在与吴国的战争中失利后,就开始琢磨其他的办法去扳倒吴国。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献一个美女给吴王。接着他就搞了一个美女宫,选中了西施,教给她歌舞礼仪等。在三年之后,西施对这

  • 虚伪的仁义丨探析宋襄公“仁义之师”败亡的根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襄公仁义之师,宋襄公仁义之师讲了什么,宋襄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var1]可在这样一个“无义战”的时期,宋襄公却为自己打出了“仁义之师”的招牌。可是这支“仁义之师”最后却兵败泓水,宋襄公本人也被射伤大腿,不治而死。导致这支“仁义之师”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本文就将结合有关历史,对宋襄公的“仁义”作出分析,以探究导致其最后兵败泓水的根源。一、以“让位”而得“仁义”之

  • 英明一世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全部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穆公早期有哪些人才,秦穆公真实生平,秦穆公晚年做了什么荒唐的决定

    早在商周时期,人殉就是非常普遍的一种丧葬方式,秦穆公的人殉,动用了177个活人,这在当时来说,规模算是非常大了。而且这里177个人里面,有三位人才,本来是要留给下一代,辅佐新任君王的,没想到也被列入了秦穆公殉葬队伍当中。[var1]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祭和人殉就是一个很常见的习俗。尤其是在商朝时期,人

  • 萧太后死后韩德让的下场?备极哀荣,吕不韦跟多尔衮会无比羡慕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萧太后与韩德让,韩德让个人简介,历史上韩德让结局

    "入朝不拜,上殿不趋"权力的辽国权臣、官拜大丞相、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的韩德让(契丹名耶律隆运)病故。[var1]韩德让跟普通的权臣不一样,他以汉族官员的出身,担任过辽国的监国大臣,还被赐予辽国皇族之姓,享受的待遇"位亲王上"。最重要的是,他跟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承天皇太后萧绰是公开的情人关系。韩

  • 白起杀掉赵国40万降卒,是不是故意这样做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起坑杀赵国40万后各国的反应,白起能打败赵军吗,白起是如何击败赵军的

    [var1]个人觉得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当时他带领军队已经将这40万的军队俘虏,按照之前的一些处置办法来说,应当将其中一些比较年轻的士兵编入到自己国家的战斗序列中,而将一些比较年老或者幼小的士兵放回赵国。[var1]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之前的时候为了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秦国和赵国的部队曾经相持了三

  • 荆轲临行前为何要怒骂燕太子丹?刺秦王就是送死 我注定是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荆轲为什么刺杀秦王,荆轲是否成功刺杀秦王,秦王对荆轲评价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我想大家都听过。在很多人看来,荆轲跟燕太子丹是英雄,秦始皇是残害百姓的暴君。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var1]首先秦始皇肯定不是暴君,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是公认的千古一帝。六国之间的战争打了整整200多年,而秦始皇仅仅只用了20年统一了天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货币、度量衡,筑长城

  • 西方人眼中地位不亚于孔子的国人 功劳超过秦始皇 推动了人类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和秦始皇影响力,孔子和秦始皇谁的贡献大,孔子与秦始皇谁伟大

    说起中国古代的名人,大家可能会想起孔子和秦始皇,孔子是中国的圣人,秦始皇是中国的千古一帝。西方人曾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进行了排名,中国有8个人上榜,在孔子跟秦始皇中间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大家往往忽视了他的存在。[var1]他就是排名第七的“纸神”蔡伦,孔子排名第五,秦始皇排名第十七,由于

  • 语文老师不会告诉你,荆轲刺杀秦始皇失败,其实是因为他武功太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荆轲刺杀秦始皇是真的吗,荆轲应该刺杀秦始皇吗,荆轲刺杀秦始皇历史会改变吗

    [var1]秦始皇是千古的帝王,史料上记载针对他的刺杀,也有三次,第一次为荆轲,第二次是高渐离刺秦,第三次则为张良刺秦,然而最有希望成功的,依然还是荆轲,但是如今我们分析原因,老师提到荆轲,并不会告诉你,荆轲刺杀秦始皇失败,其实是因为他的武功太差。在史书上,荆轲并非一个专业的刺客,而他在战国时代,是

  • 荆轲的武功有多差?面对面却不能刺杀秦王,史书告诉你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荆轲是否成功刺杀秦王,荆轲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吗,荆轲武功高强为什么没有杀掉秦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刺客这一职业,在很早就已存在。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派出刺客刺杀目标人物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司马迁在《史记》中都专门编写了《刺客列传》。《刺客列传》也是最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