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孙权称帝中国历史真正进入三国时期时,似乎很难再找到能力敌万人的猛将了,无论是在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史书《三国志》中。
直到司马氏通过“高平陵之变”后攫取曹魏政权开始,一位名叫文鸯的少年将军如流星划过夜空般出现在万马齐喑的后三国时代。
公元238年,文鸯出生于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在封建时代能在史书中被准确记载出生日期的人,他的家庭一定是非富即贵,文鸯就是这样的人。
他乃是东汉名将文稷之孙,他的父亲也做到了曹魏的扬州刺史,其家族一直保留着尚武的传统。按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来看,以文鸯的身份似乎他也将要成为众多纨绔子弟其中的一员,可他却有着自己的抱负。
曹魏帐下
文鸯的父亲文钦曾效力于曹操帐下,《魏书》中就记载其:“刚暴无礼,不奉官法”是一个实打实的武夫。时间到了魏明帝曹叡时期,就曾因为文钦的傲慢无礼敲打过他,但因为其富有将才,曹叡对其依旧非常倚重。
魏明帝时期正值蜀汉诸葛亮掀起北伐大军,东吴孙权也屡次发起对寿春、合肥的战争,此情形下曹叡不得不重用文钦,让他担任庐江太守。
也正值此时文钦得以和曹魏集团中的一众勋贵相识,尤其和此时身为大将军的曹爽,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曹叡驾崩后,文钦与曹爽两家的关系由于利益牵扯变得更加紧密。
文鸯此时也投入曹爽门下,成为曹魏集团新一代武将中的新秀。他原本想着依靠大将军曹爽的关系,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名名垂千古的名将,助曹爽完成曹魏四代人一统天下的大愿。
可历史将证明,曹爽并不能肩负起曹魏的大业。随着地位不断膨胀,曹爽的野心也展露无遗,对于四朝老臣司马懿他极尽打压,对同僚也多有苛责,朝臣逐渐被曹爽推向了司马氏一边,在朝中的人心早已丧失殆尽。
公元249年,司马氏在获得太后的默许下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爽被削夺兵权,夷三族,对于曹爽的党羽文钦朝廷先是封他为前将军,后又进封其为扬州刺史,以安其心。
站在此时看文鸯父子,仿佛就如钢丝绳上的蚂蚱,若要走错一步,迎接他们的就将是万丈深渊。
难遇明主
高平陵之变的余波很快从中央波及到曹魏各地,太尉王陵很快于淮南郡发动反对司马氏专权的叛乱,文鸯父子在平叛过程中因战功出入而与司马师发生冲突,文家与司马家由此产生间隙。
三年后当司马师诛杀曹髦、夏侯玄等曹魏宗室时,镇东将军毌丘检、扬州刺史文钦果断宣布反叛,并联络东吴请求援兵。待两军对垒时,文钦根本没有想到,患有眼疾的司马师居然亲临战场,魏军士气高涨文钦顿生退意。
此时唯有十八岁的文鸯提出半夜奇袭的计划,他与父亲约定一同出击但到夜晚时日却依旧看不到援军到来,眼见天空即白,文鸯不顾兵力弱势果断出击,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在数千骑兵中进进出出,辄杀百人。
眼见如此,魏军阵营中的马儿都止步不前,本就患有眼疾的司马师更是被文鸯的勇猛所惊动,很快便急火攻心眼球爆裂、血流不止,不久之后眼疾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击垮了司马师的身体,回营后便病死了。
但司马师的死和文鸯一人的勇猛,是始终都无法改变整个战局的,文鸯父子只得一路退往东吴,毌丘检也死于乱军之中。投入东吴后的文鸯依旧没能受到孙亮的重用,当曹魏诸葛诞于寿春起兵反抗司马氏时,东吴派遣文鸯父子前去援助。
可惜的是,每一次平叛的成功都为司马氏积攒了不小的人心,诸葛诞的叛乱和之前一样,依旧是一场鸡蛋碰石头的战争。偏偏就在危急关头,诸葛诞又与文钦发生矛盾,将其杀死。
文鸯此时虽然麾下有数万军队,但这些都是他向东吴借来的,根本不会听从他的指挥,就这样孤立无援的文鸯只得孤身离开大营出城跪在魏军面前,献城投降,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背叛他的君主,但他的背叛实属无奈,身不由己。
西晋国柱
时间渐渐走过纷乱的三国时期,统一已经成为天下大势。西晋建立后,正值壮年的文鸯却被新君司马炎所冷落,他以为自己将庸碌的过完一生,将来在史书中留下一个“三姓家奴”的骂名。
可历史偏偏在给他一棒子后又递来了一颗红枣。此时凉州的鲜卑人以中原动乱为由拒绝服从中原管辖,鲜卑领袖秃发树机能率领诛杀数名西晋官员霸占凉州。
直到此时皇帝司马炎才想起降将文鸯,而此时的文鸯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万军从中如入无人之际的少年将军了,不惑之年的他依旧骑马西进凉州接替军队指挥权。
鲜卑人又哪里是文鸯的对手,很快凉州的局势变得明朗,数十万鲜卑人举城投降,文鸯这一仗打的鲜卑族直到百年后的南北朝才渐渐恢复元气。
凉州之战,文鸯再次证明了谁才是西晋初年最优秀的将领,放眼望去此时天下无出其右者。当他成功的消息传到千里之外的洛阳城时,皇帝司马炎却眉头紧蹙起来。
他深知他们司马家的江山就是靠着功绩和阴谋无耻攫取来的,如今西晋建国伊始,很多人还心向魏室,他很清楚对于文鸯这样一个立有新功的前朝重臣对国家意味着什么。
如今天下太平,文鸯收复凉州的战功也成为司马炎个人的政治资本,对此时司马炎来说,文鸯已经失去了的价值,文鸯消失的意义远高于他存在的意义。
这个曾间接导致自己伯父去世又三度反叛的武将,司马炎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并不喜欢你”。君让臣死臣不死为不忠,文鸯就这样在没有犯任何错反而立有大功的西晋朝,被免去所有官职,成为白身。
到了晋惠帝司马衷一朝,悍后贾南风与东安王司马繇祸乱朝纲,而这位东安王又正好是诸葛诞的外甥,与文家有着血海深仇,当即便找到年过半百的文鸯。
此时一介布衣的文鸯毫无反抗能力,在曹爽被司马氏灭门后的第四十二年,文鸯也同样惨遭司马家夷灭三族之祸,饮血刑场,成为一个一生未遇明主,为国有功却下场凄惨的悲剧人物。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