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迁对卫青霍去病评价不高,解开身份后,除了偏见还有利益之争

司马迁对卫青霍去病评价不高,解开身份后,除了偏见还有利益之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36 更新时间:2024/2/6 15:19:24

放眼《史记》,司马迁何止对霍去病评价不高,对卫青、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甚至对秦始皇、刘邦这样帝王级的人物评价也不高,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与司马迁的身份有着很重要关系。

无法改变的门第偏见

说到司马迁,他在自序中这样介绍自己,说司马家族世代担任着太史令一职,也就是世袭史官。究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他又详述了家族历史。

司马迁出生于陕西韩城南、龙门山麓的芝川镇,西汉时属于左冯翊夏阳。据司马迁追述,其远祖是颛顼时代主掌天文地理的重、黎之后,这种说法很可能是传说,可信度不高。

至周朝时,一位叫程伯休甫的人任司马一职,因功赐姓为司马,自此司马氏诞生。至东周崩盘时,司马氏后裔分散于各诸侯国,司马迁的先祖投奔了晋国,此后又入了秦国。

在秦的一支成为将军世家,秦国大将司马错的后代就是夏阳司马氏,也就是司马迁的家族。还有在赵的一支则成为剑客世家,其后代为河内司马氏,篡魏的西晋司马家族就属于这一支。

从上述图中可见,司马迁说其家族世代为史官,其实并不符合事实,也就他的父亲是史官,他在自序中的说法乃自谦之说。但不可否认,从司马氏家族的发展来看,却是十足世家大族,从而也就决定了门第观念极为深重。

反观霍去病,他是依靠外戚势力抬高身价的,但即便是外戚,姨妈卫子夫就算贵为皇后,其出身背景也不过是平阳公主家的一个歌妓。而卫青、霍去病的出身就更为卑微了,说起来都是属于私生子一类的。

但有意思的是,回看汉武帝的后宫,三位皇后中只有陈阿娇是贵族背景,卫子夫、李夫人,甚至后来的钩弋夫人,其出身背景都不是贵族。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不从世家贵族中选妃,难道是他钟爱平民之女吗?当然不是,他这么做是有目的的。汉武帝继位之初并不自由,没有话语权更没有兵权,权力大都集中在外戚集团窦太后手中。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汉武帝要扶植自己的势力,必定不会再捧陈阿娇,陈皇后是其姑姑馆陶公主之女,都是窦太后一派的,属于豪门贵胄。在这种背景下,汉武帝要想建立自己的势力就只能从底层人士中选拔,所以,不论卫子夫还是李夫人,她们入宫后,其家族成员都是受益者,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甚至与卫青关系好的公孙敖等人。

所以,卫青、霍去病能够进入上层集团,首先是靠裙带关系,其次才是其个人能力。对于这一点,司马迁虽然承认其个人才华,但对其身份在言语中颇有微词。

在《佞臣列传》里,他将讨好汉武帝的人归为佞臣,比如韩嫣因为武帝想要攻打匈奴,为此先练习攻打匈奴的兵器,因此而博得武帝的欢心。再如李延年善于迎合武帝的心意而创作歌词,从而得到武帝的宠幸,也是佞臣。而且他还说,佞臣大多出自外戚之家。

并且将李延年与卫青、霍去病作了对比,说他们二人“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其意也将卫霍二人列入了佞臣之列,只不过他们凭借自己的才干为国家作出了贡献而已。

因此,在司马迁的眼中,他根本看不上以裙带关系上位的外戚,除非他们真的有才干有所作为,否则与佞臣没有什么区别。纵然他们有才华,但才华也压不住司马迁对他们的贬损之意,如他说卫青“和柔媚上”,说霍去病的名言“ 匈奴未灭, 无以家为”,同样也是媚上。

那么司马迁欣赏什么样的人呢?其一,通过察举制选拔出来的人才,这是汉代正规的选官制度;比如董仲舒、司马相如等人;其二,便是像他这样的世袭家族子弟,比如项羽、李广、李陵都是世家子弟,他为项羽写了帝王传记,为李广鸣不平,为李陵受了宫刑。

从他对李广、李陵的态度,可以看出,同为世家子弟,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堪忧,完全不能与外戚卫青、霍去病相比,反而还是一生坎坷。他认为这种结局对于他们是很不公平的。所以,在记述李广时,他用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评价,对李陵的叛逃更是亲自为其辩护,因而激怒了汉武帝,导致受了宫刑。

所以,从出身背景上来看,卫霍家族根本无法与司马氏家族相比。尽管不可否认,《史记》的记述相对客观,但出于他的门第背景,记述中不乏个人情感上的偏见,卫青、霍去病就是这样的例子,即使他们功高盖世,也不能完全赢得司马迁的青睐。

功臣集团与外戚专政的博弈

刘邦是布衣平民出身,一介武夫能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在楚汉争霸赛中胜出,一举登上帝王之位并非偶然。刘邦固然第一个杀入咸阳,但如果没有项羽主导的巨鹿之战瓦解秦军主力,刘邦的进程也不会那么顺利;如果没有韩信在军事上的支持,他也不可能击败项羽。

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成功离不开秦末各路诸侯的鼎力支持。所以,刘邦在建国后虽然做了皇帝,但他这个帝王与秦始皇还是有所不同的。秦始皇将六国故地都控制在手中,而被各路诸侯推举为皇帝的刘邦,只能控制自己的领地。因此,当初的刘邦顶多算个盟主。

作为盟主,为了回馈诸侯们的支持,他搞了一次异姓分封大会,再次确认了诸侯们的地位,比如封彭越为梁王,韩信为楚王,英布为淮南王等。此后为了维持刘氏的统治,与各路异姓诸侯相抗衡,他又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

随后开了铲除异姓诸侯的征讨,异姓诸侯被铲除后,权力基本分封到了同姓诸侯手中,他们拥有调兵权、使节权、官员任免权。刘邦分封同姓诸侯,其意在加强刘氏的中央集权统治。

但是对于同姓诸侯,刘邦也有考虑到他们造反,所以,在政治上,他并不介意外戚干政,比如韩信被吕后所杀,刘邦死后,吕后执掌政权。除了宗亲、外戚之外,还有追随刘邦的功臣集团,这部分人的利益与皇帝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像萧何、张良、夏侯婴周勃、樊哙等开国功臣。

这样一来,西汉初年的政坛就有三股政治势力相互博弈,比如在吕后死后,吕氏家族很快被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清算,并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经历七国之乱后,宗亲势力也被铲除了,之后成了外戚与功臣集团的较量。汉武帝登基后,以窦太后为中心的外戚势力占据上风,直到窦太后死后,汉武帝才开始正式筹建自己的集团,但同样也是外戚势力占上风,作为与其对立的功臣世家子弟当然是不满意的。

所以,鉴于西汉的政坛结构,司马迁也不可能认同外戚,他始终是站在功臣集团的利益之上,与李广、李陵等这些世家子弟站在一起的。

但是对于司马迁而言,尽管他与卫青、霍去病属于不同阵营,但他依然相对客观地对二人作了记述,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正因如此,后人对《史记》的评价很高,并且不少记述被后世所采用。

事实上,司马迁将外戚视为佞臣小人,也不是没有道理,之后专政的霍光,篡汉的王莽也都是外戚集团的。

更多文章

  • 刘备至少有六个老婆,正妻被乱军抢走,命运最惨的要数刘理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正史上刘备有哪几个夫人,刘备到底有几个夫人,历史上的刘备有几个老婆

    那么刘备这辈子到底有几个女人呢?很多人的答案是四个。这四个人分别是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以及后来的吴夫人。其实我发现,刘备至少还有两位夫人,是三国历史上没有被提及的。在史书中对刘备的正妻其实是没有记录的,甚至连刘备的那两个女儿也没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但是不可否认,刘备至少有这么一位正妻的存在,而且这位

  • 正式即位仅3天就去世了?为什么秦始皇爷爷秦孝文王没当王福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多大继位,秦始皇和秦孝文王的关系,秦始皇死后哪一个继承了皇位

    秦孝文王即位仅3天就去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喜极而泣”,可能太过激动诱发猝死。 秦孝文王年过半百终于当上了秦王,这对秦孝文王来说无疑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当太子时代唯唯诺诺、如履薄冰的压抑终于得到释放,太过开心和激动,可能诱发了某种疾病,结果喜极而泣,才当了三天的秦王,就与世长辞。 第二,在古

  • 蜀汉大丞相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的最后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诸葛亮临死前给诸葛瞻写的信,诸葛瞻是诸葛亮亲生儿子吗

    诸葛瞻,生于227年卒于263年,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人。三国蜀汉重要大臣,蜀汉大丞相诸葛亮之子。远祖,诸葛丰,祖父,诸葛珪,父亲,诸葛亮,母亲,黄氏。伯父,诸葛瑾,吴国高级官员,官至大将军。兄,诸葛乔,本为诸葛瑾次子,后因诸葛亮一直无子,收为养子,蜀汉官员,官至翊武将军。妻子,刘氏,蜀汉后主阿斗

  • 西汉名臣陆贾:铲屎官里当官当得最高,官场里养狗养得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435期)在汉初旧臣里,陆贾是一个能够全身而退的人,或许很多人不认识陆贾,但其对于历史的贡献却是不容磨灭的。古往今来,要想全身而退就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懂得知进退,二、懂得约束自己的欲望和亲属的所作所为。陆贾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首先光自己的欲望就难以克制,比如蓝玉、英布

  • 他武力不输吕布和关羽,却一生未遇明主,结局悲惨且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孙权称帝中国历史真正进入三国时期时,似乎很难再找到能力敌万人的猛将了,无论是在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史书《三国志》中。直到司马氏通过“高平陵之变”后攫取曹魏政权开始,一位名叫文鸯的少年将军如流星划过夜空般出现在万马齐喑的后三国时代。公元238年,文鸯出生于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在封建时代能在史书中被

  • 孙策去世后,孙权是如何安排嫂子大乔的?做法让人唏嘘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策死时孙权是怎么照顾大乔的,孙权在孙策死后怎么对大乔,孙策孙权大乔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国中,让后世人津津乐道的除了那些名留史册的英雄猛将,还有许多国色天香的绝世美人,其中数次出现于唐诗宋词中的“江东二乔”便是两个倾倒众生的绝世美人。正所谓“红颜薄命”,两姐妹容貌绝美身世却十分坎坷,大乔在20岁时丈夫孙策就英年早逝,孙策死后江东孙家的军政大权被移交到孙权手中,那么他又是如何安排20岁

  • 为何吕后去世吕家被族灭,而武则天去世武家没事呢,有两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什么吕后被灭族而武则天没灭族,武则天和吕后关系怎么样,吕后和武则天谁最后

    吕雉掌权期间,虽然总体政治形势稳定,但是吕雉也做了不少坏事,归纳起来主要就有三类坏事:1、迫害刘邦生前宠爱的妃子。吕雉把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这种恐怖的刑法光是听名字就让不寒而栗了,但吕雉还让自己儿子刘盈来观看人彘,直接把刘盈吓出了病,而美丽的戚夫人就这样被折磨致死,只要是生前受到刘

  • 为何匈奴抓到汉俘不杀,反而赐漂亮女子为妻?原因有3点,实属狡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汉朝时期,为了稳固匈奴与中原之间的矛盾,维护中原的稳定,汉王朝曾经积极主动的和兴隆进行联姻,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便是这个时候发生的事情。由此也可见,但是得凶龙是多么的强大。据说,匈奴一族和华夏一族都是同源的,北部的匈奴曾是夏朝的遗民,后发展壮大为匈奴一族,但是即便如此,后世依旧是敌对的关系。

  • 为何刘邦对待儒生前后变化那么大?刘邦: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乐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怼儒生完整版,刘邦被儒生坑,刘邦对儒生的评价

    所以虽然刘邦虽然赢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在民间他的名声一直没有项羽的好。这样一种出身、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自然决定了刘邦对待儒生们前后态度的不同。其实刘邦从内心厌恶儒生,后来当了皇帝,只不过由于身份不同了,儒生才慢慢地赢得他的认可。 早年间刘邦对待儒生的态度刘邦有一个爱豆(偶像)就是信陵君,“战国四公子

  • 为何只有秦始皇龙袍为黑,其他皇帝不敢穿吗?其他皇帝:是没必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的黑色龙袍是干什么用的,秦始皇为啥穿黑色龙袍后世没有,为啥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

    讲真的,古代皇帝对黄色的崇拜简直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程度,别说一般老百姓,就连其他王侯将相也压根别想碰黄色,那是皇帝专属,敢碰就得掉脑袋。不过黄色从百姓家中剔除,还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唐高祖李渊给整出来的。 在这之前,不仅百姓可以随意穿,连皇帝都不拘于只穿黄色龙袍,大红大绿随便穿。行吧,随便穿是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