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夫人可能没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离去,才给一个平时她看不上眼的女人提供了成为正室的机会,这个女人后来因为儿子的登基成为魏国的第一位皇太后。
这个幸运的女人就是曹操的第二任夫人,曹丕和曹植的生母,卞夫人。
1、并不幸运的开始
要说起来,这位卞夫人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幸运。
卞夫人的出身很低,她是琅琊开阳(现在的山东临沂)人,出自倡家,平时以歌舞为业,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地位非常低,不大受人尊重。
卞夫人的影视形象
卞夫人20岁的时候,被曹操看中纳为妾室,从此跟随曹操一路从沛国谯县到了京城洛阳,为曹操生下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四个儿子。
卞夫人的身份是妾室的时候,曹操的正室就是丁夫人。丁夫人虽然没有为曹操生下任何子女,但是她把曹操的长子曹昂抚养长大,在曹家和曹操的心目中都很有地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卞夫人为曹操生下了四个儿子,但是这并没有让丁夫人对她另眼看待,她对待卞夫人就像对待曹操众多的妾室一样,既没有尊重,也算不上亲切。
卞夫人十分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不过,随着时间的打磨,她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品质逐渐让曹操另眼相看。
2、制止众人逃散
公元189年,董卓专权,曹操原来的官职是典军校尉,负责掌管禁军,董卓重新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想拉拢他为自己所用。
董卓的影视形象
曹操看不惯董卓的倒行逆施,于是更名换姓逃出洛阳,向东到达陈留。
在陈留,曹操散尽家财,招募义兵,准备号召天下英雄一起讨伐董卓。一直到190年,曹操才召集起袁术、袁绍、韩馥等各路人马,众人推荐袁绍为盟主,曹操担任奋武将军一职。
此时曹操的一大家子人还留在洛阳城中,因为战乱纷起,关于曹操安危的消息传递不及时,也不够准确。在一次战役中曹操被流矢射伤,消息传递到曹家时就成了曹操生命危急的凶信。
听到一家之主生命垂危,曹家顿时大乱,曹操的随从、众多妾室人心惶惶,大家都商量着离开洛阳这个是非之地,赶紧回老家去以保安全。
正是在这人心散乱的时刻,卞夫人挺身而出,她劝说大家道:“曹君现在只身在外,他是吉是凶都还说不准,假如我们都回老家了,等他再回来,我们有何面目和他相见呢?假如他真的战死疆场,我们即使一起被连累而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原文是:
曹君吉凶未可知,今日还家,明日若在,何面目复相见也?正使祸至,共死何苦!
正是在卞夫人的一番劝说下,曹家人这才吃了定心丸,在洛阳城中安心等着曹操回来。
曹操回家之后听说了这件事,他觉得卞夫人这件事处理得非常好,从此对她尤其看重。
3、取舍有度
卞夫人平时生活很简朴,不大喜欢用奢华的装饰品,她所用的器具大多只用朴实的黑漆漆过,再没有其他的修饰花色。
曹操常年在外面打仗,经常会缴获大批的战利品,其中就包括女人用的各种金银首饰。每当曹操把这些首饰带回家以后,总是会让卞夫人先给自己挑选一个。每次卞夫人都是挑选一个成色居中的首饰,既没挑最好的,也没拿最差的。
曹操的影视形象
见卞夫人每次都如此,曹操就问她这么做的原因。卞夫人回答道:“如果我挑选最好的,那是贪婪;如果我挑最差的,那是虚伪,所以我挑选中等的。”
曹操为人一向智谋多端,他听到卞夫人这样回答,居然对她十分佩服。
这就为卞夫人被立为正室奠定了基础。
4、扶为正室
197年,曹操的长子曹昂跟随曹操征讨张绣,张绣投降后又突然反叛,带兵偷袭曹操大营,曹操被吓得仓皇逃跑。
曹昂为了保护父亲,战死在乱军之中。
曹昂的生母刘夫人死得很早,曹昂由曹操的正室丁夫人一手抚养长大。丁夫人无子,把自己的感情和希望全部寄托在曹昂身上。当丁夫人知道曹昂战死以及战死的原因之后,她对曹操十分怨恨,每次见到曹操都会痛哭着抱怨。
丁夫人的影视形象
时间一长,曹操烦不胜烦,于是就把丁夫人打发回娘家。没想到,丁夫人的性格十分倔强,她虽然被打发回娘家却仍然不肯原谅曹操,曹操只好和她解除了婚姻关系。
丁夫人离开,曹操正室的位置就空缺出来,曹操于是把卞夫人立为正室,把失去生母的孩子们都交给卞夫人抚养。
5、教导有方
虽然曹操把失去母亲的孩子都交给卞夫人抚养,但是,和卞夫人自己的孩子相比,这些年纪稍大一些后才来到卞夫人身边的孩子受益并不明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卞夫人的四个儿子中,除了曹彰特别好武、曹熊早夭之外,曹丕和曹植取得的成就都很高: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其中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就是曹丕和曹植,曹丕不仅建立了魏国,他还和父亲曹操、弟弟曹植一样,都是三国时代杰出的诗人。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诗和乐府诗也都写得清丽动人,细致委婉。
曹丕的影视形象
曹植虽然在和曹丕争夺太子之位时失败,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曹植的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最著名的当属浪漫主义辞赋《洛神赋》,文中描绘了一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的洛神形象。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把曹植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
曹操能诗善文,他儿子众多,可是以诗赋闻名的却只有曹丕和曹植二人,这其中虽然也能看出曹操的熏陶,但是卞夫人对孩子从小的教导显然也功不可没。
6、荣升太后
公元216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
对于谁将成为魏王的继承人,最大的争执偏偏出现在卞夫人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之间,最终,曹操选择了性格稳重的曹丕。
曹丕被立为太子之后,服侍卞夫人的侍从们都向卞夫人祝贺,他们说道:“魏王立太子,天下人都很高兴,夫人您还不厚赏大家吗?”
没想到,卞夫人仍然波澜不惊,她十分沉稳地说道:“魏王是因为曹丕年纪大,所以才立他为嗣,我在教导他这方面没有过错就已经觉得很幸运了,又有什么值得庆贺和赏赐的呢?”
卞夫人的影视形象
当侍从们把这些话说给曹操听的时候,曹操大喜,夸奖道:“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219年,卞夫人被封为王后。220年正月,曹操去世以后,曹丕即魏王位,卞夫人被尊为王太后。
公元220年十月,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在洛阳登基,是为魏文帝。
即位之后,魏文帝封他的母亲卞夫人为皇太后。
后记
荣升皇太后之后,卞夫人仍然保持着之前十分俭朴的生活。
和曹丕相比,卞夫人最喜爱的还是三儿子曹植,但是曹植虽然从小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但是他也有纵情任性、不受约束的一面。
曹丕即位之后,有一次曹植触犯法律,被有司弹劾,曹丕于是派人去将此事禀告卞太后。
卞太后听说此事之后,对来人说道:“没想到这孩子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来!你们回去禀告帝王,不能因为我而坏了国法。”
后来再见到魏文帝曹丕的时候,卞太后居然能够闭口不提此事。
此时,卞太后已经六十多岁了,她仍然保持着头脑清晰,处事冷静明智,即使面对深爱的幼子也没有失了分寸。
这样的一个女子,即使她曾经出身低微,可是谁能说现在的她没有足够的德行与智慧呢?
参考资料:《裴松之注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