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都战死沙场,为何在城破之时,让士兵站在沟里把腿埋起来?

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都战死沙场,为何在城破之时,让士兵站在沟里把腿埋起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86 更新时间:2024/1/21 16:20:59

如果直译的话,“埋人脚步而战”可以理解成题目所说的那样“诸葛瞻命令士兵把脚埋起来作战”。不过细想想,这样理解明显是不对的。诸葛瞻即便再没有实战经验,也不会蠢到让士兵像木棍一样插在地上让魏军当活靶子砍杀。

所以我认为“埋人脚步而战”这句话中“埋人脚步”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指的是蜀汉士兵在战场上坚守不退,就像把脚定在沙场上一样,代表着誓死坚守的决心。

当然,这句话也可以断句为“埋人脚,步而战”。指的是蜀汉士兵放置陷阱让魏军陷入土中不得动弹,然后蜀汉步兵冲入敌阵(脑洞ing)。不过参考《三国志》、《资治通鉴》关于绵竹之战的相关记载,诸葛瞻是急急忙忙从涪城撤回绵竹的,根本没有时间布置陷阱,所以我这个脑洞理解是站不住脚的。

关于诸葛瞻和绵竹之战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独子,绵竹之战时担任蜀汉代理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是蜀汉的重臣。不过诸葛瞻虽然担任军职,但从来没有领兵实战的经验。

263年秋,曹魏兵分三路大举伐蜀。姜维从沓中退守剑阁关,钟会一筹莫展,准备退兵。这时邓艾兵走偏锋,率领所部兵马从阴平山道绕过剑阁关直逼成都。

邓艾的行踪并不是隐秘的,蜀汉掌握了邓艾的动向。但蜀汉主力都驻守在剑阁关,唯有成都的御林军可以调动,所以御林军的最高统帅——卫将军诸葛瞻便临危受命,率军奔赴涪城阻截邓艾。

诸葛瞻到达涪城后,黄崇建议诸葛瞻趁邓艾还在大山之中时迅速强占山口,把邓艾困死。但诸葛瞻迟疑不决,丧失良机,邓艾一口气走出了大山,进入平原,进逼成都。

探子传来信息,诸葛瞻便急忙带着部队从涪城南下绵竹,走了好长的弯路。

到达绵竹后,诸葛瞻坚守不出。邓艾所部兵马困乏,只求速战。

于是邓艾派使者挑衅诸葛瞻说,只要你肯投降,我一定保举你为“琅琊王(琅琊是诸葛瞻的老家)”。

年轻气盛(37岁了,也不小了)的诸葛瞻被邓艾激怒,斩杀了前来送信的使者,然后率军出城和邓艾野战。

初,战况对诸葛瞻有利。但在邓艾的鼓噪下,魏军很快稳住了阵脚,蜀汉御林军最终溃败,诸葛瞻含泪冲入敌阵。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仰天长叹“父子荷恩,不早斩黄皓,以致败国殄民,用生何为。”随父亲冲入敌阵,双双殉国,以死明志。

战后,邓艾用阵亡蜀军的首级筑成京观,以彰其军功。

诸葛瞻父子战死的消息传到成都后,刘禅就彻底崩溃了。他本想到南中继续抵抗,但在谯周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个念头,向邓艾投降。

邓艾于是创造了一战灭一国的战绩,事后被封为太尉,增加封邑两万户。

不过邓艾的下场却很讽刺。因为居功自傲,邓艾被钟会构陷,很快被收监,押送洛阳受审。264年正月十五刚过,当邓艾的囚车走到绵竹的时候,被赶上来的追兵就地砍杀。

邓艾用蜀军将士首级筑成的京观就在此处,看着邓艾父子身首异处,诸葛瞻父子终于可以瞑目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留下4位人才,成功延续了蜀国30多年的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什么能坚持30年,诸葛亮死后蜀国还有哪些老臣,诸葛亮死后蜀国还存在了多少年

    第一位人才是姜维。姜维能文能武,原本是曹魏的一个小官,但诸葛亮很欣赏他的才干,大力提拔他。姜维也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了诸葛亮的赏识。在诸葛亮死后,姜维成为蜀汉的最高军事长官,他是北伐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他平定了国内的叛乱,还在与魏国的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军事才能十分出色。他对蜀汉也十分忠心,甚至在亡国

  • 他是唐朝最容易被低估的诗人,与李商隐比拼诗词,千年来不分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商隐评价唐朝的诗,李商隐最厉害的一首诗,李商隐是晚唐成就最高的诗人吗

    李商隐和罗隐,这是两个怎么看都不搭边的诗人,但是他们却很神奇的因为一首诗有了交集,或者是,是因为一个诗名。李商隐是非常著名的风流才子,作品大多都是唯美浪漫,而罗隐的诗文就如同他的人生,参加了10次科举都以失败告终,作品也就显得"尖酸辛辣"。然而,就是这样两个风格完全迥异的诗人,却都写下了一首名为《筹

  • 武则天建立了大周王朝,为何最终还是把江山还给李家?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的大周王朝版图,武则天的大周扩大了疆域吗,武则天为什么会把江山给李家

    虽然李显懦弱,但这时他也知道了一个事实,如果不除掉张氏兄弟,那么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太子之位,也会随时失去。于是,李显联合李姓子孙和朝中重臣,发动了著名的“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李显对自己的太子之位十分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武则天在选择立太子的时候,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犹豫。李显之所以能重新当

  • 杜甫做客将军府,写下一首诗,后2句如今成夸人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杜甫的诗被后人如何称赞,有关杜甫的七言绝句,杜甫都写了哪几首绝句

    这从后来杜甫给李白写的10多首诗中,如《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等…能够感受得到,杜甫对李白的崇拜和对他的影响。杜甫后来能够成为和李白并驾齐驱的大诗人,一方面跟他写诗的量有非常大的关系,杜甫57岁去世的时候,他已经写了将近1500多首诗歌,当然这并不是杜甫成名的主要原因,清朝的乾隆

  • 堪比杨贵妃的美人赵飞燕,仗着皇上恩宠,居然敢在宫中与男子私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赵飞燕天生丽质却出身贫寒,父亲重男轻女听说皇宫招宫女,就把她送进了宫,之后她被分配到阳阿公主府做了舞女,每天学习唱歌跳舞,由于她的天赋异禀,很快她就自创了掌上舞,同时她动人的歌声更是勾人心弦!很快赵飞燕的名气就传开了,不少达官显贵慕名而来,就是为了一睹赵飞燕的风采,不久后皇上穿便装到公主府玩乐,阳阿

  • 隋唐第一名师育三徒一侄:一人修仙,一人封神,最弱的却天下无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第一高手排行榜,隋唐第一奇才是谁,隋唐四大师徒排名

    这位名师就是隋末唐初的世外高人,谢弘。谢弘在历史上也是存在的,作为一代名道,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比较多,而他的侄子更有名,就是至今还在很多地方被供奉的谢仙祖,谢映登。在隋唐系列小说中,谢映登被塑造成了神射将军,位列瓦岗五虎将之一,在瓦岗散将后,谢映登跟随叔叔告别尘世,彻底成为了化外高人,而在很多续作中

  • 西施昭君貂蝉都曾为国献身,杨贵妃祸国殃民,为何也是四大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貂蝉西施昭君照片,貂蝉和杨贵妃的故事,貂蝉杨贵妃王昭君

    关于四大美女的起源说法,如今已经无法考证,只留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四位美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四大美女的说法明朝就出现了,因为如果是清朝才有排名,至少会加一个满人美女进去,甚至宋朝已经出现,如果是元朝人排名,也会加一个蒙古美女进去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都有不平凡的事迹,但后人是根据

  • 薛仁贵舞方天戟名扬四海,薛葵抡金锤登巅峰,雷霆二子集父祖大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应该说薛家将开山祖薛仁贵,通过托梁换戟,得到了大汉开国名将樊哙的兵器后,就凭借着这杆方天画戟纵横天下,打出了不世之功,获爵平辽王。而后,他的儿子,两辽王薛丁山,也使用方天画戟南征北战,将薛家门楣发扬光大。但是,自薛丁山之后,虽然薛家将开枝散叶,人才频涌,但使用方天画戟的人几乎没有了,而且薛仁贵的成名

  • 隋唐小说中,最像“关张赵马黄”的不是瓦岗五虎,而是这五大隋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唐五虎将是哪五个,隋唐演义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有哪些,隋唐正史中的英雄人物

    首先,我们来说几个算是没争议的,分别是靠山王杨林和花刀将魏文通,他们俩正好对应着老将黄忠和关云长。一个是年龄,一个是形象,甚至说杨林略高于魏文通的武艺,也能符合黄忠和关羽之间的武力差距,毕竟老黄忠在年迈时,能与壮年关羽不分上下,如果在同年龄段相比的话,也许黄汉升更高一点点。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说

  • 隋唐小说六大顶级刀将:两对是父子,还有两个猛人,单挑战绩夸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小说隋唐演义中武功最高的人,隋唐小说中使用奇怪兵器,隋唐系列十大高手

    《三国演义》尚且如此,就不用说其他的作品了,比如影响力不亚于三国的隋唐系列,书中的罗成和伍云召这样的顶级名将自不用说,就连秦琼和尉迟恭这两大门神,都得把自己最擅长的锏鞭背在身后,用宝枪征战。甚至可以说,四猛八大锤这种组合诞生后,力量型的名将,多以轮锤为主,以至于用刀并且用得不错的人物,实在很少。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