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总写错别字,为啥没人敢提醒他一声?他总能想办法圆回来

康熙总写错别字,为啥没人敢提醒他一声?他总能想办法圆回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0 更新时间:2024/2/7 8:15:03

可是越学习,这错误就越多,他还特别喜欢显摆。批阅奏章的时候,碰到汉字的奏章,他也强行用汉字回复,因此留了一堆错别字的奏章批复。

比如说,一般看了流水账的奏章,康熙的批复都是“知道了”三个字,可是全国这些武官员,基本上都是以流水账的形式在写奏章,因此康熙的工作量相当大,这“知道了”三个字康熙每天不知道要写多少遍,字写多了就不像原来的字了,结果康熙不小心就写了一个“知道子”。

再比如说封疆大吏这四个字,这本来是不应该搞错的,毕竟封疆大吏是国家柱石。可是康熙偏偏写成了风疆大吏。那么康熙的错别字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一、康熙为啥老写错别字?

仔细分析康熙的错别字,我们是可以找到一些规律的。康熙所犯的错误,几乎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的错误。

1、读音相似,就会用错。其实我们刚才已经看了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封风的读音相近,所以康熙把这两个字搞错了,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他的错别字当中,其实因为读音相似而搞错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康熙经把“皆无凭据”写成了“皆无平据”,他就是纯粹把平和凭两个读音相同的字,搞混淆了。

他在朱批里,曾经询问:云翰有几个儿子?他把“个”字写成了“各”,也就是:张云翰有几各儿子。这是典型的同音不同字。

有一次,康熙皇帝一句话里就冒出了俩错别字:不搭浮桥,从卢沟桥回銮。他把“搭”写成了“打”,把“銮”写成了“鸾”,你说有没有意思?

2、字形相似,也会搞错。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不仅有读音相似字形不同的字,也存在读音不同,但是字形非相似的字。要想学好这些字,其实也需要下功夫,一不小心就搞错,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康熙皇帝,在这个问题上,也是经常摔跟头。常常把字形相近的字,互相乱用,以至于后世看了笑料百出。

比如说他将风俗不醇,写成了风俗不惇。醇和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虽然字形有些相同,可是读音完全不同,把它们俩搞错了,纯粹就是学习不扎实,分不清两种字形。

还有就是著名的“癸巳”二字,当初人家上奏的时候,分明给写对了,康熙一看,呀!居然有人在奏章上写错别字,他特地在“癸巳”旁边写上了已经的“已”,以此来修改大臣的错误。不知道这位老兄拿到了奏章该怎么揣测这件事,总不能说康熙卖弄学问,写了错别字吧?

3、纯粹记不清,也不好意思问。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知道这个字怎么写,但是具体的笔画有点搞不清楚。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什么字都记得那么清楚。比如说龘 、靐、齉、齾这四个字,你就确定能一个笔画不错地记住吗?

不过康熙因为这方面问题,犯下了很严重的错误,因为天下四大错别字当中,有两个就是康熙的杰作,还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第一个错误就是避暑山庄的牌匾。承德避暑山庄,那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避暑胜地,过去只有皇帝才能去享受的好地方。

这里牌匾上“避暑山庄”四个大字就是康熙亲手所写。不过你现在跑过去看看,就会发现避暑山庄的避字,居然多了一横。也就是那个辛字下面本来是两横,康熙写成了三横。

康熙后来自己有自己的解释:可不是朕忘了有几横啊,朕知道有两横,只不过朕讨厌逃避,所以故意写了三横,哈哈哈!不服气吗?

第二个错误是西湖十景中的花港观魚,这玩意儿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因此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看到这个石碑。

可是康熙偏偏把这个魚下面的四个点,给弄丢了一个,只剩下了三个点。避暑山庄你可以圆回来,那么请问这条魚你该怎么圆回来?

你别说,康熙还真的有办法圆回来,原来古时候四个点指的是火的意思,既然是观赏性的魚,怎么能在火上烤呢?所以康熙就把它变成了三个点。

二、一点错别字,不影响康熙博闻强记的形象。

固然有些错别字是可以圆回来的,可是大多数错别字是无法圆回来的。尤其是前两种情况,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错别字。

可是我们要知道,康熙最初并没有什么汉文的朱批,可能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年轻的时候,对汉文不太熟悉,一直还在联系当中。

从康熙四十年以后,汉文朱批逐渐增多,并且流传较广,也就被后人发现了不少错别字。但是我认为这也是康熙在文化方面进步的一个体现。

过去他对自己的汉文不够自信,甚至不敢用汉文来批阅奏章,可是岁数大了以后,经过多年的训练,他已经很坦然地开始使用汉字了。

康熙从小就刻苦学习,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他涉猎的学问非常广,可以说啥都想要学。但是作为一名领导,他知道,任一门学问懂就可以了,太深入研究,那是手下人才们的事情,他只需要做到手下人无法蒙骗他就够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理解康熙皇帝为什么会写错别字了。答案很简单,无非就是学了,但是不够精通罢了。

总结:错别字无损康熙的形象。

康熙好学的形象,在历史的字里行间里,那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的书法造诣的确很深,比大多数汉人都要写得好。

这样的人,写上一两个错别字,其实无损他好学的形象。相比较他儿子雍正,总是在奏章里爆粗口,康熙算是比较儒雅的一个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

更多文章

  • 和坤晋升速度飞快,但有两个部门乾隆却从不让他染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珅如何得到乾隆赏识,和珅担任过的最大官职,和珅是怎么受到乾隆赏识的

    幼年艰苦和珅原名善保,姓钮祜禄。钮祜禄氏可不得了,乃是当时满洲八大姓之一,尤其是镶黄旗这一支,说起来都和皇室沾亲带故,出了不少的皇后,比如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她是顾命大臣钮祜禄·遏必隆之女。不过这都与和珅无关,他不是镶黄旗而是正红旗,出生于一个极其普通的八旗之家,和贵人们是攀不上一

  • 清朝最神秘的女科学家:她只活了29岁,却惊艳世界2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十大美女科学家,中国清朝著名女数学家,古代最神秘的女科学家

    早在中国自孔子创造儒家学说,在汉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便统治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之久,这种封建更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在古代的中国,女人甚至是不能够轻易地抛头露面的,当时的礼教对女子的束缚,迫使女人们泯灭天性,并安守于闺阁之中。而一切认真的研究,则更不

  • 承德避暑山庄为何能避暑?清朝多数皇帝都愿意来,建材另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承德避暑山庄为什么能避暑,承德避暑山庄在清朝中的地位,为什么夏季皇帝要去承德避暑山庄

    于是乎有人建议在承德建造一座避暑山庄,以后天气热了,皇帝就可以到那里避暑。康熙很高兴,当年这事儿就开始办了。康熙五十年,康熙亲自跑来写了“避暑山庄”四个字。雍正皇帝是个不怕热的皇帝,他一辈子信佛,所以信念比较坚定,没事儿跑承德去干嘛?在京城办公他不香吗?其实雍正是没工夫去承德休养。我不怎么去,干嘛要

  • 永兴之战:吴三桂一战打断八旗军脊梁,斩杀清朝41位八旗将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三桂与清军决战,吴三桂消灭多少八旗兵,吴三桂和清军四次战役

    每一个朝代的离去以及崭新朝代的诞生,都是从混乱到安宁的过程,而这过程之中却又有多少不甘的亡魂与战士的血泪。“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敷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我百姓一人。”拥有着大明最后一个年号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李自成的起义大军进入京城之后,于绝望之中自缢,明朝自此便正式失去了整个国家的统

  • 康熙为何圈禁胤祥长达10年?他不心疼这个儿子?摘下帽子说明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临死前评价胤祥,胤祥与康熙关系,康熙为什么封赏胤祥

    这些个瓜娃子,一个个脑子里都装了八核CUP,还自带散热系统,怎么争斗都不知道停歇。可怜皇位只有一个,九龙夺嫡让康熙伤透了脑筋。其中他最信任也是最孝顺的一个儿子,就是剧中的十三阿哥胤祥。胤祥本人没有夺嫡的想法,但是他却在帮助胤禛夺嫡。可是因为他为人至诚至孝,所以总归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做事不够老练,脾

  • 雍正实行士绅一体当差,有给国库攒钱吗?为何被乾隆给废除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官绅一体当差政策后来怎么样,雍正的几大财政政策,雍正财政制度

    可是雍正皇帝上台以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那就是跟官员和地主抬杠。剥夺了这帮人的各种特权,结果闹得“民怨沸腾”。其实老百姓才不会沸腾,沸腾的是那帮官员和地主。我们看几个政策就能明白雍正皇帝有多刚了。摊丁入亩政策。康熙朝就已经永不加赋了,雍正皇帝更绝,直接转化矛盾,把收税重点从农民转移到了地主豪绅身上

  • 清朝最后一位健在“御医”,如今现状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十大御医名单,清朝御医最后去哪里了,晚清最后一代御医是谁

    其实道理很容易想通,就拿大夫来说,民间的大夫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而宫廷御医大都是世袭的,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珍贵经验和药方蔚为可观,而且他们还有足够珍贵的药材可以“放手大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专职给皇帝或者皇亲贵胄看病,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因此高压之下必然会释放自己的“小宇宙”,全力提升自己的医术!

  • 看了李鸿章的遗产分配合同,我倒吸一口凉气,原来他有这么多资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鸿章的遗产,李鸿章遗产分配情况,李鸿章的遗产继承是真的吗

    盛宣怀要是没有李鸿章的帮助,压根就挣不到那么多钱。在李鸿章的帮助下,盛宣怀先后建立了以下企业和组织:中国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中国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中国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中国第一所高等师范

  • 索尼比鳌拜只大9岁,为何身体那么差?临终前让康熙亲政是真心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鳌拜和索尼谁大,鳌拜为啥斗不过索尼,索尼和康熙什么关系

    尤其是在皇太极在位期间,索尼曾经跟着他越过喜峰关,直逼北京城。而且在北京城下,冒着箭雨将皇长子豪格给救了出来。大凌河之战中,索尼帮助皇太极,击败了前来救援的明军。此后索尼又前往征讨察哈尔,攻占了山西大同。此后因功被封为三等甲喇章京。但是凭借这些零碎的战功,索尼想要成为康熙朝的首辅大臣,这几乎是不可能

  • 康熙在雅克萨之战中,见识过沙俄火器的厉害,为何清朝没发展火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雅克萨之战视频,康熙时代有火器吗,康熙时期中国火器发展

    第一次交战,清军这边的装备其实也不差,有战舰、鸟枪、火炮以及一些冷兵器。但是只能围困守军,却不能一举歼灭。最终人家是没东西吃了,这才选择和平谈判,撤出雅克萨。第二次交战,沙俄那边又派了600号人前来增援,这可真是不把清朝放在眼里。增员的人马如此之少。这次清军这边又派了2000人前来,再次将雅克萨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