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在雅克萨之战中,见识过沙俄火器的厉害,为何清朝没发展火器

康熙在雅克萨之战中,见识过沙俄火器的厉害,为何清朝没发展火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79 更新时间:2024/1/21 16:59:01

第一次交战,清军这边的装备其实也不差,有战舰、鸟枪、火炮以及一些冷兵器。但是只能围困守军,却不能一举歼灭。最终人家是没东西吃了,这才选择和平谈判,撤出雅克萨。

第二次交战,沙俄那边又派了600号人前来增援,这可真是不把清朝放在眼里。增员的人马如此之少。这次清军这边又派了2000人前来,再次将雅克萨围了起来。

这次还是一样,城中有826名老毛子的士兵,最后饿死了大半,只剩下了66人。在这种情况下,老毛子才再次和清朝签订合约,这就是著名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两次交锋下来,很明显沙俄是各种不占光。首先就是人数上的劣势,对手是你的七八倍数量。其次就是支援不占光,远东作战,对沙俄十分不利,因为供给和援军都跟不上。

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打得不错,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很显然,是装备武器上的落差。

第一次交锋中,沙俄450人,配备了300多支火枪。第二次交锋中,沙俄826人,基本全部配备了火枪。

再看看清朝这边,两三千人,人数的确很拽。可是火枪数量却不足100,而且设备相对于沙俄来说,落后太多。因此打出这样的战绩,已经算是不错了,纯粹是用人堆出来的胜利。

既然意识到了差距,为何清朝在一百多年以后的鸦片战争,还是吃了装备落后的亏呢?清朝的火器是不是没有进步呢?

一、康熙皇帝很重视火枪的发展。

康熙皇帝是戎马一生的皇帝,他了解武器对一支军队的重要性。尤其是火器的运用,当初清朝就是靠着红衣大炮,才打开了大明朝的大门。

而且康熙不光在雅克萨之战中,面对过沙俄的火器,还在平定准噶尔叛乱的时候,也见识过噶尔丹从沙俄那边引进的先进火器。

因此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特别注重清朝火器的发展。清朝的火枪性能,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一个显著的提升。

康熙三十年,康熙皇帝精选了部分满洲、蒙古士兵,让他们单独组成了火器营。火器营内的士兵分成鸟枪护军和炮甲两种,简单来说一个是用枪的,一个是使炮的。

火器营分为内外二营,城内的叫内火器营,有枪、炮两个营,而城外的被称为外火器营,只练习鸟枪。

内外火器营合计鸟枪护军多达5200多人,炮甲也有880多人。鸟枪预备队还有1650人左右,因此总计在7800多人的样子。

他们每天的训练,除了普通的射击和放炮外,还需要掌握步射以及骑射等特种作战的能力。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发展火器的决心还是很大的。

二、清朝有哪些著名的火器呢?

1、红衣大炮。这玩意儿直接奠定了清朝开国的局面,当初袁崇焕用红夷大炮炸得努尔哈赤生活不能自理,此后毛文龙手下的三个降将,把红夷大炮送到了清朝这边。

结果人家就用红夷大炮开始攻城略地,不过红夷大炮数量比较少,是当年从西洋那边引进过来的。明清时期都有过一定的仿制和改良,口碑相当不错。

康熙十五年制造的“神威无敌大将军”,就曾经参加过雅克萨之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康熙二十八年,又制造出了“武成永固大将军”炮。

2、子母炮。这玩意儿也是明朝时期,从西洋武器佛朗机铳中得到灵感,改良而成的。康熙年间,曾经制造过子母炮,它的特点是身材细长,而且有瞄准器,相对来说比较轻便。

子母炮的一般长度只有不到2米,重量也在100斤以内。由于威力巨大,再加上便于携带,所以也成为了清朝战场上的主流武器。

3、火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鸟枪、鸟铳。早在明朝嘉靖二十七年,就已经从西洋那边引进了。到了清朝,火枪的种类可就更多了,达到了58种之多。

相对来说,引进来的火枪,身材小,瞄准水平高,射程、力道都比国产火枪,要强得多。因此康熙时期,在见识过沙俄的火枪后,也朝着这个方向开始改良。使得火枪,成为了主要的火器。

4、燧发枪。燧发枪和火绳枪的区别就是它的枪身上安有燧石,利用撞击燧石发出的火星,以此点燃火药。这玩意儿比火枪要安全一些。

这种火枪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明朝崇祯年间制造的,一种则是从沙俄那边引进的。可惜由于当时缺少高品位的铁矿石,使得燧发枪的产量相当低。

5、大鸟枪。一听名字,我们就能猜到这玩意儿的样貌。跟火枪长得差不多,但是比火枪大得多,介于火枪和火炮之间的一种武器。

来源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穆斯林国家引进过来改良的,另外一种是从印度莫卧儿帝国引入改良的。在平定准噶尔的战场上,清朝缴获了部分大鸟枪。

雍正时期,大鸟枪得以仿制。乾隆平定大小和卓的时候,也缴获了不少大鸟枪。到了乾隆五十一年的时候,清朝至少已经有了1万支大鸟枪。

三、发展速度跟不上,这是关键。

乾隆时期,曾经跟西方是有过交流的。但是乾隆为啥那么有底气呢?原因很简单,他认为,你们有的他都有,你们没有的他也有。

的确是这么回事,火器不光西方有,清朝也有,而且在当时来说也是比较先进的。此外清朝的八旗兵还有弓马骑射的功夫,这是西方未必就赶得上的。

只不过乾隆晚年,似乎忽略了一点,西方的科技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也就几十年的功夫,人家已经从和你在同一个起跑线,到比你先进几十年的地步。

而乾隆这边还不自知,只知道满足于自我肯定的状态中,最终错过了与世界同步前进的机会,实在是可惜。

总结:所以说,乾隆拖垮了清朝,一点毛病都没有。

乾隆晚年,外国使团来到清朝,在参观了清朝的火器营以后,发出的感慨是,装备过于落后了。可是当时的大帅福康安,却因为对方礼数不到位,坚决表示拒绝听取西方使团的建议。

福康安都如此目中无人,更别说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了。因此西方使团们只好叹了口气离开了清朝,那个时候差距还不算太大,只要像康熙、雍正时期,多引进西方的设备和技术,那么差距不会被拉开。

只是可惜,乾隆老爷子是真的老了,思维上也跟不上。手里还要牢牢攥着权力,你说这样的帝国能不落幕嘛!

更多文章

  •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才37岁,而且有3个儿子,为何会被强制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多尔衮母亲被谁勒死的,历史上的多尔衮有几个孩子,历史上多尔衮最后有儿子吗

    到了战国、秦汉以后,逐渐采用人形俑代替了活人殉葬。当然了,也不排除部分贵族保留了这种落后的习俗,但是大规模殉葬绝对不存在。就连皇帝都不搞殉葬了,手底下人还敢随便搞吗?不过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这哥们又恢复了人殉制度。他规定后宫没有生孩子的女人,全部要下去服侍他。此后朱棣、朱高炽、朱瞻基都搞了殉葬制度。

  • 太子胤礽犯了什么错?为何康熙一定要废他?真实原因出在康熙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的太子胤礽,为什么康熙要废胤礽,康熙是怎样评价皇太子胤礽的

    太子胤礽其实并没有犯什么错,要说有错,主要有这么三个客观上的错误:第一,胤礽有一帮能力出众,野心勃勃的兄弟。第二,胤礽有一位长寿的老爹。第三,胤礽2岁就被立为太子。这三者结合起来,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那就是这帮兄弟想方设法地要把胤礽给赶下台,而胤礽的能力,又不足以同时对付这么多兄弟。所以胤礽的太子之

  • 乾隆家族有五世同堂吗?他给长玄孙办过婚礼,差3年就能见着来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最大的孙子和最小的孙子,乾隆祖孙关系,乾隆的祖孙都是谁

    雍正时期排行胤字辈,乾隆时期排行弘字辈,嘉庆时期排行永字辈,道光时期排行绵字辈。咸丰时期排行奕字辈,同治、光绪时期排行载字辈,宣统时期排行溥字辈。有人就表示奇怪了,为啥雍正之前的皇子,没有排行这一说呢?您还真问着了!因为康熙以前的清朝皇帝,都还没有吸取中原文化,所以他们不讲究排行。你比如说康熙本人的

  • 雍正的生母,为了反对他登基,选择跟随康熙殉葬?她为何如此偏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皇帝的母亲为啥偏心,雍正死后有人殉葬吗,雍正与康熙

    这两个儿子里,乌雅氏更加喜欢小儿子胤禵。而且胤禵也深得康熙的赏识,曾经担任过大将军王,代替康熙平定西北叛乱。可以说,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十四阿哥胤禵应该继承皇位,包括乌雅氏在内,也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充满了信心。可问题是,结果偏偏四阿哥胤禛取得了皇位继承权。因此乌雅氏非常恼火,认为胤禛是谋朝篡位,甚至要用殉

  • 明朝王爷只负责生孩子?权力和自由都被剥夺,难怪没清朝王爷滋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皇帝与清朝皇帝,明朝王爷有职权吗,明朝王爷制度讲解

    朱棣称帝之前,明朝王爷一个个意气风发,带领重兵镇守边疆。朱棣称帝之后,明朝王爷就这么被圈养了起来,毫无权力,跟养猪没什么区别。清朝的王爷和明朝是有本质区别的:清朝的王爷不仅可以参与政事,手握实权,甚至可以成为摄政王。一、朱元璋给子孙的设定,就是保家卫国。朱元璋从苦日子过来的,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

  • 年羹尧受封抚远大将军,这个官职权力有多大?整个清朝就9人当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年羹尧在历史上的职位,年羹尧担任过哪些官职,年羹尧官位图片

    清朝众多武将中,鼎鼎大名的年羹尧,可谓享受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待遇。在乾隆和雍正时期,他是朝中的大臣,更是雍正的心腹,两人还曾幻想做一对“千古君臣”。年羹尧出身名门,从小就热爱学习,虽说他战功赫赫,但步入仕途却是从他考中进士开始。很快,做事尽职尽责的年羹尧被康熙赏识,破格升为四川巡抚等职位。后

  • 清朝战胜沙俄之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是一耻辱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与沙俄签的条约,清朝和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沙俄签了尼布楚条约吗

    康熙25年,公元1686年,沙俄在雅克萨被围数月之后,终于请求清政府解除对雅克萨的围困,并派出戈洛文为大使,与中国进行边界谈判。在11月份,清政府为了表示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在1686年1月,俄方外交使团组成,除了随从的外交官员和杂役等人,还有哥萨克骑兵,步兵火枪手,龙骑兵,1400人以上。总人数

  • 女真为何改为满洲?后金为何改为大清?这要问问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太极把后金这个国号改成了什么,金国女真后金,皇太极建立后金

    第一个阶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国。这位帅小伙出生于北宋末年,他带着一帮女真古惑仔们,强烈抗议大辽的统治,并且起兵跟大辽对着干。在1115年完颜阿骨成立社团,建立了大金国,这也是女真人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可惜女真人自己势单力薄啊,怎么凑也凑不出个几万人的队伍来,看来社团宣传不到位。咋整?社团话事人

  • 弘昼那么聪明,为何总是做一些荒唐事?为了让雍正和乾隆放松警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弘昼是被雍正赐死的吗,雍正知道弘昼聪明吗,雍正为什么要说弘昼像自己

    这三个儿子里,弘历是最有希望的,至少从后来的结局来看,弘历是最有希望的。此外的弘时和弘昼,其实也是很聪明的两个皇子。比如说弘时,他就曾经想着要夺嫡,只不过后来夺嫡失败了,反而把自己给害死了。而弘昼吸取了哥哥弘时的教训,死活都不肯夺嫡。他们哥仨是看着九龙夺嫡的过程长大的,可以说这三个人对夺嫡的惊心动魄

  • 吴三桂为何要反清?都是被康熙逼得,其实他压根就不想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吴三桂为啥要反清,康熙与吴三桂谁强,康熙对吴三桂的看法

    在历史上,总是会有许多的真相是被埋没了的,人们往往只能够看到其表面上的事情,因此遭受蒙蔽不清楚其内部却包裹着的真相。就例如吴三桂的反清复明大计,看似是他再一次造反,但其实他根本就不想造反,而其被康熙一步步逼着,逼得他不得不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都知道,吴三桂的一生经历过数次的造反,甚至于后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