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邬思道的姑姑已经去世,姑父金玉泽也续了弦。至于表姐金凤姑,孩子已经5岁大了。这一切都只能怨邬思道当年年轻气盛。
金玉泽的女婿,也就是金凤姑的丈夫党逢恩,和老丈人一商量,就打算把邬思道给害了。结果邬思道逃出生天,这才到了雍正的雍王府上做事。
在帮助雍正夺取了天下以后,邬思道随即便离开了京城,那么邬思道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他的结局又是如何的呢?
一、邬思道大仇得报,安心半隐。
邬思道那是无锡非常著名的大才子,秀才举人考试,全部都是第一名。这哥们要想考进士,似乎跟探囊取物一般。
康熙三十六年,邬思道参加了南京的春闱,自认为稳操胜券,结果却名落孙山。此后才知道,原来主考左玉兴、副主考赵泰明考这次春闱,捞了一大笔银子。
谁孝敬的多,那么就让谁高中。这可把邬思道这帮没考上的大才子给气坏了,于是邬思道带着400多名落榜的举人,一起带着财神进入南京贡院。
这帮人不仅大闹考场,而且还把主考官们给骂了个遍。邬思道还写了一副对联,问题也就出在这副对联上面:
左丘明有眼无珠,不辨黑黄却认家兄!赵子龙一身是胆,但见孔方即是乃父!
为了彰显自己有本事,这哥们还特地学习宋江,在最后提上了自己的名字。结果这件事被康熙给知道了,康熙还发现了邬思道的这副对联。
从此邬思道成了朝廷捉拿的对象,因此才有了邬思道流浪十年的结果。被打断腿,未婚妻跟别人跑了,被姑父陷害,所有的故事,也都是从这儿开始的。
此后在帮助胤禛夺取皇位的过程中,其实邬思道本人也是在给自己做事。自己昔日的姑父金玉泽和表姐夫党逢恩,不仅要害了他,而且他们还都是八爷党的人。
因此,邬思道在斗倒了八爷党以后,也等于是给自己报仇雪恨了。结果的确是这样,邬思道帮助胤禛登基,同时击垮了八爷党集团,党逢恩和金玉泽也都落难了。
最终表姐金凤姑和当年救他的婢女兰草,全都投靠到了邬思道身边,邬思道从此以后,过上了逍遥自在的幸福生活,这难道不香吗?
二、邬思道搞个半隐,那就是为了活命。
邬思道是精通帝王之术的人,你要是把这哥们放出去了,万一哪天成为祸害,可就是个重磅炸弹了。
因此雍正在登基的当天晚上,就打算回来灭了邬思道。雍正没有给邬思道想好名分,也压根就不打算再用邬思道这样的人。
夺嫡的时候,这种人是最好的帮手,可是登基以后,这种人的存在,那就是在给雍正脸上抹黑。为啥?因为邬思道的存在,就证明了雍正夺嫡采取了特殊的手段。
可是邬思道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这哥们多鸡贼啊,他知道靠跑路是根本跑不了的。一来他是个瘸子,哪里逃得过清廷的追捕呢?二来,雍正是皇帝了,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地盘,邬思道跑路该去哪里呢?人口普查的时候,没多久就能把他给揪出来。
为此,邬思道必须要想个好办法,从正面突围。如果雍正这一关过不了,那就不可能有生路。因此除了感动雍正,还有啥办法呢于是一套感情组合拳,就这么打了出来。
第一招:三不可用。当雍正提出要打算重用邬思道的时候,邬思道连连摆手,表示雍正不该这么想,因为他有三不可用。
第一,邬思道是康熙朝的罪人,你雍正一上台就用康熙朝的罪人,是不是看不起康熙?这不是给自己脸上抹黑嘛!第二,邬思道是个瘸子,按照功劳这哥们至少是个省部级高官,你让一个瘸子去做省部级的高官,这不利于大清朝的形象嘛!第三,邬思道是个善于用阴谋之人,而雍正皇帝应该走一条正大光明之道。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也是他们俩分道扬镳的时候了。这一席话,可把雍正给感动坏了,你们去看剧中雍正的小眼神,早就已经泪眼汪汪的了。而邬思道呢?还有一招没使出来呢!
第二招:半隐。人家给你帮了这么大的忙,现在一脚把人家踹了,这未免有些太说不过去了。因此雍正就问邬思道该咋整。
邬思道表示,自己要去半隐了。啥叫半隐呢?邬思道是这么解释的。他表示自己跟雍正是有感情的,有时候想要看到雍正却看不到,而雍正有时候想看自己,也可能看不到。
所以邬思道必须要隐居起来,但是一定要找一个雍正可以找得到的地方隐居起来,你说这考虑是否周到?
这等于是说,您老放心吧,我就算是去归隐了,也会让你知道我在哪儿呆着呢!我不会乱蹦跶的,求求你放了我吧!
雍正嗖的一声吸了一大口鼻涕,这感动的眼泪即将夺眶而出了。终于心软了,从而将邬思道给放出去半隐了。
结局:邬思道还是蛮逍遥自在的。
此后邬思道先在江苏巡抚李卫那儿担任幕僚,此后又跑到了河南巡抚田文镜那儿帮衬着,有空的时候,还去了一趟西北大营,督促年羹尧进军。
当雍正南下打算去河南找邬思道的时候,邬思道前脚就已经带着媳妇儿们跑路了。可见邬思道是担心雍正这家伙万一不讲武德,我不是没法闪了嘛!
参考资料:《雍正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