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那么好为什么还是亡了?怪谁?这组老照片给了我们答案

民国那么好为什么还是亡了?怪谁?这组老照片给了我们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93 更新时间:2023/12/23 5:52:24

虽然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丫头,但照片是会说话的。

当你看完民国这些老照片后,你该恨谁亡的民国呢?

1、这张照片我至少找了50个10岁以下的孩子观看过,他们都说这不是人,他们怎么那么像鬼呢?

这群人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他们不敢相信这些人是所谓的“人”。

看看他们,赤脚半裸、骨瘦如柴、神情麻木、目光呆滞,仿佛一个个没有灵魂的僵尸。

是什么让这些人变成这个样子的?是儒家思想,帝之术,是贫穷,是商君书,是资治通鉴,还是二十四史?

仅仅是民国的百姓这个样子吗?在相机还没出现之前的秦汉和唐宋元明清难道不也是这样吗?

而这群呆头傻脑的大头“羊”,不正是帝王眼里的良民吗?

2、同时,我也让孩子们看了民国的这张照片,我问他们是喜欢着这张照片里的人,还是喜欢上面那张照片里的人,他们全部都喜欢这张照片里的人,为什么?因为这是人的本性,谁都喜欢更美的东西,这又有什么错呢?

但前提是,这群光鲜亮丽之人的背后是什么?难道不是无数穷苦之人为他们支撑起来的吗?如果没有上面那群人的辛苦劳作,会有这群人的富贵天堂吗?

3、好好看看这张照片里这位体恤民情的“官老爷”!

当他把这张报纸刊登在报纸上用来宣扬他的伟大功绩时,他真正去想过民国为什么会灭亡吗?

看看这群饥饿的孩子,难道他们当中就没有一个聪明之人吗?

但这群孩子即便长大后再努力、再辛苦、再勤学好问,他们能比得上民国上层大家族里的那些公子小姐吗?

是他们不够努力?还是原本就属于他们的资源被有权有势的人给无情剥夺了呢?

4、这也是民国的一群人。作者之所以找他们,是因为他们即是一个家族的人,又都是名人,方便大家认识。

聪明的读者会发现,这群“老表”几乎都出国留学过,更都出自名门大家的孩子,这是巧合吗?

这样富贵之家的孩子和上面那群底层的孩子们相比,底层出身的孩子又怎么能竞争过贵族家的子女呢?不是100%的竞争不过,而是根本就没法竞争!

当那些穷苦的孩子长大后,他们有的变成了《放养娃》,有的则变成了李云龙、和尚、孔杰和丁伟那样的人……

5、民国为什么会灭亡?有人说是因为民国的治安太差!

看看民国的这些小青年,说好听点叫“无组织、无纪律”,说难听点那就是“吃着民国的饭,却干着砸民国锅的事”,面对这群无知的青年,民国居然无能为力,民国还能不灭亡吗?

6、再说说日本和汉奸。自古以来都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灭六国者非秦也,六国者”!

为什么古人会将六国灭亡的责任推给六国,而不是推给残暴的秦朝呢?这是因为古人早就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当读者看完第一张“鹅城式”的民国街头照片之后,你指望那群类似于姜电影下的“鹅城百姓”有什么忠君报国之心吗?

吃香的喝辣的时候是你们贵族,美女红酒时也是你们贵族,为什么日本人来了就要我们去当挡呢?民国的穷人们虽然很“笨”,但他们并不傻,不是吗?

看看这张戏剧化的胶卷照片后,作者记起来一句电影里面的台词:“老子吃你两个西瓜怎么了?老子就是在城里下馆子也没人敢问老子要钱”!

而嘎子的回答则是:“别看现在闹得欢,将来总要拉清单”。汉奸也好、国贼也罢,他们掏的不仅仅是广大穷苦百姓的血汗,也是整个王朝的墙脚,不是吗?

7、封建帝王眼里最理想的“良民”是什么样子的呢?是这张照片里孩子的样子(又穷又懦弱又听话)!

这张照片延伸出来一个故事,那就是:

你为什么要放养

为了攒钱娶媳妇

你娶媳妇干什么

为了生娃

生娃干什么

为了放养

是的,帝王之术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不就是“养羊”吗?

8、其实,当作者第一次看完周星驰这部描写民国的电影之后,作者只记住了这样3句台词:

①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②还有谁?

③**,出来洗地了!

当电影结束,所有的大侠都变成了泡影。

在现实的民国中,从来都没有什么大侠,有的仅仅是“鳄鱼帮”、“斧头帮”和“火云邪神”这些横行乡里的恶霸,不是吗?

9、作者想把这三张照片摆在一起讲,那就是“在张麻子打倒黄四郎之后是什么”?

是变成另外一个“黄四郎”?

是去浦东发展?

是继续当马匪?

还是恢复当初跟着团长闹革命的那个“牧之”呢?

更多文章

  • 明朝为什么要放弃这次“洋务运动”的自救机会?看完别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洋务运动,洋务企业对明朝的影响,明朝为什么能打甲午战争

    要说明朝的灭亡的原因,本质上是和其他朝代一模一样的,那是因为王侯将相和皇帝太过贪婪,是土地兼并所导致的。只要有皇帝和皇权存在一天,就没有不灭亡的王朝。其实,明朝有机会自救,更有人提出了全面向欧洲学习,但为何明朝放弃了这个大好时机呢?·封建王朝灭亡的通性臭番薯和烂鸟蛋比,你更喜欢哪个?将唐宋元明清拿出

  • 为何民国这些老照片有些网友看了会骂,而有些网友看了会捧?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真实老照片,民国时的中国老照片,历史上的民国的老照片

    1、在我的文章下面,有网友给我留言说,美女也算资源吗?我想告诉他:是的,在某些时候、某些地点,美女不但是资源,还是公用资源。但这些美女一般人惹不起,因为她们是杜月笙的家属。杜月笙一个黑帮大佬为什么能在民国混得那么好呢?是民国喜欢黑帮?还是黑帮更适合民国呢?2、穷不是你的错,但出来丢人现眼就是你的错了

  • 为何说顺治才是“千古一帝”,看他12年中所做的事,真是前无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皇帝一生有多厉害,正史对顺治皇帝的评价,顺治算不算一个好皇帝

    顺治到底是不是为乌云珠而死很难说,但他的神秘消失肯定和孝庄脱不了关系。在权力面前,武则天可以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孝庄一样能对权力欲极强的顺治下手。别看顺治6岁登基,12岁亲政,但这位生下来就盘旋在权力之巅的孩子,在皇宫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长大,一年的成长,比我们普通人家里的孩子十年成长的还要多。而

  • 若乾隆沿用雍正时的政策,清朝还能再活500年,看乾隆有多败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有延续雍正的新政吗,乾隆对雍正的政策,乾隆和雍正能治国吗

    对于活在古代底层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无尽的劳役、兵匪、洪涝和天灾人祸,根本就没有盛世。在5000年的历史上,雍正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帝制时代以一己之力塑造“国家路线”的君王。在唐宋元明清各朝的200多位皇帝中,唯有雍正一人是以现代国家的管理模式来整合帝国的人。如果乾隆登基后不全面否定老爹的政策

  • 为何说“闭关锁国”是西方的伪命题?查看明清实录,看看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清闭关锁国政策,明清闭关锁国怎么回事,明清闭关锁国带来的影响

    朱元璋灭了元之后,为了在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统治,就承认了元的正统地位。而我们提到明和清,立刻就会让人想到海禁和思想禁锢这些词。明朝自朱元璋时期就实施了严格的海禁,直到隆庆开关才有所收敛。而且,朱元璋还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和酷刑制度,并在废除相权之后将内阁变成了自己的家臣,这开启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皇权新

  • 大清官场有多黑暗?曾国藩一年俸禄为130两,为何却亏空了475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而影响现代人类873项发明中,查查他们都是些什么国籍的人?这难道都是偶然现象吗?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慈禧、李鸿章、曾国藩和大清的人不仅仅幼稚,还很是可爱。而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做人之本,却是多数人学习的楷模……·官运亨通却又连年亏空曾国藩很会做官,也深音官场规则。他不但行贿,也受贿。

  • 清朝的第一贪官是谁?回答和珅的都太幼稚了,真正的第一大贪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和珅是怎么成为历史第一大贪官的,清朝第一大贪是和珅吗

    若论贪,还有一个人比和珅更贪,也比和珅更狡猾。这个人不但嘉庆皇帝不敢动他,甚至为了照顾他的脸面还存心保护他。此人不但贪财,还贪名贪功贪天下,此人是谁?·和珅只不过是一个棋子若说贪,于成龙就曾在康熙面前直言,大清国的奴才谁人不贪?从“火龙烧仓”到“克扣军饷”,从江宁织造到漕运衙门,清朝能找出一个干净的

  • 清朝妃子的一天生活,和影视剧中差别很大,他们都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后宫妃子一天是怎么度过的,清朝妃子的饮食起居,清朝妃子们的着装

    想想那个时代什么娱乐项目都没有,每天都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尤其是皇宫里面的女人,她们也因为太无聊经常互相算计,涉及到权力和皇位之争,所以有些人即使没有害人之心,还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别人当枪使,所以每天的日子过得也是提心到吊胆的。另外对于皇后来说,她们是后宫之主,掌管着后宫里面所有的事情。皇帝的那些嫔

  • 清末民国官场奇人,一品到总理后当县长,官越做越小影响越来越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官员品级一览表,清朝官场的真实故事,民国官场智囊有多厉害

    别开其它不说,单一说官场,更是奇葩叠出,特别是读书人,多少人以飞蛾扑火的热情追逐着官位,多少人穷尽一生的精力趋之若鹜,不过是为了头上的那束顶戴花翎和威风八面。加官进爵、光宗耀祖成了读书人的唯一目标,做官心热,很难变凉,自古名利难分,“千里做官只为财”,只要一只脚踏入官场,立马变得名利熏心、圆熟机变、

  • 清朝的官员既不效忠于皇帝,也不服务于百姓,他们到底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各朝官员一览表,清朝官员和皇帝的关系,清朝大臣一般能担任几个职位

    读得万卷书货于帝王家,清代文人读书的第一目的为的是什么?是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为的是封妻荫子,为的是光耀门第,为的是金钱、美女和权势。用今天的话说,清代的官员一个个都是极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所有王朝中,清朝的官员最具特色。清朝的官员打破了历史上所有王朝的道德极限,他们将官和官场文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