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若乾隆沿用雍正时的政策,清朝还能再活500年,看乾隆有多败家

若乾隆沿用雍正时的政策,清朝还能再活500年,看乾隆有多败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26 更新时间:2024/1/21 1:16:39

对于活在古代底层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无尽的劳役、兵匪、洪涝和天灾人祸,根本就没有盛世。

在5000年的历史上,雍正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帝制时代以一己之力塑造“国家路线”的君

在唐宋元明清各朝的200多位皇帝中,唯有雍正一人是以现代国家的管理模式来整合帝国的人。如果乾隆登基后不全面否定老爹的政策,清朝估计还能再活500年。

·什么叫“现代国家的管理模式”

在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没有形成之前,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所有的帝国几乎都是“家天下”,或“分封制”的贵族社会。

雍正,作为历史上最勤勉、最智慧、最务实、也最为底层着想的一位皇帝,绝对堪称我国历史上真正的千古一帝。

如果带着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去读历史,那还不如去看小说更过瘾。

我们读历史的目的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为了在论坛里拿着自己的父母来彼此谩骂。

有人说,如果清朝不亡,我们现在还留着辫子呢,这可能吗?看看日本的“万世一系”,日本的发型和社会变化了多少?

再看看中国的最近这100年的历史,从服装、发型、生活方式、国家制度、行政管理等方面改变了多少?。任时候,历史是会随着时代而不断发展的,只有内心世界十分渺小的人才会认为历史是永恒不变的。

雍正,这个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一年之中几乎将所有知县都接见一遍的皇帝到底做了什么?

一、打破2000年封建帝制时代的普遍规律

无论是唐宋元明清,他们最后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都是土地兼并。

什么是土地兼并?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土地被有钱或有权人不断地吞吃,逼得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了佃户或流民,最后失去了生产资料的穷苦百姓揭竿而起,王朝覆灭。

很多人无法理解,土地集中在更少的人手里,这不是更好吗?既能综合化治理,又有利于机械化操作,还节约了资源?但问题是,掌握土地的这些人并不能给帝国创造财富,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古代,有个一个不成的规定,士绅和贵族虽然拥有着全国最好、最多、最优质的资源,但他们却可以不交税或少交税,将这些本该由他们来承担的税赋转嫁到本就贫苦的贫民头上。

在帝制时代,随便一个小小的县令所拥有的家产都可以顶得上成百上千个家族加起来所拥有的财富。

在古代什么叫“寒门子弟”?可不是穷人,是尽管家里有几千万现金,但没有一个人是当官的,这就是寒门子弟。寒门弟子(中小地主阶级)是没资格当官的,而贫民能读得起书吗?

当有钱、有权的人通过自己的财富积累进一步吞吃和奴役底层时,就造成了矛盾的不断激化,这种矛盾积累短则100年,长则200年,帝国最终就这样在矛盾中灭亡了。雍正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将所有人都按规定交税,这就是传说中的“摊丁入亩”。

为什么雍正死后的名声那么臭?就是因为雍正得罪了所有官僚和地主阶级,用皇权手段强制性地打破了千年恶俗,开创了“以财产,而不是以人头为标准的收税模式”。

很多阴谋家根据雍正的突然离世,以及乾隆上台后又推翻了这一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来推断,雍正的死很可能是乾隆联合了大贵族、大地主阶层共同弑父的结果。

乾隆登基之后,享受着老爹留个他的财富和稳定,从“曾静案”开始入手,将雍正的所有政策全部推翻,并厚颜无耻地过起了骄傲自大的奢侈生活。

二、消除“种姓制度”

很多嘲笑印度的“种姓制度”,却不知道在我国古代,这一模式一直都存在,这就是儒家眼里的“三教九流”。

搞科技的、钻研工艺的、捕鱼的、算命的、唱戏的,甚至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都被称为“下九流”,他们和奴隶一样,不但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换句话说,在古代,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他的一生,想搞阶级跨越,即便你再努力,你的出身就把你一棍给打死了。同样是人,在儒家眼里,女人和贱民都没有资格成为“上等人”的,这和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什么区别吗?

当雍正看到了这一危害了古代千年的文化歧视之后,雍正做了一个大胆的改革,那就是废除贱民制度,将所有人整合为一个民族。

雍正在“曾静案”后曾经出过一本书叫做《大义迷觉录》的书,里面否定了满人和满洲的存在,雍正认为,只要是大清的子民,无论他是苗、藏、回、满、蒙,他们都是一样的,不存在物理上的差异,帝国应该一视同仁。

为了消除种族歧视和种群隔离所带来的困扰,雍正专门针对云南、贵族、湖南等地制定了针对苗人优惠政策的科举考试。

为了达到民族的整合,雍正还大力推行“普通话”、“改土归流”,并准备推行全民教育,将不懂汉文化的西南土司一律撤换掉。

为了将宋明以来和帝国一直为敌的西南各部完全纳入帝国的版本,雍正用铁血手段让鄂尔泰在西南用兵,用几乎以灭绝种族和强制移民的方式强制推行了汉化改革。

在雍正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和民族整合下,终于将我国多山多民族的西南数省归入了华夏的怀抱之内。

虽然这一努力当时是血腥的,但长期来看,这和西北和海岛地区的汉化改革一样,都是有利于千秋后世的。

再好的政策,如果没人用,那就是一堆狗屎,用这话来形容乾隆是再合适不过了。

雍正努力将清朝版图内的所有民族都整合在一起,并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官话”和全民教育,将所有人都变成一个整体。但自乾隆上台之后,狂妄地认为其父亲的改革是愚蠢而又忘本的,是如同北魏孝文帝一样的自取灭亡汉化行为。

在乾隆的眼里,贱民永远都是贱民,贵族永远都应该是贵族,用帝国内有限的资源去推进民族整合,这不仅会让“满清贵族”失去优势,还是在浪费资源。

如果乾隆能看到100年后日本的全民教育改革,再看看当初他一反老爹13年的辛苦努力,大搞民族孤立政策,不知道这位“十全老人”会有何感想?

雍正是一位实干家,也是一位对治国要求很严的帝王。雍正的手下多数都是出身底层的实干家,例如卫、田文静等人。而乾隆,表面高雅,却总是华而不实,明明在缅甸打了败仗却也归入自己的十大武功,明明贪婪的要命,却非要自欺欺人地搞一个假禅位。

雍正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起纳粮一起当差”、“废除贱民”、“改土归流”、“官话改革”和“常平仓”等制度,都是功在当时,而又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这些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却因损害了大贵族、大地主阶层的利益,就被后世之人谩骂为“刻薄寡恩的篡位狗皇帝”。

如果雍正能再活50年,或乾隆在位的63年完全按着雍正的民族整合路线进行治国,那么清朝在1840年之后还会那么狼狈吗?

更多文章

  • 为何说“闭关锁国”是西方的伪命题?查看明清实录,看看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清闭关锁国政策,明清闭关锁国怎么回事,明清闭关锁国带来的影响

    朱元璋灭了元之后,为了在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统治,就承认了元的正统地位。而我们提到明和清,立刻就会让人想到海禁和思想禁锢这些词。明朝自朱元璋时期就实施了严格的海禁,直到隆庆开关才有所收敛。而且,朱元璋还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和酷刑制度,并在废除相权之后将内阁变成了自己的家臣,这开启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皇权新

  • 大清官场有多黑暗?曾国藩一年俸禄为130两,为何却亏空了475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而影响现代人类873项发明中,查查他们都是些什么国籍的人?这难道都是偶然现象吗?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慈禧、李鸿章、曾国藩和大清的人不仅仅幼稚,还很是可爱。而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做人之本,却是多数人学习的楷模……·官运亨通却又连年亏空曾国藩很会做官,也深音官场规则。他不但行贿,也受贿。

  • 清朝的第一贪官是谁?回答和珅的都太幼稚了,真正的第一大贪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和珅是怎么成为历史第一大贪官的,清朝第一大贪是和珅吗

    若论贪,还有一个人比和珅更贪,也比和珅更狡猾。这个人不但嘉庆皇帝不敢动他,甚至为了照顾他的脸面还存心保护他。此人不但贪财,还贪名贪功贪天下,此人是谁?·和珅只不过是一个棋子若说贪,于成龙就曾在康熙面前直言,大清国的奴才谁人不贪?从“火龙烧仓”到“克扣军饷”,从江宁织造到漕运衙门,清朝能找出一个干净的

  • 清朝妃子的一天生活,和影视剧中差别很大,他们都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后宫妃子一天是怎么度过的,清朝妃子的饮食起居,清朝妃子们的着装

    想想那个时代什么娱乐项目都没有,每天都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尤其是皇宫里面的女人,她们也因为太无聊经常互相算计,涉及到权力和皇位之争,所以有些人即使没有害人之心,还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别人当枪使,所以每天的日子过得也是提心到吊胆的。另外对于皇后来说,她们是后宫之主,掌管着后宫里面所有的事情。皇帝的那些嫔

  • 清末民国官场奇人,一品到总理后当县长,官越做越小影响越来越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官员品级一览表,清朝官场的真实故事,民国官场智囊有多厉害

    别开其它不说,单一说官场,更是奇葩叠出,特别是读书人,多少人以飞蛾扑火的热情追逐着官位,多少人穷尽一生的精力趋之若鹜,不过是为了头上的那束顶戴花翎和威风八面。加官进爵、光宗耀祖成了读书人的唯一目标,做官心热,很难变凉,自古名利难分,“千里做官只为财”,只要一只脚踏入官场,立马变得名利熏心、圆熟机变、

  • 清朝的官员既不效忠于皇帝,也不服务于百姓,他们到底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各朝官员一览表,清朝官员和皇帝的关系,清朝大臣一般能担任几个职位

    读得万卷书货于帝王家,清代文人读书的第一目的为的是什么?是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为的是封妻荫子,为的是光耀门第,为的是金钱、美女和权势。用今天的话说,清代的官员一个个都是极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所有王朝中,清朝的官员最具特色。清朝的官员打破了历史上所有王朝的道德极限,他们将官和官场文化发

  • 慈禧手下一对姐妹秘书,风光无限晚景凄凉,一死于车祸一腿被打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相册100张,慈禧太后身边最得力的助手是谁,慈禧的秘书

    说起德龄、容龄姐妹,得先介绍一下她们的父亲裕庚,字朗西。本姓徐,为汉军正白旗人,裕庚父亲在江苏当过县令,他小的时候聪颖,读书十行并下,过目成诵,十二岁在顺天府国子监读书,后裕庚的不仅文笔不错,而且著文速度很快。但由于写战报不按实情,喜欢夸大其词,遭到革职处分,不过后来因为文章写得好又得到起用,到湖北

  • 民国江西王选县长专提稀奇古怪问题,此人这一答,立马当上县太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熊式辉谱名西广,字天翼,别署雪松主人,江西安义万埠镇鸭咀垅村人,幼年依次读过江西陆军小学、中学、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红军在江西南部创建革命根据地,通过短短几年的时间,革命形势可谓是从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反动军队的几次围剿都一败涂地,已经发展到了十万红军,还

  • 她被誉民国最优雅贵族小姐,生活磨难历经坎坷,穿旗袍刷马桶谋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人称美女如花,花开满园,千红争俏,万艳同春,所谓特等美女高贵优雅,一等美女心态美,二等美女气质美,三等美女外表美。原因是高贵优雅,兼乎气质与容貌,犹如珍贵钻石弥久愈新;好似清新绿茶芳香无穷;宛若陈年老酒愈久愈醇;即使生活磨难历经坎坷,亦高贵脱俗。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位被人誉为民国最优雅贵族小姐,就是最

  • 清朝已灭亡,溥仪已退位,为何各界大佬依旧争着当溥仪的老丈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灭亡后溥仪去哪了,溥仪退位后家族人怎么称呼他,清朝灭亡后为什么无人动溥仪

    可惜热脸贴了冷屁股,逊清小朝廷严格遵循老祖宗的原则,皇室贵族绝不和汉族通婚。想来大家一定十分费解,清朝已经灭亡,溥仪已经退位,为何这些民国大佬们依旧争着当溥仪的老丈人?首先,为了身份。后来发际的美国土豪,都争着娶欧洲的没落贵族。民国的各界大佬也一样,很多人出身不高,刀山火海闯过来,再当个皇族老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