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闭关锁国”是西方的伪命题?查看明清实录,看看有多厉害

为何说“闭关锁国”是西方的伪命题?查看明清实录,看看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52 更新时间:2024/2/20 4:43:29

朱元璋灭了元之后,为了在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统治,就承认了元的正统地位。而我们提到明和清,立刻就会让人想到海禁和思想禁锢这些词。明朝自朱元璋时期就实施了严格的海禁,直到隆庆开关才有所收敛。

而且,朱元璋还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和酷刑制度,并在废除相权之后将内阁变成了自己的家臣,这开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皇权新模式。而清朝在替代明朝之后,几乎继承了明朝所有的制度,并将程朱理学推向了历史的巅峰。

即便这样,明清两朝也从来都没有闭关锁国过,反而在历史上和世界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交流和贸易。

·为何说闭关锁国这个词是西方强加给明朝身上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海运事业最先兴隆于宋,而到了元朝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宋朝发展海贸是因为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被北方各国给切断了,加上宋朝的土地面积有限,人口众多,这就倒逼着宋朝通过不断扩大与外界的海上贸易来为帝国输血。

看看沿海的海上考古,有多少船只是宋元时期的。

元朝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到达了历史的巅峰,但因为元朝的历史太短,加上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这让很多自尊心受到过严重伤害的士大夫们很不爽,所以在写历史时添加了不少诽谤不实之言。如果元朝真的不允许汉人有姓,并实施了十家一保和初夜权的话,那么,元朝那么多的汉人名人又怎么解释呢?

至于血统问题,从五胡乱华之后,各民族早就完成了基因大混合,如今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单一种族的群体,包括日本天皇家族。

元朝能两次远征日本,靠的就是其强大的海上舰队。

在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天下豪杰的共同努力下,元朝终于从衰败走向了死亡。

但元朝灭了之后,依然有着强悍的军事实力。而且,被朱元璋打败的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在陆上无路可逃之后就跑到了海上发展。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作用下,这些人在海上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

朱元璋为什么实施历史上最严格的,“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就是为了对付海盗。

但有必要说一下,这里的海盗,不是明朝所说的倭寇。当时的日本自己就处在混乱时期,根本不是明朝的对手。

所谓的倭寇,98%的人是汉人,2%的人是失业后被雇佣到海盗集团的日本武士。

当时汉人势力不仅在日本国内建立了一个拥兵三十多万的国中之国,还谋划着想杀死天皇自己登基称帝。而日本的诸侯也都惧怕明朝的这些海盗,逢年过节都要过去问候。

后来一直盘踞在台湾地区的郑芝龙家族就是不折不扣的海盗集团,不但拥有3千多艘大小战舰,手下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万雇佣兵。

别说是当时的日本了,就是荷兰军队想经过亚洲海域依然要交保护费。为此,荷兰舰队和郑芝龙家族干了两仗,但每次都是大败而归。

而明朝所谓的海禁,只禁民不禁官。在这种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朱棣是被迫在郑和这种无敌舰队的护送下才敢出海贸易的。

说郑和下西洋不赚的钱的人如果不是历史小白,就是不会用电脑或脑子里没有东西。

朱棣一生都在打仗,他巨大的军事开销一大半都是郑和通过海上贸易为他提供的。

在14——16世纪,世界上一多半的白银都流入到了中国。

本来很贫银的明朝能实现银本位的金融体系,靠的就是庞大的海外贸易。

在人文方面,有徐光启和利玛窦的国际交流,并制定了“利玛窦规矩”,将几何、天文、地理、近现代工业带进了明朝。

如果当年明朝按着徐光启和利玛窦上书的建议去做,优先发展明朝的重工业,根本就不会有后来的清朝,那是明朝的“洋务运动”。

这不开玩笑,早在万历年间,就有过一个叫陈奉的太监就组织人马搞过大规模的高碳钢技术。

可惜陈奉因得罪了地方上的文官集团被迫下台,否则,明朝的火炮将会是世界之最。

在这种情况下,你能说明朝闭关锁国吗?

·说清朝闭国锁国更是无稽之谈

明朝在位的两百多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实施严格的海禁。这是因为,海禁这块皇家专卖的蛋糕太肥了。

但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的文官集团就从这块蛋糕中分走了一大块。

到了正德、天启年间,谁再想从文官手里抢走这块蛋糕,谁就要死。说烧了郑和下西洋航海资料的刘大夏家族,就成了最大的走私集团。

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如果不是被刘大夏私自拿回了家,打死我,我都不信。

清朝早期,为了抵抗并消灭盘踞在台湾,并不断反攻大陆的郑氏家族,康熙年间也实施了严格的海禁。

但当大将军施琅帮康熙打下台湾之后,海禁就解除了。在1692年,康熙颁布了《容教令》,承认了西方人在清朝的地位。

而康熙自己,就有十几位西方老师,专门为他讲世界各国的先进思想和技术。

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这些外国人居然可以在清朝做官,并将圆明园里的部分建筑造成了械化推动的玩意,你能说清朝闭关锁国吗?

你再看看红楼梦里贵族所使用的东西,从玻璃、座钟、怀表到毛巾,几乎全是海外进口产品。

而“利玛窦规矩”规定,西方传教士可以在中国传教,但必须要遵守中国的儒家文化。

但新教皇克雷芒十一世上台之后,不再允许他们的教徒参加祭天、祭祖、祭孔等儒家仪式,这才令康熙很不爽。

即便这样,清朝也从来都没间断过与西方的交流。

说大清的皇帝不知道外面世界的人,自己才是历史的井底之蛙。到了雍正时期,一半正规军都已经装配了火枪。

就连法国大革命都引起了清朝皇帝的极度担心,堂堂一个上亿人口的大国,其智囊团不是吃白饭的。

在经济方面,清朝沿用了明朝的朝贡体系,并与东印度公司建立了广泛的贸易。

这一时期,英国从开始一年从中国进口100磅茶叶到甲午战争后每年从清朝进口3亿磅茶叶,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英国为什么千方百计从中国偷走茶种、挖走茶农?并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大面积种植茶叶?

就是因为如果英国再不采取反制措施,英国就彻底沦为了清朝的打工仔。英国辛苦在海外开垦殖民地,结果赚的钱全部被清朝给赚走了。

·一个谎言骗得我们好苦

闭关锁国这个词怎么形成的呢?这还要从1793年的马嘎尔尼访华开始。

在西方人的大力宣传下,清朝皇帝狂妄自大,居然将西方文明拒之门外,并要求英国使臣行三叩九拜大礼,这才让清朝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机会,最后在西方坚船利炮下,帮亚洲人从封闭愚昧的儒家文化中解脱了出来。

如果不是西方的恩赐,印、中、日韩等国还处于近乎封闭的状态。看看近200年来影响世界的500项发明,有多少是亚洲人搞的?

这些谎言说多了,西方人信了,亚洲人也信了。

如今很多印度和日本人依然感谢西方列强当年的侵略,这就是反复灌输的厉害之处。

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英国要求乾隆在舟山群岛为他们单独划出来一片土地,让他们无条件在大清的地盘上开展殖民贸易。

当时大清最想要的是白银和粮食,而英国却拿不出和清朝进行对等交易的产品,却一心想着通过向清朝倾销工业品来拉平和清朝的贸易逆差,如果你是当时大清的皇帝,你会同意吗?

所谓的地大物博,不过是外交词汇。

如果乾隆真要闭关锁国,为什么每年还要同东印度公司进行那么大额的贸易?从海外吸收那么多的财富过来?

而清朝的经济、人口和军事,绝对是当时的世界第一。是在西方国家超过了大清之后,他们才敢对这个老牌帝国开始下手的。

而遭受了外交失败,自己又非常傲慢的马嘎尔尼就将这一切归结于清朝的闭关锁国,并大肆在西方宣传,这才造就了闭关锁国这个词。

仅仅是中国这样吗?当年丰臣秀吉因为想阻止西方传教士参与日本的军政大权,也同样被西方说成了闭关锁国。

而清朝在1717年就采用三角测量法和经纬度实测法制造出来了《皇舆全览图》,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地图了。

而日本的几何学,医学,物理学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甚至日本在江户时代的识字率就达到了40%,超过了很多西方国家。但在黑格尔这些西方人眼里,整个亚洲都是心智未开的愚昧地区。

而西方人眼里的发现东亚、发现新大陆、发现印度等词语明显带有贬义。

这些地方是西方发现并开垦的吗?在他们到来之前人家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不知几万年了。

而他们到来之后,立刻就宣称他们才是哪里的主人,这是什么逻辑?

当我们研究历史,就像我们学物理一样。学着学着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我们开始学的牛顿定律在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错误的。

说闭关锁国这个词是西方强加给东方头上的蔑称,读者您认同吗?

更多文章

  • 大清官场有多黑暗?曾国藩一年俸禄为130两,为何却亏空了475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而影响现代人类873项发明中,查查他们都是些什么国籍的人?这难道都是偶然现象吗?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慈禧、李鸿章、曾国藩和大清的人不仅仅幼稚,还很是可爱。而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做人之本,却是多数人学习的楷模……·官运亨通却又连年亏空曾国藩很会做官,也深音官场规则。他不但行贿,也受贿。

  • 清朝的第一贪官是谁?回答和珅的都太幼稚了,真正的第一大贪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和珅是怎么成为历史第一大贪官的,清朝第一大贪是和珅吗

    若论贪,还有一个人比和珅更贪,也比和珅更狡猾。这个人不但嘉庆皇帝不敢动他,甚至为了照顾他的脸面还存心保护他。此人不但贪财,还贪名贪功贪天下,此人是谁?·和珅只不过是一个棋子若说贪,于成龙就曾在康熙面前直言,大清国的奴才谁人不贪?从“火龙烧仓”到“克扣军饷”,从江宁织造到漕运衙门,清朝能找出一个干净的

  • 清朝妃子的一天生活,和影视剧中差别很大,他们都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后宫妃子一天是怎么度过的,清朝妃子的饮食起居,清朝妃子们的着装

    想想那个时代什么娱乐项目都没有,每天都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尤其是皇宫里面的女人,她们也因为太无聊经常互相算计,涉及到权力和皇位之争,所以有些人即使没有害人之心,还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别人当枪使,所以每天的日子过得也是提心到吊胆的。另外对于皇后来说,她们是后宫之主,掌管着后宫里面所有的事情。皇帝的那些嫔

  • 清末民国官场奇人,一品到总理后当县长,官越做越小影响越来越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官员品级一览表,清朝官场的真实故事,民国官场智囊有多厉害

    别开其它不说,单一说官场,更是奇葩叠出,特别是读书人,多少人以飞蛾扑火的热情追逐着官位,多少人穷尽一生的精力趋之若鹜,不过是为了头上的那束顶戴花翎和威风八面。加官进爵、光宗耀祖成了读书人的唯一目标,做官心热,很难变凉,自古名利难分,“千里做官只为财”,只要一只脚踏入官场,立马变得名利熏心、圆熟机变、

  • 清朝的官员既不效忠于皇帝,也不服务于百姓,他们到底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各朝官员一览表,清朝官员和皇帝的关系,清朝大臣一般能担任几个职位

    读得万卷书货于帝王家,清代文人读书的第一目的为的是什么?是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为的是封妻荫子,为的是光耀门第,为的是金钱、美女和权势。用今天的话说,清代的官员一个个都是极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所有王朝中,清朝的官员最具特色。清朝的官员打破了历史上所有王朝的道德极限,他们将官和官场文化发

  • 慈禧手下一对姐妹秘书,风光无限晚景凄凉,一死于车祸一腿被打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相册100张,慈禧太后身边最得力的助手是谁,慈禧的秘书

    说起德龄、容龄姐妹,得先介绍一下她们的父亲裕庚,字朗西。本姓徐,为汉军正白旗人,裕庚父亲在江苏当过县令,他小的时候聪颖,读书十行并下,过目成诵,十二岁在顺天府国子监读书,后裕庚的不仅文笔不错,而且著文速度很快。但由于写战报不按实情,喜欢夸大其词,遭到革职处分,不过后来因为文章写得好又得到起用,到湖北

  • 民国江西王选县长专提稀奇古怪问题,此人这一答,立马当上县太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熊式辉谱名西广,字天翼,别署雪松主人,江西安义万埠镇鸭咀垅村人,幼年依次读过江西陆军小学、中学、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红军在江西南部创建革命根据地,通过短短几年的时间,革命形势可谓是从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反动军队的几次围剿都一败涂地,已经发展到了十万红军,还

  • 她被誉民国最优雅贵族小姐,生活磨难历经坎坷,穿旗袍刷马桶谋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人称美女如花,花开满园,千红争俏,万艳同春,所谓特等美女高贵优雅,一等美女心态美,二等美女气质美,三等美女外表美。原因是高贵优雅,兼乎气质与容貌,犹如珍贵钻石弥久愈新;好似清新绿茶芳香无穷;宛若陈年老酒愈久愈醇;即使生活磨难历经坎坷,亦高贵脱俗。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位被人誉为民国最优雅贵族小姐,就是最

  • 清朝已灭亡,溥仪已退位,为何各界大佬依旧争着当溥仪的老丈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灭亡后溥仪去哪了,溥仪退位后家族人怎么称呼他,清朝灭亡后为什么无人动溥仪

    可惜热脸贴了冷屁股,逊清小朝廷严格遵循老祖宗的原则,皇室贵族绝不和汉族通婚。想来大家一定十分费解,清朝已经灭亡,溥仪已经退位,为何这些民国大佬们依旧争着当溥仪的老丈人?首先,为了身份。后来发际的美国土豪,都争着娶欧洲的没落贵族。民国的各界大佬也一样,很多人出身不高,刀山火海闯过来,再当个皇族老丈人,

  • 为什么中国历史顺序是唐宋元明清,金朝不被排列其中,是不配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为什么历史只说唐宋元明清,朝代顺口溜唐宋元明清,唐宋元明清排列顺序图

    实际上,这五个王朝无疑是以立国的先后为顺序排列的,那么同是统治中原近百年的金朝为什么不被排列其中呢?是不配吗?显然是的,金朝并没有一统江山,且从多个角度考量,金朝虽然占据中原,但也并没有被人们视作中原正统。01女真人所建立,相继灭亡辽国、北宋10世纪末期,位于北方的由契丹人建立的游牧王朝辽国与中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