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又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妙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又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32 更新时间:2024/1/23 10:38:59

古来有句话叫“伴君如伴虎”,古代陪伴君左右的大臣们对这句话一定深有体会,因为只要是在皇帝身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仔细斟酌,否则便是轻则丢官重则送命,所以一些大臣们便练就了各自的说话之道,这也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艺术。

清代时期的重臣刘墉便是这样说话机智又独特的人物之一,他与乾隆和珅的一些机智对话也常常在民间流传,曾经乾隆就曾问过刘墉这样一个问题,说大清朝一年生多少人又死多少人呢,而刘墉的机灵回答让人看来属实有点绝妙。

刘墉生平

刘墉这个人物很多人都很熟悉,在民间传说和影视剧中,他是出身低微靠着自己努力成为宰相的刘罗锅,他的机智与清廉深受百姓们的喜爱,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墉同样以清廉正直著称,不过他的出身却并不低微,而是十足的上品豪门。

刘墉的父亲名叫刘统勋,曾官拜首席军机大臣,而刘墉的祖上更是出过十一位进士,其中有七位官居朝廷二品大员,可以说刘墉的出身称得上是十分显赫。

出身世代官宦家庭的刘墉从小自然也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小勤奋努力的刘墉便在四书五经中锤炼自己的一言一行,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乾隆十六年,刘墉成功考中进士得以入朝为官,先后曾任翰林编修,太原知府,江宁知府等职位,为官风格刚直廉政,忠于职守,在他做官的地方,每每提起刘墉的名字,贪官们都是恨得咬牙切齿,而百姓们则是欢呼爱戴。

刘墉在出任江苏学政时,整顿了江苏的考务考风。当时的整个江苏考场毫无规矩可言,贪污舞弊现象十分严重,刘墉上任后开始大力整治考场积弊,用强硬的手段惩治作弊之人,彻底压制住了考场的歪风邪气,受到了皇帝的赏识。

一生为官多年的刘墉不仅在政治上颇有建树,还在书法上有很高的造诣,在后世他与王治,梁同书,翁方纲这三位并称为清代的四大书法家。

刘墉的书法风格是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擅长用浓墨书写,笔下的字浓烈豪放,别具神韵,给人一种坚稳之感,自成一家的独特书法风格对近现代的书法家们的风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刘墉的绝妙回答

历史中的刘墉的口才一直以能言善辩著称,其实这也跟乾隆皇帝有相当大的关系。乾隆皇帝是一个十分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经常喜欢卖弄自己浅薄文采,还经常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来问难下属,如果刘墉没有点敏捷的思维和伶俐的口才,是很难在乾隆身边混下去的。

话说有一天乾隆皇帝上朝时闲来无事,便又准备刁难一下身边的刘墉,开口对其问道:“你知道我们这大清国每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吗?”面对乾隆的突然刁难和戏弄,刘墉并未慌乱,而是沉思片刻后回答:“回皇上,我大清一年生一人,死十二人。

这样的回答令乾隆感到一头雾水,便沉着脸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这回答是寓意我大清是无人了吗,你最好解释清楚!”而这时刘墉开始缓缓解释道:“臣下是按照属相来划分的,不管这一年生多少人,他们都属于这一种属相,也不管这一年死多少人,他们也都属于这十二个属相之中。

刘墉如此绝妙的回答令乾隆感到甚是开心,当即便好好夸奖了刘墉一番,还给了不少赏赐。不得不说,陪伴皇帝左右要是没有个机智的脑瓜实在是玩不转啊。

智斗和珅

刘墉的机智不仅体现在与乾隆的君臣斗趣上,还体现在贪官和珅的争斗之中。话说某一天乾隆皇帝发现宫中有一段御道年久失修,地面的石砖已经磨损严重破败不堪,便下令让和珅安排此事,采集些新的石料整修一下宫内的御道。而和珅也乐意接下这手差事,因为在他看来这又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好买卖。

几天后,和珅带着乾隆参观了已经整修好的御道,这时的御道已经变得平坦整洁,面貌一新,这时开心的乾隆便给了和珅不少金银赏赐,但在一旁的刘墉却看出了端倪,但未选择当场拆穿和珅。

第二天刘墉上朝时众人见到他衣着十分奇怪,因为他把朝服给穿反了,但是他却对众人的提醒充耳不闻,这时高坐龙椅之上的乾隆再也忍不住,出言责备刘墉,问他为什么要将朝服反穿。

这时的刘墉才选择退出殿外工整地穿好了朝服,然后进殿跪奏道:“臣下的朝服反穿一眼便能看见,但某些人将御道的破旧砖石只是翻转了一个面略加修饰便草草交差,以此中饱私囊,那就难以觉察了吧。”

这时殿上的和珅听闻此话心中一惊,变得脸色苍白。乾隆这时仿佛明白了什么,便责问和珅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知道无法隐瞒的和珅只得跪地求饶,说自己这次一定采集新的石料重新修整御道。

虽然这次和珅捅的篓子令乾隆十分愤怒,但身为宠臣的他却并未受到更多责罚,只是勒令退回贪污的金银,限期重新返修御道。而揭穿和珅的刘墉则受到了乾隆的赏赐,不过不是金银器物,而是三件朝服,这表示提醒刘墉下次不要再做反穿朝服这样的事情。

结语

虽然历史当中的刘墉并非出自寒门也不是罗锅,但他为官刚正,清廉爱民的事迹却是真实的,他是那个封建时代里少有的君子,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事迹和名号在今天依然仍在传颂。

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其实历史评价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身居高位的权势之人能够买通文人,胁迫史官,但却无法堵住民间悠悠众口,只有以天下为公为民请命的人,人民会永远传颂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康熙时代的西方间谍,勾结沙俄出卖中国,反而得到康熙表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和沙俄的战争史,为什么康熙对沙俄服软,康熙击退沙俄多少次

    17世纪上半叶,沙俄由于国力迅速增强,急剧向外扩张到西伯利亚东部,与当时后金疆域接壤。明清战争时,沙俄波雅科夫率兵132人第一次闯入黑龙江,四处抢掠,灭绝人性地杀、食达斡尔族人,被黑龙江地区人民称为“吃人恶魔”。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前,中国内部混乱,朝廷无暇顾及沙俄入侵,只能靠地方兵力抵抗沙俄侵略者的肆

  • “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热到啥程度?国库都被耗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八年是中国最热的夏天吗,乾隆八年最热夏季是多少度,乾隆八年最热的一年

    又到了吹着空调啃西瓜的季节了,相信很多人已经开始享受这种惬意的生活了。但是在古代,一到夏天,百姓们就要开始犯愁了。因为夏季的到来,往往伴随着干旱少雨的自然灾害,如果这种干旱情况持续的时间还比较长,那百姓们将会全年颗粒无收。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百姓们而言就是致命的打击,对政府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在乾

  • 清朝的100万军队,在清朝灭亡后去了哪里?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灭亡后100万军队去哪里了,清朝几百万军队都去了哪里,清朝最后的军队哪里去了

    军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清朝的没落,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军队落后,清政府虽然号称百万雄狮,但战斗力却无法同帝国列强相提并论,最终被打垮进而覆灭。那么问题随之而来,清朝灭亡后,清朝军队去哪里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世人,直到一九八七年,人们才找到答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早期清军发展 金国建立初

  • 光绪的死因真的和慈禧有关!百年后,秘密终于被后人说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光绪与慈禧真实的关系,光绪死后慈禧为什么也死了,慈禧为何立光绪为帝

    1908年,74岁的慈禧已经是年老多病了。光绪皇帝似乎看到了自由的希望。他在日记中写到,等慈禧死后,一定要杀了袁世凯和李莲英,但是此事被李莲英知道后,报告给了慈禧。所以慈禧估计叛逆的光绪一定会秋后算账,不仅会把自己死后的待遇降低,甚至会开棺鞭尸,于是起了对光绪痛下杀手之意。1908年11月14日傍晚

  • 此人立下什么不世之功,康熙安排人世代为其守墓,长达200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临死前让哪位大臣陪葬,康熙下旨为父亲建造孝陵,康熙为什么把陵墓建在深水潭里

    在明末时期投降满清的将领中,却有一个人的下场,不像吴三桂那般凄惨。这个人就是尚可喜,明末将领投降满清的,他是混得最好的,尚氏家族慢慢的成为满清受重视的望族。尚可喜祖籍山西洪洞,家世务农。尚氏家族经过曾祖父和祖父带动的家族迁移,最终在辽东海州扎根,尚可喜就出生于此。18岁那年,后金入侵辽沈,尚可喜跟随

  • 汉朝竟亡于道士之手,曹、孙、刘能三分天下,跟这个道士关系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刘能,汉朝十大重大历史事件,刘能总资产多少亿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这样的例子,那时民生状态已经是相当糟糕,大家对汉室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若是,那时站出来的是一位有韬略的人物,估计就没有后来曹、孙、刘啥事了。张角其实是有准备的,只不过,临了被叛徒告密走漏风声,他不得不仓促起义,这对后来事态的发展带来了相当不利的影响。张角,巨鹿人,很早时他就和

  • 袁绍手下第一猛将,颜良、文丑和他比弱爆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袁绍颜良文丑强度怎么样,为什么袁绍斩华雄不带颜良文丑,袁绍收服颜良文丑在哪一年

    说起袁绍手下的猛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大名鼎鼎的“河北四庭柱”,即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关于颜良、文丑,正史对他们的记载不多,让梨的孔融同学说他俩“勇冠三军”,但是“王佐之才”荀彧老师却说他们“匹夫之勇,一战可擒也”。而这哥儿俩出彩的地方还是在官渡之战中,在《三国演义》里为了衬托关羽的高大形

  • 古代让人头疼的“匈奴”,如今是我国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匈奴演变成了什么民族,我国古代民族匈奴到哪里去了,匈奴是如今我国的什么民族

    古代史中总会有关于匈奴势力滋扰中原的说法,他们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野蛮、粗俗,喜欢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同时一直觊觎着中原地区丰富的资源。这些蛮夷之辈让统治者不堪其扰,最终被霍去病、卫青这样的大将率兵驱逐,将他们逼得远走漠北。这期间,匈奴人表现出来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纵使被驱赶也不愿甘心蛰伏,经过一段时间的

  • 襄樊之战关羽必须死!吕蒙逼死关羽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蒙杀关羽真正原因,历史上有吕蒙杀关羽吗,正史吕蒙到底杀没杀关羽

    然而关羽的死是可以完全避免的,为了这么说呢?且听小编为大家一一道来。襄樊之战的发起,由吴蜀联盟,到背后捅刀之战。东汉建安二十年,由于形势所逼,张鲁投降曹操,曹操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夺取汉中,还得到大量兵员粮草,此时本以为胸有成竹拿下张鲁的刘备倍感压力。而此时孙权因刘备取了益州,按照以前的约定,欲要回荆州

  • 曾让韩信钻他裤裆的杀猪佬,在韩信封王之后,被韩信这样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为啥放过胯下之辱的那个人,韩信能打赢让他受胯下之辱的人吗,韩信怎么封王的

    楚汉相争接近尾声时,韩信几乎将后面的大战全盘接到了自己手中,以其神乎其神的用兵之道,将项羽手下的江东弟子兵诛杀殆尽,一举奠定乾坤,为汉室江山踹出临门一脚。而刘邦也凭借着一手放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将汉军全都交给韩信,也因此成就了一段佳话,刘邦可以说靠着手下一众武将谋臣,把自己抬到了开国皇帝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