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陵之变,魏国皇帝曹芳为何不宣布司马懿谋反?他不想帮曹爽?

高平陵之变,魏国皇帝曹芳为何不宣布司马懿谋反?他不想帮曹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93 更新时间:2024/2/4 13:07:39

最终的结果是,曹爽这个窝囊废,居然不听桓范等人的正确建议,将皇帝移驾许昌,号召天下兵马勤王,而是选择放弃抵抗,向司马懿投降。

司马懿高兴得合不拢嘴,正等着这个结果呢,于是,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的司马懿大开杀戒,诬陷曹爽谋反,将曹爽及其党羽全部杀光,并诛灭三族。

[var1]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曹爽作为曹真的儿子,居然如此愚蠢,可以说是烂泥扶不上墙,不禁葬送了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小命,连曹魏的江山也葬送了,因为,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后来夺权篡位。

值得注意的是,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曹芳作为魏国皇帝,他为什么无动于衷?他为何不宣布司马懿谋反?是曹芳不想帮曹爽?还是另有什么原因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从曹爽方面。

曹爽身为大将军,和司马懿一起受魏明帝曹叡托孤,共同辅政,辅佐曹芳,而曹爽上位之后,首先排挤掉了司马懿,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全部安插了自己的亲信担任要职,全是自己的心腹,司马懿劝阻,他一概不听。

《三国志 曹爽传》记载:诸事希复由宣王。宣王遂称疾避爽。

此外,曹爽大权在握之后,胡作非为,败坏朝纲。不仅在礼仪方面僭越,擅取太乐乐器,更过分的是,他甚至将魏明帝的才人据为己有,已经引起了很多朝臣的不满。

[var1]

《三国志 曹爽传》记载:爽饮食车服,拟於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后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诈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邺台,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擅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

另一方面,从司马懿方面。

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之一,虽然被曹爽排挤出权力中枢,但是,名义上还是曹叡的托孤重臣,有辅政的资格。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首先是上奏了郭太后,列举了曹爽的一系列罪状,请求废除大将军曹爽,得到了郭太后的同意,这叫师出有名。

《三国志 曹爽传》记载: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

更重要的一点是,司马懿控制了京城,派人接管了曹爽兄弟的兵权,已经掌握了京城的禁军和部队。

同时,司马懿统兵多年,有很多的部下,司马懿能指挥动他们,而曹爽未必能指挥得了。

最重要的一点,曹爽曾将郭太后软禁,迫使皇帝曹芳和郭太后分离,年幼的曹芳在分别时痛哭不已,心生不满,郭太后被软禁,肯定也痛恨曹爽。

[var1]

《晋书》记载:是时,曹爽专政,迁太后于永宁宫,太后与帝相泣而别。

如果曹芳宣布司马懿谋反,会有什么结果?

首先,司马懿得到了郭太后的批准,以郭太后的名义,废除曹爽,就算皇帝曹芳宣布司马懿谋反,也未必能行得通,郭太后在上面,宣布司马懿谋反,就相当于宣布太后谋反,曹魏文臣武将如何抉择?

其次,曹芳因为曹爽大权独揽,全部安插自己的人,自己也没有话语权,他未必对曹爽没有意见。

最后,很多大臣都对曹爽不满,比如,蒋济、许允、陈泰等人,曹爽已经没有多少人支持了,都恨他败坏朝纲,巴不得曹爽倒台。

就算曹芳宣布司马懿谋反,也改变不了曹爽倒台的结局,曹爽坏事做尽了,早已失去了民心。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其实有一个战略支点在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灭六国时间表,秦始皇灭六国的历史进程,秦始皇灭六国用了哪些计谋

    后来秦始皇消灭嫪毐、从相国吕不韦手里夺回权力后,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后,开始了消灭六国的兼并战。[var1]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最终一统中原,结束了春秋以来500多年的诸侯割据混乱局面。但一谈到秦统一,人们都是仅仅归功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富民强,使得秦国"奋六世之余

  • 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为什么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高炽为什么在位十个月就死了,朱高炽为啥在位10个月,朱高炽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

    在民间对明代帝王排序中,明仁宗朱高炽好像是并没有任何存在感。一说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永乐大帝朱棣、木匠皇帝天启帝和上吊皇帝崇祯皇帝,但在正史中可不是这样的。虽说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但他的庙号“仁宗”,足以证明在当时人们对朱高炽的评价就很高。中国封建王朝几百位帝王,庙号“仁宗”的只有六位,是极为

  • 关羽对战各路豪杰时都叫匹夫,却对5个人毕恭毕敬,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对五虎上将评价,众人对关羽的评价,关羽和五虎将的关系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本小说,其中人物的爱恨纠葛,也让我们看着动人心弦,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他不但是人们心中忠义的天花板,更是三国中武力值的巅峰,在整部小说中关羽一直都保持着自己高傲的性格,甚至在对战各路豪杰时都叫别人匹夫,却对5个人毕恭毕敬,他们都是谁? 魏国名将——张辽、徐晃 “关

  • “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为啥那么嫌弃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和张鲁,刘备是张鲁统治的吗,有记载刘备和张鲁联盟吗

    俗话说得好——良禽择木而栖,在一个历史动荡的时代,如果跟对一个人,很有可能就会乌鸦变凤凰;反之,如果眼光不清楚,跟错了主人,很有可能一身的才华都会付诸东流,大多数情况下还会有性命之虞。要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阀割据、战火连天的时代,那么三国时期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典范,在这个时代,试时势造英雄。当时出现

  • 连三国第一武将吕布都曾被打败,这些神秘武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最强武将吕布,三国有人打败过吕布吗,三国时期击败吕布的都有谁

    三国武将非常多,人们说起三国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蜀国五虎上将了,还有就是魏国的许褚、典韦、张郃等等。这些武将在当时确实是非常有名的,而且武力值还很高。但是在三国中,也有一些武将,极少被提及。绝大多数三国迷甚至都没听过,这些武将虽说没有名气,但是武力值却是顶级,甚至连三国第一武将吕布都曾被其打败,那么,

  • 项羽一直以少胜多,为啥垓下之战不行了,他真的打不过韩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为什么会去进攻垓下,项羽是怎么杀出垓下之围的,项羽在垓下为什么没与刘邦决战

    秦朝末期,陈胜吴广的起义为其他心有反意的人做了个榜样。于是一时各地义军叛乱四起,这些越剿越多的起义者,标志着秦国气数已尽,接下来就是谁能取而代之,成为新的一国之君的问题了。当时中原势力最大的,要数西楚霸王项羽,其次就是汉王刘邦了。项羽为人勇猛无敌,一生打过无数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和他相比,刘邦就显得逊

  • 三国时期,十大投降过其他势力的将领,第一名结局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中死得最窝囊的十大武将,三国中死得最为憋屈的将领,三国最著名的五个将领

    第十、 庞德先归马腾马超,后随马超降张鲁,后又降曹操。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立义将军,只是杂号将军,唯一一次重用的机会,就是跟着于禁协助曹仁抵御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被关羽擒拿,斩杀。第九、孟达孟达,

  • 秦朝仅有秦二世,明朝却国祚二三百年,这很合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朝兴亡简史,秦朝历史百科知识,秦朝历史简单总结

    这种说法,笔者感觉这不是乱说,这是胡说八道。按历史记载,大略来说朱元璋是贫民子弟,成就上历史少有。因为自身出身不好,所以更懂得平民百姓的苦,却不能极端地认为,只施恩于百姓,手段加身于官员。说到这里,有一事不得不提,明朝的灭亡,朱元璋确实有一定功力,他的小农思想,把皇子分封出去,前期确实有效镇守边疆,

  • 五虎上将中,武功最差的人是谁?看看诸葛亮是怎么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五虎大将都是谁,诸葛亮五虎上将,诸葛亮如何评价五虎将

    五虎大将刘备打赢汉中之战后,自封汉中王,而且给手下封了一个五虎大将,其中包括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这五人也属于蜀汉最顶尖的猛将,战斗力非常彪悍,放到天下任何一处,都足以碾压一方!五虎大将的名次看起来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其中黄忠排名最后,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黄忠乃是五虎上将中

  • 刘备和刘璋:同为汉室,面和心阋各怀鬼胎,他俩的那些斗智斗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如何跟刘璋决裂,刘璋与刘备的地位,刘璋和刘备反目

    先说说当时的情况,在获得荆州之前,刘备是长期处于东征西讨的模式,直到获得荆州以后,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才算得上有了一块落脚的地方,况且这个荆州还是借来的,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当时荆州本来是孙权的地界,孙权也并不是平白无故借给刘备,是为了让他抵挡曹操才把荆州借给刘备用的,毕竟是战场上嘛,哪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