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中,就有无数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屠龙少年终成恶魔,不会成为屠龙英雄,因为在见识过上流社会的繁华锦绣之后,很难在回到当初那个贫穷的地方。
自宋代开始,土地兼并日渐严重,清官就逐渐减少,不再有汉代三国诸葛亮那般家中不敛财,只有薄田几亩地,几颗桑树,那样的清流名相。
和珅出身坎坷,为官路上十分精明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些人一旦达到某种高度,很难再体会到之前贫穷的心情。因此,人的贪欲便会越来越大。古代历史中有很多官员都是开始清廉,后期敛财,说白了官场这个大染缸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的。
在清朝最有名的贪官污吏就是和珅,这位和大人可以说首屈一指的敛财高手,天下之间根本没有和珅捞不到的油水,和大人在捞钱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独具慧眼。
而第一贪官却偏偏摊上乾隆这么一个主子,乾隆是何许人,整个清朝花钱最多的皇帝,可以说一个人花完了祖宗好几代人的心血,给国库折腾的一干二净的。
在乾隆的治理下,各地水灾地震,饥荒逃难比比皆是,百姓饿死无数,但朝廷却是看到了发财的好时机,大臣们纷纷大发国难财,趁着赈灾救济,好好的赚了一笔又一笔资产。
其实和珅也不是天生的贪官,他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因此他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变成了大清朝最大的蛀虫。
和珅原名钮钴禄、善保,和珅是正儿八经的满清贵族之后,他的父亲也在清朝任职,只可惜自幼父母双亡,和珅兄弟被他们的亲戚赶出了家门。
两个孩子进入社会,什么都不会,避免不了忍饥挨饿,这就造就了和珅之后对财富几乎痴迷追逐的程度,因为他觉得人是靠不住的,钱才是最靠谱的底线。
但是在遇到乾隆后和珅的地位一路水涨船高,逐渐提高了在朝中的势力,属于说是一飞冲天了,但是本以为这位在平民中摸爬滚打的少年会成长为治国的大才,却没想到年少的贫穷,让捞钱成为了和珅一生的目标。
和珅的生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推敲的事情,特别是他对于底层人民的态度更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官僚作风。
和珅在最初步入官场,就是左右逢源之辈,他原本是靠着父亲的恩荫步入官场,开启了自己的从政生涯,但是和珅绝对是一位合格且有能力的官员。
被乾隆逐渐赏识,登上权力宝座
在他的政治履历中,可以说是光鲜亮丽,为乾隆朝的前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次镇压少数民族和各地起义,为乾隆前期的励精图治打下了一定基础。
在乾隆编撰四库全书时,和珅也参与其中与纪晓岚等多位大臣共同编撰四库全书,和珅担任总裁定,裁定四库全书的编撰大权,领导百官进行工作。
但在进行四库全书编撰工作过程中,和珅对许多曾经弹劾过他贪污腐败的清流臣子进行了打击,并且复苏了由康熙,雍正以来逐渐减少的文字狱,开始大肆屠杀政敌。
在四库全书编撰成功之后,乾隆对于和珅已经是近乎偏爱的程度,甚至让和珅入职翰林院,开始替皇帝挑选士子英才,和珅趁机把控门阀氏族。
对科举大加影响,趁机对科举考试入手,在当时国家考试试题泄露这种事情对于每年的殿试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但是身居高位的乾隆皇帝却全然不知。
在多次与政敌博弈的过程中,和珅都以乾隆作为枪头给自己扫清障碍,自己则一路敛财,当时核心的经济地区江南苛捐杂税众多,清朝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不堪重负。
在后续正是因为乌烟瘴气的朝廷斗争,西北地区兰州一代的官员因为天高皇帝远,更是难以管束,所以在朝廷内外都开始逐渐松弛戒备,此时各地人民反抗的情绪日益高涨。
最终在兰州地区爆发了苏四十三起义,苏四十三杀死地方官员将州府兰州攻下,而和珅作为朝廷重臣更是被抽调前往前线督战,以督战之名来制衡前线的众将。
但是这可苦了和珅,让和珅在地方打个土匪,乡民还差不多,但是打正规起义军这对于和珅来说还是小牛拉大犁,因为和珅在战争中的手段根本就是抓瞎。
让一个不懂战争的人去打仗由此可见乾隆皇帝的荒唐与好大喜功,但是和珅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最终打败被调回京城,由此和珅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当时的乾隆皇帝频繁对外用兵,各地文武大权独揽,国库空虚,但是乾隆多年来的威望以及对权力的控制还十分牢靠,所以清朝并未濒临崩溃。
但是乾隆日益衰老,虽说历史皇帝中乾隆寿命十分悠久,但是怎么可能熬得过年富力强的和珅,所以在乾隆衰老的时间,也正是和珅大权独揽的顶点。
盛极必衰,最终乾隆留下三字
在太上皇乾隆日益老迈中,和珅最终成为了活到最后的辅政大臣,嘉庆帝在早期甚至成为了和珅和乾隆的政治傀儡,因为和珅的主子是乾隆。
在多年宦海沉浮中,乾隆最看重的就是对自己衷心的人,而并非将自己当作天下领导的人,而和珅就满足了乾隆皇帝对于自己衷心仆人的一切幻想。
所以也就有了和珅是二皇帝的说法,在民间对清廷不满也是日益加剧,特别是在乾隆晚年的白莲教起义,迟迟不能被平叛,给清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随着年轻的嘉庆皇帝逐渐掌握实权之后,和珅明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无奈之下只得找到当时垂垂老矣的乾隆皇帝,新朝需要大量的钱财来支持,但偏偏乾隆皇帝早就把国库折腾的一干二净了。
但是乾隆碍于面子依旧答应和珅为他留下保命的圣旨,和珅听后欣喜若狂更加嚣张跋扈,朝廷之中“和党”更是日益发展壮大,逐渐威胁到了嘉庆。
最终在等到乾隆死后,和珅再无遮羞自己敛财的办法,最终嘉庆帝下定决心处死和珅,抄没家产,而一代巨贪和珅,再打开乾隆皇帝的圣旨时,仅仅三字“留全尸”。
一代权臣最终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