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被嘉庆赐死,他自信拿出乾隆给的保命诏书,结果里面就三个字

和珅被嘉庆赐死,他自信拿出乾隆给的保命诏书,结果里面就三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83 更新时间:2024/3/25 4:54:41

在封建社会中,就有无数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屠龙少年终成恶魔,不会成为屠龙英雄,因为在见识过上流社会的繁华锦绣之后,很难在回到当初那个贫穷的地方。

自宋代开始,土地兼并日渐严重,清官就逐渐减少,不再有汉代三国诸葛亮那般家中不敛财,只有薄田几亩地,几颗桑树,那样的清流名相。

和珅出身坎坷,为官路上十分精明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些人一旦达到某种高度,很难再体会到之前贫穷的心情。因此,人的贪欲便会越来越大。古代历史中有很多官员都是开始清廉,后期敛财,说白了官场这个大染缸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的。

在清朝最有名的贪官污吏就是和珅,这位和大人可以说首屈一指的敛财高手,天下之间根本没有和珅捞不到的油水,和大人在捞钱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独具慧眼。

而第一贪官却偏偏摊上乾隆这么一个主子,乾隆是何许人,整个清朝花钱最多的皇帝,可以说一个人花完了祖宗好几代人的心血,给国库折腾的一干二净的。

在乾隆的治理下,各地水灾地震,饥荒逃难比比皆是,百姓饿死无数,但朝廷却是看到了发财的好时机,大臣们纷纷大发国难财,趁着赈灾救济,好好的赚了一笔又一笔资产。

其实和珅也不是天生的贪官,他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因此他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变成了大清朝最大的蛀虫。

和珅原名钮钴禄、善保,和珅是正儿八经的满清贵族之后,他的父亲也在清朝任职,只可惜自幼父母双亡,和珅兄弟被他们的亲戚赶出了家门。

两个孩子进入社会,什么都不会,避免不了忍饥挨饿,这就造就了和珅之后对财富几乎痴迷追逐的程度,因为他觉得人是靠不住的,钱才是最靠谱的底线。

但是在遇到乾隆后和珅的地位一路水涨船高,逐渐提高了在朝中的势力,属于说是一飞冲天了,但是本以为这位在平民中摸爬滚打的少年会成长为治国的大才,却没想到年少的贫穷,让捞钱成为了和珅一生的目标。

和珅的生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推敲的事情,特别是他对于底层人民的态度更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官僚作风。

和珅在最初步入官场,就是左右逢源之辈,他原本是靠着父亲的恩荫步入官场,开了自己的从政生涯,但是和珅绝对是一位合格且有能力的官员。

被乾隆逐渐赏识,登上权力宝座

在他的政治履历中,可以说是光鲜亮丽,为乾隆朝的前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次镇压少数民族和各地起义,为乾隆前期的励精图治打下了一定基础。

在乾隆编撰四库全书时,和珅也参与其中与纪晓岚等多位大臣共同编撰四库全书,和珅担任总裁定,裁定四库全书的编撰大权,领导百官进行工作。

但在进行四库全书编撰工作过程中,和珅对许多曾经弹劾过他贪污腐败的清流臣子进行了打击,并且复苏了由康熙雍正以来逐渐减少的文字狱,开始大肆屠杀政敌。

在四库全书编撰成功之后,乾隆对于和珅已经是近乎偏爱的程度,甚至让和珅入职翰林院,开始替皇帝挑选士子英才,和珅趁机把控门阀氏族。

对科举大加影响,趁机对科举考试入手,在当时国家考试试题泄露这种事情对于每年的殿试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但是身居高位的乾隆皇帝却全然不知。

在多次与政敌博弈的过程中,和珅都以乾隆作为枪头给自己扫清障碍,自己则一路敛财,当时核心的经济地区江南苛捐杂税众多,清朝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不堪重负。

在后续正是因为乌烟瘴气的朝廷斗争,西北地区兰州一代的官员因为天高皇帝远,更是难以管束,所以在朝廷内外都开始逐渐松弛戒备,此时各地人民反抗的情绪日益高涨。

最终在兰州地区爆发了苏四十三起义,苏四十三杀死地方官员将州府兰州攻下,而和珅作为朝廷重臣更是被抽调前往前线督战,以督战之名来制衡前线的众将。

但是这可苦了和珅,让和珅在地方打个土匪,乡民还差不多,但是打正规起义军这对于和珅来说还是小牛拉大犁,因为和珅在战争中的手段根本就是抓瞎。

让一个不懂战争的人去打仗由此可见乾隆皇帝的荒唐与好大喜功,但是和珅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最终打败被调回京城,由此和珅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当时的乾隆皇帝频繁对外用兵,各地文武大权独揽,国库空虚,但是乾隆多年来的威望以及对权力的控制还十分牢靠,所以清朝并未濒临崩溃。

但是乾隆日益衰老,虽说历史皇帝中乾隆寿命十分悠久,但是怎么可能熬得过年富力强的和珅,所以在乾隆衰老的时间,也正是和珅大权独揽的顶点。

盛极必衰,最终乾隆留下三字

在太上皇乾隆日益老迈中,和珅最终成为了活到最后的辅政大臣,嘉庆帝在早期甚至成为了和珅和乾隆的政治傀儡,因为和珅的主子是乾隆。

在多年宦海沉浮中,乾隆最看重的就是对自己衷心的人,而并非将自己当作天下领导的人,而和珅就满足了乾隆皇帝对于自己衷心仆人的一切幻想。

所以也就有了和珅是二皇帝的说法,在民间对清廷不满也是日益加剧,特别是在乾隆晚年的白莲教起义,迟迟不能被平叛,给清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随着年轻的嘉庆皇帝逐渐掌握实权之后,和珅明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无奈之下只得找到当时垂垂老矣的乾隆皇帝,新朝需要大量的钱财来支持,但偏偏乾隆皇帝早就把国库折腾的一干二净了。

但是乾隆碍于面子依旧答应和珅为他留下保命的圣旨,和珅听后欣喜若狂更加嚣张跋扈,朝廷之中“和党”更是日益发展壮大,逐渐威胁到了嘉庆。

最终在等到乾隆死后,和珅再无遮羞自己敛财的办法,最终嘉庆帝下定决心处死和珅,抄没家产,而一代巨贪和珅,再打开乾隆皇帝的圣旨时,仅仅三字“留全尸”。

一代权臣最终落幕。

更多文章

  • 大清亡了之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这几位大明星,其实是皇室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大清灭亡后的七个格格,大清灭亡后的格格都去哪了

    在现在的清史之上,我们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清末开启的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大清成了封建王朝最后一抹余晖,最终消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谈起清朝,就不得不说起他们满族的民族特色。他们没有延续汉人王朝对皇帝儿女的称呼,将皇子称为“贝勒”,将皇女称为“格格”而并非公主。当大清灭亡之后,这些曾今的

  • 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为什么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跟乾隆的关系,康熙第一次见乾隆为什么会放酒杯,康熙和乾隆是祖孙关系吗

    那么康乾指的是什么呢?是当时在位的两个皇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有些不清楚清朝历史的朋友们可能会问,他们是一对父子吗?不,事实上,他们是一对祖孙,还是一对很有缘分的祖孙。他们中间还有一位过度的皇帝,也就是给康熙朝留下的积贫积弱扫尾,给乾隆朝定下了繁盛的基础的雍正皇帝,他这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很明显被他的

  • 高平陵之变,魏国皇帝曹芳为何不宣布司马懿谋反?他不想帮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平陵之变魏帝曹芳为啥不起兵,高平陵之变后的曹芳,曹爽司马懿高平陵之变

    最终的结果是,曹爽这个窝囊废,居然不听桓范等人的正确建议,将皇帝移驾许昌,号召天下兵马勤王,而是选择放弃抵抗,向司马懿投降。司马懿高兴得合不拢嘴,正等着这个结果呢,于是,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的司马懿大开杀戒,诬陷曹爽谋反,将曹爽及其党羽全部杀光,并诛灭三族。[var1]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曹爽作为曹真

  •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其实有一个战略支点在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灭六国时间表,秦始皇灭六国的历史进程,秦始皇灭六国用了哪些计谋

    后来秦始皇消灭嫪毐、从相国吕不韦手里夺回权力后,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后,开始了消灭六国的兼并战。[var1]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最终一统中原,结束了春秋以来500多年的诸侯割据混乱局面。但一谈到秦统一,人们都是仅仅归功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富民强,使得秦国"奋六世之余

  • 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为什么能名垂青史,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高炽为什么在位十个月就死了,朱高炽为啥在位10个月,朱高炽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

    在民间对明代帝王排序中,明仁宗朱高炽好像是并没有任何存在感。一说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永乐大帝朱棣、木匠皇帝天启帝和上吊皇帝崇祯皇帝,但在正史中可不是这样的。虽说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但他的庙号“仁宗”,足以证明在当时人们对朱高炽的评价就很高。中国封建王朝几百位帝王,庙号“仁宗”的只有六位,是极为

  • 关羽对战各路豪杰时都叫匹夫,却对5个人毕恭毕敬,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对五虎上将评价,众人对关羽的评价,关羽和五虎将的关系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本小说,其中人物的爱恨纠葛,也让我们看着动人心弦,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他不但是人们心中忠义的天花板,更是三国中武力值的巅峰,在整部小说中关羽一直都保持着自己高傲的性格,甚至在对战各路豪杰时都叫别人匹夫,却对5个人毕恭毕敬,他们都是谁? 魏国名将——张辽、徐晃 “关

  • “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为啥那么嫌弃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和张鲁,刘备是张鲁统治的吗,有记载刘备和张鲁联盟吗

    俗话说得好——良禽择木而栖,在一个历史动荡的时代,如果跟对一个人,很有可能就会乌鸦变凤凰;反之,如果眼光不清楚,跟错了主人,很有可能一身的才华都会付诸东流,大多数情况下还会有性命之虞。要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阀割据、战火连天的时代,那么三国时期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典范,在这个时代,试时势造英雄。当时出现

  • 连三国第一武将吕布都曾被打败,这些神秘武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最强武将吕布,三国有人打败过吕布吗,三国时期击败吕布的都有谁

    三国武将非常多,人们说起三国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蜀国五虎上将了,还有就是魏国的许褚、典韦、张郃等等。这些武将在当时确实是非常有名的,而且武力值还很高。但是在三国中,也有一些武将,极少被提及。绝大多数三国迷甚至都没听过,这些武将虽说没有名气,但是武力值却是顶级,甚至连三国第一武将吕布都曾被其打败,那么,

  • 项羽一直以少胜多,为啥垓下之战不行了,他真的打不过韩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为什么会去进攻垓下,项羽是怎么杀出垓下之围的,项羽在垓下为什么没与刘邦决战

    秦朝末期,陈胜吴广的起义为其他心有反意的人做了个榜样。于是一时各地义军叛乱四起,这些越剿越多的起义者,标志着秦国气数已尽,接下来就是谁能取而代之,成为新的一国之君的问题了。当时中原势力最大的,要数西楚霸王项羽,其次就是汉王刘邦了。项羽为人勇猛无敌,一生打过无数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和他相比,刘邦就显得逊

  • 三国时期,十大投降过其他势力的将领,第一名结局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中死得最窝囊的十大武将,三国中死得最为憋屈的将领,三国最著名的五个将领

    第十、 庞德先归马腾马超,后随马超降张鲁,后又降曹操。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立义将军,只是杂号将军,唯一一次重用的机会,就是跟着于禁协助曹仁抵御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被关羽擒拿,斩杀。第九、孟达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