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这一批竹简,就是清华简,这批竹简是在哪里出现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专家猜测这些竹简出自盗墓贼之手,这批竹简对盗墓贼来说就是一部天书,盗墓贼将这些竹简偷到手了以后,经过层层的“转手”,才流到市场上的。想要追溯这批竹简的来源,已经不可能了。清华简一共2388枚,由于这批竹简是清华的校友赵伟国购入,并捐赠给母校的,所以这批战国竹简就被重新命名为“清华简”了。
[var1]
清华简的主要内容,是夏朝末期、商周时的事情,还有周朝的史事和楚国的历史,在这众多的竹简中,专家们甚至发现了周文王的遗言。这是考古学家们第一次这么详细地了解到周朝时期的事情,当然这些仅仅是对外公开的内容,还有很多的内容考古学家都没有打算公开,因为这些内容与人们所知的历史是完全不同的,人们不知道这是真实的历史,还是虚假的历史,无人能为清华简证明其的真实性。
[var1]
清华简里大多数史书都是前所未闻的,甚至还有巫术的书籍,里面的内容是关于使用巫术时需要用什么样的咒语,这部书籍就是《祝辞》。《祝辞》对于考古学家们来说,不是特别惊艳的书籍,《算表》才是让考古学家们振奋的书籍。《算表》的出现弥补了我国先秦数学的空缺,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最早的数学书籍。
[var1]
清华简是十分地珍贵的,流落街头,是清华简的不幸,也是历史的不幸。好在有清华的校友愿意耗费巨资购买下来,这才让充满迷雾的先秦时期历史出现了一点点清晰的痕迹。据说当时,街头的那名收藏家售卖的竹简并不贵,当他知道买家是中国人时,他不想卖,因此还抬高了价格,没想到人家真的买下了。其实不仅仅是清华简有着“流落街头”的经历,楚竹书和岳麓书院简也都曾“流落街头”。楚竹书也是战国时代的竹简,是先秦文化的重要依托,专家们能够了解到先秦文化,大多数都是依靠楚竹书,楚竹书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从哲学、文学到宗教、军事、音乐等都有涉及,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
[var1]
楚竹书也是在香港的街头被专家发现,从而购买下的,岳麓书院简的经历也是相同。当时岳麓书院简出现在香港的街头,专家欲购下,结果商贩开价300万,来自湖南的专家拿不出这么多的钱,只好放弃了。不过后来有一位香港的收藏家,悄悄买下这批竹简,并半价出售给专家,岳麓书院简这才得以重见世人。这些书籍都是记录我国历史的珍贵文物,正是因为这些书籍的存在,我国的历史才能够清晰完整的出现,期待专家们能够早日公开这些书籍的真实内容,让真实的历史得以“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