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秦国变法
战国初期,魏国通过李悝变法成为战国第一霸主,其后各国先后变法图强,秦国迎来了商鞅。来到秦国的商鞅先是通过试探知道了秦孝公是真正的想要富国强兵,两人开始酝酿变法。为了顺利实施变法,秦孝公先是让商鞅和国中旧贵族进行一场辩论,确定了必须变法才能图强的观念,而后商鞅在秦孝公的强力支持下,开始实施变法。
[var1]
秦国变法,商鞅先是从竖立官府威信开始,这就有了徙木立信的故事,紧接着变法没开展多久,太子犯法,商鞅又强硬的将太子两个老师处罚,从此秦国顺利开展变法最终成功。
商鞅变法遇到众多反对,但商鞅都一件件克服,秦国变法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即便商鞅死后,秦国后续也不断的以此为基础进行修定。
变法结果
秦国变法后,渐渐变得国富民强,通过几代君主的努力,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直至秦始皇平灭六国,一统天下。
[var1]
变法后,秦国国内也有很大的变化,在《荀子*强国》篇中,说出了荀子到秦国后对秦国内政情况的观察。他说秦国国内资源丰富,民众民风淳朴,顺从官府的统治,很少有人偷盗犯法,而官员们也兢兢业业,不结党,廉洁奉公,像极了古代的贤王统治下的国家。可见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改造是脱胎换骨的。
秦国暴政
秦国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秦律》。然而原来的秦国民众能够忍受《秦律》是因为百姓是从秦孝公时期,经历过几百年的慢慢演变逐渐适应的,况且秦国的军功制度让平民能够看到希望,这才能够将这么严苛的律法执行下去。但对于猛然归属于秦国统治的六国平民来说,严苛的《秦律》来的太过突然,人们没有时间去逐渐接受,况且在经历过蒙恬北伐和南征百越之后,秦国已经没有了大型的对外战争,民众上升渠道变窄,希望变小,更加感觉到秦国律法的压迫。
[var1]
除了秦国律法森严,秦国从商鞅时期就逐渐变为了一台战争机器。商鞅认为国家无论穷富都要处于战争状态或准备战争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变得强大,当时的社会状态也决定了国与国之间常常处于战争状态,这种思路也是适应当时需要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刚刚归一的六国,不断的上马利于国家统一的大型工程,像长城、弛道等,这些工程虽然有利于国家统一,但也让整个国家处于一种准战争状态,这可能也是上述统治思路的一种延续。但毕竟战争时间太久了,民众太需要休养生息,这种准战争状态不能持续多久。
[var1]
终于,秦始皇去世,秦二世上台后仍然继续秦始皇时的一切,无法忍受的六国百姓开始反叛,而没有从秦国统治中获得半杯羹的六国旧有贵族也趁势作乱,天下终于乱了。
秦国的变法是成功的,它让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并最终统一天下,但统一全国后,秦国的旧有统治方式和思路却变得不再适合情势,新进入秦国统治范围的百姓一时间无法忍受秦国律法严苛,再加上秦国统治阶级战争治国的严酷压迫,终于使得紧绷的弦断了,原本让秦国成功的一切也就成为了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