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这场战争鲜为人知,却从此改变了两国的国运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这场战争鲜为人知,却从此改变了两国的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044 更新时间:2024/2/4 18:24:15

·我国与阿拉伯帝国的为数不多的一次战争

大唐之所以被带一个大字,那是因为唐朝在疆域最大时达到了1600万平方公里。

在古代交通和通讯那么落后的时候,帝国统治那么大的地域,仅管理就需要多难吧!

大唐从建国之初到安史之乱前夕一直都在对外扩张,这当然是好事。如果有宰割别人的能力,谁也不愿躲在家里被人宰割。

当大唐处于巅峰时期,有个帝国也悄悄崛起,它就是后来的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本来生活在今天的阿拉伯半岛上,因为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干旱少水,所以他们过着分散而四处漂泊的游牧商人生活。

是两样东西让阿拉伯人快速发展了起来,一个是伊斯兰教的兴起,一个波斯和罗马的争斗。我们大概都看过斯巴达八百战士这部暴力感十足的电影吧,讲的正是那个时候的故事。

当罗马人和波斯人打得两败俱伤后,阿拉伯人通过宗教将分散在阿拉伯半岛地区的阿拉伯人快速凝聚到了一起。

形成一定规模之后,阿拉伯人就不再满足他们的种族只窝在那个狭小的半岛上了。

阿拉伯人先灭亡了已经是半残废的波斯,又打败了已经垂垂老矣的罗马,从此开始了一路东征。

而此时的大唐,则是往东扩张到大海之后逐步往西扩张,就这样两个大帝国在辐射自己的势力范围时交错在了一起。

当战争爆发前,无论是大唐还是阿拉伯,他们都没有做过与对方长期为敌的打算。

而这一仗的诱因却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高仙芝,是高句丽人。

·一次屠城诱发的大唐突变

屠城,今天听起来很恐怖,很不人道。但在古代,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喜欢屠城?有时是为了威慑,有时是为了奖励士兵,有的干脆就是将军们自己想捞一把。

当年李世民攻打高句丽之后,从那边俘虏了很多人过来,这些人中就有大唐名将高仙芝的祖先。

在唐玄宗时期的少数民族将领中,一个是高仙芝,另一个就是安禄山,这两位今天看来都是异族出身的大将军。

但在开放和包容的大唐,这都不算什么。

日本人、朝鲜人、西域人、阿拉伯人、还有黑人,谁有能力谁在大唐就可以生活和做官,到最后连女人也可以当官当皇帝了。

在人口100多万的长安城内,有来自世界各国的10-20万外国长居人口。所以,像高仙芝这样的“外国人将军”在大唐一点都不新鲜。

高仙芝作为安西节度使,负责为大唐压制西域和吐蕃,并在必要时继续向西扩张。

我们看西游记唐僧每往西经过一个小国,他几乎都能受到来自国王的亲自接待。

这其实不是因为唐僧有多高的威望,而是他身后的大唐在为他撑腰。

在公元749年,高仙芝对中亚的一个叫“石国”的小国家发动了进攻。原因是因为,在这个小国里当时分为了亲唐派和反唐派。在西域等国的挑唆和支持下,反唐派占据上风后围攻了亲唐派。

吃了败仗的石国亲唐派就向高仙芝发出了求救,高仙芝正愁没理由收拾这些小国呢,这下不请自来,二话不说就大兵压境。

像石国这样的小国,一个国家有的才十几万人,怎么可能顶得住高仙芝几万大军的猛攻呢?

反唐派投降之后,高仙芝却干了一件危害大唐声誉的不耻之事。

高仙芝趁对方没有了防备之心,居然发令向已经投降了的反对派发起了进攻。

在快速占领城池之后,高仙芝居然纵容士兵屠城。

这一搞,不但反唐派急了,开始的亲唐派家人也都在城里。

而且,更加严重的是,这酿成了巨大的国际丑闻。

人家明明已经投降了,你大唐也接受了投降,你们却言而无信,趁人不备做下了屠城之事。

你大唐这么干,今后还谁还敢跟着你混?就算开始已经依附于唐朝的中亚小国也都个个心惊胆寒,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石国。

这时,石国的一个王子逃出来之后四处游说,并最终被一直想染指大唐势力范围的阿拉伯帝国利用。

为了防止大唐进一步往西扩张,也为了彰显自己的国力,阿拉伯帝国决定借着给石国出头的机会警告一下大唐。

于是乎,两国在约定后开了一场匆匆忙忙的战役。

·一次看似平淡无奇的战役

关于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个超级帝国的这场战役,如果真是双方精心策划的,想要灭掉对方的大战,那肯定不止仅仅只死了三万人。

当时唐玄宗根本没把沙特阿拉伯放在眼里,仅仅让高仙芝带了3万人就出征了。

当然,长期驻扎边境的高仙芝心里是知道阿拉伯帝国的实力的,但他的话根本没人听。

加上这事本来就是他引起的,他必须出面解决。在匆匆忙忙中,高仙芝率领着三万人马出征了,而且还是孤军作战。

而阿拉伯帝国则出动了10万大军,这中中间还有中亚几个国家的联合部队。

大唐这边的轻敌,以及敌我兵力的悬殊都给高仙芝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即便如此,名将依然是名将。

在最开始的三天战役中高仙芝居然以少胜多,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如果不出意外,大唐不说打败阿拉伯帝国,打个平手还是不成问题的。就在这时,高仙芝屠城的恶果终于出来了。

原本站在大唐这边的一个小国突然临阵倒戈,带着他们的一万军队投靠到了阿拉伯帝国。

本来就压力山大的大唐这下算是雪上加霜了,重大的心理打击令大唐的军心快速瓦解。

在扔下15000具尸体后,高仙芝兵败而归。

这一仗之后,大唐也没有报复,阿拉伯帝国也没有乘胜追击。大家已经形成了默契,谁也不再向对方的势力范围扩张了。

这就像两个邻居因为家里小孩子打架而吵了一架一样,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从没想过要和对方拼刀子或报警。

但此战之后,刚刚经历过开元盛世的大唐快速走向了衰落,并在四年后爆发了安史之乱。而阿拉伯帝国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昌盛至极。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场接触战,为何造成了两国截然不同的国运呢?

原来在高仙芝屠城的时候,原本夹在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中间左右逢源的中亚诸国都已经在心理上倾向了阿拉伯。

加上大唐战败,高仙芝被贬,接替高仙芝用来压制中亚诸国的将军能力远远不如高仙芝。这让中亚众小国快速投入到了阿拉伯帝国的怀抱,大唐瞬间被孤立了起来。

在这种状态下,原本和大唐关系还算缓和的契丹趁机反水,并打败了安禄山的6万大军。

而南线战场,杨国忠率领的8万大军被南诏国杀死了6万多,大唐13万中央军被杨国忠几乎败光了。

接二连三的战场失利让一直对外扩张的大唐遭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纷纷围攻,大唐从此走向了衰落。

而阿拉伯帝国则因为仗义出兵,并在胜利后退出了战场,从此赢得了中亚众小国的尊敬,他们反而成立万国来贺的中央王朝。

看到机会后的安禄山四年后起兵造反,这标志着大唐从此彻底走向了衰落。

兵家常说杀降不降,高仙芝在后来的安史之乱中被人害死是不是和他当年在石国屠城有关呢?

当然,关于因果报应这种事常遇春和朱元璋都不信,但历史告诉我们,有初一就有十五。

大唐帝国的衰落起于高仙芝,也衰于高仙芝。对于唐朝和阿拉伯帝国这场战争,读者您知道多少呢?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发明了一种职业,古代女子迫不得已才做,如今女人却抢破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发明的一种职业,李世民的用人术,李世民的工作方法

    众所周知,古代女性社会地位极低,贫富差距也很大。那些穷苦家庭中出生的女孩,在家庭难以为继的时候,总是会被卖掉换取钱财,以维持家中的生活,而这对于她们来说无疑就是噩梦的开始。而这些女孩大部分都会沦为艺妓,专门取乐那些达官贵人,只不过她们卖艺不卖身,只是在皇宫中演艺。在古时候这种女性的社会地位最低,而到

  • 在200多位军阀中李渊为何能赢?看李渊的这9大优势,世上几人能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渊晚年有多厉害,李渊的真实实力,历史上李渊的能力怎么样

    历史没有偶然,一切都是有因才有果的。很多人说,李渊之所以能笑到最后,多亏了他有一个能干的儿子,那就是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其实,作为开国皇帝,李渊自然有着他的过人之处。毫不夸张地说,在统一建立大唐基业的过程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李渊。·李渊建国的10大优势1、占据着关中当年秦国发家时的战略要地,

  • 史上第一名将,不费一兵一卒,一张嘴就把突厥搞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的三大突厥名将,历史上大败突厥的名将,唐朝抗击突厥的名将都是谁

    不过如果问谁是我国的第一名将,个人感觉有一位将领确实能够担得起这个称号。他一人保证了隋朝和唐朝两个王朝北疆的稳定,这份功绩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细细说来。要说这位将领,故事还要从开皇元年说起,那一年,杨坚逆袭,覆灭了北周,成立了隋朝,杨坚也当上了隋文帝。

  • 中国有武则天,西方的第一位女皇是谁?为何说她比武则天更美更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唯一的一个女皇帝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是武则天吗,武则天为什么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

    你的王朝只重视人治和治人,而不尊重科技和工匠,你不落后才怪呢!而武则天和西方的这位女皇,她们二人同时在东西方各自开创了一个属于女性的帝国时代。·千秋功罪武则天若站在2000年的帝制时间来评价武则天,她并没有多大的功绩,也没有多少过错。武则天虽然在位的时间不长,但真正统治帝国的时间却不短。也就是在二圣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如果失败,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李世民为什么赢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什么时候发生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7月2日,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了兵变,将进攻面见皇帝的李建成跟李元吉当场射杀,之后李世民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变相软禁了唐高宗李渊,并在不久之后让李渊退位,自己掌握了最高权力,而李建成、李元吉的孩子们也被李世民残忍杀害了,虽然李世民作为皇帝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强大的唐朝也难以掩盖李世

  • 中国历史上最幸福的朝代,没有唐朝有钱,人们天天乐呵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以百姓生活富足而论,那么,中国历史上的黄金年代,大约有三个。首先,是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发生在西汉前期,汉文帝、汉景帝分别是西汉的第三和第四个皇帝。需要先说明的是,在汉文帝之前,其实汉朝并不富裕。那时候即便是皇帝刘邦出行,拉车的马都做不到颜色统一。同时,外有少数民族,内有地方诸侯王,虽然说不上是内

  • 为何说李世民是一个善于表演的皇帝?看他前后的差距,堪比影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是综合能力最强的皇帝,如何评价李世民的功与过,关于李世民的历史评价

    被后世儒家史的学家们吹捧为皇帝里的代表人物李世民不但变了,简直变得如同变形金刚一般。更加令人称奇的是,李世民不但善变,还是一名堪称影帝的出色演员。执政前后变化巨大的皇帝有很多,比如:汉武帝、嘉靖、万历、康熙、乾隆等人。这些人有的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强烈的刺激才变的,有的是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因糊涂而变的,

  • 在唐代想参加科举有多难?李白连入场资格都没有,你要先过这5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白参加科举了吗,李白为什么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呢,李白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

    ·想进入唐代科举的五大条件:一、出身问题朝廷开科不是为了选拔人才吗?像李白、杜甫这样的,我有才不就好了,还为什么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呢?但你平民有发言权吗?谁有发言权?权力在谁手里谁有发言权。唐朝的权力在谁手里?在以皇族为代表的各大姓氏豪族手里。官都被你们平民当完了,那我们家儿子怎么办呢?如果你家不是“

  • 为何在唐代京官多出自门阀家族?当谜底揭开,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在唐代门阀制度很森严吗,唐朝的门阀观念,唐代门阀衰落的原因

    这是因为王羲之出自琅邪王氏,他的叔叔是王导。谁是王导?就是那个“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导。如果不是王导,晋国的司马皇室早就玩完了。而王导和当年的曹操一样,靠着“挟天子以令诸侯”帮助司马家族延续了皇室。像王家这样的家族就是门阀,他们家的子弟多数都是京城的大官。门阀家的官职不但可以世袭,还能垄断,必要时还可

  • 你知道贞观之治,你知道李世民有多昏聩吗?看他晚年做的这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能治贞观盛世吗,简述李世民的贞观之制,贞观之治李世民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世民作为儒家眼里的千古一帝,不但开创了贞观之治,还创造了我国古代最具包容和开放的时代。虽然唐朝的疆域没有清朝大,但唐朝对世界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历史上所有的朝代,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世民的功劳。·晚年性情大变的李世民李世民之所以备受儒家士子们的推崇其最本质的原因是李世民做到了主动放权、虚心纳谏和勤俭节